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炮灰攻略

272、大搬運

背景色:

正文

紫鵑盤算什么,當然是利用這個機會往外運東西,都知道賈家要完戲了,還不準備,不是對不起劇透君么。

可是要是按平時的一點點的臂挎包袱,能帶出去的東西,雖然不能說愚公移山,而且也是最貴重的,但是這搬運量實在有限。

林黛玉去祈福,一出去好幾天的事,多帶點東西也是應該的,就說上次去揚州路上感覺準備不太充分,所以這次有備無患。還有既然去寺院,那么可以帶點平時抄的經書吧,帶點給善堂的布舍吧。

至于抄了多少經書,總沒人檢查吧,布舍與否,出去了,誰也管不著吧。最關鍵的是,現在王夫人和王熙鳳都去王家奔喪了,沒人打林黛玉的財產的主意,自然也沒人在意了,就是想一想,也沒那么敏感,想到了什么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點才是最重要的,就是有人想要搬弄是非,也得找的到地方搬弄去啊。

于是紫鵑高興的和林黛玉商議此事,林黛玉雖然現在有些財產概念了,但是到底是林家淑女,恨不得口不言財才好,于是只說:“你說倒是,既然如此,你就安排吧。”

既然如此,紫鵑就行動起來,足足收拾了八個大箱子。把林黛玉嚇了一跳:“你要再回揚州嗎?”

紫鵑卻說:“姑娘,我想過了,我們的行李就精簡一下,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姑娘就忍忍吧。少帶行李就能多帶東西了。”

林黛玉打開箱子看看:“這些都是要帶出去的?方便么?有處存放么?這么多東西,不會有人懷疑吧?”

紫鵑就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要不是王家大人去世,二太太和璉二奶奶都去奔喪,我怎么敢帶這么多東西啊。

現在卻不怕的,反正二太太和璉二奶奶都不在,誰管咱們帶不帶東西出去的?一般人恐怕想也不會想的。就說想了有怎么樣?能勸說咱們少帶東西么?想要搬弄是非,找誰去?不能找老太太去吧?

現在園子里是大奶管著,大奶自稱病著,哪里管這些事,聽也不要聽的。不是我說,就說咱們搬著箱子從大奶眼前過,大奶都不會問一句的。

這么好的時候,不可著量的搬出去,以后哪里還有機會?”

林黛玉聽著有理:“可是搬出去了,方便存放么?”

紫鵑解釋說:“我上次觀察過那庵堂的地方,看著很僻靜,其實距離銀號當鋪集中的朱雀大街很近的,我已經找了林大娘,讓安排果子跟著去,到時候別人回去的時候,留下他使用,到時候給他些好處,他自然肯幫忙做事的。這孩子我這些天也觀察了,確實是個嘴緊的。

他是過去馬房的馮管事撿來的,只是在賈府里做事,其實沒有身契,也不在名冊上,不算賈府的人。在賈府,馮管事出去一會,他日子也不好過,一個孤兒,人也老實,這府里這幫子人的品行,可不是么。

我還打聽了,這孩子人也不錯的,馮管事收留的他,馮管事受傷出去,生活艱難,他可是想方設法的贍養來著。”

林黛玉聽了就問:“馬房的管事,受了傷府里不管么?那情況讓出去,怎么生活啊?”

紫鵑冷笑:“怎么生活,不是之前好心收養了果子么,要不早餓死的。那馮管事本來是外頭來的,原先配過一個丫鬟,不過妻子難產死了,之后沒再娶親。孤身一人,靠著能干,做了馬房的管事。

可是一受傷,沒用了,就有府里有根基頂了他,還美其名曰主人開恩放他出去。”

林黛玉聽了心酸,不過還是為外祖家辯解:“老太太一向是憐老惜貧的啊,這府里的規矩服侍過長輩的老仆人比年輕主子體面的。”

紫鵑只好繼續給林黛玉科普殘酷現實:“姑娘說的那是老太太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老太太哪里知道,哪里管得?服侍過長輩的老仆人比年輕主子體面的規矩是沒錯,可是馬房的老仆服侍過誰?有什麼體面?

我看賈府里像馮管事這樣的恐怕不是個例,不知道有多少呢。別的不說,就是那邊府里的焦大,可是救過主子命的,現在怎么樣?何況別人。”

林黛玉聽的身上有些冷,長嘆一聲,最后說:“我還有些銀子,你要聽說這樣的事,好歹暗地里接濟一下吧。”

紫鵑忍不住說:“姑娘自然是善良的,可是要想接濟別人,可是得保住姑娘的銀子才行,要不用什么接濟去?別到時候都成了那個外頭買賣的外宅頭上的首飾了。”

林黛玉聽了囧了一下,就說:“既然這樣,你又說方便,就盡量往外搬吧。”

紫鵑就說:“其實我也猶豫,這八個箱子,里面都是我認為按體積算比銀子值錢的東西,應該運出去,比銀子合算。雖然不如銀子用的方便,再說要現成賣也不知道會被訛詐成什么樣。可是姑娘以后總要需要這些撐門面的東西啊。

但是雖然二太太和璉二奶奶不在,可是咱們這次出去時間有限,再怎么找理由,再多了也不適應了。只怕再多就要引起那些八婆好奇,最后要是傳到老太太那里就不好了。

但是一點不運銀子出去,不方便現用的。真是難決斷。”

林黛玉一邊看著箱子里的東西說:“有什麼難決斷的,我看你選的不錯,這些書都是珍本,還有字畫都是我們家好不容易收藏的,比銀子重要多了。沒有銀子,變賣我的頭面也好,這些珍本和字畫一定要的。”好吧,這才是林黛玉,精神食糧最重要。

當然紫鵑是部分考慮這些珍本書籍和字畫都是比銀子值錢多了的,其實主要是因為考慮到這些珍本書籍和字畫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珍寶,留在賈府這樣沒文化的地方,別不小心給損壞糟蹋了,自己豈不是保護不力的罪人了。

紫鵑到底也是學者人家長大的孩子,對文化保護還是非常自覺的。

林家這么多年,幾代人的收藏量是巨大的,再說林家人本來就愛這個,看林黛玉就知道了,林家的遺傳和風氣都是這樣的,酷愛書籍字畫,又有錢又機會,怎么可能不收藏巨大呢。這些東西因為林黛玉喜歡,所以當年林如海去世的時候,林黛玉雖然年紀小,也很是清楚重視,所以賈璉沒動,全給林黛玉帶回來了——賈璉不管是不懂也好,還是于心不忍也好,怕林黛玉不滿向賈老太太告發也好,總之,起碼把林黛玉最珍愛的都給林黛玉保留了,總是還有一份天良的。

所以紫鵑這次篩了又篩,選了又選,把大量的能在市面上買到的普通書籍都留下了,只帶紫鵑認為珍貴的罕見的書籍和有價值的字畫——紫鵑前世可是國學家的女兒,這點鑒賞分辨能力還是自信的——就這樣還是裝了三大箱子都有些不夠。

考慮到全裝書籍的話,箱子太重,紫鵑又分散了一下,但是占用空間絕對超過三個箱子。

紫鵑之所以不讓林黛玉自己挑選書籍,是有原因的。

字畫還好說,畢竟大部分都是林家收集的珍品,少部分是林家歷代人自己或親友的作品,就是都帶上也問題不算太大,因為本來紫鵑只是把大部分的林家人的手跡和她沒聽說過名字的親友的字畫留下了,凡是看著值錢的都裝走了。加上挑剩下的,也沒多少。

可是書籍就麻煩了,按林黛玉這個愛書如命的性子,能舍下的不多,就是不值錢的市面上的普通書籍,林黛玉估計也會認為這部是父親批注的,這部是我小時候用過的,這本是我愛看的,這本我母親喜歡的。那就沒完沒了了,就沒地方裝別的了。

為了最大利益,最高效益,紫鵑堅持自己做決定。

就這樣,紫鵑收拾了林黛玉真正的行李,鋪蓋,衣物等,可是盡量精簡了,紫鵑本人和雪雁,都不帶鋪蓋了,計劃只帶些藥物熏香,到時候熏一下那庵里的被褥就將就了,以節省地方。

就這樣,林黛玉和紫鵑雪雁必須的東西,加上銀子也又占了個箱子。

當然沒占滿,因為配合其他搬運東西的箱子的大小,用的是當年從林家來的時候,裝東西的最大號箱子。紫鵑趕緊又見縫插針加了些東西,林黛玉又加了幾部書,林林總總又滿了。紫鵑遺憾的嘆口氣。

因為留下春纖看家管理稻香村,所以只有林黛玉帶著紫鵑、雪雁去,小丫鬟帶上了春枝,不是賈府的人,做這隱蔽的事的時候,不用避開的人,還能傳話什么的必備小丫鬟。

于是就這樣出門了,果然抬箱子的婆子很驚訝,而且真的抬不走,紫鵑動員了稻香村的婆子媳婦,小丫鬟們,好在紫鵑給錢大方,這些額外的活,那些人也干了。

可是問題是到了門口,才發現準備的車輛不足拉走這么多箱子,紫鵑讓找賈府運送貨物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