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權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反擊計劃

c_t;“能否破局,就看2天后的情況了!”彭毅看了看情報人員送來的文件后,自語道。到現在,彭毅終于在原則上同意了徐懷德的計劃,但是并沒有立即執行,在把總預備隊交給徐懷德之前,自己必須保證在北線獲得一個不大不小的勝利。至少能讓德軍在短時間內無力進攻,他才會把總預備隊交給徐懷德。所以,他必須主動發動一次進攻reads;。

華夏主防線的凹陷布局是這個計劃中重要的一步,但是實際作用卻和克魯格想的有些大相徑庭。這個看似陷阱的部署根本就是不陷阱,理由很簡單,華夏沒有在戰線的淺層上部署足夠發動進攻的炮兵和裝甲力量。也許德國人能發現這個問題,但是絕對不會輕易相信。于是乎德國人就開始進入了一個死胡同。這就好比一個人能看見對面是一只紙老虎,但是潛意識中又不斷提醒自己,對面的紙老虎是真的!然后德國人陷入了糾結。

這個布局的作用就是讓德國人疑神疑鬼。而真正的后手卻是在戰線之外!彭毅非常清楚,在白天和德國人拼正面的話沒前提,華夏方面除了坦克性能占優之外,其它全是劣勢,無論是你是從正面沖擊還是側翼迂回都會被德軍優勢的火力打到崩潰!而且德國人不可能不把自己的側翼護的嚴嚴實實的。所以,彭毅最終壓根沒打算在正面戰場上做什么。他把重點放在了戰場之外!

在這個代號勾拳的行動中。華夏將組織一支特別裝甲部隊部署在戰線外圍伺機而動。德國人雖然兵力相對充足,擁有6個師的部隊,但是他們在攻擊時把大量的部隊集中在了正面。在讓攻擊矛頭獲得足夠強大的火力和硬度的同時也削減了側面的防御。但是卻讓兩翼不夠寬闊。不過在一般情況下這也不是問題,德國人的攻擊部隊是不斷輪換的,在前線部隊后面是一個個呈梯次部署的預備隊。而德國人又掌握有制空權,如果華夏進行大范圍機動的話,德國空軍肯定能發現在地面上移動的裝甲集群,然后從后面的預備隊中抽出一支部隊在側面擋住就可以了,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這都不是一個事!

“未來3天之內確定會陰天嗎?”彭毅再一次詢問身旁負責氣象的軍官。雖然成功的把德國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防線上了,但是代號為勾拳的行動能否成功的關鍵還在于老天是否配合!德國人陸地上的視野被防線牽制中了。但是空中的眼睛可是一直存在。如果這個眼睛一直好用的話,那么從側翼突擊的華夏部隊肯定會遭到德軍的攔截!

也許有人要問這時候的天氣預報靠譜嗎?后世不少時候播放的天氣預報都不怎么準,但是如果縱觀歷史的話,人們就會發現。在2戰時候天氣預報還是比較準的,草船借箭只是傳說,但是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利用惡劣天氣突然轉好的時間差發動登陸作戰可是真實事情。盟軍敢實施這么大規模的作戰計劃的前提就是天氣預報準確。所以說,當負責天氣情報的官員告知彭毅最多3天,少則2天的時間里天氣一定會發生變化的時候,彭毅才決定實施這次行動。

整個從左翼迂回的部隊大概要行進100多千米。彭毅自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氣上。所以彭毅為參加這次行動的所有坦克都裝備了主動式紅外夜視儀,用其它車輛或者坦克上的紅外大燈提供紅外線,理論上可以看清700米內的物體,但是實際上也有500米的有效夜市距離。這個距離上雖然說打夜戰玄乎一些,但是晚上行軍還是能做到的。實在不行的話,就夜間行軍。出現一些故障或者損失是難免的,就全當教學費吧!如果天氣不好的話,恐怕在第三天天亮的時候,華夏參與勾拳的部隊就要在德國空軍的攻擊下走完最后20千米。當然,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秦岳聯系后。后者表示會提供有限度的空中掩護。

“根據情報顯示,德國人除了正面進攻的部隊之外。側翼的防御比較有限,部隊以機械化步兵和兩個從奧匈以及土耳其征召的步兵部隊為主,他們或許有很多火炮,但是布置分散,而且沒有掩體和足夠的步兵保護。我們將和空降部隊的兄弟們一起展開攻擊,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任務,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自己被擊毀之前干掉更多的敵人!”曾經和周宣一起在意大利和胡貝打過一場的陶振宇擔任這支裝甲部隊的指揮官。

這支部隊的坦克數量并不算很多,只有30多輛,剩下的大部分車輛都是各種步兵戰車和輪式突擊炮。其中包括剛剛列裝沒多久的35型88輪式突擊炮,這款戰車上可以裝備一門75mml30榴彈炮或者是一門75mml48反坦克炮。這款戰車因為體積較大,所以帶彈量也比較多,反坦克型的彈藥攜帶量多達30發。之所以用大量的裝甲車來取代坦克根本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行程問題,即使使用柴油機,履帶式車輛的行程依然無法和輪式車輛相比。第二就是目標屬性,在這次攻擊對方縱深的行動計劃中,陶振宇壓根沒準備和對方裝甲部隊死磕。德國人6個師中只有兩個裝甲師,這次突擊后方碰到的坦克等硬裝甲目標不會很多。

因為這次是敵后作戰,而且理論上不會碰上太多的攻勢,所以火力壓制較好但是浪費彈藥的火箭炮和迫擊炮的攜帶量大大下降。剩余的少量迫擊炮也以精度較高的線膛迫擊炮為主。主要火力是各種機關炮和中小口徑直射火炮。比如說英國人的6磅炮數量就很多。這種足夠對付一版掩體,并且具有一定穿甲能力的火炮很受華夏傘兵和戰車部隊的歡迎。

整個部隊包括45輛坦克,50多輛裝備著57mm火炮即以上口徑的各種突擊炮。20余門自行迫擊炮和大約30多輛各種步兵戰車。而步兵部隊則分乘50多輛各種車輛伴隨部隊前進,拋去坦克不算,這幾乎已經把華夏北線所有能抽調的各種輪式戰車和步兵戰車都調過來了reads;。可見彭毅對這次行動的重視。

在突破對方外圍的警戒線后,部分部隊將分散成小隊對對方后方設施展開攻擊,本著碰著硬的就繞開,遇上軟的就咬一口的原則。盡可能的摧毀對方的物資倉庫和支援火炮。各種運輸車輛反而位居其次,因為德國人距離出發陣地并不遙遠。他們的運力冗余還是很高的。“這次攻擊將不再設定統一的推卻方向,各參戰部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路線進行撤退。我們會在約定的時間里在約定的地區為各位提供有限的空中掩護,祝大家好運。”在彭毅發給陶振宇的電報中,他最終還是給這支突入敵后的部隊留下了一線生機。盡人事聽天命,既然他們不畏艱險去參加這次九死一生的行動。那么作為最高指揮官應該為他們安排好后路!

就在北線打算發動反擊的同時,南線的表面情況可要比北線好上不少。從表面上看德國人的進攻并不主動。他們更多的時候是用不斷的炮擊來顯示他們的存在,但是實際上,南線布勞希契卻在一直策劃著一場大行動。雖然南線上紙面兵力只有北線的一般,但是這3個師中可以湊出一個裝甲師和兩個機械化步兵師的兵力,論機動性是絕對一流的,也許死磕的話不能突破華夏處于防御狀態的一個裝甲師和一個裝甲旅的防御,但是后者受到兵力限制,其防線的寬度還是很有限的。南線德軍打的算盤和彭毅對付北線德軍的想法類似。那就是,正面吸引住對手后,主力部隊從兩翼包抄。至于包抄后是合圍徐懷德的部隊亦或者是直搗黃龍的話,就看情況了。

“布勞希契不是一個老實的人,或者說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軍官,他不會拘泥于上峰的命令來制定自己的計劃,他總會想方設法做的更好。從不好的方面來說他是一個難以控制的人,而從好的方面來說他有極強的主動性。自從季風行動開始的時候。他就在謀劃自己的計劃。他并不甘心執行一個牽制敵軍的任務,想法。他想尋找機會,一口把徐懷德部吃掉!”在戰后,古德里安的回憶錄中,他是這樣評價自己這位老上司的。

布勞希契確實有這個想法,不過他并沒有立即實施這個計劃,因為他知道,華夏除了東西兩線的防御部隊之外,還有至少一個師的預備隊!如果自己率先展開攻擊的話,那么這一個師的預備隊拉到了南線,自己不就慘了?自從南線的空軍不少調往北線后,他的行動越發謹慎,他在等北線發生變故,他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克魯格的戰術很成功,即使華夏裝甲部隊占優,但是兵力太少,而且德軍在其他方面占據極大的優勢,華夏遲早會把這個預備師拉上去的。等到預備隊一走,布勞希契認為自己依靠空軍和包抄對付徐懷德并不困難。如果能取得成功的話,恐怕他會比克魯格更早的攻入華夏的后方。

布勞希契一邊利用遠程火炮有一搭沒一搭的慢慢敲擊著華夏的防御陣地,一邊將部隊向右翼機動reads;。而徐懷德雖然無法依靠空中偵查發現對方的部署,但是根據其他方面的情報,他能感覺到對方可能會采取包抄的辦法。雙方都在等,等自己的援兵到達。不過從形式上看,徐懷德處于劣勢,因為德國人有制空權,華夏空軍為了積攢實力,暫時偃旗息鼓。至少在彭毅下達南線進攻命令之外,秦岳的空軍不會主動對南線德國機群發動挑戰。德國人可以通過航空偵查發現華夏在白天的大規模兵力調動。而徐懷德卻沒有辦法透過戰場迷霧來搜索德國人的情報。

萬般無奈之下,徐懷德只能在夜間派遣攜帶有夜視儀的部隊前出進行偵查。這種偵查的代價很高,在夜間落入對方伏擊或者走錯路的事情比比皆是。而且偵查效果也并不讓人滿意。徐懷德只能確定在西南方向存在一支德軍部隊,至于規模和配置都不清楚,戰場信息的缺乏讓徐懷德也不敢貿然出擊,即使彭毅將全部預備隊都交個自己,徐懷德手中的部隊也就和對手持平,對方有空中優勢,真打起來說不定是一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苦戰。

雙方正處于博弈的關鍵時刻,雙方比拼的不僅僅是時間而且是時機,掌握戰役主動權的德軍有很多選擇可以做,而華夏如果想要奪過主動權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第一是北線必須要能頂住,第二是南線必須以較大優勢重創對手,即使平手或者擊退對方都不行。因為如果僅僅是擊退或者兩敗俱傷的話,那么在華夏投入全部預備隊后南線的形勢依然沒有變化,而用掉預備隊后的華夏手中底牌盡出。南面北線的德軍就可以再空中優勢的幫助下放心大膽繼續推進。

“我們能不能在情報上進行誘導呢?比如說我們在北線的迂回包抄讓對方認為我們動用了預備隊,至少是部分預備隊。然后在北線行動之前,預備師提前南下,等到南線的布勞希契集團主動出擊后,我們搞清了對方的主攻方向再展開攻擊?這樣至少能做到有的放矢。”徐懷德隨后在一封電報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如果想要打擊南線德軍的話,就必須讓他們出動出擊,而想要讓布勞希契主動出擊的話就必須讓他們感到安全。而安全的前提就是讓對方自以為了解了華夏所有部隊的動向!

“這是個辦法,我會全力配合你們的行動的,我甚至可以要求空軍在合適的時候主動出擊。”在回電中彭毅采納了對方的建議,一切部署已經展開,就看對方是否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