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第十四章 少年奇志(下)

第十四章少年奇志(下)

他說的黑石正是無煙煤,而且還是上等品質的無煙煤。陳晚榮心想把如此品質的無煙煤稱為黑石也太俗了點,不過倒也形象,符合鄉親們一聽就明白的要求。伸手從張德銘手里接過來,入手有一種沉重的質感,對張德銘把黑石和煤對號入座的敏捷反應暗中贊賞,笑道:“張師傅,就是這東西,可以用來煉焦,進而煉鋼。”

“要是這東西能煉鋼的話,那還得了,我們羅家甸的西邊可多了呢,要多少有多少。”張德銘一臉的興奮勁,接著請教起來:“晚榮師傅,你說的煉焦我還不太明白,能不能麻煩你再給我講講。”

現在稱陳晚榮“晚榮師傅”,而不直呼其名,那是因為陳晚榮這課給他上得心服口服。

煉焦對煉鋼來說極其重要,對鋼鐵的品質影響非常大,確有再次強調的必要,陳晚榮一口應允:“張師傅愛聽,我就說給你知曉,不到之處還請你指正。”謙遜是陳晚榮的美德,沒忘了小小的謙虛一下。

用焦炭煉鋼是鋼鐵史上的重大進步,堪稱里程碑,并不是現代科技的發明,在明朝就在大規模使用這種技術。明朝的高爐高達九米,而且明朝的煉鋼是半連續的,把鋼水從高爐轉移到另一個爐子進行處理,直接獲得鋼材。正是當時中國掌握了如此先進的技術,中國一個大型煉鋼場生產的鋼鐵相當于當時英國一個國家的總產量。

陳晚榮相信在唐朝推廣現代煉鋼技術不現實,以唐人的智慧要達到明朝的煉鋼水準肯定不會有問題。明朝時的鋼材品質和化工起步時差不多,只要達到明朝的水準,就能做出板材,造出化工設備就極有可能,陳晚榮忍不住一陣興奮,略一整理思路,再次給張德銘講解煉焦技術,裝煤、推焦、熄焦、篩焦一一講來,聽得張德銘脖子伸得比長頸鹿還要長。

“張師傅,我知道的煉鋼就這么多了,不到之處還請你指教。要是能讓尊師葉大師指點的話,那就更好了。”陳晚榮以此作總結。

如果在唐朝推行高爐煉鐵的話,會全面提升唐朝鋼材的品質,會引發一場大變革。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極其龐大,以張德銘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完成,自己這個赤貧之家的子弟更別談了。

陳晚榮能做的化工產品不在少數,只是受限于唐朝的科技水準,很難做出自己需要的設備,若在鋼材上實現突破,一切都將改變,一個嶄新的天地就會出現在唐朝,化工才能在唐朝真正落地生根,才不致于淪落成為方士吹噓的道術仙法,用來忽悠人。

想想這美好的前途,陳晚榮不由得很是興奮。

要實現這種飛躍只有借助于唐人的智慧,朝廷的力量了。葉天衡是軍器監的大師傅,他的眼光會非常敏銳,不會看不透其中的好處,以他的影響力、號召力說不定能影響朝廷的決斷。要知道唐朝對科技非常重視,鋼鐵品質提升會使唐軍更加強悍,就憑這一點朝廷就會全力以赴了,陳晚榮這才特地提醒張德銘。

這話深得張德銘的贊同,在胸口拍拍,嗓門提得老高:“晚榮師傅說得太有道理了,憑我這點能耐,哪里能煉出好鋼。等我把再榮的劍處理好了,這就去給師傅說,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

“那你不是要趕到長安去了?”對鋼鐵這事陳晚榮很是急切,忙問道。

張德銘呵呵一笑:“晚榮師傅有所不知,我師傅年紀大了,早已致仕,回到咱們寧縣老家頤養天年。要不然,我哪能拜他老人家為師呢。”

張德銘一邊說話,一邊裝劍柄,急著去見葉天衡效率也就提高了許多,不多一會兒就把劍柄裝好了:“把劍磨磨就好了。”

陳再榮和他熟絡得緊,知道他現在的心思沒有用在這方面,笑著從他手里接過劍:“張師傅,磨劍我自己來,你有事先去忙你的事兒。”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劍,愛不釋手。

練劍的人哪會不懂得磨劍的技巧,陳再榮不僅會,而且造詣不低,經他磨出來的劍非常鋒利,張德銘也就順水推舟了,遞過現成的劍鞘:“那你小子自己動手了。”

“行,沒問題。”陳再榮接過劍鞘,還劍入鞘,掛在腰間,晃晃腰身,打量著腰間的佩劍,美滋滋的,明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

“張師傅,你這劍得多少錢?”陳晚榮右手伸進懷里,準備付錢了。

張德銘眼睛一翻,可不領情了:“晚榮師傅,你怎么了?你還想付錢?你教了我那么多的好東西,你這不是折煞我嗎?”

“張師傅,這錢你是該得的。這是上等好鋼,你花了不少功夫,不付錢太對不起你了。”陳晚榮可不是那種喜歡占小便宜的人,拿了人家的東西就得付錢,這是人格問題。

張德銘堅拒不已:“晚榮師傅,錢這事就別提了。等這小子以后出息了,讓他自己來付,一頓酒錢。”

話里的意思已經很明白,堅拒不已,陳晚榮在心里感嘆古風之純樸,如此難得的好鋼至少要賣三五貫錢,張德銘連收錢的念頭都沒有過:“張師傅如此厚情,我代再榮應下了,若再榮將來真的出息了,一定還你這份情。”

張德銘如此真誠,陳晚榮不便用錢去作賤他這份真心,那太俗了。

“張師傅請放心,若天不負我,真有那么一天出息了,我一定記得你的贈劍之情!”陳再榮沖張德銘一抱拳,萬分誠懇的說。

張德銘呵呵一笑,在陳再榮肩頭拍拍:“你小子會出息的。紅粉送佳人,寶劍贈烈士,這把劍送給你,我放心,值了!我聽我師傅說起過,凡名將者所愛不過三樣東西:兵書、寶劍、烈馬!你小子現在有了劍,兵書學館里有不少,你多用點心思去讀讀。至于烈馬,你小子命苦吶。”深深嘆息一聲。

唐朝的馬匹很貴,若是兵士帶私馬進入軍隊,官府會補貼兩萬五千文錢。一千文就是一貫,換一兩白銀,一匹馬的官方價格是二十五兩銀子,市價會有些起伏,但差距不會太大。陳再榮家境赤貧,要想擁有一匹上等好馬,就好比叫化子想駕駛寶馬轎車一樣,太不現實了。

張德銘的家境比起陳再榮是好了許多,但要贊助一匹好馬給陳再榮的話還是不現實,這才為之惋惜。

陳再榮不僅愛兵器,也喜歡馬匹,只是家境赤貧買不起。為了不讓父母操心,這念頭一直深藏心間,沒有對人表露過。張德銘這話說到了他的心事,不由得神情一黯,陳晚榮瞧在眼里,心想象他這樣的才俊之士要是沒有好馬相伴的話太也可惜,得想辦法給他買一匹好馬。

就在陳晚榮轉念頭這會兒,陳再榮的神態已經恢復正常,說出一句富有豪氣的話:“功名富貴,男兒當自取!況一馬乎?”

“有志氣!不愧是男兒漢!來年,你一定會馳騁在戰場上!”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遠大志向,實在令人欽佩,張德銘大受鼓舞。

陳晚榮聽出了他豪言之外的悲憤,父母的阻撓讓他不能馳騁于疆場,不愿讓張德銘再勾起他的傷心事,道:“張師傅,那我們告辭了。”

“走好咧!”張德銘送客:“本該留你們多坐會,只是我要去見師傅,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和這小子投緣,就不說客氣話啦。”

張德銘把陳晚榮他們的送出門,道聲走好,回到屋里。

出了鐵匠鋪,陳晚榮的期待越來越強烈:早點做出上等鋼材,早點造出化工設備!

科技史已經無數次的證明一個問題:沒有設備支撐的技術是不可能推廣的。陳晚榮現在對這點的感受特別深,自己明明一肚子的化學知識,卻苦于沒有設備做不出好的產品,只能小打小鬧的賺點小錢,這感覺真別扭!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