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歸燕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復仇(三)

第二百一十七章復仇(三)作品:《》

秦宜寧次日起身,請了穆靜湖到碩人齋來說話。

穆靜湖已換了身淡藍色的細棉直裰,頭用巾整齊的梳起,看起來就像是個尋常的讀書人。

這身衣裳還是秦宜寧吩咐寄云送去,強迫他穿上的,就這樣,他來時那身打著補丁的破衣裳也舍不得丟,還留著壓箱底。

“穆公子,請坐。”秦宜寧在碩人齋層的書房見他。

穆靜湖在圈椅坐下,好奇的歪著頭打量秦宜寧。

秦宜寧想,這位公子果真如寄云私下里說的,還真的有些不諳世事。哪里有男人會這么盯著個女子看的?

不過穆靜湖的眼神很干凈,秦宜寧看的出他只是純粹的好奇,并無任何其他的意思,這倒讓人對他生不出半分厭惡。

秦宜寧笑道:“是逄小王爺派你來的嗎?”

穆靜湖聽,便有些不大高興的道:“那只狐貍哪有資格派我做事。”

那只狐貍……

這話聽起來怎么還飽含哀怨呢。

想著逄梟狡詐多變的性子,再看面前這位有些呆還有些天真的公子,秦宜寧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真相。

這位說不定被逄梟狠狠的忽悠過。

“呃,公子請恕我冒犯之罪。那么您是逄之曦請來的?”

穆靜湖點點頭,道:“我從前賭輸了,欠了他的,這些年直欠著他也沒叫我還,我還當他忘了呢,前些日子他忽然找了我,說讓我來保護他未來的媳婦兒。”

說著又看了看秦宜寧,道:“你也夠想不開的,怎么會答應嫁給那只狐貍了。”

秦宜寧……

她能說她無言以對么。

她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步步與逄梟展成這樣關系的。這么說來,好像還真是步步不小心就入了逄梟的套,現在想抽身,也舍不得抽身了。

秦宜寧咳了咳,有些尷尬的道:“能得穆公子這樣武藝高強的大俠來保護,小女子感激不盡。”

“你又沒見過我動手,那天你還昏迷著呢,怎么知道我武藝高強?”

秦宜寧已經漸漸摸清了穆靜湖的性子,知道他這不是諷刺,也不含任何其他的意思,而是因為性子直率,有疑問脫口就問,便笑著道:“因為寄云見識了公子的能耐啊,我雖不懂得這些,寄云卻說您只不過兩三下就制服了那三人。”

穆靜湖便點點頭,認真的道:“我的武藝的確是挺厲害的,那只狐貍說讓我保護你到他攻下你們的國都,等他打下來大燕,我與他之間就兩清了。所以提前告訴你聲,你別想我能保護你輩子。”

正常人哪有當面自夸的?哪有直接說“打下大燕”這種話的?

看來這位公子,已經是不諳世事到定的地步。想來他是個長久習慣于獨居,不怎么需要與人打交道,本身性子又很直率憨厚的人。

秦宜寧還是很喜歡與這類人打交道的。因為與他們說話,不必考慮什么言語機鋒,不必猜測對方的話深層的含義,只要聽字面意思,與他直來直往便可。

是以秦宜寧認真的道:“是,公子說的我都明白了。只是這段日子,我能否請公子連帶著也保護下我的家人?”想了想,秦宜寧又補充句,“我家人經此難,已經剩的不多了……”

穆靜湖看著秦宜寧那蒼白的臉色,想著秦家人到底是“狐貍”的岳父家,就點點頭道:“好吧,誰叫我與那只狐貍是朋友的。我順手護著你們便是了。不過還是那句,我可不會久留的,等你們都城的城門被攻破我就要回去了。我山里還有許多事要做呢。”

旁服侍的寄云聽的都禁不住皺眉,若是有人在她面前這么說大周朝,她恐怕早就惱了,可不會有秦宜寧這般的好性子。

秦宜寧卻是點也不生氣,點頭道:“好,公子性子直爽,必定是諾千金之人,既然如此,近日就麻煩公子了,雖說公子是應約而來,小女子也要在此鄭重與公子道謝。”

秦宜寧說著站起身來給穆靜湖行禮。

穆靜湖暗想著,狐貍的媳婦可是比狐貍這個人講究的多了,便笑著還了禮。

秦宜寧雖失血過多虛弱的很,但她每日都要去靈堂給故去的親人守靈上香,每每見到那等場面,都要難過的哭場。幾日下來人顯得越憔悴,眼眶都是青的了。

隨著他們的計劃展開,京都城秦家被周朝皇帝安排刺客險些被滅門的消息,已經傳的人盡皆知。

吊唁之人絡繹不絕,其有秦家的朋友,有朝的同僚,也有并不相熟但仰慕秦槐遠高義的正義之士。

如此又過兩天,秦家即將在逝者出殯下葬當天凌遲三名刺客的消息,便被故意的夸大了番再度傳的滿城風雨。

這樣來,沉默了多日的皇帝和曹國丈終于被驚動了。

“皇上,臣以為秦蒙此事做的太過魯莽,終究失了平日的穩重啊。若是凌遲那三名刺客,恐怕會引起大周強烈的報復之心,如今虎賁軍盤踞在奚華城,旦激怒了姓逄的,他們的攻勢恐怕會更加凌厲。”曹國丈擰著眉行禮。

皇帝負手踱了好幾圈,憤怒的甩袖子,道:“那秦蒙也真是糊涂了。想不到他竟然也有這種不顧切的時候,他們家被屠了那么多人,的確是可悲可嘆,但他也不能全然不顧國家的現狀啊!咱們這邊急著聯絡韃靼,他不但不幫忙拖延時間,反而還敢做這等激怒大周人的事!簡直是不將國家興衰放在心上,虧得朕還當他是個忠臣!”

“皇上息怒。”曹國丈擔憂的道,“為今之計,只有皇上親自出馬,才能說服秦蒙打消這個念頭了。”

皇帝點了點頭,卻遲遲沒有下旨。

他是有些抗拒去秦家的。畢竟秦家出了那樣的事,誰能確定那里是否有刺客盯著?若是他貿然前去,卻被刺客傷了可如何是好?

是以皇帝思索片刻,還是吩咐道:“召秦槐遠入宮。”

曹國丈略微想就明白了皇帝的顧慮,了然道:“臣愿親自前往,這樣途也可適時地勸說秦蒙番。”

“如此甚好。”皇帝頷道,“如此你立即便去吧。”

“遵旨。”曹國丈行禮,退了下去。

待到御書房沒了旁人,皇帝對著后頭道:“顧愛卿。”

“臣在。”從內室之走出個須皆白的老者,對皇帝行禮。

此人是已經致政多年的帝師顧世雄,致政之前,還曾做過太子太師,待他致政之后,曹國丈才任了太師。

因這層關系,皇帝對顧世雄極為信任,顧家這些年雖稱不上烈火烹油,但卻也是京都城最為富貴的大家之。

“顧愛卿,朕命你尋的能工巧匠,你可尋的如何了?”

“回皇上,人已經找齊,已開始動工了。只是……皇上,老臣以為,如今戰事正亂,皇上近些日得了的財物,不如投于戰事較為妥當。”顧世雄說話時,老邁的身子略微顫抖。

皇帝凝眉道:“這些財物都是朕正常所得,也是天下百姓和商人對朕的番心意,況且朕已經決定了這大筆金銀如何處置,顧愛卿就只管做好分內之事吧。還是說,顧愛卿也要違拗朕的意思?”

皇帝近日又增了幾種稅種,將天下商人狠狠的盤剝了遍,又從百姓身上刮下來幾層油,如今他手里握著筆數額巨大的金銀。

這件事,他交給了心腹去辦,是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顧世雄見皇帝執意如此,便機智的行禮道:“臣不敢。臣方才也是想差了,皇上身為國之君,就有權決定這筆銀子的去向,任何人都無權置喙。”

“嗯。”皇帝滿意的捋順著胡須。又與顧世雄說了會話,才命心腹秘密送顧世雄離開。

這時秦槐遠也隨著曹國丈進了宮。

秦槐遠素來極懂得進退,否則單憑他出眾的才華并不足以讓皇帝對他信任多年。因而今日皇帝召秦槐遠進宮,有曹國丈先與秦槐遠說了番,再加上自己的威嚴,他是極有信心秦槐遠會聽自己安排的。

誰料想,秦槐遠進了御書房,跪下就叩頭哭訴,將秦家的慘狀說的聲聲泣血。

“……皇上吩咐微臣什么事,微臣都不敢不從,只是這群刺客太過猖狂,京都是天子腳下,在皇上的眼皮底下,大周的刺客就敢如此橫行,不但安排了大批刺客前來,還洗劫了臣的家!這分明是不將皇上的威嚴放在眼里啊!”

“皇上富有四海,威震天下,如今大周與大燕又已開戰,若是此時對這三人輕縱,豈不是告訴天下人皇上是怕了大周朝?臣為皇上龍威考慮,才決定必須處死這三人,還請皇上明鑒!”

皇帝聞言就有些動搖。

雖然他很害怕惹怒大周人,換來更加兇猛的攻勢,但自己的體面還需要顧及的,秦家要凌遲刺客的消息都傳開了,他若是明目張膽的阻攔,怕會被人背后詬病。

可是若真讓秦家刮了這三人,皇帝還有些害怕。

思及此,皇帝想了個折的辦法,笑著扶秦槐遠起來,道:“秦愛卿啊,你們家的事,朕知道,也能夠理解,只是凌遲這種事也太過血腥殘忍了。你們可以抓了這三人,出殯當日在墳前鞭笞番,以儆效尤也便罷了。至于凌遲,朕看還是免了吧。”

ps:今晚還有兩更。停電更新時間不穩定,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