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十三章 公孫劍舞

第二卷發家之路第十三章公孫劍舞

我們都知道勾三股四弦五的三角形關系,叫做勾股定理,又叫畢達哥拉斯定理。中國早在商周之際就發現了勾股定理,發現之人叫商高,因而中國把勾股定理叫做“商高定理”。

據說大禹利用勾股定理治水,才有“治洪水決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勢,除滔天之災,使注東海,無漫溺之患,此勾股之所系生也。”最終造福蒼生。

勾股定理的三邊關系我們不用想都能說出來,只是問一句為什么會是這種關系?一定會難住人,因為我們是當作公理使用的。

中國在商周之際就發現了,但直到三國才為吳國數學家趙爽所證明,其難度可想而知。趙爽采用截、割、拼、補的辦法證明了勾股定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證明此命題的數學家。

陳晚榮見到的證明方法簡潔明快,步驟不多,和著名的“伽菲爾德”方法近似。伽菲爾德方法很簡明,比起以前的證明方法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步驟,早在唐朝就有這樣類似的證法,陳晚榮要不驚訝都不行。

“哥,你看什么呢?”陳再榮瞄了一眼掛在正前方樹上的布塊,笑著給陳晚榮解釋:“哥,士女來到渭水濱,談天說地,偶爾也會做點別的事情,畫畫呀、賦詩呀,陶冶情操罷了。”

唐朝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高。武則天、上官婉兒、太平公主之輩朝堂議政,開一代之風氣。普通士女不能象她們一樣高坐廟堂之上,平時出來游玩,遇到能說上話地找點事兒做做,侃侃大山,一句話吃飽了沒事做,怎么打發時間怎么玩。陳再榮說得有點輕蔑。

陳晚榮指著布片:“你瞧見沒有,商高定理的證法多簡潔明快,這得什么樣的頭腦?”

“勾三股四弦五,這不是明擺著的么?”陳再榮不是專攻理科的,還沒有理解到要證明勾股定理的難度有多大。

陳晚榮反問一句:“為什么是勾三股四弦五,而不是勾三股四弦六呢?”

陳再榮一下子給問了一個大張嘴。嘴巴張得老大,半天合不攏,愣了好久這才道:“哥,這是為什么呢?”

“你瞧,答案就在布上寫著呢。”陳晚榮指著布片。

陳再榮偏著腦袋看著布片,對那些三角形、線條不明所以,愣愣的摸著下巴:“哥。我看不懂。”

這需要很高深地幾何學知識,陳再榮專攻詩書,偶爾才會做點數術題目,看不明白很正常,陳晚榮不以為意:“這證明方法很簡潔明快,證明之人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

陳晚榮學過高等數學。會解微積分,自以為對數學的了解比起唐人要高上一籌半籌的,現在一點也沒有這想法,自嘆弗如,油然而生敬意。

在唐朝發現這種證法陳晚榮實在是太興奮了,一雙眼睛在線條上瞄來瞄去,要是線條是磁石的話,他的眼睛就是為磁石吸引地鐵塊,仔仔細細的打量著。沒有放過一點細節。突然之間,陳晚榮好象發現了什么,手忙腳亂的從懷里掏出一張紙,打開來一瞧,再看看布片,很是驚喜的道:“原來是她!”

陳再榮聽得不明所以:“哥,誰呀?”

陳晚榮指著手里的紙解釋起來:“再榮。你瞧。這圖最后四行的筆跡和布片上的筆跡是不是一樣?是同一個人啊!”這圖就是吳兢給陳晚榮地植樹圖,陳晚榮一直想知道那個畫出十六行的女子是誰。是以這圖一直帶在身邊。

陳再榮仔細一對照,很是驚喜的道:“對呀,同一個人吶!哥,快問問是誰。”

就是他不說,陳晚榮也知道該怎么做,沖身邊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問道:“請問這位小姐,解題的高人是哪位?”

這個女子并沒有回答陳晚榮的問話,而是拿眼瞄著陳晚榮:“你問她做甚呢?”嘴角一撇,頗有點鄙夷。

她是把陳晚榮當作那種懷有不良心思地登徒子,陳晚榮哪有心情和她辯解,撒謊道:“我是她表哥,我們約好了在這里見面,可我找不到她人。”

“你是她表哥?”女子格格一笑:“那位姐姐那么漂亮。”言外之意很明白了,就是陳晚榮長得太丑,不配做她的表哥。

陳晚榮自認為長相不算很帥,至少還不惹人厭,聽了她的話一下子噎住了,只聽女子道:“她走了,走了好一陣呢。你這人也真是的,和人相約卻遲遲不到,太不懂禮數!這個方向。”朝北一指。

見了她繪的植樹圖,陳晚榮打從心里佩服,再見了的證法已經是五體投地了,真恨不得馬上見到她。聽了這女子的話,很是惋惜,總是不巧,慳緣一面。轉念一想,得找個機會去問問吳兢,或者問黃伯鳴也成,倒也不用急在一時,這才放下心來。

陳再榮看出了陳晚榮的失落,忙安慰:“哥,要想知道也不難,可以去問黃先生嘛。哥,沒給你說,要讓黃先生說出來也不難,只要吳兢不在就好辦。”

上次相詢是吳兢阻止黃伯鳴,這話很有道理,陳晚榮點頭道:“行,抽空我去學館找黃先生好好聊聊。”

聊聊一語另有機鋒,陳再榮微笑著點頭,心想以陳晚榮的機敏,黃伯鳴不是對手,肯定會說出來。

兄弟二人相攜來到停在路邊地牛車旁。詩圣在《麗人行里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今天雖然是三月初四,不是三月三,水邊依然多麗人,三五成群,相攜而行,比起三月三一點也不遜色。身著流行裙衫。紅黃綠無不盡有,是渭水之濱一道靚麗地風景線。

陳王氏顧家之人,忙道:“晚榮,我們趕緊回去吧,再擔擱下去天就要黑了。”

時間其實很早,餉午都沒到。陳晚榮理解她的心情:“娘,我們這就走。”跳上車,陳再榮趕著牛車又出發了。

渭水之濱是長安著名的旅游景點,來到里賞景的人何其多,雜耍賣藝之人也不少,吞刀吐火這些把戲比比皆是。坐在牛車是觀瞧自有一種好心情,陳晚榮看得很是開心。

行了一陣。只見前在圍了老大一堆人,里三層,外三層,人頭攢動,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踮著腳,伸長脖子。好象在瞧西洋鏡似的。

長安賣雜耍的人不少,陳晚榮見得多了,也不以為意。只聽人群爆發出雷鳴般地采聲:“好好好!太好了!”

“他們在看甚呢?”陳老實嘀咕起來。

“管他是甚,回家要緊!”陳王氏再次表現了顧家地品德。

陳再榮的好奇心也給提起來了,伸長脖子朝人群里一望,人太多,看不清楚。陳晚榮心想再神奇也比不過現代魔術,壓根兒就沒在意,他是家里地主心骨。他沒說去看,盡管陳老實很想去湊這熱鬧,也是忍著沒有說話。

“公孫劍舞,公孫劍舞!”人群再次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吼聲,好象見識了天下間最驚奇的事物一般,充滿著無盡的喜悅與驚奇。

公孫劍舞地大名誰個不知,哪個不曉?詩圣筆下的公孫劍舞是千古一絕呀!聽了這話。陳晚榮差點從車上栽下來。腦袋嗡嗡的響個不停,一個勁的叫道:“再榮。停車,停車,快停車!”

“哥,是公孫劍舞,是公孫劍舞呀!”陳再榮不等陳晚榮說話,早就把車停了下來,興奮得臉上泛紅光,眼里閃著驚喜之色:“哥,我們真是太幸運啦,遇到公孫劍舞!這趟長安沒白來!”

千年以后讀詩圣的《劍器行仍能感受到公孫劍舞的魅力,沒想到陳再榮這個唐人也知道其大名,還是如此驚喜,他的話不是說出來地,是唱出來的。

陳再榮從車上跳下來,把小黑拴在路旁樹上,驚喜無限的道:“哥,快點,我們去看劍舞。”也不等陳晚榮發話,小跑著過去了。“牛怎么辦?”陳王氏站著不動。

公孫劍舞何等難得,要是錯過這機會陳晚榮肯定會后悔一輩子,拉著陳王氏就跑:“娘,您別擔心,小黑認生,沒人敢靠近。”

陳王氏還要再說,早就給陳晚榮拉扯著跑得遠了。陳老實忙從后面跟上來。

“讓讓讓!”陳再榮扯著嗓子嚷起來,擔任起“開路先鋒”的角色,雙手在人群里不住推搡,沒人禁受得住,紛紛閃避,讓出一條道來。

陳晚榮忙跟上,一家人在陳再榮的引導下直朝里圈擠去。人實在是太多了,饒是陳再榮力氣大,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進到最里圈。

一個不高的臺子,臺子上正有一個妙齡女子手握一把明晃晃地長劍舞動,劍光霍霍,一把長劍在她手里宛如游龍騰空一般,夭矯不群,忽高忽低,忽東忽西,端的不凡。圍觀人群不時爆發出海嘯般的采聲。

這女子很漂亮,不過二八之歲,這就是千古留芳的“公孫大娘”?叫公孫小姐還差不多,和“大娘”八竿子也打不著,陳晚榮還真不相信自己居然見到公孫大娘了。

女子右手抬起,長劍在頭頂旋轉不住,幻出一朵朵漂亮的劍花,在日光下閃閃發光,陳晚榮不由自主的大聲喝采:“太絕了!”一陣雷鳴般的采聲把他的喝采給淹沒了,陳老實夫婦雖是看不明白,也是忍不住叫好。

單腿支地,女子不住旋轉,倏然停住,長劍收于胸前,沖人群一抱拳,脆生生地道:“謝謝。謝謝!”聲音清脆悅耳,好象明珠撞擊玉盤一般,煞是動聽。

如此美妙動聽地聲音讓人賞心悅目,然而卻換來人們的嘆息聲“哎”,上萬人一齊嘆息,聲勢何其雄渾。陳晚榮掃視之下,只見人們一臉的沮喪。仿佛遇到了最傷心的事兒一般。盡管陳晚榮精明,一時之間也是想不明白人們為何如此沮喪。

“如此美妙的劍器舞,居然沒了!”人群中發出陣陣議論聲。陳晚榮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們是為不能再看到公孫劍舞而遺憾。

“公孫姑娘,再給我們舞一段。”有人很是希冀的提議了。

“再來一段!”人群爆發出轟鳴聲。

女子抱拳行禮:“各位叔叔伯伯,各位父老鄉親:公孫師姐不在。我代師姐謝謝您們!”

公孫大娘神龍般地人物,見首不見尾,陳晚榮滿以為眼前這女子就是公孫大娘,沒想到居然不是,沒見到這位唐朝著名地藝術家,很是失落。

“你師姐不在,你舞也一樣!”人群騷動起來了。

女子酥胸起伏。氣息不勻,額頭上滲出晶瑩地汗珠兒,很明顯這劍舞也挺累人。觀眾可不管那些,正在興頭上,意猶未盡,一人提議。萬人和,附和聲響成一片。

女子好看的秀眉微微一蹙,緊抿著嘴唇沒有說話,很明顯是在思慮要不要答應。陳再榮在陳晚榮耳邊輕聲道:“哥,你看我來舞。”也不等陳晚榮說話,飛身一躍,跳到臺子上,拔劍出鞘,對著人群抱拳一禮:“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兄弟姐妹:我適才觀看這位姐姐地劍舞,略有所得,不到之處還請您們不要見笑!”

“下去!我們要看公孫劍舞!”人群轟鳴,不依之聲響成一片。幸好他們手里沒有臭雞蛋、磚塊,要不然早就砸得陳再榮鼻青臉腫了。

女子也不相信陳再榮能舞她的劍器行,正要把陳晚榮攆下臺去,只見陳再榮右腕一抖。一道匹練般地劍光出現。幻出一朵漂亮的劍花,正是女子適才所舞劍舞中的一式。方位、力道、弧線皆是上乘之作,好象陳再榮早就練好了一般。小嘴一張,差點驚呼出聲,忙用右手捂住。

陳再榮劍出如游龍,夭矯不凡,劍劍皆是女子適才所舞。靈活性、力道、觀賞性不在女子所舞之下,更加難得是同樣的劍式陳再榮舞來更具幾分陽剛之美,比起女子所舞更加大氣。

人群原本不屑,陳再榮才舞了幾劍,人群的鼓噪已經停了,凝神觀瞧起來,不時爆發出采聲。

陳再榮給人群喝斥之際,陳老實夫婦心驚不已,不知道該怎么辦。現在人群又喝采不絕,夫婦倆喜悅不禁,只覺陳再榮太露臉了,真是能干兒子,臉上泛起的紅光足以把火熱的陽光比下去。

看了一陣,女子眼里地驚喜越來越盛,手中長劍陡的提起,步態輕盈,宛如穿花蝴蝶一般,步步生妍,來到陳再榮身邊,長劍劃出,帶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和陳再榮共舞。

兩人好象早就訓練好似的,配合默契,雙劍翻飛之際宛若比翼雙飛,其魅力遠非一人舞所能比,人群早就不知道喝了多少聲采,響遏浮云。

一曲舞罷,女子輕輕擊掌贊道:“好劍,好劍!”

陳再榮謙道:“姐姐的劍才是好劍!”

“你是怎么學到的?”女子很是奇怪地問。

陳再榮解釋道:“我見姐姐舞劍,靈動無比,心臆豁然開朗,以前沒有想通的劍理也就明白了。不到之處,還請姐姐不要見笑。”

張旭好草書,多年練習未有進境。一日偶然觀賞公孫大娘的劍舞,豁然貫通,草書大進,搏得“草圣”之美名。沒想到陳再榮看了一陣劍舞,竟然劍術大有進境,陳晚榮暗暗稱奇。

仔細回味,這才發覺劍舞的不凡之處,意境開闊,宛如在空曠的原野上一般,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怎么走怎么讓人舒服!

“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了!”女子很是開心,道:“我們再舞一曲。不過,這次是你沒有見過的,我舞在頭里,你在后面出劍相合。”

這就好比一道考題,女子出劍,陳再榮配合,難度本來就很大。再者,這是絕世劍舞,既要有美感、陽剛之氣,還要有觀賞性,要大氣,要賞心悅目,其要求之多簡直就是苛刻了。

“行!姐姐,請!”陳再榮略一思索,點頭應允。

女子原本是在考較陳再榮,這才出了這么一個難題,沒想到陳再榮居然答應了,既是驚奇,又是歡喜,道:“我出劍了!”皓腕翻處,劍光陡現,贏得一片采聲。

陳晚榮看劍舞興致正濃,卻不知道段輝進了馬致中的房間。爬書網,本章節由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