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女術師

第一百五十八章梵語

但也有一點差別的,那就是她現在還是個大活人,不是孤魂野鬼。可她也明白了,為什么越是靠近白柱,身體會覺得很舒服?

因為她的靈魂受不了引魂經的勾引!!!

她一點也不想承認這個事實,可她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她只知道是進了鬼門陣,這里沒有鬼,只有她一個人,可師父所說的鬼門陣中,并沒有關于石臺的描述。

洛小北額頭的黑線又下來了,師父沒說過石臺,只有三種可能:一是他老人家忘了;二是這石臺單獨成陣;三是鬼門陣和這九座石臺組成了一個陣!

可她翻遍了腦海中的記憶,完全沒有關于九座石臺的信息,也有一種可能,是她自己忘了。但她既然能憑借引魂經便看出鬼門陣,沒道理特征如此明顯的石臺也看不出來。

身下的石頭已經停止晃動,洛小北起身,居高臨下往四周看去。她在上來前看到的是一片青山綠水,可是現在一眼望過去,是朦朧的一片白色。

除了石臺和白玉柱,別的東西她一個也看不見。她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這是鬼打墻了。

試問,你所在的只是白茫茫的一片區域,放在你面前的只有那幾個位置明顯的不斷循環的路標,你又如何能出得去?

但她不想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如果這樣,那她真的就要被馭鬼樁控制心智變成鬼魅了。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不要去思考負面的東西。

深吸一口氣,她盤腿在石臺上坐下來,眼眸微闔,挺直脊背,左手豎在胸前,中指和無名指彎曲緊扣掌心,薄唇輕啟,一連串的佛家梵語從她口中出來。

這個手勢搭配上梵語?洛小北也疑惑過,可師父說佛道不分家,要緊的時候能保住命就行。

梵語一出,似乎成了一個個的真實的字體,金色的光束圍繞著洛小北轉圈,直到將她整個人徹底包裹成了一個金色的蠶繭。那兩道白色的線條似乎不敢靠近,竟然直接繞了個彎從蠶繭的一側緩緩往上飄去。

這是最好用的法子,梵語帶有佛光,將外界的污穢隔離開來,使洛小北不受影響。這也是最笨的法子,她要一直坐在此處,不能動彈。

這一刻,洛小北的思緒竟然也飄了出去。她想到師父告訴她的,不到要緊的時候這個辦法不能輕易使用。

因為她的靈智還未全開,原地坐定需要極大的耐力和耐性,而洛小北明顯是個跳脫的姑娘,她只有一些靈氣,靈智還欠缺,不能抵擋佛家梵語給她帶來的巨大的沖擊力。

除非,她能徹底領梵語所要傳達的意義,否則她會因為靈智不達,承受不了如此深厚的佛家正氣而導致經脈爆裂。

說白了,七竅流血都不算,她將會全身大出血,然后死了!

洛小北皺眉,她知道哪怕她用出了梵語護體,心智還是受了馭鬼樁的影響,否則她并不會在這個時候分心去想別的事。

眉頭輕皺,薄唇不斷吐出金色的字符,那金色的蠶繭又厚了幾分,洛小北額頭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豎著的左手也開始微微顫抖。

她還是高看了自己,也小瞧了佛家梵語的浩然正氣,但此刻要停下來已經不行,她既然已經開了頭,被她誦了還不到三分之一的梵語,也才剛剛開始。

如果貿然停下,她就真的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強大的佛光將會把她壓扁,或者直接壓成肉醬。

可她要是不能在這個短暫的時間里領悟梵語的內涵,那她最后的結局也很慘。她沒有別的辦法破陣,因為她知道鬼門陣已經和九個石臺的陣法連接在一起,她必須要同時破了兩個陣才有可能出去。

時間越久,蠶繭越厚,洛小北的聲音已經消失聽不見,只有金色的佛光穿透皚皚白霧吞噬著這未可知的一切。

“咚——”

渾厚的鐘聲嚴肅又莊重,巨大的轟鳴聲鋪天蓋地的襲來,震得洛小北心神一顫,那雙緊擰的眉動了動,額角滑下一滴微不可察的汗珠,闔上的雙眸輕輕睜開,入眼之處,依舊是一片皚皚白霧。

洛小北的眉頭緊皺,卻不敢亂想,她知道,最要緊的時刻到了。

眼前緩緩出現一排金色的梵文,洛小北抬眼看去,那梵文蒼勁有力又龍飛鳳舞般的瀟灑飄逸,可那上頭莊重嚴肅的佛光又讓人肅然起敬。

洛小北抿唇,那張有些蒼白的臉,已經看不出來別的情緒,只有皺著的眉頭顯示,這次真的是遇到麻煩了。

“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間,發菩提心。”

片刻的思索,洛小北抬頭,冷笑,對著白茫茫的一片虛無大聲問道:“人生在世不過須臾,菩提與我何干?”

那虛無處仿佛聽見了洛小北的問話,十六個字消失,金色的光芒乍現,似乎是在回答她的疑問。

“眾生世界,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洛小北再次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抬頭,聲音空靈,“何為眾生世界?”

那金色的字符再次變換,一遍又一遍回答洛小北的問題,“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洛小北再次冷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倘若人人心向菩提,又何來六道輪回?一切自有法在,菩提不菩提,自由心證。”

那佛光再次變換,“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説實是非法。”

非法?洛小北倒是笑了,也不再盤腿,整個人起身,盯著那幾行字,一字一頓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佛說眾生平等,這世間卻依然分了三六九等。佛不渡人,世人只求自己渡自己,又何來菩提之心去渡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