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轉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錯

第一百九十七章踏錯

王聿感慨道:“武進伯也算是一代英豪,竟然就這樣死在自家外甥手上……東郭先生的遭遇也不過如此了……”

“不過,”他話鋒一轉,笑道,“若此事為真,對于王爺來說倒是件天大的喜事。品書網只是裴將軍你只身涉險,若有差池,卻是得不償失,王爺也必定不許你如此。”

裴敏中笑道:“我意已決,若向來前怕狼后怕虎,又豈能成就大事?方才我已與秦朗商議過了,我手下的五萬人由他統轄,聽令于將軍。我帶上戎真和二十名親衛,盡量速去速回。若一切順利,耽誤不了太多工夫。”

王聿面上露出欽佩的表情,他笑道:“論當今天下英雄,裴將軍怕是要名列前茅的。我雖癡長你幾歲,卻也是自嘆不如啊!若有能相幫之處,裴將軍但說無妨,但凡我能辦到的,絕不推辭!”

裴敏中拱手笑道:“多謝王將軍!事情我都已安排妥當,等會兒我回營帳給王爺寫封書信告知詳情,還要勞煩王將軍著人妥善送回金陵。”

王聿笑道:“自當盡力。”

裴敏中回到自己的營帳,研好墨,鋪開信紙,仔仔細細地給梁瓚說明了遼東的情形和自己非去不可的理由。

待他給宣惠寫信時,筆卻頓在半空中,遲遲不能下筆。突然間,一滴墨汁從筆尖滑落,摔在潔白簇新的信箋上。

裴敏中嘆了口氣,將筆擱回筆架,把污了的信紙揉了,只將自己前幾日寫給宣惠的隨筆塞進信封,沒有提及自己要去遼東的事情。

等梁瓚收到裴敏中的書信時,他已經起身去遼東有五六日了。梁瓚匆匆忙忙地叫來薛元翰,將書信與他看了,然后急道:“慎之這不是去闖龍潭虎穴么?何至于一定要如此!如今也不知他走到哪里了,叫也叫不回來!”

薛元翰想了想,說道:“照前兩日遼東來的消息看,劉廣勝在遼陽城外吃了大敗仗,似是已經準備撤兵回京城。可消息里也沒有提及田登文的死因……若田登文沒死,那便是他打敗了劉廣勝。可誘慎之前去,于他又有何利呢?”

梁瓚點點頭,接著他的話說道:“正是如此,田登文并沒有非要慎之不可的理由。同樣,若是田登文死了,那么打敗劉廣勝的很有可能就是海西人。可海西人一樣沒有設圈套給慎之的必要……”

薛元翰道:“排除這些不太可能的情況,那便只有一種情況說得通。或許這封信真的就是林應春寫的,他的目的也是真的要向王爺投誠。”

梁瓚蹙眉道:“但愿如此……可慎之這樣也還是太冒險了!”

薛元翰寬慰道:“王爺無需焦躁,再等等吧。咱們與慎之從小到大的交情,他不是個貪功冒進的人。”

梁瓚嘆了口氣,忽又說道:“慎之在信里專門說了不要告訴宣惠。若她問起,只說前線一切都好便是。”

宣惠捧著梁瓚派人送過來的信,照例看了一遍又一遍,可她越看越覺得疑惑。

通常從前線送信過來需要五六日的時間,但裴敏中一向在送信前會寫一張新的,未必是什么重要的內容,但必定是送信前一天寫的。

手中這疊信紙里,最晚的一張也是九天前的了……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可梁瓚也好,薛元翰也好,這兩日情緒并未有什么變化,問他們也只說一切都好。

宣惠將信紙小心翼翼地收好,重新拿起繡繃開始繡嫁衣。她安慰自己說應當是自己多心了,可一不小心針卻扎歪了,左手食指上瞬間出現一個綠豆大小的血珠。

宣惠將手指放在口中吮吸著,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起來。

幾日后的裴敏中,卻正如宣惠所預感的那樣,碰到了不大不小的險情。

他在去遼東的路上時,就探知劉廣勝被打得大敗,已經帶著殘兵敗將由陸路回了京城。

而劉廣勝之所以大敗,乃是因為海西人的突襲。原本他與遼東軍激戰正酣,連攻城的云梯都已經架好,攻城錘也預備好了。誰知從北邊出現一大隊海西騎兵,猶如天降神兵般的將劉廣勝的天順軍瞬間沖散,被迫分成了兩半。

海西騎兵將這兩半敵軍分別包圍,刀斧手和弓弩手就在后面沖了上來。

天順軍既被沖散,陣法皆亂,令行而士兵不能從,一時間在遼陽城外亂成一團,被砍死射死者甚眾,就連被騎兵馬匹踩踏而死的都不計其數。

經此一役,劉廣勝的銳氣大大受挫,即使再生氣,他也不得不認命,踏上了回京城的路。

裴敏中好不容易混入遼陽城,可里面的百姓經過這兩年的動蕩,早已所剩無幾,一行人連個借宿之處都十分難尋。

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后,裴敏中便想去遼東軍大營碰碰運氣,看能否與林應春接上頭。

然而不巧的是,沒有碰到林應春,他卻碰到了故人,穆騰伊。

他將裴敏中“請”到自己暫居的宅子內,便笑道:“莫不是世子也知我時常想念你,故而從開封跑到遼陽來見我?”

裴敏中喝了口茶,暗自思忖著如何應答。穆騰伊卻是一副好整以暇的神態,只顧笑盈盈地看著裴敏中。

裴敏中只好答道:“因安王爺聽說劉廣勝來攻打遼東,便派我前來看看裕王是否安好。”

穆騰伊嗤笑一聲:“這樣的話,世子自己信么?若是真惦記自家兄長,為何不直接帶兵來打呢?”

裴敏中道:“金陵路途遙遠不說,中間隔著汕東、北直隸、京城,如何能帶兵直接到遼東?王子未免有些異想天開了。”

穆騰伊笑道:“你們南直隸地界,借著運河的便利,成了天下最富庶之地,卻為何連用船載兵的法子也不會?”

裴敏中冷笑道:“金陵卻沒有那樣大的船,可以裝下這許多人。”

“這話倒也不錯,我也是到了這遼陽城后才知道原來你們大周朝還有這許多水軍呢!”

裴敏中心中一動,面上卻不動聲色。

穆騰伊笑道:“世子何必擺出一副與我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模樣?既然你是來問裕王安好的,那我就叫了他過來,讓你好好請個安。”

本書來自品&書#網/book/html/38/38073/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