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春

第十六章 會客

“顧家七爺?顧家那樣的門第,府上不是請著教書先生嗎?怎又到青南書院了。”趙氏納悶的想著。

“大概是青南書院的先生遠近聞名……”沈喧說出的這話,他自己都不相信,之前不來,偏偏這會到青南書院,“阿容!”見沈容愣神,他出聲道。

沈容驚然回神,緩緩道:“……怎么可能,青南書院一直都在,又不是剛搬過來的,顧七爺早早不來,卻在這個時候來,怎么想都覺得不對勁。娘親,爹爹辦的堂會上顧家不是也來人了?”

顧家這是有意交好沈家,還是另有什么目的。

偏偏顧家是上一世未預料的事情,她就連個由頭都沒法想。

趙氏聽了她的話,果然陷入了深思,趙氏不是愚笨之人,只是有些時候,她不愛去想罷了。

等沈喧出去后,沈容又與趙氏說:“娘親,這幾日你一直忙著,每次想與你說說話,你都不在。”

“阿容想和娘說什么呢,現在閑下了不是,咱娘倆個正好說說。”

趙氏溫柔的笑了笑,打斷了她的話。

方嬤嬤見趙氏與沈容要說些體己話,便讓屋內的丫鬟都退下了。

沈容往外看了一眼,側頭抱著趙氏的胳膊,大半個身子都倚在了趙氏身上,先說了些親近的話,過會,她才正了臉色說:“娘,我在堂會上聽見了些話,也不知道是好的還是壞的……”

半照進的光線透過窗紙,投在趙氏半個側顏上,米粒大的珍珠墜子在耳垂上搖搖晃晃,她唇角微起,“聽見什么話了,瞧把我們阿容急的。”

“我就是聽見,好像是齊二夫人與大伯母在說話,談齊大少爺的婚事呢,說這次回來,主要是給齊二少爺沖喜,齊二少爺病重,齊家需要辦個喜事。”

“什么!阿容,你說的可是真的?!”趙氏唰的一下就白了臉,她聲音不自覺的拔高了三分,腦子立即就想起了大夫人與她說的話,“嵐姐兒不小了,再不說親就該成老姑娘了,我瞧著齊大少爺是一表人才,玉樹臨風,家世背景又好,能攀上齊家這樣的親事,是嵐姐兒的福氣。而且她是我一手拉扯著長大的,我瞧他們般配的很。”

她本想著齊家長房在京城,齊大少爺又是長子,怕沈嵐嫁過去,受到婆家的為難,擔不住長媳的職責。

但聽了楊氏的話后,又覺得齊家的確是門好親事,本想著尋個機會去齊家走動走動,定下這門親事。

她立即站起了身子,直勾勾的看著沈容。

“娘親,我還能與你說假話,齊家那樣的門第,在京城,有哪家淑女配不上他,還偏偏回到江北,這事不奇怪嗎?”

趙氏聞言再也站不住了,就要出去。

連忙被沈容從后抱住,“娘親,你莫不是要到福華院去?還是錦歆院?姐姐與齊家的親事還未定,這樣貿貿然過去,將事情鬧大,總歸是不好的。不過,我不知道聽誰說過,顧家與齊家似乎不對盤。”

趙氏眉頭漸漸收緊,“阿容,咱們去福華院,顧七爺不是來了。”

趙氏這是要將槍使到顧家身上。

沈容也好奇顧家七爺,二話不說,如小雞啄米般的跟著趙氏出去了。

“夫人,姑娘,夏晚準備去廚房提食了。”方嬤嬤跟在后頭,不明白馬上就到飯點了,姑娘與夫人怎么還要出去。

風颯颯的吹著,白云散散的卷在天際邊,臨近四月,樹枝已經冒出了新葉嫩芽,春意盎然。

福華院兩墻新擺著一列列玉石盆景,又栽了各色的花,整個院子花草氣息十足。

“二夫人,三姑娘來了。”二等丫鬟先打起了簾子,提聲與里面說。

沈容與趙氏正邁過門檻,就聽見花廳內沈屋的說話聲。

“行之,是我二嬸嬸與三妹妹過來了。”

話落,趙氏與沈容進屋目不斜視的給老夫人行了禮。

趙氏往顧七爺身上瞧了眼,顯出幾分詫異來,只見他身姿頎長,一身青色連碧紋直綴,腰間是白底繡花腰封。膚色雖白皙,卻不是那種蒼白無色,反而氣色紅潤。

三千墨發還沒束冠,只做了一個髻,由一根玉簪子卡著。

他眉目清透,狹長的丹鳳眼彎起,英挺的鼻骨下,是一張蜜色的薄唇。輪廓分明,風姿卓越。

他先站起來給趙氏行了禮,才又坐下。

似乎就有這一種人,他便是站在那里,不用開口說話,就占據了屋中所有的光亮,叫人目光移不過。

沈容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好看的男子,和他相比,屋中的一切似乎都黯淡了下來。

心中卻也納悶,顧七爺什么時候同武哥兒交好了,看他們兩人,像是早相識了。

“容姐兒,浴佛節的經書抄的如何了。”沈老夫人開口。

哪有什么抄經書,不過沈老夫人給她尋一個借口。

花廳有外客在,她待在這里,傳出去對她沒有好處。

她知道老夫人的用意,恭聲回答說:“回祖母,還未抄完,想著還有幾日,就松懈了些,孫女這就加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