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之王

第二百五十五章 獲利最大的人

第二百五十五章獲利最大的人

《辛德勒的名單》終于在93年年底正式上映了,在已經做了大量前期宣傳,獲得無數人的關注的情況,頓時獲得了無數的好評。()

“斯皮爾伯格再次展現了他的驚人才華,他用一部黑白電影做到了那些彩色電影所沒有做到的事情,讓那些質疑他的人通通閉上了嘴巴。”——《洛杉磯時報》

“沉重、壓抑而又帶著希望,這是部關于人道主義的杰作。斯皮爾伯格不再充滿童心,但他卻帶給觀眾一部難受的卻不得不看下去的作品。”——《好萊塢報道》

“救一人如救全世界,擔任了《辛德勒的名單》制作人的阿德里安的確沒說錯,雖然我依然堅持歷史上的辛德勒動機沒那么單純,但我同意這是部杰作。”——《芝加哥論壇報》

包括言辭犀利,再好的電影都喜歡損上兩句的影評人羅杰艾伯特,也在自己的專欄里對這部電影大加贊賞,并給出了自己的大拇指。

“自從60年代起電影開始有了色彩,黑白電影雖然沒有完全消逝在銀幕之上,但也已經完全淪為了個性的表演之地,導演們制作黑白電影更多的是為了展現自己的獨特口味,因為色彩越多能表現的東西也就越豐富。

但斯皮爾伯格現在卻突破了這個,雖然《辛德勒的名單》只有兩種顏色,但我們卻能看到比黑白更多的色彩。當獨臂老人被打死在雪地上的時候,流出的鮮血和雪地形成的強烈對比的時候;當集中營的婦女們為了讓自己蒼白臉色看起來紅潤一些,以避免被納粹挑出去,不得不刺破手指將鮮血涂抹在臉上的時候;當集中營的孩子們為了躲避納粹的搜捕,而躲到廁所下面的糞坑的時候;當婦女們赤露o著身體,在集中營里不斷跑著圈的時候。雖然僅僅只有兩種顏色,但產生的震撼與沖擊卻讓我們看多了更多的,彩色所無法帶來的沉重。

整部電影中處處都帶著斯皮爾伯格式的蒙太奇手法,充滿著淺顯卻又意味深長的暗喻,比如艾蒙將一位猶太工人拉出來,對準腦袋連開幾槍都因為有問題而沒有射出子彈,即使這樣,他依然不放棄的繼續扣動扳機,人性的泯滅在此可見一斑。

不過最為贊嘆的還是全片那個,唯一帶著色彩在大屠殺中穿行的小女孩,用這樣一抹鮮紅的色彩來代表屠殺的象征意義的方法,讓人情不自禁想要起身鼓掌。不過斯皮爾伯格親口承認,這個很斯皮爾伯格式的點子不是他自己想到的,而是由他的朋友阿德里安科威爾提供的,而且科威爾不僅在這部電影上幫了他很多忙,還提供了整部電影的投資,不得不說,這個年輕人當得起‘奇跡導演’這個稱號。”

當然,批評的文章也有,但大多數都不疼不癢的,越是知名度高的媒體越是這樣,大多都是從拍攝的手法和角度進行批評,而且同時都紛紛盛贊這是部偉大的充滿著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畢竟,反法西斯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屬于政治正確,再加上還有一大批老家伙在后面撐腰,即使再極端的反猶分子現在也不敢公開提出反對意見。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勢頭,在上映之前就已經取得了300家院線,上映之后隨即擴展到了400家。不過也就這樣了,雖然老家伙們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欣賞到這部電影,但也不能違背市場規則,除非他們完全壟斷了院線。

這也沒關系,這樣的開局相對別的藝術類電影已經算不錯了,阿德里安一開始就打定主意進行長線放映,只要現在的勢頭保持下去并逐漸上升,院線老板也要遵守市場規則的。

總之,從93年年末到94年年初這段時間,美國人討論得最多的電影就是《辛德勒的名單》,各種贊揚之聲層出不窮,全美各大城市的猶太社區都舉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動,就連克林頓也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們去看看這部影片。”

至于他到底是真心這樣認為還是想要討好選民,又或者和某些人過了交易,這就不得而知。不管怎樣,這算是又為《辛德勒的名單》加了把柴火,讓其在美國燒得越來越旺盛。三周之后,不僅院線數增加到了800家,北美總票房也拿到2000萬,而且這樣的勢頭絲毫沒有減弱,大概北美的猶太人家庭都去看這部電影了。

歐洲那邊的情況就更加火熱了,畢竟那是猶太人主要受害區,電影在歐洲國家上映的時候,不少猶太家庭主動為其宣傳,再加上二戰后飽受蹂躪的猶太人空前的團結,美國這邊的老家伙只是稍微聯系了下,德國總理科爾就出現在了《辛德勒的名單》的德國首映式上。

當然,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能掀起這樣大的聲勢,和電影的出色不無關系。阿德里安很早之前就說過的那樣,《辛德勒的名單》之所以會被青睞會被追捧會被那些老家伙看好,關鍵在于它的娛樂性,或者說更貼近普通人的感受。

無論是《華沙一條街》還是《安妮日記》又或者《裸露在狼群中》,要么時間太長,《華沙一條街》是49年的作品;都要么視角狹窄,《安妮日記》和《裸露在狼群中》都是從一個人的視角出發,描寫的一家或者幾家人的事情。

而《辛德勒的名單》有著三個視角,而且全方位的展現了那段歷史,更重要的是斯皮爾伯格清楚觀眾們更喜歡看什么樣的情節什么樣的角色——《辛德勒的名單》得在德國拿到不錯的票房,除了德國人的自我反思外,主角是德國人未嘗不是原因之一。

觀眾們自然會被這些所感動和震撼,猶太人們自然也會發現了這部電影在宣傳上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辛德勒的名單》自然也就會受到火熱的追捧。

因為這部電影,斯皮爾伯格在好萊塢的地位也就越發穩固,要知道七大電影公司的創建人至少有一半是猶太人,另一半則多少都和猶太人都關系。

同樣的,金斯利也獲得更多的贊嘆,尼森和費因斯在好萊塢的局面也因此而打開。尤其是尼森,在電影上映期間每次出行都得打扮,否則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無數人圍觀,有時候還會遇到把電影當現實的人把他當成辛德勒一遍又一遍的感謝。

費因斯就沒這么好運了,誰讓他出演的是反派呢?不過還是有很多片商找上門來,可惜這個英國小子志不在此,他似乎更喜歡拍英國電影。當然,劇本不錯的好萊塢電影也會接,但都已經在口頭上預定給了阿德里安。

不過,通過這部電影獲利最大的不是他們。

“你是個了不起的年輕人,艾德,既有頭腦和眼光又如此的具有才華。”一圈西裝革履的人當中,一個微胖的大約70出頭的老人這樣對阿德里安說道。

“沒錯,史蒂文親口說沒有你,這部電影可能會失色很多。”另一個身材矮小的老頭跟著說道,他的話引來一致的點頭。

“過獎了,這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阿德里安微笑著說道,然后面容一整,舉起了手中的杯子:“雖然在這種場合下有些不合適,但我還是想請你們一起……”

“沒關系,這是應該的。”其中一人也紛紛舉起了自己的杯子變得嚴肅起來。

“敬那些在苦難中喪生的人們,遠他們在主的懷抱里安息。”阿德里安如此說道。

一飲而盡后,又說了幾句,阿德里安隨即告辭離開,來到了正在談話的父子身邊。

“已經聊完了?”本尼迪克特笑著看向自己的教子。

“是的,教父。”阿德里安點了點頭,“聊得還算不錯。”

“你很出色,艾德,”本尼迪克特拍了拍他的肩膀,“居然能想到這樣的方法。”

“碰巧罷了,如果沒有遇到史蒂文,不會有現在的局面。”阿德里安謙虛的說道。

“不不不,艾德,這個世界沒那么多碰巧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沒有振作起來,沒有去制作電影,沒有獲得那么多容易,即使遇到了史蒂文也不會沒有現在的局面了。”本尼迪克特溫和的笑著,“所以你很出色。”

“爸爸。”克勞德忍不住提醒的叫道。

“好了,兒子,你也很出色,”本尼迪克特頓時大笑了起來,“你們兩個都很出色,我為你們感到驕傲,非常驕傲。”

他又用力的分別拍了拍兩人,然后又嚴肅的說道:“不過我要提醒你,艾德,那些都是老狐貍,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

“我知道,教父,不用擔心,雖然我在這上面不太行,但有個精明的家伙在幫我。”阿德里安笑著看向了克勞德,兩人隨即對擊了一拳。

“就這樣吧,不打攪你們談話了。”本尼迪克特笑了笑后離開了。

“我從來沒有想過,一部電影會有這么大的力量。”在父親走后,克勞德這樣說道。

“適逢其會而已,他們剛好需要這樣一部電影,自然也就不遺余力。”阿德里安聳了聳肩,然后看著他問:“搞定了?”

“搞定了,”克勞德對那圈還在交談的人中的一個老頭抬了抬下巴,“布魯姆先生幫了個小忙,對方很爽快的賣出了自己的股份。”

說到這里他長出口氣,露出勝利的笑容:“泰德手中的籌碼已經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