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來自踏腳石的反擊

被出軌主婦的反擊 9

被出軌主婦的反擊9

被出軌主婦的反擊9

作品:

作者:螃蟹爬著走

最強,最快更新!

“那可不是,這粥可是我們小顧特意起了一大早,然后摘了野菜特意熬煮的。還別說,這粥讓我想起了我家里那位,一樣好喝。哈哈哈哈”

顧清平深有同感的點點頭,這粥的確好喝,看來顧男神還有家庭煮夫的潛力,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吃過早餐之后,他們就繼續趕路了,司機大叔說如果一路上順利,那么天黑之前一準能到達村落。他們要去的這個山村名叫磊石村,至于為什么叫這個名字,顧嘉樹解釋說這是因為那里的山體都是花崗巖材質,山上樹木稀少,故遠遠望去如同一塊又一塊巨石磊在那里。這磊石村又指這個山村有許多的大石塊,十分的奇特。

磊石村的村民世代生活在這里,很少出去,如果不是國家一直在發展,他們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外面繁華的世界。不是他們不想出去,而是出去實在太難了,唯一一道通往外界的路還是他們近幾十年才用人力鋪出來的,就為了家里的娃兒能去上縣城中的學校。

說是說縣城的學校,但是實際上那縣城和他們足足隔了好幾座大山。他們的娃兒要在天還剛剛擦亮的時候就起床踏上去學校的路上,然后又是在天色漆黑的時候才能回到家。這里面的艱難險阻怕也只有體會過人才清楚的知道。

他們這次來的時間倒是湊巧,那些孩子恰好放了寒假,這會兒雖然天色已經漆黑,卻也懂事的站在父母身邊眺望著村口的方向。

“大牛,春花,你們說的客人們可要什么時候到啊!再晚的話,咱們悶在灶頭里的飯菜可要涼了。要是讓客人遠道而來吃冷掉的飯菜,那可是我們的招待不周啊。”老村長佝僂著背,憂心忡忡的說道。

大牛和春花是顧清平資助那兩個學生,他們聽到老村長叫他們的小名時沒有半點的不樂意,反而是身邊的村名們提了出來。

“村長啊,你可不要大牛、春花的叫了,人家現在是城里的學生,要叫他們大名!是吧,鵬程、姍姍?”

老村長不樂意急了,氣呼呼的說道:“他們飛的再怎么高,可他們還是從咱們磊石村出去的孩子!我叫他們小名怎么了,這是告訴他們不要忘根!”

鵬程和姍姍一左一右扶著年邁的老村長,嘴里說著逗他開心的話。

“村長爺爺您放心吧,我和姍姍可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我們兄妹兩個吃村里的百家飯長大的,心里呀肯定是記著恩情的。”

一旁的姍姍也附和道:“我和哥哥以后再怎么出息,只要村長爺爺愿意叫我們小名,我們都愿意的。”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逗得老村長眉開眼笑,仿佛身上的陳年舊疾都去了不少。

當顧清平到的時候,最先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場面。雖說她資助的兩個孩子從來沒有見過她,但是她卻見過他們不少的照片。當初確定資助他們的時候,顧清平還特意跑去他們在的學校看過他們,所以這會兒一眼就認了出來。

磊石村的村名幫著卸貨,而村長帶著幾個婦人領著他們去了大祠堂用晚膳。

這大祠堂是這里叫法,望里面走是磊石村世世代代的先祖排位,而他們只是在外圍的大廳吃飯。據村長說,他們凡是遇到各種紅白事,都是在這里煮大鍋飯的,還讓他們千萬別嫌棄。

一路走去,顧清平發現這里的建筑還處在木質結構中,不是說他們不用水泥,而是居住的房屋竟然都是刷了黑漆的木板,看起來危險極了。不過這里的環境倒是十分的好,是一種純天然無污染的感覺。清澈的溪水,野趣的山石,還有新鮮的空氣……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顧清平深深的愛上了這里。

晉代陶淵明層寫過一篇《桃花源記》,那篇文章顧清平印象非常深刻。是以在看到這里的景色的時候,顧清平就在想,如果桃花源真的存在的話,那么這里就是最佳的選擇。

只是可惜,現代不存在桃花源,就像這里雖然有著媲美桃花源的風景,但是卻被打上落后的標簽。這里的孩子需要翻越好幾座大山才能上學,這里的有些村民可能這輩子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隔了幾座山的縣城。

如果,他們在這里建起一座座學校,如果他們能打通去外面的路,那這里,是不是會變成真正的桃花源?

顧清平不知道答案,但是她認為起碼這些孩子不用再走以前那樣辛苦的求學路了。被她資助的鵬程和姍姍是幸運的,但是她想把這份幸運盡可能的帶給這里的每一個孩子。

顧清平想著,如果等所有的事情了了,她一定要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然后用來幫助這些辛苦求學的孩子。

生命其實可以很精彩,她不比因為一些骯臟的人就抹掉對生活的熱愛。她是顧清平,驕傲自信的顧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