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蓋如顧

第一百八十八章 往事舊因(上)

第一百八十八章往事舊因(上)

第一百八十八章往事舊因(上)

作者:

“那這樣,算什么呢?”張桐喃喃道。

“什么?”顧綺哪里知道他感慨什么,對靠窗放著的一張小桌子產生了興趣,將窗子推開瞧著院中的藤架,尋思著方才那黃楊木圓筒可惜了。

擺在這兒,閑時插兩朵花兒,也對外面的景。

“如此,我們跟在你身邊,算什么呢?”張桐茫然地又問了一遍。

他自幼被張掌柜帶在身邊,本就是奴籍,對自己的身份早就習慣了。

實則,能遇上張掌柜這種唯獨好吃,將他二人當兒女與心腹養著,還能成全他們婚事的主家,已經是極幸運的了。

后來跟在顧綺身邊,雖然她不愛使喚人,但慣性令他們只當是為主家做事情。

但是現在他們的主家將身契這么敷衍地就還了,然后無所謂地說:都是一樣的。

是一樣的嗎?他有點兒糊涂。

顧綺覺得他問得古怪,撐著桌子看他:

“我說了還要雇你們呀,我可舍不得芝麻給我做的飯。若你覺得不習慣,那只當我還是你們的主家吧。再說了,你不是叫我哥哥嗎?那算哥哥弟弟也行,這事兒很重要嗎?”

玩笑一樣的語氣。

不重要嗎?張桐撓撓頭,雖然想不通她的歪理邪說,卻隱約覺得,好像不一樣。

就是不一樣。

挺不錯的不一樣。

算了,想那么多做什么,跟著她多有意思呀。

“還是叫姐姐吧,你瞧你哪里像個哥哥呢?”他拋開心中的念頭,再一想,又搖頭道,“不對,你的年紀只怕沒有我大,我還是叫你姑娘吧。”

顧綺無所謂地擺手:“稱呼不重要,那不還有個叫我賢弟的嗎?哦,對了,你回京之后,看見鴦大人了?”

“見了一次,不過最近御河競渡,她忙著呢,只是匆匆聽我說了,遞了帖子就再沒見了。”

顧綺笑了:“說來我在這兒還真有個弟弟,叫初一,如今應該在黑鴉軍做事,半年多沒見,不知道養胖些沒有。”

張桐聽見,笑道:“既然在黑鴉軍,那定是好的,要接他來住嗎?”

“等咱們安頓好了再說吧,”她說著,拉過椅子坐下,示意張桐也坐下,“趁著沒事兒,有些京中的事情,我要聽你說說。”

張桐忙正襟危坐,肅容道:

“姑娘只管問,我不敢說十分知道,但總能知道個影子。”

顧綺斟酌了一下用詞,聲音略低了低:

“這為了皇位爭斗之類的事情,我是懂的,聽謝兄的話,他也很不待見宗室之人。但就我今天所聽所見,似乎宗室們不但不喜歡謝兄,便是對當今陛下,也是帶著天大的恨意?甚至還說他擁兵自重,這里面可有什么隱情?”

張桐聽她問的是這個,不問她哪兒聽的,只是也低聲問:

“這事兒說來話長,姑娘知道延平王嗎?”

又是這個人?她點點頭:

“自然知道。”

張桐清了清嗓子,照本宣科一般,開始說話了:

“要說當今與宗室的矛盾,根兒上還是從延平王來的。要說本朝宗室之勢大,有三方面的原因。”

他說著,豎起了三根指頭。

“一是因為太祖時定下來宗室三代之后才降等襲爵,國朝至今第三代,且正是宗室擴張之時呢,如何肯真安心等著降等?二是先帝一統南北時,有許多宗室子弟在軍中,以軍功封爵,而軍功封爵與祖蔭不同,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三嘛……這到底是謝家天下,誰做皇帝,也不能真把自己變成孤家寡人,落個刻薄寡恩,虐待宗親的名聲不是?是以宗室以延平王為首,在先帝朝時,便已經是極厲害的了。”

顧綺聽他背書有趣,便給他倒了杯茶,繼續聽他說。

張桐接過了茶杯,沒有喝,而是繼續道:

“可是人呀,越有勢力,便越想有更多。延平王這一支有太祖遺命,有宗室相幫,自然圖謀也更大……說起來也就是生在天家,行事要有個大義之名罷了,若是在普通人家,怕是……”

后面的話他沒敢說,顧綺卻接口道:

“早就人腦袋打出狗腦袋了吧。”

她在海鹽縣當縣官的時候,可是見過百姓家為了十兩銀子的遺產,鬧到要械斗的。

而天家所擁有的,是天下,是最大的財富。

就你敢說,張桐縮著脖子吐了吐舌頭,才繼續道:

“如此一來,自先帝晚年,想要做的就是削減宗室勢力,而這其中,又有兩個阻力,一是先帝的幾個兒子鬧得太過,至于無力去管宗室,二則是因為外戚。”

“當今太后雖然是繼后,卻是開國三公之一鎮國公沈家的人,本就勢大,而且一直不喜歡當今,又有與延平王的風言風語,所以先帝病重那段日子,太后是把持了朝政的,后妃皇子都別想見先帝一面。先帝駕崩時,若不是陛下有北境玄鐵部的兵權,身邊還有鎮南侯,直接帶著大軍圍城,指不定真的要兄終弟及了。是以,才會有陛下擁兵自重篡位之說。”

說這句話的時候,張桐聲音壓得更低了,還一驚一乍地看背后,生怕忽然竄出來一群人,把他給抓了。

顧綺聽明白了,想一下當時的情境,大約也是命懸一線吧。

“所以,當今和宗室的矛盾,自然更厲害了。”她喃喃道,“而這次,還要加上宗室與外戚合流。”

張桐點頭,繼續背書一樣地說著:

“是,而且姑娘想必不清楚吧?太后如今還沒過花甲之年呢,比當今才大七歲,大不敬地說,有得活呢。”

他是學別人的話告訴給顧綺,說完之后才反應過來這話比之前的話還不靠譜,忙捂著嘴,臉都白了。

顧綺也被這年齡差震驚了,半晌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至于沈家,不但是外戚還是開國的勛貴,開國的三公六侯,除了壞事的榮國公,和與沈家不睦的齊侯、淮揚侯,其他的都和身家抱團的。而當今張皇后卻是富賈人家出身,雖說本朝因太祖微末之時,受過兩個商賈的一飯之恩,所以待商人不似前朝那般苛刻,張家也因為外戚而封了榮昌侯,但到底四類之分,不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