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春

第九十七章 老朋友

他偏過天資俊秀的臉龐,看向也正掀起眼皮的沈容,他不可置否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便及步離開了。

卻在這一瞥,沈容腦中忽然想起一個名字來,“周起桓”當政右相。

謝鈺他是當今圣上的親侄兒,與她一個毫不出戶的閨閣小姐提當政右相,確有稀奇。

當初她并未考慮謝鈺的這番話,如今再仔細斟酌,她不輕不淡的眉毛微微突起。

她上輩子,去只去過京城的兩次,一次是在沈平成升遷后,整個沈家遷到京中,她是回京中的沈家省親。

尤其是在娘親過世,她又嫁到周家,就很少與沈家再聯系了,到沈家,不過也是為了去看沈喧。

還有一次,是同周士閔去京中看周文初。

況且,她當時一門心思都在周士閔身上,京中發生的事情,也只是偶爾從邸報上得知。

周起桓……他與周家有何干系。

周家幾年后,忽然升遷……可周起桓若與周家有關系,那何必等到幾年后。

沈容突然想到,謝鈺與她說起周起桓,難道他知道她與周家結怨?

隨即一想,她搖頭,這怎么可能。

馬車上,她少言寡語,眉目緊張,手緊緊的壓在馬車上置著的紫檁木牙雕。

“阿容。”沈嵐被趙氏與沈容夾在中間,偏偏,趙氏垂簾不語,沈容也深沉下來,將原本小小馬車內的氣氛壓抑的更沉悶了。

沈嵐轉首與沈容抖了抖眉頭,低聲耳語:“馬上就到四喜大街了,你要與外祖母說嗎?現在沈府上還沒動靜。”沈容恍然回過神:“先等娘親,看她是否與外祖母提及這事兒。”

“若母親不呢?”沈嵐直道。

沈容頓然,其實最好是娘親親自與外祖母提,也能講得明白,讓她們去與外祖母說,也只能說的含含糊糊。

沈嵐這樣一問,沈容不知道如何答了。

這時,馬車漸漸慢了下來,已經從角門入了趙府。

不多時,常嬤嬤就到二門處候著,她與方嬤嬤接過頭后,立馬扶著從馬車下來的趙氏:“夫人您來該差人知會一聲,好讓奴婢們準備準備,只是…夫人,老祖宗早起也出去了,讓老奴留在府中看著璟哥兒和瑤姐兒。”

這一言,趙氏大驚,“她去哪里了?可有婢女跟著。”

后從馬車下來的沈容與沈嵐聞言,相視瞧著,外祖母不在府中,她怎么也沒想到。

趙氏也發出了她們二人的疑問:“老祖宗才來永安城,這么早,她能去哪里?人生地不熟的。”

“夫人您且放心,于嬤嬤,黃蓮都跟著呢,老祖宗也只與老奴說是找老朋友去了。”常嬤嬤回來些時日,已經養得臉上泛著油光,她抿著笑意道。

“老朋友?”趙氏詫異起來,自己的娘親在江北還有老朋友?她怎么不曾提起。

她納悶的點點頭,先跟著常嬤嬤往內院去了。

常嬤嬤知道趙氏不明白,她笑著解釋:“老祖宗年輕時,跟著老城主走南闖北的,夫人大可放心,夫人您就領著兩位姑娘先到屋里歇下來。”

趙氏應聲,也只能這樣了。

才過了垂花門,趙繡瑤就風風火火的闖入了眾人的視線,后面還跟著一個不緊不慢的趙文璟。

瞧著他們二人,沈容不由笑出了聲,他們兄妹倆,一個性子可勁的急,一個性子可勁的慢。

“姑母,您可算帶著嵐姐和阿容來看我們了,您都不知道,祖母自己出去玩,卻將我與哥哥拘在內院。”趙繡瑤抱著趙氏,可憐的說著。

常嬤嬤又氣又好笑的輕咳了聲。

趙繡瑤扭臉就沖常嬤嬤做了一個鬼臉。

趙氏沉悶的心情,被趙繡瑤這樣一逗,也好轉起來。

沈容便笑著接話道:“外祖母肯定是怕帶你出去你又瞎鬧,你還是待在府里最合適了。”

“阿容,你與瑤兒應是一丘之貉,不分彼此。”趙文璟在后面出聲。

“聽見沒有,阿容,今日喧哥哥不在,沒人替你說話了,哥哥說的對,我們是一丘之貉,不分彼此,唉?等等,一丘之貉?這個哪是什么好詞!”趙繡瑤忽然瞪大眼睛,扭頭沖著趙文璟喊道:“哥哥!你…氣死我了!”

趙文璟笑而不語。

一哄然,人們都笑出了聲。

沈容說:“瑤兒,誰說沒人替我說話了,我可是有姐姐的,嗯?”她得意的看著沈嵐,與趙繡瑤揚了揚眉。

趙繡瑤懊惱的撇了撇嘴,忽而咧嘴笑開:“我也有姐姐,嵐姐姐不也是我的姐姐嘛。”

她一溜煙,就竄到了沈嵐身邊,倚著沈嵐。

說笑間,她們便進了喜善院的正花廳。

趙氏正好一直有話想與常嬤嬤說,先前幾次礙于阮氏都在,不方開口,如今正是好時機。

她便遣去了沈容她們這些孩子們,讓她們在別院里先玩著。

待屋中只剩方嬤嬤一人時,趙氏款款起身,溫聲道:“常嬤嬤,當年若不是我留你在沈府,你也不必在田莊里受折磨,是我對不起你,你縱是怨我,也是對的。”

方嬤嬤這個時候不適合說話,只在一旁立著,眼觀眼,鼻觀鼻。

“夫人,您這話可就折煞老奴了。”說著,常嬤嬤當即跪了下來,“是老奴大意,辜負了夫人對老奴的期盼,又沒有照顧好二姑娘,夫人不計前嫌,老奴又豈會怨您。”

說著,已經是滿眼淚花。

方嬤嬤這個時候趕緊低身扶著常嬤嬤起身:“夫人就是知道你的心思,才怕你受了委屈,這么多年,你在田莊受苦,夫人心里也難受的厲害,但你也知道夫人身處沈家的地位,好在老祖宗到了江北,夫人這才能借了老祖宗的力將你討了回來。”

“我就是知道這些,才不怨夫人,要怨,也只能怨我自己,是我小瞧了人,才著了別人的道。”常嬤嬤輕言說,一想到當年的事情,她悔的腸子都青了。趙氏托了一把常嬤嬤,問她:“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嬤嬤,你與我說說,就連翠蓮與翠蕓都被打發到前院,配了小廝。”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