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嬌

178 禮物

選擇字號:

選擇背景顏色:

正文178禮物

本章節來自于

安寧伯夫人的喪事辦完后沒有多久,就到了過年。

新帝登基之后的頭一個春節,果然大赦天下,無端被寧王謀逆一事卷入的宋大儒和梁家,都得到了平反。

宋家骨肉分離,將失散的兒女找回來這事暫且不表。

單說二夫人梁氏的娘家,因為先前沒入官中的家財被重新發還,新帝又金口玉言準了梁氏子弟重新科考,所以頹廢到自暴自棄的梁家人一下子又得到了新的希望,開始振作起來。

梁氏見娘家人不再與從前那般爛泥扶不上墻,開始求上進了,心里也欣慰。

恰好年底時有間辣菜館給她的分紅頗厚,這好大一筆銀兩,便都叫她交給了娘家大嫂,希望能用這些錢來給家里的侄兒們多買些書籍筆墨。

貼補娘家的事,過去的幾年中,她做了不知道幾次,可唯獨這一次,是她心甘情愿并且歡欣鼓舞的。

梁大嫂苦盡甘來,對這位小姑既是愧疚又是感激,她狠狠地在梁氏面前哭了一回,抱歉的同時又訴說了這兩年來她所承受的苦痛。

沒有辦法,家里的男人們一直頹靡,便只有靠女人來撐起家業。

她變賣了嫁妝,也無法維持家里日常開銷,便只好厚著臉皮去磨嫁出去的小姑子們。

梁大嫂也是書香門第出身,若不是被逼無奈,也萬做不出那樣的事來。

如今總算最黑暗無助的日子已經過去,被罰沒的家產也重新送到了她的手邊,她總算可以正大光明地對著姑子們哭一聲抱歉了。

崔翎得知此事。雖然仍舊看不大起梁家的男人,可卻也無話可說。

當初她籌劃要開有間辣菜館,也是為了給梁氏存點私房之意,甚至連老太君都默許了叫梁氏貼補娘家人。所以見二嫂將辛苦大半年存下的銀子一下子都給了娘家人,她也不覺得奇怪。

只要二嫂開心就好。

因著這件喜事,二嫂黯淡了許多年的臉上終于又重新煥發出了光彩來,袁家這個新年便過得格外得歡樂。

除夕夜的年夜飯。是崔翎親自操持的。

受了她的感染和影響,如今袁家的幾位嫂嫂都變成了吃貨,小一輩的侄兒侄女們也不例外,君子遠庖廚這句話在袁家早就已經被拋出了九霄云外。

不只幾位嫂嫂時常跟著她下廚房研究面點,連幾個哥哥也都成了廚房的常客。

尤其是崔翎和劉師傅研究新菜的時候,宅子里的廚房總是聚滿了人。

這一次也是如此。

因為想著要為自己嫁到袁家之后第一個團圓年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崔翎提前了好幾天就和劉師傅一起準備起了食材。

除夕那日一大早,她就鉆進了廚房。

家里一共五房,二十三口人。除了幾個小的。也要十七八口。

原先家中擺宴都是用的八仙桌。但后來經過崔翎的建議,又特地定制了幾張大圓桌,就放在正花廳那一擺。專門等著家宴時候用。

如此,大人和孩子們分開而坐。恰好便有兩大桌。

她得在傍晚之前,將兩大桌子的珍饈美食整治出來。

這雖然是一件看似龐大累人的差事,但因為有了嫂嫂們的幫忙,所以倒也變得快樂有趣起來,連大嫂宜寧郡主都來幫著做小點心了,一家妯娌五個齊心協力,很快便將這桌菜整治了出來。

晚宴擺在正花廳,那兒空間大,四周圍擺滿了各色花朵,漂亮極了。

堂前還有個小小的戲臺,崔翎一早就重金懸賞過府里的有才之人,假若肯在夜宴時給家里的主子們表演一個拿手節目,便有重金賞賜,以及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袁家的氣氛一直都很好,府里的下人們也是真心喜歡主子們的,尤其是五夫人,自從五夫人嫁進來后,下人們的伙食也得到了飛速的提高。

大家都服氣五夫人,所以對這個號召十分踴躍地響應。

到了除夕那夜,大圓桌上的菜還沒有全部布置好呢,小戲臺上的表演就開始了。

崔翎也是頭一次知道,家里的仆婦小廝間竟然還有那么多文藝能手。

哼歌小曲唱個小調說個快板這樣的就不提了,竟然還有口吞寶劍胸口碎大石的,這連番不斷的表演引得屋中一片驚詫贊嘆。

幾個小的看得入迷也就罷了,連老太君這等見過場面的人都看得直樂。

等到滿桌的菜肴布上來,屋子里的氣氛便更加熱鬧了。

袁家的家宴不似其他人家那樣窮講究,不分食,菜肴都放在一個盤子里共享,愛吃什么就吃什么,隨心意。

所以,遇到大伙兒都特別愛吃的菜時,常常幾筷子一涌而下,沒一會兒就將盤子里的菜吃個精光。

在這樣的氣氛之下,大伙兒都沸騰起來,觥籌交錯之間,各種暢所欲言。

連向來文靜不愛說話的欣姐兒都歪著小腦袋從隔壁桌問,“五嬸嬸我可以再吃一塊糖醋排骨嗎?我們桌上最后一塊給瑀兒吃掉了呢!”

崔翎自然立刻從自個兒桌上夾了兩塊過去,“欣姐兒你喜歡吃,等下回五嬸嬸專門給你做一盤。”

瑀哥兒也眼巴巴湊過來,“五嬸嬸,你不愛我了,你只給欣姐兒做,沒有想到我!”

他拿小腦袋去蹭崔翎的袖子,“五嬸嬸,不是說好了要做彼此的好朋友嗎,你就不能再給欣姐兒做排骨的時候,也給我留一盤?”

崔翎滿臉黑線,無奈極了,“行,行,只要你想吃,莫說一盤,十盤要給你做。”

鑒于她和瑀哥兒特殊的感情,在她懷孕生子的階段,她也從來都沒有忘記過這小屁孩。小屁孩也時常過來陪她和孩子們,他對珂兒和怡兒甚至要比他的親弟弟還要親。

由于太過熟悉的關系,瑀哥兒和她便有些沒大沒小。

其他幾位侄兒見了她,哪個不是尊敬又愛戴的。為了要吃到她親手做的獨門小菜,就連大的那幾位侄兒也沒有少對她溜須拍馬。

唯獨瑀哥兒,從來沒有忘記過要埋汰她。

不過,誰叫她和他感情深厚呢?她還是很享受這份親昵的。

家里的人聽了崔翎和瑀哥兒你來我往的貧嘴。都樂得不行,老太君更是笑得捧著肚子道,“哎呀呀,小四媳婦你看看,這還是咱們家一本正經的跟小老頭似的瑀哥兒嗎?”

從前的瑀哥兒人小鬼大,深沉得很,身上完全看不到孩童的稚氣。

而現在,他卻是孩子里最活潑的那個,尤其貧起嘴來。誰都不是他的對手。

蘇子畫也覺得很無奈。不過。崔翎嫁過來之后,她自己的性格也改變了許多,實在是怪不得瑀哥兒會受到“熏陶”。

好在瑀哥兒的這種變化。她也是喜歡的,所以她和四郎都樂見其成。

大伙兒一邊看著有才的下人層出不窮的表演。一邊品嘗著珍饈美食,彼此之間說著高興的話兒,其樂融融。

只有悅兒臉上似乎還有些感傷的神色。

崔翎見狀,便笑著說道,“雖然這不是我嫁到袁家來的頭一個新年,但卻是頭一次家里人聚得這樣齊,所以我給大家都準備了禮物。”

她清了清嗓子,“雖然禮物都不怎么值錢,卻是我和五郎一片心意,希望祖母,父親,哥哥嫂嫂,還有孩子們,都不要嫌棄。”

木槿聞言,便立刻叫婆子們將準備好的禮物交給崔翎。

崔翎親自分發。

給老太君是她親自做的一副白鴨絨護膝。

老太君年輕時候打仗時膝蓋受過舊傷,最近天氣冷,便總是隱隱作痛,不知道用了多少藥都不見好轉。

她想著白鴨絨比尋常的棉花都要保暖,若用這個做一對護膝,說不定能讓老太君好過一些,雖然也不知道具體效果,但她總想試一試。

給大將軍的是一把九發的連弩。

雖然大將軍已經解甲歸田,不再打仗了,但他老人家卻迷上了打獵,幾乎隔幾日就要去西山的圍場獵獸。

崔翎其實對兵器一點都不了解,但她前世的時候看過不少武俠小說,覺得九發連弩這個概念還挺有意思的,所以便將大概的設計跟五郎說了。

五郎也很有興趣,就找了能工巧匠去做,竟然還真的給做出來了。

這不,就當做禮物送給了大將軍,希望下一回他再去狩獵時,遇到速度比較快的動物能用這個來鎖定。

九發連弩呢,動物再快,也總有一發能中。

嫂嫂們的禮物都是做工精致設計新穎的珠釵,哥哥們的則是趁手的小工具,崔翎甚至還給四哥設計了一把古代版瑞士軍刀,雖然工藝不先進,造型略顯笨拙粗糙,可四哥看到時還是高興地兩眼發直。

孩子們的禮物則是玩具和各種特制的文具,都是市面上買不到的東西,多是崔翎親手設計,然后借由能工巧匠的手制作出來的,就算是大的那幾個見了也十分歡喜。

這除夕之夜,每個人都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禮物,高興極了。

但也都暗暗地想,等明年的除夕,也要像崔翎這樣花心思為家人準備禮物。

悅兒轉臉看了一圈,撅著嘴問道,“五嬸嬸,我的禮物呢?”

別人都有了,連幾個連話都不會說的弟弟也有禮物,就只拉下了她,她不依。

崔翎沖著她笑笑,“傻丫頭,怎么會少了你?你的禮物呀,早就已經放在你房里了,等你回屋自然就能看到。”ro

(天津小說網www.tmetb.com)

(快捷鍵:)

(快捷鍵:→)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版權歸作者翡胭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