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花玉樹

第一百三十六章 說莊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說莊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說莊子

蘇氏睨了眼林琪,盤算著該什么時候把女兒送去京都最好。

這會兒才剛進七月,這崽子要是這會兒死了,薇姐兒身為堂姐,須得守孝,若是顧氏在這段時間也去了,孝期還會延長,等到出了孝,再過不久就要過年,老夫人肯定不會讓她去那么遠。

這么算來,最快也要明年開春才能到達京都。

蘇氏暗自點頭,這樣也好,年紀大些也好生養,孩子也更結實,如果薇姐兒運氣好,進府當年就能懷上,那就不會受她當年挨的苦了。

陳氏不動聲色的看著蘇氏或喜或憂的表情,心里暗自納悶。

顧清薇臉色有些不好,她不善的瞪了眼裘嬤嬤,想了想,轉頭想讓蘇氏出頭,結果看到蘇氏正在出神。

她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阿娘。”

“怎么了?”思緒被女兒的呼喚打斷,蘇氏回過神來,趕忙關切的看向女兒。

顧清薇努力壓抑著心里的不滿,倚著嵐風的胳膊,艱難的起身。

“我想回去了,”這段時間,顧清薇承受了不少,人也長大了許多,對于一些事情的處理也不像從前那樣直截了當。

蘇氏心疼女兒,招呼早已候在門外的婆子把軟椅抬進來,又讓芽兒和嵐風小心的扶著她上去,才道:“你先回去,阿娘待會兒就來。”

蘇氏覺得,不能白讓女兒受苦,她得好好跟陳氏掰扯掰扯。

顧清薇極快的掃了眼芽兒,心里衡量了下利害,不覺得單打獨斗的蘇氏能在陳氏和裘嬤嬤跟前占到便宜。

顧清薇覺得,與其在這里口舌之爭,倒不如沉默的等待,太婆還健在,大伯娘不會,也不敢偏袒自己的女兒,再說她也不是吃干飯的,這仇她早晚要報。

“阿娘,我害怕,你陪著我,好不好?”

顧清薇拉著蘇氏的手,軟軟的道。

顧清薇在蘇氏的眼里從來都是倔強的,高傲的,她還從沒見過女兒這個樣子,她的心頓時軟成一汪水,那股誓要整爭一爭的勁頭也就歇了,想著等把女兒安頓了再說也不遲。

軟轎搖搖晃晃的出了水榭,蘇氏跟在旁邊,不時的呵斥婆子慢點,輕點,腳底下穩著點,別把顧清薇的腳抻到。

目送著蘇氏母女遠走,陳氏微微松了口氣,她略帶疲憊的坐在椅子上,“去把人叫進來吧。”

裘嬤嬤把惹了禍的幾個人叫了進來。

陳氏松開揉著眉心的手,指了下首的椅子道:“坐下說吧。”

顧明晙率先落座,等到幾人也坐下之后,他道:“大伯娘,三妹的腳沒事吧?”

陳氏點頭,“沒事,將養些時候就會好了。”

在場幾人聽到這話,都松了口氣。

尤其是顧清菲,嚴肅的表情頓時和緩了,緊縮的瞳孔也都放開了。

陳氏狠瞪一眼這個生下來就是討債的丫頭,朝顧明晙淡淡一笑,“二郎,今天這事多虧你處置及時,不然今天這節只怕就過不成了。”

顧明晙略微遲疑了下,道:“大伯娘,二伯娘真的沒事嗎?”

陳氏聽他這么說,有些奇怪,“你二伯娘有什么事?”

顧明晙看了眼林琪。

林琪笑嘻嘻的道:“大舅母,你不知道,剛才你沒來之前,二舅母又發瘋了,好懸傷到我和五表姐呢!”

陳氏表情一變,聲音轉冷,“她后來又動手了?”

林琪一臉后怕,“那倒沒有,我們躲在外面去,沒敢進去。二舅母太兇了,比老虎都要兇。”

顧明昭用力點頭,用行動表示林琪這話不錯。

顧明晙無語,那時他們兩個還都不在好嗎,就算要聲援表妹,也要靠點譜啊。

雖說知道憑林琪的機靈,女兒不會吃虧,可陳氏還是不放心的看了眼顧清菲,見她臉色如常,心里微松。

顧清菲的心思還在顧清薇身上,見陳氏神情緩和,她低聲道:“鄭娘子怎么說?”

陳氏道:“開了三副藥,也給了些膏藥,擦個五六天就沒事了,”她道:“你要實在擔心,就等兩天,等她和你二嬸氣消了,再過去探望。”

顧清菲低低的應了聲,然后就垂著頭,不再說話。

陳氏知道自己這個傻閨女是把這事放在心里了,所以才會這樣。

“行了,這里我再讓人好好收拾一下,吃過晚飯,你們再過來吧。”

陳氏把幾人打發出了水榭,讓裘嬤嬤開庫房,拿些補品給落桐院送去。

顧明晙帶著同樣闖禍了的顧明昭回到和風苑。

姜氏聽到了一點花園里的風聲,見到兩個兒子,她趕忙問怎么回事。

顧明晙把事講了一遍,姜氏恨鐵不成鋼的狠點了下小兒子的腦袋,“你呀你,就知道惹事。”

顧明昭被姜氏點得往后退了半步,他揉了揉眉心,很是委屈的喃喃道:“阿娘,你是不知道五娘那一腳踩得有多狠,我是實在沒忍住才跳起來的,”他抬抬腳,道:“估計這會兒我的腳面也是青的。”

姜氏一聽,趕忙拉著他坐下,關切的把他袍腳拽上來,道:“我看看,你這孩子也真是的,傷了還到處亂跑,鄭娘子在的時候,怎么不順便要盒膏藥?”

顧明昭不好意思的拽住姜氏要去脫自己鞋的手,道:“阿娘,沒事,我皮糙肉厚的,回去用冷水敷敷,就沒事了。”

姜氏也知道兒子大了,有些事她也不好再插手,就道:“待會兒我讓玳瑁多取些冰送去,你可要記得敷。”

說完,又想想,“不行,”她叫來珍珠,讓她去正骨堂,拿盒活血化瘀的膏藥來,又讓玳瑁帶庫房,那些補品,待會兒她要去落桐院看三娘。

然后叮囑顧明昭,藥送過去,可得記著擦。

顧明昭笑呵呵的點頭。

姜氏嗔了小兒子一眼,這件事就算揭過。

姜氏跟大兒子說起了舉業之事,今年秋天,顧明晙準備下場,學里的先生說了,依著他的水平,定會榜上有名,差別只是名次的高低而已。

姜氏擔心兒子壓力太大,勸他這些日子可以適當的放松,若是他不喜歡府里的環境,就去莊子上待一段時間,那邊瓜果蔬菜都是從地里采的,最是新鮮,伙食上不會比府里差多少,讓他待到八月初再回來。(/book/119106.html)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