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權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愁云慘淡

手機請訪問

“根據情報和戰場反應出來的數據顯示,特爾尼的守軍已經大部調往福利尼奧了,如果我們按照計劃繼續實施空降的話,其難度會非常小,而且有極大的可能直接堵住哪兩列裝甲列車。”一名負責情報的官員正在為里希特霍芬介紹戰況,昨天晚上的打擊直接瓦解了對方的攻擊,直到今天中午,對方都沒有再組織起強大的攻勢。而安科納守軍的崩潰更是讓兩支德軍的回師變的指日可待。

不過作為這次行動的策劃者里希特霍芬突然又對眼前的情況有些不滿意了。不是說預期的目標沒能實現,而是發現隨著戰爭的繼續,原有的目標太過保守了!原本計劃中在一條戰線上實施兩次空投就是為了保證至少有一個點的空投可以成功,進而圍殲安科納前線的敵軍,而現在,北線的崩潰已經成了必然,對特爾尼的空投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這讓里希特霍芬很有一種有力氣使不出的感覺!

“你是說佩斯卡拉一線的敵軍也在撤離?如果我們占領特爾尼的話,能否在對方撤離之前堵住他們?”里希特霍芬想了想問道。“恐怕很難,對反已經開始著手破壞北線的班組站和車站了,反正這也不是在本土,法國人和美國人可不會手下留情。即使我們能修好鐵路,但是沿途的車站被破壞掉后,實際運力會非常低。我們沒那么多人手和設備。”

“這就是一個雞肋。沒有什么價值了,我們需要制定一個新的方案了。”剛剛從機場歸來的斯圖登特立即說道。

“看來你有想法了,說說看。”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空軍元帥非常大度的原諒了屬下魯莽的舉動。“我們應該將目標定在這里!卡爾索利!羅馬東面的門戶!無論是北線的殘軍還是從佩斯卡拉戰線撤下來的美法軍隊最后都必須通過這里才能回到羅馬。如果我們兵力足夠的話,甚至可以直接殺進羅馬而不用等后面的陸軍!對方的部署是外實內虛的,而現在外圍的部隊已經被打亂了,羅馬的防御力量并不算強。”斯圖登特說道。

“這個跨度太大了,羅馬距離海邊不遠,意大利人的艦隊還是很強的。我們空軍續航力有限,在這個距離上很難保持足夠的滯空時間。而且我們需要完整的接管這座城市。這不僅僅軍事和經濟上的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我們不能把自己當成征服者和毀滅者。”里希特霍芬皺了皺眉頭有些遲疑的說道。如果不能無節制的使用火力,那么落地后缺乏機動性和火力的傘兵還真是打不過正規的陸軍。當初選特爾尼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距離,而如果用傘兵攻擊一個強國的首都的話,這會不會顯得太過聊齋了?雖然意大利陸軍比較面。而且羅馬確實比較空虛。任誰都可以看出,戰事已經接近收官,里希特霍芬可不想把最后一場戰斗打砸了!得不償失啊!

“即使我們不能占領羅馬,但是至少也可以組織對方回到羅馬,您不是說要盡量保證一個完整的羅馬嗎?如果美法聯軍撤回羅馬,那么迎接我們的只可能是慘烈的巷戰!不要忘了,羅馬附近就有港口城市,兩隊為了能安全撤離會拼死抵抗的!歐洲有句諺語叫不要阻止一支要回家的部隊。即使我們不去進攻羅馬,但是同樣也可以降低戰爭的代價。”斯圖登特退了一步說道。

“這個目標很誘人。但是同樣具有挑戰性,這一次你的傘兵部隊在福利尼奧堅持了整整3天,那么下一次可能需要堅持5天。在卡爾索利面對的將是對方的重裝大部隊,他們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還有較為完善的防控體系,這可不是你能輕易抵擋的,空軍的支援也會因為距離和對方抵抗程度增強的原因而大打折扣。小子,記住一句話,輝煌的巔峰和失敗的深淵有的時候只差一步之遙!”里希特霍芬語重心長的說道。

雖然對斯圖登特提出的想法持保留態度。但是這一戰一旦成功之后所帶來的影響確實太吸引人了!里希特霍芬是飛行員出身,在他的從軍生涯中從來不缺乏冒險精神!而且他知道。有些事情早晚是要面對的,卡爾索利的距離確實遠了點,對方也確實強了點,但是未來德國空軍和空降兵部隊面對的對手不可能永遠是福利尼奧之戰中的對手,他們可能會很強,難道自己就放棄嗎?別的不說,數年前就在醞釀之中的k計劃,需要遠距離攻擊伊朗首都!這個計劃執行的條件就比這次戰斗要惡劣的多!如果帝國空軍連一個小小的卡爾索拉都不敢動的話,那還談什么k計劃?

“你好好籌劃一下,拿出一個行動計劃來,我會讓參謀把下一階段可以調動的飛機情況交給你,你可以參考一下。”里希特霍芬最終還是同意讓斯圖登特來試一試。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攻擊最終還真是重拳打棉花上了,不是對方太軟,而是因為美法兩國主力并沒有從卡爾索利撤離,而是轉向西南,向那不勒斯和薩萊諾方向撤離!

“安科納一線已經沒有拯救的必要了。我們還是考慮一下主力的退卻方向吧。”看著剛剛從沙盤上移除的己方軍隊標記,戴高樂有些沮喪的說道。

“嗯,我同意,這次我們確實失敗了。我們現在往哪里撤離?是去羅馬還是去意大利南部?羅馬距離更近,而意大利南部則靠近西西里島,那里有第谷的艦隊,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幫助。”巴頓試探性的問道。

“第谷的航空隊也已經近油盡燈枯了,這次支援幾乎已經耗盡了海基航空兵的戰斗力,即使進行短暫的休整也不能為我們撐起一道保護傘,我之所以選擇向南撤退是因為那不勒斯有更好的港口,而且那里的軍民比較仇視德國人。有可能遲滯德軍進攻的步伐。”戴高樂說道。

“根據國內的消息不久之后可能會出現轉機,雖然沒有更多的消息,但是我感覺唯一的轉機只能是在西西里島方向,那里是意大利最后一片沒有德國飛機的凈土了!”巴頓回答道。“雖然距離遠了一些,但是好歹交通還算便利。”

巴頓的消息很靈通,隨著福利尼奧戰局塵埃落定,原本計劃中打通交通線,然后兩支部隊一起回撤建立第二條防線的計劃也幾乎落空,安科納一線守軍的覆滅已成定局,佩斯卡拉前線的部隊也蒙受了一定的損失,再考慮撤退途中裝備的損失和丟棄,剩余的兵力和裝備已經不夠建立一條橫貫整個意大利中部的防線了,既然守不住,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撤離!

徐杰那天晚上的電話費沒有浪費,得到承諾的英國政府開始討論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三艘航母加上所屬的艦載機可不是一個小數了,即使按照英國海軍未來5年的擴軍計劃,在完全不受條約限制的情況下,英國人到時候應該能完成8艘艦隊。而華夏提供3艘航母的話,那么就等于增強了英國海軍近一半的實力,這個酬勞不能說不高。所以英國人經過一番權衡后,表示愿意支持華夏這個計劃,而且即使為了北方的英軍考慮退路,這個計劃也是可行的!英國人愿意出兵,那么羅斯福自然也沒什么好說的了,而且從戰局上分析,防御意大利中部的美法聯軍更需要一條安穩的退路。所以很快,美國大西洋艦隊便以遠洋訓練的名義再次派遣一艘航空母艦駛向歐洲!美國答應之后,法國的態度也有所松動,表示可以為盟友提供港口和運輸通道,但是是否派艦隊,派多少艦隊就要看情況了。

這樣大的行動自然會通告給意大利。“如果讓我們選擇撤退的港口的話,我也會選擇那不勒斯地區的,這里距離德國人比較遠,而且有良好的港口情況,距離各國艦隊的基地西西里島也比較近。”林永升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戰爭即將結束了,意大利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落到德國人手中,而第谷和他麾下的艦隊也將成為一支沒有了祖國的流浪艦隊!

“這樣結束也不錯,至少我們盡力了,而我們的首都也避開了一場劫難。”第谷聽后有些顫抖的把帽子摘下來放在一邊,他的表現在林永升看了十分的平靜,以至于有些反常。“我一直希望意大利能夠堅持下去,我選擇了先發制人來清除國內的毒瘤,但是我們失敗了,反而讓這個國家經歷了一場戰亂。我不知道我做的是對是錯。”

“站到勝利的一方是正確的選擇,我相信維托里奧庫尼伯蒂公爵也是這個意見,其中道路也許會有些曲折,但是烏云最終會有散去的一天。”林永升拍了拍第谷的肩膀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