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的現代生活

第十九章 安家妹子好手段

終于過足了茶癮,又覺得渾身神清氣爽了的宋老爺子笑瞇瞇的對安爸爸說道:“淮生啊,你剛才說想要我幫你看什么東西啊,現在乘著我精神還好,拿出來看看吧。”

見老爺子終于松口了,安爸爸立馬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舊的白棉布袋子,然后從里面小心翼翼的拿出了那只玉蟬。

“咦”看到那只玉蟬,宋老爺子神色頗為古怪的看了進屋后就一直沒有說過話的曹毅一眼。

安爸爸并沒有注意到宋老爺子的神色,安馨卻一眼就注意到了,她心里咯噔一聲,不會是騙著了人家孩子,現在被人家家長給發現了吧。

這時安爸爸已經把玉蟬遞到了宋老爺子面前,還滿臉得意的說道:“這是我家馨兒在學校里花三萬塊錢買的,我看了有七成把握是宋代的作品,現在想請您老給掌掌眼確定一下。”

宋老爺子接過玉蟬在手里仔細看了看,有些期期艾艾的說道:“淮生啊,這個玉蟬的確是漢代的,還是渾然天成的雙色沁。”

安爸爸聞言欣喜若狂之余又有些不解的說:“老爺子,您不用顯微鏡仔細看看嗎?”

宋老爺子苦笑著說:“不用了,我這已是第二次看見它了,第一次看見它時,為了鑒定清楚,我可是把我什么法寶都用上了。”說完,他又瞄了那站在那里一直微笑著沒有出聲的曹毅。

“第二次”安爸爸還在發愣,安馨卻在心里暗暗嘆息了一聲,真是不走運啊,在胖哥哥的手里靠連蒙帶騙的把這塊古玉給弄到了手還沒捂熱呢,就被人家家長逮了個正著,這叫什么事啊。

雖然說貨物出門概不退還,一樣的道理,只要是花了真金白銀從賣家手里正正規規買的,哪怕是你賣家賣錯了,那也是你賣家自己的事,只能怪你自己不識貨,也沒有什么可抱怨的。

所以在古玩市場經常有賣家把貨物賣了出去后先是沾沾自喜,然后原本的買家又用翻了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價錢再給賣了出去,讓原本的賣家捶胸頓足悔不當初的,可是不管你再后悔也沒有去找人麻煩的理由,誰讓你自己不識貨呢。

可是安馨見宋老爺子幾次偷眼去看曹毅,她便明白,恐怕宋老爺子還是蠻看中這位子侄的,那么自家也沒有裝傻的道理,免得被人給看輕了。

于是她對安爸爸說道:“爸爸,我跟你說過,我是在一個同學的手里買的,卻沒有告訴你那個同學是誰,不過我猜,這位曹大哥應該就是我那位同學的哥哥。”

她這番說出來,就是向宋老爺子和曹毅暗示安爸爸并不知道這里的內情,所以也沒有在原主面前拿出來炫耀的意思。

宋老爺子聽了安馨的話后,心里對安馨的評價又高了不少,“不錯,知情識趣,勇于擔當,又很會察言觀色。”

而曹毅則是挑挑眉說道:“我還在詫異我家那個傻弟弟到底是把這塊玉賣給了誰,可是不管我怎么問他怎么都不肯告訴我,卻原來是安家妹子的好手段。”

其實說起這事,曹毅還是有些火氣的,不過,這火氣卻不是對著安馨來的,而是他那無可救要的敗家子弟弟,其實這塊玉是他一年前在岷山腳下一個有名的“鬼市”里淘來的。

所謂“鬼市”就是在夜間開放的一種集市,專賣那種見不得光的東西,比如那些農民在平時挖地時挖出的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器皿,或是那些民間倒斗師們到處挖人家主墳,挖出來的陪葬用的各種金銀首飾,破碗爛盆之類的,當然絕大多數是賣那些手工藝品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專賣賊臟的。

要是有誰真想在那集市里找出一件古董來,那還真是比登天還難,偶爾有那么一兩件,那價格也不見的會有多便宜。

可偏生還是有許多看了幾本閑書就想要來撿漏的愛好者對這個“鬼市”情有獨鐘,所以這里一到晚上就生意興隆。而曹毅得到這個玉蟬還真是一個機緣巧合。

他在陪一位客戶逛“鬼市”時,剛好就逛到了這個攤位前,那個客戶是這個攤位的常客,因為這個攤主膽子挺大,敢收一些來路不明的明貨,所以他這里還真經常有一些好貨色。

這個攤位擺在一個相當不顯眼的地方,就一塊塑料布鋪在地上,然后擺著一些竹器,陶瓷,瓦罐還有一小堆的玉石掛件。

那塊玉蟬混在那一堆玉石掛件里毫不起眼,曹毅抱著玩玩的心態在那一堆里揀出了幾塊看著還不錯的玉石,其中就包括這只玉蟬。

記得當時那自譽為專家的客戶還勸他別買這塊玉蟬,他說:“玉的天然沁色有十三種,分別是坩黃,坩青,孩兒面,純漆黑,棗皮紅,鸚哥綠,朱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糟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等,總名之十三彩。可是這十三彩里可沒有淺紫色,可見這塊玉應該是人工染出來后做舊了的,不值錢。”

這個客戶也是仗著和這個攤主熟,才敢這么說話,要是一個陌生人當著人家攤主的面說人賣的是假貨,人家早就一個大耳巴子扇過來了。

可是那客戶這么一說人家攤主也受不了啊,連連抱拳說道:“兄弟還要靠這個掙碗飯吃,還請兄弟嘴下留情。”說的那客戶不好意思了,終于住了嘴。

其實這也是那些半吊子的通病,逮著機會就想要賣弄一番,以顯擺顯擺,好讓周邊人都認為他是個中高手,他就會覺得備有面子,所以別看這位說的頭頭是道,卻也是常常被宰的“羊牯”。曹毅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去反駁。

其實曹毅作為宋老爺子的嫡親侄外孫,從小在老爺子的耳濡目染之下還是掌握了不少這類分辨古董玉器的知識,最起碼比這半吊子高手還是要強上不少。

在看到這塊玉的第一眼,他已經決定要把它買了下來,甚至為了不引起攤主的注意,還一起扒拉了有五六塊其它成色不一的玉塊。因為他看出這個玉蟬是塊真正的古玉,絕不是做舊可以做出來的。可具體是什么朝代的就沒有了把握,可是他任由那個客戶口沫橫飛的批判著,卻什么也不說,甚至還表示贊同的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