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神醫

第六百零四章 慈溪的由來

第六百零四章慈溪的由來

葉景程被感動了,豆大的小眼睛里閃爍著點點淚花,兄弟,簡單的兩個字卻承載了太多的感情,兄弟,就是手足。

“驢子,你愿不愿意幫我,”陳浩的眼睛死死地盯著葉景程的雙眼,似乎想看到葉景程的內心世界。

“都說了我們是兄弟,我不幫你誰幫你,”葉景程語氣大大咧咧的,卻充滿了真誠和關愛。

“好,既然想幫我,就別這樣下去了,你只有走得更高更遠,才能幫到我,現在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你喜歡是經商還是從政,”

“經商,我還是算了吧,別看我長得肥頭大耳挺像個生意人,其實這個腦袋不好使,根本就不會算帳,你應該知道,我的數學成績,從小學五年級起,就沒有掛過一次綠燈,上次我們單位組織去旅游,看到路邊有人在賣山上的野果子,我上前問,這個果子怎么賣啊,他說兩元一個,于是我大叫道,這么貴啊,十元三個賣不賣,他愣了一愣,馬上一個勁的點頭說:行,賣給你了,回去以后我被同事們好一頓嘲笑,”

陳浩聽了是哈哈大笑,這個驢子還真是名符其實啊,“得,叫你驢子還真是侮辱了你的智商,以后我叫你蠢驢好不好,”

“滾,去死吧,”葉景程一腳飛了過來,陳浩不躲不閃,大大方方地讓葉景程踢,“砰,”葉景程感覺自己好像踢到了一根如意金箍棒,劇痛從腳趾頭一路向上直逼大腦,葉景程一邊跳著腳一邊喊著痛,“我靠,你練得是金鐘罩鐵布衫啊,這么硬,”

陳浩笑了笑,道:“是啊,想不想學,”

葉景程撇了撇嘴,“學這個有什么好,盡挨打,”

如果葉景程愿意經商,陳浩想等自己的汽車制造廠手續全部完備以后,讓他進汽車廠熟悉工作,學習經驗,等汽車廠進入正軌了,就把這個汽車廠交給他負責。

現在看來葉景程不喜歡經商,大概想走從政的路線了,葉景程從政也是一件好事情,雖然林正德和葉景程的老爸都是主政一方,如果陳浩想辦一些事情的時候向他們提出要求,他們大多都會同意,但是總沒有葉景程那樣如臂指使。

葉景程達到的位置越高,對陳浩的幫助也就越大,相信有陳浩的幫助,葉景程的仕途一定會一帆風順。

“現在你干的是什么工作,”陳浩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些臉紅,還說是兄弟,就連自己兄弟的工作都不知道,陳浩的心里有些自責,就算自己一直在京城忙碌,打個電話關心一下葉景程也可以啊。

“現在啊,我是滬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東分局馬橋工商所的所長,”葉景程道。

陳浩大吃一驚,問:“你大學畢業才一年半,就當上了一所之長了,怎么會這么快,”華夏的公務員很注重履歷和年齡,大學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是科員,按照三年一升的慣例,科員到主任科員再到副科長直至科長大概經過十二年,如果是破格提拔也至少要十年,工商所的所長至少也是個副科吧。

葉景程笑著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大學生四年的學習時間也算在工作時間里的好不好,”

陳浩恍然大悟,如果算上大學的這四年,葉景程的工作時間也有五年多了,升個所長那是理所當然。

“常言道,樹挪死人挪活,你老呆在那個破工商所里能有什么出息,只有主政一方才能做出成績來,升遷之路也寬廣的多,”陳浩勸道。

工商所的工作單調而穩定,就算你再努力,也不容易做出成績,再說領導也看不到。

“主政一方,我也想啊,可是哪有那么容易的事,現在整個華夏將發展經濟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那些工業發達,經濟增速快的鄉鎮都成了每個人眼里的香饃饃,哭著喊著要往里面鉆,哪里輪得到我,而那些窮鄉僻壤鳥不拉屎的地方,都是被人遺忘的角落,一旦進去了,就像古代的妃子被打入了冷宮,要多凄慘就有多凄慘,”葉景程哭喪著臉。

陳浩突然想起,沈月如的家鄉離這里不遠,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而且有著名的特產,,楊梅。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勝河溯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這是宋代詩人平可正的詩《楊梅》。

每到江南六月份的梅雨季節,樹上綠色葉子間一個個粒大飽滿鮮艷欲滴的楊梅就沉甸甸地將樹枝壓彎了腰,那果實紅得發紫,紫里又透著黑,放眼望去,滿山都是紅紫色的果實,像樹木都著了火。

楊梅味道酸中帶甜,酸甜交融,熟透了的楊梅那一股濃濃的甜讓人回味無窮,只要瞧見楊梅,每一個人都會心癢難耐,口水猛吞,恨不得馬上鉆進那片楊梅林飽吃一頓。

楊梅樹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樹,在華夏許多省份都有種植,但是楊梅樹需要腐殖質層厚的,酸性的黃色土壤,這種土壤只有沈月如的家鄉才有,所以,沈月如家鄉的楊梅,可以說是華夏最好吃的楊梅。

上次去沈月如家做客,記得她的家鄉名字叫慈溪,慈溪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

據說,董黯的母親黃氏得了一種難治的病,她想喝大隱溪的水,因為大隱是她的故鄉。

那時董黯母子住在慈湖以北的闞山腳下,距離大隱有三十里路,董黯經常早出晚歸,去大隱挑水給母親喝,后來又干脆把母親接到大隱溪邊居住,終于黃氏的病好了,他們又返回慈城。

有一天,董黯正在勞動,院子里忽然泉涌成渠,那泉水的味道絲毫不遜色于大隱溪的水,鄉里人都說董黯孝感天地,董黯卻說:“是吾母之慈所感也”,于是將這條渠水取名“慈溪”。

到了唐開元年間,縣令房琯把句章縣治從城山渡遷到慈城浮碧山,他望著不遠處闞山腳下的那一條“慈溪”,決定將“句章縣”改名為“慈溪縣”,這就是慈溪這個縣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