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六)

第十九章第一桶金(六)

“老爺子,您真是博學君子,連這等事也知道。”陳晚榮不得不佩服。

集腋成裘這詞我們現代是用來鼓勵人學習,積累知識,和“積土成山”差不多一個意思,卻把真義給隱藏了,陳晚榮是理科學生,不能怪他。

“哎,晚榮,你別夸我了。”李清泉右手連搖,澄清道:“我只會做買賣,眼里看到的是錢,哪懂這些。都是鄭老爺子說給我知曉的。”

要不是這個鄭老爺子,自己還不知道“集腋成裘”這詞的真正意思,陳晚榮對這位沒有見過面的鄭老爺子不由得生起三分好感,贊一句:“鄭老爺子真是博學!”

“可不是嘛!”李清泉很是贊同這話,道:“我和他打了這些年的交道,別的沒有學到,就是學到不少學識。我每次和他見面,都有新的收獲。鄭老爺子一有空就讀書,不象別的有錢人,去出花天酒地,揮霍無度。”

富人的生活在哪個時代都一個樣,奢侈無度,揮霍成性,有錢而不出去亂來,潛心于讀書,這樣的人非常少,是富人中的另類,其品格讓人敬佩,陳晚榮對這個鄭老爺子不由得再生幾分好感:“鄭老爺子學識過人,人品高潔,讓人欽佩。”

李清泉對自己這個大主顧打從心里服氣,雙手一拍,贊成這話道:“鄭老爺子一身學問,明天本該是他來提貨的時間,可來不了嘍。聽說他家里來了客人,一個叫吳兢的學友專門從長安來看望他,正和他在家里吟詩作賦,詩酒唱和,還不曉得有多樂呵呢。”

吳兢的大作《貞觀政要陳晚榮沒讀過,對他的事了解得不多,但從“世事洞明皆學問”一聯里可以想見其才學人品,皆是高人一等,打從心里仰慕,一聽這話立時來了興趣:“老爺子,您說鄭老爺子和吳兢吳先生是學友?”

“是呀!”李清泉有點奇怪的問道:“晚榮,你有事?”

陳晚榮笑道:“老爺子,世事洞明皆學問就是吳兢吳先生出的。”

李清泉哦了兩聲,這才笑道:“晚榮,你也不必驚奇。鄭老爺子那么高的學問,才交得上吳兢吳先生這樣的朋友,不是么?”

“人以類聚,鳥以群分”,什么樣的人交什么樣的朋友,陳晚榮不由得對這個鄭老爺子更感興趣了:“老爺子這話極是有理,能得吳兢先生折節下交的人一定不凡吶。老爺子,時候不早了,要是您沒什么事的話,我先告辭了。”

這次,李清泉沒再挽留,欣然站起身,道:“晚榮,廢水給你留好了,你瞧瞧看合不合意。晚榮,你今兒給我出了這么好一個主意,這廢水以后全歸你了。”

想起他昨天死活不肯把廢水輕易給自己,陳晚榮不由得有幾分好笑,調侃起來:“老爺子,那怎么好呢?令表弟不是要說么?”

李清泉知道謊言給陳晚榮識破了,好在臉皮夠厚,一點也沒有臉紅,在陳晚榮的肩頭輕拍一下,呵呵一笑這才實話實說:“晚榮,給你說實話吧,我表弟根本就沒有向我要廢水。我是想,你能從廢水里做出東西來,我何嘗又不能呢,說了個假話,晚榮別往心里去。晚榮給我出了這么一個絕妙主意,我無以為報,就把廢水給你了,就算里面有一個金娃娃,我也不會后悔!”

這無異是變相向陳晚榮道歉,他是個好面子的人,能把話說到這種程度難能可貴了,不能再要求得更多,陳晚榮也是哈哈一笑,大拇指一豎,贊道:“老爺子,爽快!”

李清泉很是受用,拉著陳晚榮的手,道:“走,晚榮,去瞧瞧。晚榮啊,以前的事多有得罪,還請您和您爹娘諒解。我是小氣,是大方,得看人,以后對您和您家里人肯定大方!”

兩人第一次見面,李清泉很是看不起陳晚榮,小氣得可以和嚴監生一比了。幾次交道下來,李清泉對陳晚榮的態度越來越友好,居然用一個尊稱“您”,還正式為以前的事情道歉,這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要難。

陳晚榮有點難以置信,愣了一下,這才呵呵一笑道:“老爺子說笑了,要不是您一直買我們的桶,我們家還不知道過得如何艱難呢,說起來還要感謝老爺子。”

李清泉已經放下身段,如此友善,自己不能太小肚雞腸,死咬著以前的事不放,應該釋出善意,以后才能合作愉快。

兩人說著話,很快就來到工房前。李清泉帶著陳晚榮直接去了屋檐下的一個木桶前,來到木桶前,李清泉朝桶里一指:“晚榮,你瞧瞧,這合您的意么?”

一股混雜了酸味、堿味、臭味、油味、腥味的奇怪味道沖鼻而入,讓人胃里一陣翻滾。陳晚榮一瞧,油乎乎的泡沫浮在上面,看不清下面,正想找根木棍撥弄幾下,李清泉已經拿起墻邊的一根木棍,放進桶里用力一撥,把上層的油沫劃拉到一邊去了,只見下面是油和漂浮物的混合物,粘乎乎的好象加多了水的面團似的,還夾雜著不少碎皮和動物毛。

比陳晚榮預料的要好很多,非常滿意:“老爺子,您多費心了。”

現在的李清泉對陳晚榮的事情非常上心,把手里的棍子放到一邊,熱情的道:“晚榮,這桶差不多有兩百來斤,我叫人趕車給您送。以后,每天一趟。”

陳晚榮沒有車,原本打算要是李清泉把廢水給準備好的話,去車行花點錢雇一輛車運回去,沒想到李清泉如此熱心,要天天給送。這的確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好辦法,但陳晚榮另有想法,人嘛得靠自己,這也不是長久之策,略一沉吟道:“老爺子的好意我心領了,這事還是我自己來吧。”

李清泉會錯意了,還以為陳晚榮不愿意他幫忙,忙解釋:“晚榮,您放心,我說過一天一趟,肯定一天一趟,不要您一文錢。馬空著也是空著,您家離這里不算遠,來回要不了一個時辰。”

他的自我評價小氣與否得看人,這話很有道理,對陳晚榮就很大方了,大方到這種程度,陳晚榮是萬萬沒有想到。能讓他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還真讓陳晚榮多少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笑道:“老爺子,麻煩您一次兩次還成,時間長了我心里也過意不去。這么著,我這里有十四兩銀子,我去看看,能不能買一輛車。”

對陳晚榮這種不愿占人便宜的品德李清泉打從心里贊賞,很是高興的道:“晚榮,要是換個人巴不得我天天送呢,您卻不要,好品格!有志氣!晚榮,十四兩銀子您只能買牛車,一匹馬就要二十兩銀子,要是在以前會更貴,我再給您十兩銀子,您買一輛漂亮的馬車。”右手伸入懷里,準備掏銀子了。

陳晚榮忙攔住:“老爺子,別。我們鄉下人和您不一樣,您用馬車合適,我們用牛車更好。一頭牛,一輛車,既可以犁地,又可以運東西,兩得其便。”

在古代牛不僅僅是生產工具,還是交通工具,既可以拉犁,還可以拉車,是多用型的牲口,非常適合農村。李清泉一想是這道理,這才把右手從懷里伸出來,道:“晚榮,那我跟您一起去。那幾個賣牲口的還得給我幾分面子。”

幾次交道下來,陳晚榮對李清泉已經很了解了,他是那種瞧不上眼的人就會欺著壓著,瞧得上眼的就拿到神龕上供著,現在對陳晚榮是好得不能再好。今天受惠于李清泉已經少了,不能再煩著他,自己的事情得自己解決,陳晚榮笑道:“老爺子,您的事兒忙,我哪敢擔擱您呢。老爺子,您請放心,這事我能解決。”

對陳晚榮的精明,李清泉打從心里服氣,點頭道:“行,晚榮我還信不過么?那我就等著您的好消息了。”

“托老爺子吉言!”陳晚榮禮節性的說一句。李清泉把他送出作坊,陳晚榮這才暫別李清泉去買牛車。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