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權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

作者:下載:

“吧嗒”一聲。斯佩伯爵手中的鋼筆掉在了地上。“歐羅巴號標準排水量將近3.5萬噸以上居然還不夠?”伯爵有些惱火的自言自語道。他甚至感覺當初支持雙發飛機上艦的決定是否合理。雖然在演習中雙發飛機和高速攻擊機群帶來的優勢得到充分的體現。但是作為一個總攬全局,德國海軍中的當家人。伯爵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戰斗力的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帝國的錢包和時間是否夠用的問題!就先找的毛奇級航空母艦的造價都在1.2億馬克以上了。這還不算上面的飛機。工期的話則是達到了28個月左右。如果想要造更大的航空母艦的話,比如說4萬噸級的航母。那么造價保守估計也會超過2億美元,工期至少要3年左右的時間!戰爭一旦爆發,那么考慮的不是手中的單艘戰艦多么精銳,而是如何用有限的金錢和時間攢出最強的艦隊,3年多的建造周期對于戰爭時期來說確實有些長了。而如果再和平時期建造的話,高昂的造艦經費又是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

于是乎斯佩伯爵要在兩個雞蛋上跳舞,一個雞蛋是航空母艦戰斗力的問題,而另外一個雞蛋則是總預算的問題。作為高層,斯佩伯爵知道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說德國將在3年之內主動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3年是個時間節點,不少計劃都要圍繞這個點來展開。其中建造周期超長的海軍武備更新計劃更是如此。在一場場預算和扯皮大戰中,斯佩伯爵帶領海軍部的頭頭腦腦們為海軍獲得了大量的預算,總體而言。在未來3年時間里,德國海軍將可以開工6艘艦隊航空母艦,其中3艘為毛奇級裝甲航空母艦,另外3艘為歐羅巴級航空母艦。這原本是計劃好的,所有的設計都是現成的,不用耽誤時間重新畫圖紙。海軍內部也通過了,就差領錢開工建造了。結果到最后突然搞出這樣一件事情。

而且更讓伯爵郁悶的是。當他把雷德爾的相關文件通過整理后給自己的好學生盧克納爾伯爵送去后,后者居然對此表示支持和贊賞。并且積極勸說自己改變原有計劃。看到自己學生的回信,伯爵就納悶了,什么時候希佩爾一系和盧克納爾伯爵走的這么近了?斯佩伯爵的技能樹點的不是航母戰術專精,但是他知道一旦開戰。恐怕德國海軍可以大量建造的航空母艦就只能是毛奇級了,原因很簡單,工時問題!航母在手里總比在船臺上強!即使最樂觀的估計,德國想要完成一艘毛奇級航空母艦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2年啊!這次海上對抗可是和2個強國和2個超一流的強國對抗!戰艦的損失速度肯定會很高。斯佩伯爵必須考慮艦隊補充速度問題。超級航母確實好用,但是出來太晚的話,那就真的黃花菜都涼了。

在德**事戰略中他們非常看重先手優勢,因為德國人一直都是在和國力比自己強的對手作戰,如果開始拿不到大的優勢的話。那么德國會相當被動。德國人很清楚,1戰同盟國贏的有點僥幸,如果不是開始意大利海軍重創了法國海軍獲得了地中海的制海權。進而順利和華夏建立聯系,如果不是德**團先把俄國打趴下,如果不是美國人參戰比較靠后,德國人根本贏不了1戰!所以德**界高層要求在未來3年里,德國海軍必須攢出盡可能多的主力艦!而在戰時,德國海軍必須保證海軍艦載機數量的穩定。這倒不是說德國人飛機不夠用了。而是說德國航空母艦的數量必須穩定,而且隨著戰爭的發展而有所上升!

面對這樣的困境。斯佩伯爵有一段時間甚至都打算在戰時全部建造1.8萬噸的輕防護航母來保證航母艦隊的規模,這些航空母艦別說釋放雙發飛機了,能湊合著用fw190和ju90就不錯了!這樣的航母防御力相當差勁,也許一發500kg炸彈就可以秒掉,唯一的好處就是便宜和建造速度快!德國人預計16個月就能完成一艘!而且對船臺的要求很低。即使后來決定再戰時以毛奇級航母為主力,但是海軍部依然建議建造一定量的輕防護航母來作為一種補充。

而現在,海軍內部相當一部分人堅持建造更大更復雜的航母,這讓伯爵感到十分的為難。一是資金問題,二是戰略問題。這個決心太難下了,以至于伯爵陷入了歷史上提爾皮茨在建造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問題上所陷入的困境。歷史上在新開工的一級戰列艦中一共有兩個計劃,一個計劃是采用10門主炮。一個計劃是采用8門主炮。最終無法下定決心的提爾皮茨將這個問題交給了德皇,而德皇的意見是提出了反建議,直接在兩者之間選擇了一個最合適的計劃,同時兼顧了火力和造價。最終裝備著8門15寸火炮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比第一個方案火力更強,同時也比第二個方案更省錢,成為了一戰優秀戰列艦的代表之一。(由此可見,威廉二世對戰艦的選擇還是比較有眼光的。)而這次,德皇會做出什么選擇呢?斯佩伯爵拭目以待!

和歷史上德皇靈機一閃決定建造裝備15寸炮的巴伐利亞不同的是,這次德皇拍腦袋拍的可沒那么干脆。因為在德國的戰略體系中,海軍的位置已經有了明顯的上升,即使陸軍和空軍也都承認,如果海軍不給力的話,那么在未來中東計劃中德國將沒有任何勝算。看看伊朗戰爭時期德軍脆弱的補給能力吧,單純靠陸路運輸根本不夠德國陸空兩軍的消耗。所以德皇斟酌再三。決定還是在高層軍事會議中討論這件事情,當然,德皇肯定不會問陸軍和空軍的將領。這級新型航空母艦有沒有必要建造,而是根據作戰計劃來推測海軍什么時候大規模出擊,新開工的戰艦能否趕上作戰計劃?如果趕不上的話能否先用別的辦法來彌補一下。在這一方面,德國人的計劃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先搞定法國!而這個階段,其實海軍沒必要一開始就和對方拼個你死我活。

兩個陸權國家交戰,拼的是空軍和陸軍。海軍的作用其實是比較低的。德國、奧匈、意大利和西班牙形成了對法國的半包圍。陸上的戰斗與海軍無關,海軍唯一需要做的是掩護陸軍在法國南部登陸。法國空軍比較差勁,而且同盟國占據地理因素。從這個角度來看,德國海軍航空兵是空軍的補充而已。掩護部隊在法國南部登陸是第一階段,任務很輕松。

而第二階段則是隨著戰役的展開。美英兩國介入法國戰場。德國海軍需要適時出擊。這個階段總算是有大規模海戰了,但是德國海軍的任務依然不是很重,因為在這個階段,美英兩國海軍的戰斗力實際上比較有限。英國海軍主力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本土,一部分在印度,而美國海軍的主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大西洋、一部分在印度洋還有一部分在太平洋,雖然華夏和美國不存在軍事沖突的可能。但是美國依然會把一些戰艦留在西海岸。集中起來的同盟國海軍面對分散的協約國海軍是有優勢的。如果協約國理智的話,那么他們應該等待主力集結完畢后再和德國海軍交手。

真正有挑戰性的是第三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德國還沒有打下法國,那么戰爭將轉入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之中。同盟國將直接轉入劣勢,甚至可能會選擇談判來結束戰爭。而如果打下法國后形勢依然嚴峻,因為他們將面對集結起來的美英艦隊,而且德國海軍被迫兵分兩路,一路在大西洋作戰。用來封鎖和限制英國以及保證自己海岸線的安全。而另外一路將在印度洋作戰,直接幫助陸空軍展開印度洋攻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夏肯定會參戰,到時候同盟國將面對三個強國!其海上兵力必然捉襟見肘!

雖然只有到第三階段才是海軍真正發威的時候,但是海軍的戰略作用卻是極大的!首先,只有海軍才可以有效封鎖英國的海上運輸線,其次,只有海軍可以隨意在印度沿海地區展開攻擊。打擊空軍航程之外的敵方節點,第三,海軍將擔負起保證陸空軍補給線安全的重任以及切斷對方在南亞的補給線的任務。如果海軍崩盤的話,那么德軍就只能退守歐洲和土耳其,根本無法發動南亞攻勢,而且本土將受到來自英國和美國的戰略轟炸,美國人的物資和部隊將源源不斷駛向英國,到時候就有德國人難受的時候了,雖然空軍方面為對抗戰略轟炸做了很多準備,但是畢竟這只是被動防御,想要徹底遏制對方的戰略轟炸就只有靠海軍來盡可能的封鎖英國。讓其處于饑餓狀態。同時不斷消耗美國海軍和華夏海軍,使其意識到戰爭成本太高而選擇妥協。

這就是德國2戰中海軍的戰略!從這個戰略上來看,海軍在開戰的頭一年內其實壓力并不是很大。即使壓縮原先的3艘毛奇級航空母艦和3艘歐羅巴級航空母艦的建造規模依然可以保證戰役的順利進行。所以說真正需要海軍航空母艦部隊發揮作用的時候大概要到開戰后1年了,也就是說其實德國海軍還有4年的時間來完成這艘新的航空母艦!

最后研究的結果就是,德軍高層認為如果一艘大型航空母艦連設計帶施工能在4年內完成的話,那么對局勢并不會產生消極影響,而新式航空母艦憑借卓越的性能可以在隨后的戰斗中發揮巨大作用。所以設計這款新式航空母艦利大于弊。所以說最終的結果就是德國總參謀部認為可以開工建造這些新的龐然大物。

預計設計工作會用掉半年到九個月的時間。然后建造時間大概是3年,也就是說這艘戰艦大概會在戰爭開始后半年左右的時候服役。這是可以接受的。當然,為了彌補可能造成的戰力不足的問題,德國海軍重新對造艦計劃進行了調整,3艘毛奇級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被削減到2艘。歐羅巴級航空母艦建造1艘。剩下3艘則建造1.8萬噸的輕防護航空母艦。用來維持航母艦隊的數量。而預計開工的4艘新式超級航母將在1年內開始施工。

這個計劃的預算是4年內支出,雖然總量比原有的3年計劃多了不少。但是考慮到一旦開戰,德國依然需要開工新的航母,所以如果把原來的3年計劃順延成4年的話,那么提高的不算特別多。這些不足的部分則通過國債和劃撥部分陸空兩軍的軍費來彌補。于是乎隨著這次會議的塵埃落定。德國歷史上最大最先進的航空母艦計劃開始實施。這4艘以1戰中凱撒級戰列艦的名字命名的航空母艦成為了2戰德國海軍的代表和最為強大的力量!他們的戰績甚至超過了歷史上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成為了德國第二帝國海軍中最為耀眼的明星!他們在德國海軍眼中是勝利的代表。神話般的存在!而在對手眼中則是來自深淵的惡魔!

也許有人問,為何德國人非要建造這樣一艘如此龐大的航空母艦?難道德國人就對雙發飛機有這么大的信心?認為可以通過他們來彌補數量上的差距?他們的自信來自那里?“我開始的時候對凱撒大帝級航空母艦計劃并不是很贊同。我曾經懷疑過他的戰斗力,但是隨后,雷德爾送來的另外一份資料堅定了我的信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雷德爾才是締造了凱撒神話的人!”斯佩伯爵曾經這樣對自己的部下說道。而跟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測試的報告居然來自于雷德爾戰術研究組的陸地試驗!

感謝書友zhouyu1976、zsuzm的打賞,以及書友秋風落葉2014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終極側位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