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草頭王

第五卷 博弈 第298章 “瘋狂的冒險”

第五卷博弈第298章“瘋狂的冒險

羅斯福也不想這樣,但自中日之間的這次出人意料的交換,不僅一舉破解了美軍在北亞的所有后繼手段,更優化了日德對俄包圍的戰斗力量,使得日軍戰力提高將近一倍,對俄戰局、對英美所構建的整個歐洲戰略計劃影響實在太大。

誰也沒有想到石原莞爾竟有那么大魄力,為繼續戰斗,將到手的戰果就這么轉化成戰力。斯大L想不到,丘吉爾想不到、羅斯福也想不到,甚至在談判之初連吳克和石原莞爾自己都想不到。美軍對北亞的進攻其實是誘發這場交換的導火索。

戰局如此,逼迫羅斯福、丘吉爾等人不得不重新制定戰略計劃,俄國迫在眉睫的戰情讓英美聯軍沒有任何選擇,最終不得不將目光對準土耳其。其實,與其逼迫中立國土耳其,從其海峽借道,在羅斯福眼中,還不如直接逼迫西班牙。

由西班牙登陸,逼迫西班牙參戰可以直接對進行對法國的收復行動,并且也可以直接對德國本土進行威脅,然而時間上并不允許,俄國根本沒有可能支持到那個時刻。對此英美兩國都取得共識,甚至連與斯大L一樣自私的丘吉爾都不得不暫緩收復本土的準備,配合美國政府從各方面對土耳其政府進行威逼利誘,以圖盡快進入斯大林格勒周圍參戰。中旬,隨著赫爾到達中國,在一些捆綁協議簽訂之后。中國給與了英美與日本同樣的待遇,準許英美在中國就一些物資與日本進行競爭性搶購。同時,中國方便告誡日美各商業團體,競爭搶購地物資。不得影響普通百姓生活。

于此同時,在方先本的策劃下,中國貨幣正式走向世界,取代了原先英鎊的位置。其實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急速擴大。以及中國穩定且高速發展地政治經濟局勢和硬通貨儲備,中國紙幣已經被各國商業團體廣泛使用。

畢竟所有的商業交易不能都以硬通貨進行,而戰爭讓各國貨幣幾乎都大幅度貶值,尤其英鎊、馬克、日幣、盧布等等,貶值的規模簡直超過所有人預期,不僅如此,這些交戰國之間為打擊對方的金融財政,還以國家機器大肆制造敵對國地貨幣,這造成交戰國之間“假幣”漫天飛,連美國也受到極大影響。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不斷升值并且有足夠硬通貨進行保證的中國貨幣,隨著中國商品、中國軍火迅速被各國所接受,并逐漸成為國際間貿易交割的一種結算方式。但這種結算方式。或多或少的讓貨幣貶值迅速的國家得到不少好處,這也迫使方先本不得不提前將貨幣世界化。并通過一定的貶值調控,來確保中國商人利益以及國家利益。

正如羅斯福想不到中日會進行那樣一次“魔鬼般”的合作一樣,吳克也沒有想到土耳其會突然對英美屈服。七月初。在英美艦隊強行沖進愛琴海后,又以航母飛機護航直破黑海海峽南端的達達尼爾海峽,并進入土耳其內海,向北端博斯普魯斯海峽進逼。.而此前一直在美英和德意之間搖擺不定的土耳其,除了在海峽兩岸布置炮兵陣地以示抗議外,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激烈軍事手段來制止美英聯軍此次行動。這一切讓吳克感到十分不可思議,土耳其在對外交往中不是一直宣稱自己如何如何強大嗎?并且一直以土耳其帝國自稱,即使在向自己購買軍火時,還驕傲的如同孔雀一般,死撐著不肯放下他們所謂地尊嚴,怎么現在面對美英航母艦隊就忽然變軟了呢?

從地理位置分析,美英航母這么沖進達達尼爾海峽,絕對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冒險。黑海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黑海,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連接愛琴海,兩海峽之間就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

吳克雖然沒有親眼看見,可根據搜集來的情報顯示,連接土耳其內海與黑海地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約30多公里,最寬約3公里左右,最窄處只有500多米、平均深度60多米、最深處100多米;而達達尼爾海峽連接土耳其內海和愛琴海,全長60多公里,最寬處6公里多一點,最窄處不過1公里半左右,平均深度50多米,中部深度不到100米。

這樣的海峽,無論對什么海軍來說都是噩夢。想要封鎖海峽,土耳其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海軍,只要在美英海軍進入海峽之前,以足夠多地水雷密布這兩處海峽,就可以將美英航母艦隊完全阻擋在愛琴海。更不用提,在達達尼爾狹長的海峽兩側,任何火炮、機槍、步槍都可以對海峽進行全覆蓋轟炸掃射。

可以說,美英航母想要沖過達達尼爾海峽,就必須要在長達上百公里的各種火力密集轟炸、掃射中突擊。海軍艦隊畢竟不是步兵,即使沒有水雷,只要幾艘大一點地巡洋艦被擊沉,航道就可能被沉船封鎖,航母那樣的龐然大物一旦被阻,在那狹窄的水道中絕對難以機動,等待他的只有被動挨打的結局。如果沒有步兵徹底清除海峽兩岸的敵對陣地,美英航母這次冒險就顯得非常瘋狂。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達達尼爾戰役,充分說明了此地重要。有意思的是,當時英國所率協約國的軍隊也是為支援俄國軍隊而戰,只不過那次英國以及其盟國僅僅進攻土耳其帝國控制達達尼爾海峽的一個半島,就付出了21萬人傷亡、3艘戰列艦沉沒、三艘被重創的代價,并且最終以失敗告終。

吳克難以明白,對土耳其來說。有這么輝煌的戰果,有歷史上地仇恨,為什么會不放一槍一炮的向美英屈服?難道隨著土耳其大帝國的解散,這些匈奴后裔已經失去了他們所標榜的彪悍了嗎?情報顯示。德軍在歐洲地巨大戰果,讓土耳其比較偏向于德軍,難道希特勒對土耳其政府突然失去影響?

當美英航母進入土耳其內海,并急速向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沖擊時。吳克接到這一情報,甚至以為哪個大膽的情報人員在與自己開玩笑。其實,吳克不知道,土耳其自一戰失敗后,一直希望能夠重振昔日雄風,但是,在迅速崛起的俄德等國壓制下,處境頗為艱難。

尤其因地緣政治影響,俄國為使其駐扎于黑海的黑海艦隊擁有自由地出海口,對土耳其的控制可以說不遺余力。這才導致土耳其在政治意向上逐漸偏向于德國,同時,對當時與俄對立的美英等國也多有接觸。大戰開始后。土耳其因一戰失敗元氣未復,不愿意卷入這場戰爭。因此采取中立措施。

然而,當德軍幾乎完全擊潰俄軍時,土耳其感覺到了危機。以黑海海峽的重要地理位置。土耳其很難相信,德軍在完全控制俄國領土后,會對土耳其沒有任何野心。土耳其當政者知道,中立對希特勒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德軍攻擊英法之時,俄國也表示中立,最終德軍還不是對俄國展開突襲!

出于這樣的考慮,土耳其雖然一直對斯大L恨之入骨,卻在此時也不希望俄軍就此滅亡,因此當美英聯軍表示出強硬立場后,土耳其暗中與美英等國簽訂大量秘密協議,如同默許德軍潛艇軍艦進入黑海一樣,土耳其默許美英航母“強行”突破黑海海峽,這是土耳其在戰略上的一種平衡政策。吳克即使比較了解二戰,但對此也并不十分清晰,詫異是必然的。

土耳其忽然轉變,使希特勒措手不及。就在前一日,德軍情報機關得到美英航母艦隊攜帶大量士兵正進入愛琴海,希特勒還就此與土耳其政府通電,土耳其政府當即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證,絕不會允許美英聯軍出入黑海海峽,此時,希特勒知道自己上當了!

大罵土耳其背信棄義的同時,暴跳如雷的希特勒急忙命令在黑海地部分軍艦,迅速向博斯普魯斯海峽靠近,企圖在美英航母到來之前封鎖海峽。同時,德空軍元帥戈林接到希特勒急電,命令遠程空軍立刻直飛博斯普魯斯海峽并對海峽內的所有軍艦實施無差別轟炸,部分中程轟炸機、戰機也立刻轉場保加利亞、羅納尼亞,準備對美英航母進行攔截。

希特勒知道,此時對俄進攻已經進入最后階段,美英航母艦隊進入黑海,必將使俄軍得到補充,將戰役向后延長,一旦戰爭再次進入冬季,幾百萬德軍又將在野外冰雪漫天的日子里,不得不面對嚴峻補給困難,嚴寒、饑餓、俄雪地游擊戰將如同上一年一般帶給德軍巨大傷亡。

希特勒反應速度已經非常快速,然而幾乎瘋狂起來地美英聯軍也非常迅速。美英以兩艘航母、四艘戰列艦為主組成的艦隊,甚至沒有對博斯普魯斯海峽進行仔細偵查,以潛艇、巡洋艦在前方開路,同時雷達兵、聲納兵則全神貫注地注意著海底、天空的任何一絲變化。

在美英聯合艦隊進入愛琴海之時,曾在愛琴海受到德軍潛艇偷襲,此時還有四艘戰列艦、兩艘航母分別于愛琴海、地中海以及直布羅陀海峽與德國海軍激烈交鋒。聯合艦隊司令官雖然知道兩大海峽以及土耳其內海沒有德軍戰艦,但對于神出鬼沒的德軍潛艇卻非常擔心。

正如吳克所知道地那樣,聯合艦隊司令官不允許艦隊在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出現任何一點意外,哪怕只有一艘大型戰列艦,在海峽最狹窄指出只要被潛艇偷襲沉沒,對整個艦隊來說都將是種災難。因此,聯合艦隊司令官嚴令艦隊以最高速度行駛,同時速度最快的輕型艦艇,則在前面走走停停,負責對海底進行偵聽。

僅僅一個多小時,當黑海廣袤的海面出現在聯合艦隊各艦指揮官面前時,這場驚心動魄的冒險穿越,終于從進入達達尼爾海峽開始10個小時后宣告成功。聯合艦隊司令隨即艦隊立刻在海口位置散開,對后繼幾十艘大型運兵船實施保護。

艦隊突入黑海,最終只能給地面進攻帶來輔助作用,并在未來保證軍火物資補給以及對俄軍輸送彈藥、糧食、醫藥等急需物資,聯合艦隊司令官知道,此次突襲最終唱主角的還是運兵船上陸軍的那些小伙子們,只有他們在黑海北側登陸,才能真正起到對德軍的威脅作用。

此次隨他們冒險的陸軍部隊超過20多萬,除了運兵船,幾乎各支戰艦上都載滿武器、物資和士兵,聯合艦隊指揮官明白,即使進入黑海他們也必須小心翼翼,否則任何一艘船被敵空軍突襲,都會產生成千上萬的傷亡。

羅斯福、丘吉爾將這些生龍活虎的小伙子們托付給他,他就必須在黑海北側將他們送上戰場,而不是在黑海喂魚,因此各艦雷達兵、聲納兵在他的指揮下,沒有絲毫松懈。當德軍空軍遠程轟炸機從基輔前線到來時,美英艦隊以及運兵船剛剛全部進入黑海。并且聯合艦隊雷達兵已經發現他們,一百多架戰機緊急起飛,迅速迎上了德軍轟炸機。

德軍進行轉場的飛機一時之間無法進行支援,20多架德遠程轟炸機顯得勢單力孤,以3架受傷、2架墜毀為代價,僅僅在黑海海口地區炸翻一艘運兵船,重創兩艘巡洋艦艦,卻連航母、戰列艦的邊都沒摸著。無可奈何之下,這些遠程轟炸機只能脫離目標,從美英戰機包圍中拼死突出,回到基地準備下一次攻擊。

即使這樣,美英聯軍已經有超過5000多人傷亡,戰爭的殘酷立刻籠罩在那些美國小伙子頭上,相對來說,英軍因經歷過慘戰,此時表現反而比較平靜。可惜,那些遠程轟炸機并沒有得到有關運兵船的情報,否則,即使20架遠程轟炸機以自殺的方式攻擊這些運兵船,對德軍來說也極為超值,可以說德軍此次真正是痛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