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新羽

第二百四十二章此地空余黃鶴樓

《》

按道理能得到承國公這樣的老臣相助,那是當權者求之不得的好事,皇帝卻不這么想。他被喬宏蒙在鼓里,覺得簡親王并不可怕,消滅他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承國公等進言,就不是什么美事,反而因為說了實話而打了皇帝臉,令皇帝十分不喜。他礙于這些老臣的身份沒有責罰他們,卻對他們提出的條陳抱以冷遇。

老臣們料敵在先,對于帝都的防守,以及前線的進攻殲敵都提出了有效的方略,如果皇帝謙虛一些,能按照老臣們的建議守城,那么大周朝還能減輕幾分覆滅的危險。

可惜皇帝剛愎自用,滿以為自己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根本不把承國公等人的進言當回事。承國公等人興興頭頭的來,卻滿心委屈的離開,他們都知道,如今這個朝廷,已經不是當初先皇立國時的那一個了。

朝中靡費之風盛行,大臣們漸漸意識到,以帝都的現狀,根本不是簡親王的對手,等著改朝換代之后,新皇若是不喜,那么極有可能面臨抄家滅族的危險,還不如及時行樂,趁著現在還有大把時間吃喝玩樂。

皇帝看到這一幕,還以為這是大周興盛的表現,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上朝時都帶著少見的笑容。

這一切假象都比現實美好得多,以至于所有的當事人都自欺欺人,沉溺于其中。

整件事在一個大家沒有想到的時間爆發出來,喬宏突然不告而別。皇帝很奇怪,第一反應還以為他被叛軍所俘虜,只能啟用了楚昊天來偵破此事。

楚昊天先是以自己病體未愈為借口,請皇帝另尋高明,被皇帝責罵了一頓后,方才勉強接了旨。他拖延了許久,方才去北鎮撫司辦公,派出人手稽查此案。

七天后,錦衣衛的探子將喬宏捉拿回來。原來他逃竄到了距離帝都三百里的一個荒僻小村莊。

皇帝親自審問喬宏,這才知道自己長久以來接到的戰報都是假的。皇帝這一驚可非同小可,他意識到真實情況必定更加嚴重,他將喬宏判了剮刑,那些跟隨他的小太監都判了斬首。

懲處了罪魁禍首,皇帝這才鼓起勇氣了解真實的戰況。楚昊天以長久沒有辦公為名,接了旨卻沒有交上戰報,皇帝急不可耐,正巧兵部收到了最新的戰報,連忙交給皇帝。

這一份戰報簽署的日期是五天前,上面以沉痛的語氣述說了簡親王叛軍勢不可擋,威州已經落入敵手,威州太守麾下一名城門官通敵,私自打開了城門放敵軍入內。

叛軍入城之際,官兵放下武器投降,致使叛軍不費一兵一卒就取了威州。威州太守自覺有負皇恩,拒絕了簡親王的招降,在城頭上自刎。

而威州距離帝都不過六天的路程,如果騎兵放開馬速奔馳,只需要三天就可以趕到。皇帝頹然坐在龍椅之上,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徹底擊垮了他。

根據這份戰報,也許叛軍已經兵臨城下了,而他還被蒙在鼓里。群臣都知道大事不妙,往日里搶著說話的聰明勁都不見了,一個個低著頭像鵪鶉一樣。

皇帝看一眼這些高官厚祿的大臣,突然暴怒起來,咆哮道:“你們平素不是最喜指手畫腳么?為何現在不說話了?”

他不顧儀態,走下御座,用手中的戰報抽打著一個個大臣們,“尚書?御史?你們給朕拿出御敵之計來!”

被他打到的大臣跪倒在地,接二連三的跪倒了一大片,皇帝悚然一驚,大殿上跪滿了了人,卻沒有一個愿意站出來為他抗敵,大周朝堂已經沒有可用之人了!

皇帝失望之余,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獰笑,既然如此,他要先殺了這些人祭旗,朱氏皇朝沒理由養這些沒用的閑人。

沈毓偷眼看向皇帝,見他臉色猙獰,知道他動了殺心,忙起身道:“皇上,臣有本要奏。”

皇帝就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邊走向御座,一邊說道:“快講!”

“是,承國公,還有幾位老公爺,前幾天不是上書獻言獻策,說道一旦叛軍北上,他們有辦法守住帝都,皇上不如把他們叫來問一問吧!”沈毓胸有成竹道,禍水東引一向是他的特長。

皇帝大喜,忙命人宣召幾位老臣。這幾位老國公接旨后,立刻趕了過來,他們果然也不負眾望,當著眾臣的面立下軍令狀,誓死捍衛帝都。

帝都駐扎著三萬御林軍,除此以外,還可以緊急調派附近幾個衛所的兵力,這些衛所都在天子腳下,應該還沒有被叛軍策反。

而且帝都城墻堅固,城內儲備著充足的糧草,閉緊城門,憑著現有的裝備和糧草,叛軍就算強攻,沒有一年也打不下來。

魯國公頭頭是道的分析了一遍,皇帝這才覺得自己剛才是杞人憂天了,他偷偷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笑岑岑的對幾位老臣說道:“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此言不虛,還是幾位老公爺有經驗,這樣吧,朕就將守城的重任交給你們了!”

皇帝打了一個哈切,他最近憂心叛軍,已經很久沒有親近妃子,夜間也睡不踏實,現在心松下來,他才覺得困倦起來。

“朕夙夜操勞國事,實在是疲累,今天朝會就到這里吧,”皇帝滿臉疲態。

“還請皇上制定平定叛賊的方略!”魯國公一向耿直,沒有看出來皇帝已經不耐煩了。

果然皇帝變了臉色:“朕不是將守城之事交給了你們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們都是老臣,一向高官厚祿供養著你們,你們更要做好楷模!”他言罷起身,又打了一個哈切,這才在太監的攙扶下揚長而去。

魯國公還想再說什么,被身邊的承國公一把拉住,沖著他搖了搖頭。朝臣們見皇帝走了,這才愁眉苦臉的從地上爬起來。他們一直跪著,膝蓋都快斷了。

朝臣們圍攏在幾位老臣身邊,七嘴八舌的追問御敵之計,該如何保全身家性命。魯國公一雙濃眉已經花白,他雙眉一挑,怒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報國,還想著保全自己,實在是可惡至極!”

那些怕死的大臣被訓斥,一個個都臉紅不已。另一位老國公斥退了眾臣,只留下兵部戶部幾位主事,一起商量如何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