福運小農女

第三百零六章 回家,十月

(女生文學)

袁老娘一進門,就看見新媳婦背影爽利的干著活,遂滿意的點了點頭,

“老三媳婦,按照慣例,今天早上你來做飯,家里的米糧都放在柜櫥里,你到時候直接取,做成干飯就成,菜的話,”袁老娘語氣一頓,麻利掃了眼周圍,

“昨天剛做完酒席,眼下廚房還剩下一些沒用完的青菜和肉,你可以拿來炒一炒,剩下就熱一些昨天的剩菜。”

簡單的將話交代完,袁老娘笑了笑,干脆利落的出了廚房,徒留下袁氏等四人面面相覷。

這里面,最尷尬的還要屬阮淑紅。

她剛剛一直忙著做飯,也沒注意到身后來人。

直到袁老娘咣當一聲,將該說的都說完,她這才意識到,剛剛婆婆是在指點她怎么做。

還沒來得及感謝兩句,婆婆人又走了。

阮淑紅……

這一大清早的,也太刺激了!

刺激的阮淑紅看了留下來的袁氏三人,不知說什么,只能呆愣在原地沉默不言。

而袁氏三人呢,也被袁老娘突然一菱子嚇得夠嗆。

四個人,就這么站著,最后還是崔氏看不過眼,開口說了話,“三弟妹,娘剛剛說的話,你這可有什么不懂的?”

崔氏琢磨著,大家都是袁家的兒媳婦,眼下成了親妯娌,平日抬頭不見低頭見,互相幫助些是應該的。

崔氏率先釋放了友好信號,羅氏也給面子,跟著說道,“是啊,三弟妹,你這剛進家門,有什么不懂的,不要和我們客套。”

“沒,沒有的事,娘,娘說的細致,我都明白的,”阮淑紅趕緊搖了搖頭,跟著趕緊開口解釋,“大嫂,二嫂,杏花姐,我,我身為袁家新婦,若是有甚么地方做的不好,還請你們多指點擔待些。”

阮淑紅不敢托大,就怕自己觸犯了什么禁忌惹得眾人不滿,畢竟她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貿然得罪了家里的兩個老人,怕是日后會受到刁難。

對于阮淑紅的客氣表態,袁氏沒什么反應,只微微點了點頭,畢竟她屬于出嫁女,一年到頭也不一定能回來幾趟。

倒是崔氏和羅氏,兩人對于阮淑紅的上道,表現的很滿意。

畢竟態度和善一些,總比那些什么都不懂,和她們對上還要找麻煩的強。

“三弟妹,你這話,實在是太過客氣,我們兩不過是占了比你嫁進來幾年的便宜,哪里當的上弟妹的一句指點,”崔氏笑了笑,跟著往下說了句,“弟妹要不嫌棄,若是日后有甚么不懂,可以問我們兩個。”

“大嫂說的沒錯,三弟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盡管說,”羅氏笑呵呵的接著話。

妯娌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立馬讓原本還有些緊繃安靜的廚房變得輕松起來。

聽了兩人的言談,阮淑紅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氣,抿唇笑了笑,“既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

“兩位嫂子,眼下娘剛說的要做成干飯,可有什么特別的講究?”

干飯,顧名思義,就是純粹的悶飯。

但這個悶飯,在不同的人家家里,也會有些許的不同。

放在一般人家,會怕家里糧食不夠,都是往米糧里面放一些其他的食物參兌,例如之前袁老娘特意換回來的土豆,紅薯等等,都是一般人家會往米糧里放的東西。

放在富裕人家,干飯就是完完全全的悶飯,里面當的,自然都是家里的米糧。

阮淑紅新來乍到,不熟悉袁家的情況。

所以在面對袁氏要她將早飯做成干飯時,確實有些懵。

畢竟往日她在家里時,兄嫂都是那種手緊的人,不管飯菜,里面放的更多的都是水。

眼下見兩個嫂子的表態,她方才將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聽了阮淑紅的問題,崔氏和羅氏互相對視一眼,跟著崔氏開口解釋,“娘說的做成干飯,在咱們家里就是全都用米糧做飯的意思,”

“倒是不限于什么米糧,你若是不介意,最好還是用些稻米和谷物互相參兌一下,”畢竟他們家平日做的飯都是這樣的。

當然,如果阮淑紅全都用稻米來悶飯也是可以的。

只不過那樣太浪費了,袁家剛來南面,來時稻米剛收了一茬。

袁家現在吃的稻米都是袁老爹花錢從城里的米糧店買回來的。

若是阮淑紅真要如此,袁老娘怕是也會舍不得。

阮淑紅也是人精,當下就明白了崔氏這過于委婉的話,面露感激的點了點頭,“大嫂,那家里的飯菜可有什么忌口?”

這話說的委婉,不過崔氏也不是白給的,瞬間就聽明白了阮淑紅話語之中的深層含義。

這是在向她詢問,家里做菜會不會對一些調味品有甚么限制。

畢竟若是喜歡重油重鹽,那家里的調味品用的可就快了,細算下來這又是一筆銀錢。

“三弟妹心細,娘他們平日并不怎么挑食,一般都以清淡為主,”這也就表明,他們袁家,對于鹽油等調味料管控還是有些的,“不過,最近爹他們要上山干活,吃不飽容易餓,你可以多放些鹽和油。”

畢竟上山圈地是個重活,涉及到家里未來的發展,所有人都很重視。

崔氏后半句話的意思就是讓阮淑紅這頓飯不用顧忌。

果然,崔氏話音剛落,阮淑紅就開口點頭,“我明白了。”

跟著,四人和諧的聊了會其他的閑話,阮淑紅見時間差不多,不好意思的打斷了幾人的對話,

“大嫂,二嫂,杏花姐,廚房這邊我還要繼續忙,若沒什么事,我這先去將飯做了,”總不能為了陪三人聊天,新媳婦的第一頓早飯不做完。

說著話,阮淑紅對三人歉意的笑了笑,得到三人默許后,跟著扭身去柜櫥拿米。

見阮淑紅開始忙碌起來,崔氏三人也不好繼續待著,互相說了兩句閑話后離開廚房。

袁氏不比崔氏和羅氏,她什么不都用做,想了想,直接回了房。

崔氏和羅氏雖不用做早飯,但她們還有菜園和雞架需要處理,扭身去了后院。

三人就這樣在院子散開,各自去做各自的事。

而袁氏這邊剛進門,就被等在門口的袁老娘喊了過去。

“娘,你找我?”袁氏不知道袁老娘叫她干什么。

此時,正屋出了袁老娘和袁氏外,便在沒有旁人。

袁老娘也不廢話,麻溜的將手里的布袋子塞到袁氏手里,“快將這個收著,”

袁氏捏著手里帶有銀錢特有質感的布袋子發懵,“娘,你給我這個干什么?”

“嘖,這原本是雇方老爺子的銀錢,誰讓方老爺子沒來,”袁老娘說的理直氣壯,“昨天家里的酒席是五丫動的手,理所應當的,這錢,也該給五丫。”

聽她娘這么一說,袁氏想也不想的就將布袋子往回塞,“娘,哪里能收你的錢,再說,五丫做菜不過是順手,當不上。”

“嘿,你這話有意思,五丫也是累了一天,怎么就不用了,”袁老娘擺手不要,話里話外都是讓袁氏趕緊接著,“再說,昨日若不是五丫,咱家的酒席哪會這么順利,反正這錢,說什么你都要收下,”

“你要不收,那我就自己給五丫塞過去。”

袁氏一瞧,見她娘這話說的認真,當即想了又想,也就不在繼續推辭,直接將這裝了銀錢的布袋子收下。

“成,那我就替五丫收著,”都是實在親戚,雖然收銀錢還有些不好意思,但袁老娘有句話沒說錯,昨天的酒席,五丫確實是出了大力氣的。

就算袁老娘今日什么都不給,袁氏也打算回了蛋糕坊,特意獎勵趙霞一些其它東西,

“娘,家里生子的親事,眼下也成了,若是沒旁的什么事,那我們一家吃完今天早飯就回去了,”他們一家子,為了袁小弟的成親,出來了整兩天,可不能再耽誤了。

而且蛋糕坊那里也提前和食客還有伙計交代好了,無論說什么今天都是要開門的。

“生子的事眼下有了著落,家里暫時也沒旁的事,”袁老娘琢磨片刻方開口道,“你們今日要走,別忘了將家里的肉食和青菜帶些回去,”都是昨天酒席剩下的。

雖說昨天酒席吃的多,但他們準備的原料也多,一來一回,可不就剩下不少。

何況他們自家人又吃不完,袁老娘干脆大手一揮,直接送出去好些。

袁氏也沒和袁老娘客氣,點頭應了下來。

等袁氏從正房出來回屋時,趙玉等人已經醒了,穿好衣服蹲在一旁玩樂。

袁氏見狀,也沒說什么,趕緊將散在床上的被褥疊好,這才帶著孩子出了門。

簡單的洗漱干凈,趙玉就帶著趙霞和趙明騰在院子里玩。

沒玩多久,袁氏出來喊人回去吃飯。

就這么一會的功夫,阮淑紅將早飯做好了。

就按袁老娘之前吩咐的,阮淑紅也沒有自作聰明。

飯桌旁放著一盆夾著稻米和谷物的干飯,桌面配上炒的兩個青菜肉食,加上昨天剩下的剩菜,滿滿的堆上桌子。

不出彩,但也不差,很規矩的一桌飯菜。

袁老娘滿意的點了點頭,趕緊催促眾人過來吃飯。

一家人圍著飯桌坐下,端起一旁的飯碗,很是認真的吃完。

照例,袁老娘開口夸了兩句阮淑紅。

這也算正式接納了阮淑紅這個新娘子進門。

飯后,袁氏一家子帶著袁老娘送給他們的小半車青菜和肉食,這才坐著家里的車回了青平縣。

耽誤兩天,草甸村那邊也有事壓著。

趙善川也沒有多耽誤,只將一家四口送到蛋糕坊,自己便趕著車離開。

趙玉和袁氏也忙,先是將帶回來的青菜和肉食都搬進后院后,更是顧不得將其收拾出來,又趕緊跑去廚房做起了小蛋糕。

直到蛋糕坊開門,伙計們將兩人趕制出來的小蛋糕都擺上去,才歇了口氣。

趁著這個時間,魏丞也被周伯送了過來。

袁氏沒空照顧,只能將其退給了趙霞和趙明騰。

好在小伙伴們關系不錯,兩天不見,冷不丁見了面覺得親切,待在蛋糕坊大廳,嘻嘻哈哈的,開心的很。

不忘囑咐趙玉一聲幫忙多盯著三人,袁氏緩了口氣,提上自己從娘家帶回來的野味肉食,忙給周伯送了一些,讓其捎帶回去給魏延格嘗嘗鮮。

跟著,她又去了一趟對面的小吃鋪,給李氏送了一些。

等將這些亂碼七糟的事全都整好。袁氏深吸一口氣,臉掛笑,招呼起過來買小蛋糕的食客。

蛋糕坊整整兩天沒開門,對于已經習慣了天天過來買吃食的人來說,也是一種煎熬。

這不,浦一開門,在家里憋了兩天的食客立刻蜂擁而至。

一開始還好些,直到了人流多的時辰,買的人太多,蛋糕坊所有人的伙計們都算上,也根本招呼不過來。

以至于許久沒有那么熱鬧的蛋糕坊又一次排出了人形長龍。

好不容易將人流忙過去,袁氏也懶得動手做飯,大手一揮,算上蛋糕坊的伙計在內,所有人中午都在外頭吃了頓好的。

眾人吃的開心,也就沒計較下午也在這樣的忙碌中度過。

時間一晃而逝,就在袁氏等人努力盼望培訓班開班的日子中,趙善川又來了一趟。

而他這次過來,也是帶了大事的。

“甚么,你要去夜庭郡了?”袁氏一怔,差點將手里的碗筷摔到地上。

“是啊,告示下來的急,初八就要過去了,”趙善川說著話,一邊往嘴里塞著飯菜。

“這,這也太急了,”袁氏有些無與倫比,“我,我以為,總要等到十月中下旬的,”完沒想到,日子提前了。

“唔,聽說是那邊的郡守想著早日修好,也能早日使用,”趙善川嚼著嘴里的飯菜,小聲說著自己從于里正那里聽來的閑話,“反正,早去晚去,也不影響我這邊,興許去的早,也能回來的早。”

畢竟他們這些人,是去夜庭郡那邊修碼頭的。

碼頭早一天修好,他們也能早一天回來。

因為修碼頭這事,趙善川早就和袁氏商量過。

所以在袁氏趕來青平縣后,他就在于里正那里報了名。

誰也沒想到,就在這兩天,于里正突然通知他們,夜庭郡修碼頭的時間要提前。

趙善川這才想著要進城和家里的媳婦孩子說一聲,然后,他便和草甸村的其他人一起出發去夜庭郡了。

這一去,不出意外,再回來就要等過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