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權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更多支持!歐洲的戰事結束了,曾經強大的五國聯合艦隊也各回各家了。但是在離開之前,五國海軍高層還在倫敦就未來戰爭開始后各國海軍的行動方案進行了一番規劃。對各國艦隊所負責的區域和執行的任務進行了討論和協調。既然要討論海軍戰略問題,那么就必須對的同盟國海軍的發展速度以及規模進行一下設定。隨后根據設定來制定相應的對策。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德國人就開始在巴爾干半島和克里特島以土耳其建設海軍基地,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他們已經完成了絕大部分工程,新的造船廠、軍港以及配套的機械廠、機場等設施已經開始運轉。根據我們的情報,現在德國在東地中海的基地群完全可以容納一半以上的公海艦隊以及全部的奧匈艦隊。而隨著意大利落入德國人的魔爪。德國艦隊可以使用的港口和基地直接增加了近一倍!再加上意大利剩余的造船廠。經過一番整備之后,我認為完全可以支持德國海軍未來的戰斗。而且不僅僅是作戰基地轉移到了地中海,甚至連大型戰艦的建造也已經轉移過來,在未來,德國本土造船廠可能只負責潛艇或者近岸防御戰艦的建造。”托馬斯首先說道。

“不過我們不能因此就放棄北海的防御,我想在座的各位應該很清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些深海的幽靈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麻煩。如果德國人在開戰初期就控制了挪威的話,那么我們的任務會更難執行,我們必須擴大我們的封鎖線,而這需要大量的驅逐艦和飛機。當然,皇家海軍會盡全力將那些鯊魚鎖死在北海的。不過我們需要支援,尤其是反潛機和驅逐艦。”托馬斯說出了要求。

“在開戰的3個月之內,我國和美國將為貴國提供80艘1000噸級的反潛驅逐艦。雖然可能舊了一些。但是裝上聲納和深水炸彈后,執行反潛任務還是綽綽有余的。另外。我們還會根據戰場情況和戰艦的損失情況增加援助數量,這將是一個持續的長期的過程。具體援助方式我想可以交給專業人士去談。”楊用霖和馬吉芬小聲交換了一下意見后說道。

“那么感謝貴國和美國的支持。我想這對于我們的反潛作戰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托馬斯笑著對兩國的許諾表示感謝。“在未來的戰爭中,同盟國會發動對伊朗以及南亞的進攻。而伊朗的石油對于我們有重要意義,如果我們能夠守住伊朗的油田,那么各國在南亞的部隊燃油供給就不會出問題。否則的話,我們就只能從太平洋的另一端運輸燃油了。另外伊朗也是南亞和東南亞的屏障。為了守住這里,我想各國都應該一支強大的艦隊。”隨后托馬斯說出了英國人最為關心的問題。印度洋戰區怎么辦!

“首先,我想華夏共和國會遵循原有的承諾。是這樣嗎?楊用霖先生?”馬吉芬看了一下旁邊的楊用霖隨后禮貌的問道。

“雖然,我國因為燃油的問題,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不方便以國家的名義直接參戰,但是我們承諾是絕對可是事先的。而且關于后勤和軍備的提供都是可以增加的,這一點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楊用霖點點頭說道。

“謝謝貴國的幫助,那么在開戰后,我們會在2個月的時間里派遣一支由3到4艘航空母艦和4艘戰列艦為核心組成的艦隊前往印度,希望到時候貴國能安排好相關的駐泊事宜。”馬吉芬想了想后繼續說道:“如果貴國也能保持這個規模的話,那么英美兩國在印度洋將擁有8艘左右的航空母艦,再加上法國艦隊和華夏提供的戰艦。我想我們應該能湊出12艘左右的航空母艦,是這樣嗎?”華夏和英美三國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就未來的印度洋戰場進行過多次交流,所以在這次會議中這三個國家都比較干脆。意大利海軍實力很弱,開始直接參戰的可能性也不大,現在就看法國人的了。

“我們將在馬達加斯加島部署一支艦隊,它將擁有一艘航空母艦和一艘航空巡洋艦。還會有2艘戰列艦和一些驅逐艦。我們將在側翼威脅對手。”思考片刻之后,法國代表說出了這個讓其它國家代表感到十分沮喪的回答。兵力少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是法國人最終還是拒絕了和英美一起正面對抗同盟國海軍的打算。楊用霖突然發現當初華夏給法國人的建議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華夏開始動用用意不過是讓法國分出一部分兵力牽制對手,而不是讓法國只做這件事情!“我們要保證本國西海岸的安全,而且還要壓制西班牙海軍和從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的同盟國潛艇,很難再抽出更多的兵力了。”

“按照貴國的海軍計劃。5年后,法國海軍將擁有4到5艘航空母艦。而貴國只在印度洋地區部署一艘,難道閣下不覺得太過吝嗇了嗎?而且貴國在非洲也擁有重大利益。這些利益需要一支強大的艦隊去保護。”托馬斯臉色微微一變,語氣中也充滿了不解和怨氣。

“大西洋的海上運輸安全將有美國大西洋艦隊負責,美國海軍可以讓艦隊跨越整個太平洋和半個印度洋來支援盟友的作戰,那么法國海軍為何就不能為保衛自己的屬地和盟友的利益而多出一份力量呢?”馬吉芬說道。

“達爾朗將軍提出了一個更現實的計劃,我們完全可以把重點放在歐洲,在開戰之初法國陸軍將在海軍和盟軍的配合下對西班牙發動大規模進攻,我們甚至還可以從葡萄牙登陸雙線夾擊西班牙部隊,西班牙和同盟國其它成員并沒有陸上通道,而地中海完全可以通過空軍來封鎖。只要我們能打下來西班牙,那么就可以進入地中海,我相信。憑借四國海軍艦隊加上英法兩國陸軍完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西班牙,從而間接的解決南亞問題。”法國代表說道。

“第一。我們如何跨越比利牛斯山?第二,戰爭爆發后,單純憑借我國和英國陸軍并不能在防御東線的同時快速擊敗西班牙,這是不現實的。第三,從地理上來看,法國全境都處于同盟國空軍的打擊范圍之內,即使英美兩國的空軍可以進入法國本土,但是他們根本無法獲得一個安穩的基地。第三。因為距離的原因,我國和美國的陸軍空軍力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充分發揮作用,所以戰爭的開始階段是由貴國和英國承擔主要戰斗任務,我們認為貴國能確保邊境線就不錯了,并沒有力量進攻西班牙。這個計劃很不現實。”楊用霖毫不客氣的說道。

這是借口!是推脫責任!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法國人這個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在歐洲打相當于英法兩國對抗整個同盟國,美國和華夏的力量在短時內根本使不上勁!當初美國和華夏之所以愿意把戰場定在南亞,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能讓德國的力量更加分散,同時南亞距離華夏也更近一些,比較方便華夏參戰。法國人提出這個計劃并不是說明他們真的打算執行這個計劃。而是說法國人想要讓盟國在歐洲部署更多的軍力來保證法國的安全!至少也可以以此為借口拒絕向歐洲之外的戰區派遣更多的兵力。

不過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托詞,但是各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法國依然是盟友。于是隨后英國和美國又提出了補償計劃。即法國海軍增加在印度洋戰區的兵力,而作為補償,美國和英國兩國保證開戰后法國西海岸的海上安全,同時還可以派遣航空隊用來包圍法國的領空。英國人更是干脆的提出了愿意以5個聯隊的空軍來換取法國艦隊。倒不是說英國人飛機真是多到了可以隨便用的程度,而是因為英國人戰斗機航程太近,從英國本土起飛的話只能在海峽上空晃悠,所以與其這樣,倒不如順水推舟。

讓人感到失望的是,法國人對這個計劃依然不感興趣。因為在他們看來依靠美國和英國來保證法國的安全還不如靠法國空軍更現實一些。畢竟前者是否盡力可說不準,而自己手中的空軍用著至少安心。而且一旦外國航空部隊大舉進入的話。那么指揮權問題怎么辦?法國也許沒有反客為主這樣的諺語,但是這個道理法國人還是懂的!更何況這樣的行為讓法國人感到十分的丟人。面子上過不去。

于是乎。這次會議的結果就是,華夏和英法兩國好話說盡,法國艦隊就是不想挪窩。在萬般無奈之下,美國海軍和華夏海軍決定在戰時至少再補充兩艘左右的航空母艦加入南亞的協約國聯合艦隊。其中因為法國海軍承諾保證東大西洋的交通線安全,所以美國海軍決定派遣至少一艘艦隊航母前往南亞,而華夏則表示開戰半年內至少會再派遣一艘2萬噸的中型航母,于是乎,在經過一番東挪西湊后,印度洋的防御力量總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