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門

嫁高門 第18節

賬號:翻頁夜間嫁高門第18節嫁高門第18節→:、、、、、、

最新網址:biqusa

施菀點點頭,回答:“我知道的。”

焦媽媽便替她蓋了被子,拿著碗出去了。

施菀躺在床上,等著藥效發作,就好像給自己的孩子喝下一碗毒藥,看著他死去。

眼中彌漫住淚水,她一閉眼,兩行淚便涌了出來。

這一刻,她恨不得這大夫開錯了藥,給她的是一碗劇毒斷腸草,讓她也就此一并去了算了。

一刻之后,腹痛襲來。

最初只是隱隱的感覺,隨后便是越來越清晰的痛,就像一把剪刀進了肚子,在里面一通亂剪,將她的肝腸一寸一寸剪斷。

她難耐地蜷住身子,縮成一團,冷汗涔涔,咬緊被角,將所有的委屈與痛楚一并咽下。

好疼好疼,原來墮胎藥,是這樣的藥……

身體疼,心也疼。

可她竟不知道能怪誰,能恨誰,想來想去,似乎這一切都是自己自找的。

她縮在被中哭了起來,第一次,很想很想家鄉,很想很想爺爺,想死去的爹爹和娘親。

如果他們在,她就不會來京城,不來京城,就不會遇到陸璘,就不會不管不顧嫁入陸家,淪落至此。

或者,三年前是她錯了。

當陸爺爺要履行婚約,讓她嫁給陸璘時,她就不該同意。

這是第一次,她后悔和他相遇,后悔當初的決定。

腹中的疼痛越來越難承受,有熱的血液從身下淌出,她幾乎能感覺到孩子的離開,終于咬住被子痛哭。

焦媽媽不知做什么去了并沒有來,她緊攥著被子,也沒去喊焦媽媽或是婆婆,而是忍不住喚了聲“爺爺”。

“爺爺……我好疼,好疼……”

她錯了,爺爺教她為人本分,她不該不聽爺爺的話……異想天開去愛上一個自己夠不著的人,以為嫁給他就能接近他。

她本是安陸一個鄉下姑娘,就該老老實實,嫁一個實在的農家漢,生在安陸,死在安陸。

是她不自量力,是她癡心妄想,是她自己咎由自取,走到這一步。

往后年月,她只有自嘗苦果,承受老天給自己的一切。

不知過了多久,她幾乎昏死過去,焦媽媽匆匆過來,到床邊扶她道:“少夫人怎么樣了?只怪我,剛剛出去院外,正好碰到位認識的夫人,她竟也來了庵堂,怕她起疑,我和她在外面待了許久。”

施菀醒來,那陣巨痛已漸漸退去,只有殘存的隱痛,她整個人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神與力量一樣,不剩半點力氣,冷汗淋漓,澆得她從頭到腳仿佛從水里撈起來一樣。

焦媽媽打來熱水,替她將身上擦凈,換了衣服,隨后換下鮮血染遍的床褥,將之全裝在了一個大布袋里,拿著東西出去。

隔了很久焦媽媽才回來,陸夫人也來了,坐到床邊,關心地問她要不要喝湯。

施菀閉著眼,無力地搖頭。

焦媽媽便說:“那先把這藥喝了吧,是補身的,以后每日早晚喝一碗,身子很快就好了。”

施菀撐著起身,由焦媽媽端著碗,再次將一碗濃黑的藥汁喝下去。

雖是補藥,卻仍是難喝,滿口苦澀,藥在胃里翻滾。

她連漱口都沒力氣就又躺了起來,苦味從嘴里蔓延至心里,癱著身子,一動也不動。

陸夫人在床邊說道:“廚房里給你燉著雞湯,待會兒要是餓了,就喊焦媽媽來給你盛來。”

施菀沒有動的力氣,卻還是點點頭。

陸夫人又安慰道:“好好歇息,沒事的。”隨后又坐了片刻,便離去。

焦媽媽在房中多待了一會兒,見她也沒什么事,便關照她兩句,讓她躺著,自己出去了。

房中一片寂靜,能聽見外面的秋風瑟瑟聲,也能聽見自己一下一下孱弱的呼吸聲。

她就這么躺著,如同死去一樣。

夜很長很長,從未有過的漫長。她睡一會兒,又醒一會兒,寒冷孤寂,一點一點熬,身體似燈油,能看得見耗盡的速度。

天亮時,腹中不再疼痛了,只是虛弱無力,她仍不想吃東西,但焦媽媽說不可這樣,又將要喝藥了,怎么也要墊墊肚子,于是用雞湯煮了面條,硬逼著她吃下半碗,見她幾乎吐出來才無奈放下。

看她這樣,焦媽媽不由濕了眼眶,擦了擦淚水道:“少夫人,你別怪夫人,做母親的一片憐子之心,她也是沒辦法。你受的這番罪,夫人會記在心里的,等回了府中,自然讓二公子多陪陪你。他還年輕,男人年輕時,就是一心惦記著外面,等年輕大一些,知曉身邊人的好,也就收心了。”

施菀沒說話,不知是不是聽了進去。

焦媽媽走前,又問她:“少夫人有沒有什么想要的,好吃的點心,或是好玩的,在床上躺著也是無趣,只要能弄來的,我便給你弄來。”

施菀終于有了動靜,緩緩看向她,開口道:“進庵堂時,我見相國寺有兩棵銀杏,葉子都黃了,媽媽若得空,替我去折幾枝銀杏枝來,我想看看。”

焦媽媽覺得奇怪,但想來,有的人愛花,有的人愛果,少夫人想必是喜歡金黃的銀杏葉,那顏色放在房中倒也怪好看的,便點頭答應:“好,我這就去給少夫人弄些來。”

焦媽媽倒也上心,沒一會兒,就拿了只白瓷瓶,手上拿著銀杏枝,在瓶中裝了水,將銀杏枝插進去,放在了床邊小幾上。

“少夫人看這樣可好?”焦媽媽問。

施菀點點頭,伸出手來,摘了一片扇形的銀杏葉放在手上細細看著,猶如看最心愛的東西。

焦媽媽問:“少夫人喜歡銀杏?”

本以為她不會答,卻聽她回道:“原本談不上喜歡或是不喜歡,看多了,只覺得熟悉,且膩,可現在卻覺得好看。”

隔了一會兒,她又主動說:“我家鄉最多的便是銀杏,路旁,村落,鄉間遍地都是,到這時節,便是漫山遍野的金黃,很美。”

焦媽媽看著她道:“少夫人是想家了吧,以后有機會,讓二公子陪少夫人回去省親也是可以的。”

施菀又不說話了,看著銀杏葉發呆。

她很迷茫,從未有過的飄忽、茫然,如同才出生就落到地上的雛鳥,不知自己是誰,不知該做什么,何處又是歸途。

第21章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她也漸漸恢復一些力氣,外面天氣晴好,秋高氣爽,她卻一步也沒出去過。

她就每日坐在床上,看著窗外,看著日頭東升,日頭西落,然后到傍晚,橘黃的陽光照射進來,再到晚間,一切歸于黑寂。

有一日,陸夫人那邊似乎來了客人,焦媽媽過來問她,當朝皇帝的親舅母韋夫人來了,問起她,問她要不要去見見。

施菀以前是愿意有這樣的機會的,如今卻覺得那早已是前世的事,搖搖頭,連目光都不曾從窗外挪過來。

焦媽媽便不再勸說,回了陸夫人那邊。

本以為就這么平淡熬過半個月就回去,誰知在她們住進庵堂的第六日,陸家急派人送來消息,說大少夫人蕭氏提前發動了,如今接生穩婆已到了府中,正在接生。

陸家三個兒子里,只有大公子陸恒和二公子陸璘是陸夫人所出,她自然更真心實意一些,而這兩個兒子暫且只有個孫女綿兒,陸夫人心心念念大兒媳這次能一舉得男,一聽這消息,便急急忙忙收了些東西就回去了,讓焦媽媽留在這兒照顧施菀。

到了晚上,施菀聽到有陸府的人過來,焦媽媽去料理之后回來,給施菀送來藥,施菀問:“大嫂一切順利么?”

焦媽媽點頭道:“托祖宗的福,一切順利,母子平安。”

施菀又說:“這么說,是男孩了……母親的心愿算是成真了。”

焦媽媽有些過意不去地點點頭,半晌才說:“等回去了,少夫人也會有心愿達成的一天的。”

施菀沒回話,屋內一片死寂。

她的心愿,她還有心愿嗎?

焦媽媽待了一會兒,細聲和她說:“先把藥喝了吧,良藥苦口,喝了藥才能快些養好身體。”

施菀乖乖喝藥。

藥是種很奇怪的東西,并不會喝習慣,只會越喝越難受,越喝越懼怕,看見它就反胃。

可是,人人都說良藥苦口。

其實墮胎藥也是苦的。

待她喝完藥,焦媽媽道:“過兩日是重陽節,府中會辦小哥兒的洗三禮,我也要回去一趟,等過了洗三,我便再過來,夫人也許是沒空了,但我會在這兒待到和少夫人一起出去的。”

施菀點點頭。

她自從墮胎,柔順得有些可怕,焦媽媽知道她心里還難受著,卻又不知能說什么,只好問她吃不吃,喝不喝,還要不要看銀杏,施菀都是搖頭。

焦媽媽便下去了,給她去煮粥。

兩日后,九月初九,焦媽媽回陸家了,讓錦心入院來照顧。

錦心并不知施菀是如何在里面“齋戒”的,焦媽媽和她說施菀剛染了風寒,所以暫停了齋戒,調理身體,錦心便給她送飯送藥,她也沒什么別的吩咐,錦心便到院外去和別的丫頭們閑聊。

下午,錦心進來道:“少夫人,外面有個韋大人,說是從家里帶了些重陽糕來給他母親,順便給我們送來一些,要接么?”

施菀怔怔,半晌才意識到她在問自己,茫然道:“什么?”

錦心覺得主子這幾日不見,反應越發慢了,便又說道:“外面有個韋大人,他母親就是國舅夫人,也在這清雪庵中齋戒,今日他從家中拿了重陽糕送過來,說是他母親吩咐他給這邊的夫人拿一些,他便來了,此時就在院外。”

施菀重復道:“你說的人,姓韋?”

錦心點頭:“是,是姓韋。”

施菀本就蒼白的臉色更白了幾分,搖頭道:“不,不要,讓他走。”

她不知道這韋大人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那韋大人,但不管是什么韋大人,她聽見這個姓就害怕惡寒,絕不想和他扯上一丁點的關系。

錦心擔心她的態度過于冷淡,影響到陸家與韋家的關系,便勸說道:“這樣會不會不太好?要不然我和他說夫人不在,只有少夫人,不便見客,收了他的東西,來日再登門感謝?”

“不,讓他走!”施菀立刻道,這么多日子,這是她唯一一次這樣堅決果斷地說話。

錦心仍覺得不妥,但見她態度堅決,只好作罷,最后道:“少夫人要這樣回,那我就這樣去回了。”說著嘆了聲氣,往外院而去。

施菀縮在床上,恐懼地抱住自己的身體。

這一刻,她覺得孤獨,覺得怕,卻不能和任何說。

陸家似乎是她的家,那里有她唯一稱得上親人的人,還有她的丈夫,可她卻覺得那些都離自己好遠好遠。

這一日外面很熱鬧,她在這小院里,都能聽見前面相國寺傳來的鐘聲,錦心說,相國寺在辦重陽節的大法事,熱鬧得很。

而陸家今日也很熱鬧,是陸家嫡孫的洗三禮。

說這些時,錦心語氣中頗有些失意。但凡這樣的喜事,陸家下人們都能得到許多賞賜,可他們這些留在相國寺的丫鬟仆人卻被遺忘了,拿不到。

后來,天色漸漸暗下來,傍晚時,錦心又和她說,清雪庵夜里有祈福大會,所有尼僧都會參加,誦經,祈福,奏樂,還會發重陽福糕,很有意思,問她要不要去看看。

施菀自是無興致,搖了搖頭,錦心還不放棄,又細細勸說許久,施菀有些不耐煩地回答:“我不去,不必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