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門

嫁高門 第34節

長喜說道:“公子,我們還是搬出去吧,這多危險,萬一這房子也像太平山腳下那房……”

“那是因為垮山。”

“那也嚇人啊,夫人要是知道大人住這樣的房間,還不知怎么擔心。而且這后院也濕氣重,一下雨,墻都是濕的,還有蟲,滑滑的那種,我今日早上就見公子浴房旁邊有一只,給掃走了。”長喜說。

施菀聽到這里,默默一聲也沒吭,卻有些想笑。

她也知道陸璘一向愛干凈,肯定受不了這個。

果然,陸璘的臉色僵硬了一會兒,最后道:“那你去找找吧,看是否有合適的。”

說完轉過頭來,正好瞥見施菀臉上最后的那抹笑意。

撞到他的目光,施菀及時恢復一臉正色,說道:“來弟情況還算穩定,我與枇杷就先回去了,若有什么事,大人可派人去馨濟堂或是我家中叫我。”

陸璘點點頭,問:“我叫馬車送你回去?”

施菀搖頭:“也沒多遠,馬車反而巔,我們走走便到了。”

說完,回屋叫上枇杷,兩人回去。

陸璘看著她背影離開后院、穿過走廊,再拐道彎就完全看不見了,才動身繼續去前堂辦公。

傍晚時,散衙后他回房間,長喜已經將前一日的衣服收好疊在了床上,旁邊放著那方手帕。

陸璘過去拿起手帕,在窗邊一看,發現手帕上有些黃黃的泥印,果然沒洗掉。

那是一副素白的布帕,原來是干凈平整的,現在染上了洗不掉的泥印,也因系袖口而變了形。

再將這手帕還給她似乎不妥,但他手上也沒有女子能用的手帕。

他將手帕暫且收好,想著后面再想辦法。

第二日,出門去檢視糧倉,回來時正好經過一家繡坊。

陸璘讓劉老二停下馬車,自己獨自進了繡坊,問掌柜:“可有女子的手帕?”

掌柜見他穿著富貴,連忙道:“有有有,說著就將的摞手帕拿了出來。”

“這個是絲綢的,這個是棉布的,這些是繡花的,都是上好的成色,公子您看看。”

絲綢的華貴,但陸璘下意識就覺得不合適,她不會接受,也不會喜歡。

棉布的,也整潔,和她那塊有些像。

后來他在繡花那一摞里看到一副繡荷花的手帕。

淺綠的底,如湖水一般,角落里繡著一只荷花,一只荷花苞并兩片荷葉,很好看,讓他不由想起她曾撐著長篙,將竹筏在荷塘中穿行,采下蓮蓬。

荷花似乎也如她的人,溫和,沉靜,清麗,秀美。

“我要這一副。”他說。

“這個,十文錢就好。”掌柜說。

陸璘付了錢,拿著手帕離開。

回到縣衙,聽聞施菀又來了,就在王來弟養病的房間內。

這時主薄拿了本冊子過來,朝陸璘道:“大人看,這樣蓋印可行?”

他將那冊子看了一眼,回道:“稍等,我先去房中換雙布鞋。”說著進了后院,回房換好鞋,他便走到一旁小姑娘養病的房間,正好看見門關上,仆婦從里面端了空藥碗出來。

見了他,仆婦說道:“施大夫在里面給來弟施針。”

陸璘點點頭,待仆婦離開,他看著緊掩的房門,不由伸手摸了摸懷中的手帕。

可是,以他們現在的關系,送她一副手帕似乎過于曖昧了……他們并不是可以隨意授受的關系。

他在門外站了很久,猶豫一番,最后放下手,轉身又去了前面縣廨中,沒等她出來。

第36章

施菀走得靜悄悄,并未讓縣廨內聽到一絲聲音,陸璘不知她是什么時候走的,只知道等他散衙后重回到后院,王來弟的房中只有她一人。

到房中坐了一會兒,長喜送來飯菜。陸璘見有道姜燜鴨,里面放了許多姜片,便問:“王姑娘的傷能吃這菜么?”

“這……不知道,應該能吃吧?”長喜道。

陸璘回道:“可我記得施大夫說她要吃清淡的,姜似乎也算辛辣料?”

他說著將那道姜燜鴨嘗了一口,雖不算太辣,但也有重重的姜味。

“還是注意些,別吃了,把她那里的鴨端過來,將我這里的豆腐送過去。”他說。

“可……”

長喜有些猶豫,這縣衙的伙食,也就三菜一湯,換一樣,那就只剩兩樣菜了。但主子即已這樣吩咐,他還是老實將豆腐端了過去。

沒一會兒,端了那邊的姜燜鴨回來,卻說道:“王姑娘也說吃不下飯菜,只喝了幾口湯便躺下了,她讓我把菜全端過來,我還是把豆腐放她那里了。”

“只喝了幾口湯?”陸璘有些意外。

“是啊。”長喜回。

陸璘起身:“我去看看。”

他知道這小姑娘是個很爽朗的人,喜歡吃縣衙的飯菜,雖傷著,卻每頓都不落下,如今竟沒胃口了,實在不同尋常。

到了小姑娘房間,他一眼就看到小姑娘臉色不像之前那么蒼白,泛著些許紅澤。

“縣太爺……”小姑娘見了他,還有些緊張,陸璘立刻道:“你別動。”說著,到床邊看著她道:“王姑娘,得罪,讓我探探你額頭可好?”

小姑娘點點頭,回道:“好。”

陸璘伸手用手背探向她額頭,發覺果然有些燙。

這個時候發燒,實在非同尋常,施菀說過,她現在最怕瘡瘍,而發燒就是瘡瘍的癥狀。

“可有覺得不舒服?”陸璘立刻問她。

小姑娘搖頭:“沒有,還好,沒有很不舒服。”

可陸璘分明覺得她說話有些無力,又問:“那是否有些頭疼?”

“只有一點點……”

“沒胃口?”

“有一點。”

“身上無力?”

“這個……感覺不到,之前也不太有力,可能有一點點吧……縣太爺,我真的沒什么事,可能是一直躺著,睡太多了。”小姑娘說。

陸璘猜想,她并不是沒感覺不舒服,只是現在燒得不厲害,還能忍,而她是不敢說自己難受、不敢惹麻煩的性子,所以習慣于說沒事。

他轉頭朝長喜道:“趕快去叫施大夫過來,她此時應該已經歇診了,去她家中找,就說王姑娘發燒了,讓她若有急要用的藥,也可一并從藥鋪帶過來。”

長喜應著,連忙跑出去。

床上的小姑娘果然立刻勸阻道:“縣太爺,我沒事,施大夫下午才來看過我,才回去呢,現在天也不早了……”

“沒事,稍候若是晚了,我讓人送她回去。”陸璘溫聲道,然后和她解釋:“施大夫關心你的病情,你現在有點發燒,得讓她知道。”

小姑娘低聲道:“我怕麻煩她……”

“她是大夫,希望自己診治的病人快些好轉,若是好得慢了,才是麻煩她,你不舒服不告訴她,那就會好得慢,才算麻煩她。”陸璘說。

小姑娘這才被說通,點點頭。

隨后又想起來什么,連忙道:“那……那縣太爺您是不是還沒用完飯,您趕緊去用飯吧,不用管我。”

陸璘卻不放心她,回答:“我不餓,等施大夫來了我再用飯不遲,要不了多久。”

小姑娘不敢再駁斥他,只好帶著不安,乖乖躺著。

沒一會兒,她崇敬地看著他道:“縣太爺,您就是別人說的青天大老爺吧,施大夫就跟說書人講的仙女一樣,您和施大夫真好。”

陸璘自知自己到安陸,其實什么都沒做,他承受不起這樣的夸贊,不只如此,甚至把他和施菀放在一起都算抬舉了他,因為他雖為官,卻并沒有做下多少實事,而施菀,卻是實實在在在治病救人。

小姑娘說了幾句話,就漸漸不再有氣力了,她臉上也越來越紅,陸璘再探她額頭,明顯感覺到了燙。

而且這與剛才并沒有隔多久,證明她燒得極快。

陸璘有些擔心起來,眼看小姑娘已經慢慢閉上眼睛去休息,一下一下沉重呼吸著,他不禁走到門邊,看著施菀多久會過來。

沒等多久,前面傳來一陣跑動聲,他便知道是長喜帶著施菀過來了。

果然,很快施菀的身影就出現在視線中,她從走廊那邊急步跑過來。

在京城,很少有貴女或夫人們這樣跑,他更沒見她這樣跑過,因為要注意著儀態,這是他第一次見她這樣跑。

這是不是證明,那小姑娘的情況很危急?

施菀匆匆穿過走廊,到了后院,問他:“現在怎么樣了?”說著就往房內去。

陸璘說:“燒得很嚴重了。”

進去時,小姑娘已經睡著,因為在高燒之下頭腦便是昏昏沉沉的,連睜眼也沒力氣,此時躺了這一會兒,已經睡著。

施菀摸了摸她額頭,果然燙得厲害。

她下午就看過她傷口,的確有些潰爛化膿,但并不太嚴重,之前就給她用麻醉藥后重新清理過傷口,本以為可以熬過去,沒想到現在竟開始發燒了。

發燒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傷口。

“先將窗子門都打開通風,再端涼水來。”她說著,替小姑娘把了脈,然后將手中的兩包藥拿了一包遞給陸璘:“先讓人去將這包藥煎好備著。”

陸璘將藥遞給長喜,長喜拿了藥出去。

這時小姑娘慢慢睜開了眼,喊道:“施大夫。”

施菀低頭和她道:“我要再看看你的傷口,也許有壞血膿液再需要弄出來,但你下午才用過麻醉藥,這會兒再用恐怕不好,所以會很疼,你忍忍。”

小姑娘點點頭:“好,我知道,我不怕疼……”

她向來就極乖巧懂事,絲毫不敢制造麻煩,卻越發讓人心疼憐惜。

施菀便揭開她被子,解開傷口上的棉紗,果然傷口再次化膿。

她一點點將膿液擠出,再清洗傷口后上藥。小姑娘咬著被子,哪怕疼得渾身戰栗發抖、淚流滿面,也只是緊緊咬著被子,沒哭出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