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恬喜嫁

第160章

屋里頓時就沉默下來。

安陽郡主呼吸很是急促,她回想起嫁進成國公府這二十年來的種種。

雖然是皇室的郡主,但安陽郡主的人生也是幾經沉浮的。

穆宗出事的時候,安陽郡主還是端王府的小郡主,年紀也還極小,對那時的事也只有極為模糊的印象,但毫無疑問,那個時候的安陽郡主,比起現在來說無疑要尊貴許多。

后來先是穆宗出了意外,然后安宗在寧太后的支持之下登基。

再后來,穆宗歸來,卻又很快就駕崩,端王也跟著離世,整個穆宗一脈,于是也只剩下了安陽郡主一人。

自那之后,安陽郡主就被寧太后接進了宮。

寧太后是安陽郡主的親祖母,自然不會虧待了安陽郡主,只不過,安陽郡主的身份既敏感又尷尬,在宮里的那些年,其實也并不是全然的舒心的。

安陽郡主自幼就聰明,就算是后來生活在宮里,她也極好的應對了一切,在寧太后薨了之后亦得到了宮里那些貴人們的喜愛。

就算那些喜愛里還摻雜了許多別的東西,但不得不承認安陽郡主的在宮里的那段時間是成功的。

再后來,安陽郡主就在先皇乾德帝的指婚之下嫁給了沈兆臨。

當時的沈兆臨是成國公府最風光的三少爺,用文武雙全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再加上那源自于沈家的好皮相,沈兆臨是京城許多閨閣小姐最想嫁的那個人。

乾德帝將安陽郡主指給沈兆臨,當然也確實是想替安陽郡主找個好夫婿。

畢竟,穆宗一脈只剩了這么一位郡主,哪怕是為了堵住這悠悠之口,乾德帝也不可能在這件事上耍什么手段。

但是,安陽郡主一直知道,就算有圣旨賜婚,但沈兆臨對他們的婚事是極為抗拒的。

沈兆臨并非那些整天在父輩的余蔭之下荒唐度日的勛貴子弟,他有著自己的報復,本身又文武雙全,這樣一個人,就算他不可能襲爵,他也認定自己可以憑本事在朝堂之中闖出聲威來。

這樣的情況之下,沈兆臨又如何愿意娶安陽郡主呢?

安陽郡主是穆宗之后,就算只是為了安心,但無論是賜婚的乾德帝還是現在的景泰帝,他們又如何可能重用一個娶了安陽郡主的人?

安陽郡主知道沈兆臨的不甘,但那又如何?

圣旨一下,沈兆臨就算再如何抗拒,最后不也得遵了旨意娶她?

至于個人的意愿……

身為皇室郡主,安陽郡主自己都不可能隨心所欲,沈兆臨又豈能例外?

所以,哪怕成親這么多年一直與沈兆臨之間夫妻不睦,但安陽郡主從來也沒有失望過,尤其是在有了沈熙之后,她更是不再將沈兆臨放在心上了。

這么多年來,沈熙就是安陽郡主唯一在乎的。

沈熙與沈兆臨,安陽郡主會選擇誰,都不用任何遲疑。

所以,她冷冷看著沈兆臨,“有我在一天,你就別想拿你父親的身份去要求熙哥兒做任何事,我不知道熙哥兒想做什么,但就算他是想借此與沈家拉開關系,我也只會由著他,熙哥兒小的時候,你這個做父親的沒有盡到任何責任,那么現在他長大了,你也還是在一旁看著吧!”

沈兆臨面上一陣紅一陣白的。

他還想說什么,但安陽郡主沒想再給他機會。

“父親和母親那里,你最好去傳下話,誰要是敢對熙哥兒用什么手段,那就別怪我翻臉!”

事實上,這已經與翻臉無異了。

安陽郡主和沈兆臨之間的這番談話,除了他們之外自然不會再有第三人聽到。

之后的這些天,任外面流言紛紛,但無論是沈熙還是成國公府,都并未有任何的回應,倒叫外人有些看不明白雙方這是唱的哪一出了。

徐慧貞只在武定侯府里住了幾日就又領著三個孩子回了成國公府,不過,因為如今的成國公府里氣氛極為緊張,她之后的這段時間倒也隔三岔五的就回娘家躲清凈。

徐玉見所知的關于成國公府的近況,便也都是這樣從徐慧貞這里聽到的。

沈熙五年不在京城,如今是個什么性子誰也不知道,當然也就沒有任何人知道他這一回京就鬧這么一出是為哪般了。

雖然也有些好奇,不過徐玉見也沒有過多的去探究。

無論如何,這件事與她也不會扯上任何的關系。

這天晚上,徐玉見不知為何,在床上翻天覆地了許久都無法入睡,干脆也就起身掌了燈。

“姑娘?”

燈光傳到外間,值夜的錦年略帶疑惑地喚了一聲,然后欲起身入內,卻被徐玉見阻止了。

“無事,我睡不著而已,起來看會兒書就好了,你且睡吧。”徐玉見道。

得了徐玉見的吩咐,錦年倒也未堅持。

徐玉見坐到了靠窗的羅漢床上,透過半開的窗戶看著外面掛在天空里的一輪皎月。

有微涼的風從窗戶外面吹進來,將徐玉見手里那本只略翻了兩頁的書吹得“嘩嘩”翻了幾頁。

徐玉見低頭一看,然后就忍不住笑了笑。

她拿的是一本有關算學的書,這風一吹,書頁正好就翻到了一道算學題這里,且這道算學題還極為眼熟,可不就是五年前在光華寺里遇到的撲撲的主人留在紙上的其中一道?

徐玉見心緒不寧的時候總喜歡寫字,這時候本就有些浮躁,想著看書也看不下去,干脆就尋了紙筆出來,欲要將那道算學題抄下來。

臨下筆時,她想了想,又換了左手握筆。

這還是遇到撲撲的主人之后養成的習慣呢。

不多時,徐玉見就將那道算學題抄在了紙上。

她看著紙張上尚未干透的墨跡,想著那時的情景,以及這五年來與撲撲的主人雖未見過面,但卻如朋友一般時常通著信,一時之間倒也頗為感慨。

正要將紙張收起來,徐玉見無意之間往窗戶外面看過去時,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碧水閣的院墻之外種著一棵兩三人合抱的梧桐樹,粗壯的枝干打從院墻外伸進來,幾乎都伸到了徐玉見房里的窗戶外。

而現在,那根枝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