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草頭王

第五卷 博弈 第318章 將無恥進行到底!

第五卷博弈第318章將無恥進行到底!

視角從國內走向國際后,李宗R發生很大變化,尤其在親身參與吳克對外的一系列類似訛詐般的經濟、軍事行動后,隨著對國際事務中“無恥、陰暗”面的更加了解,使他對“利益”兩字理解的更為透徹。因此,他那些在軍閥戰爭中所獲取的豐富經驗也隨即套用到現在的國際局勢中,讓他在面對國際交際時顯得游刃有余。

在與蔣介S對立階段,他與白崇X曾在廣西、貴州地區努力進行一些經濟建設,雖對經濟建設沒有專業素質,但并不影響他方先本所描述內容的理解。因此,方先本將政府所面臨的這些困難一一攤開在他面前后,他結合國際局勢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這場大戰首先在亞洲爆發,隨即因德國的加入席卷整個歐亞大陸乃至世界,在此之前,西歐因英、法、德等老牌殖民帝國的存在,占據著整個世界一半以上的礦產資源和殖民財富,使其在雄厚的工業基礎的襯托下,成為世界經濟、科技、工業中

不過在美洲,美國在周邊都是一些弱小國家的情況下,以戰爭方式擴展這自己的發展空間,并逐漸一個相對自由的資本大國,正以飛快的發展速度,逐漸取代著英、法、德等國在世界上的工業地位,而這場戰爭摧毀了英國、法國之后,使得西歐資本開始向美洲以及非參戰國分散。

幸運的是,我們在這場戰爭席卷整個歐洲之前擺脫了戰爭。并以軍火交易贏得了這種機會,使我們在一瞬間成為戰爭地幸運兒、暴發戶。雖然我們還無法分辨這場戰爭的最后勝利者是誰,但毫無疑問,此刻不論是軍事還是經濟。正在亞洲、美洲、歐洲形成以中國、美國、德國為中心的三大經濟軍事勢力圈。

根據情報,經過長達5年的戰爭,德國已經消耗了它幾乎所有地儲備,以德軍現有的實力與全盛的美軍作戰。其形式并不樂觀,同樣,戰爭還在歐洲繼續進行,其經濟地位也不能確保。相應的,對世界經濟中心地爭奪很顯然將在相對安全的新興的中國與已經有非常雄厚基礎的美國之間進行。

這是一場機遇!是我們華夏民族經歷百年苦難后迎來的一次可以空前發展的機遇,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次機遇,在加大國際貿易的同時,以各種方式吸引國際人才、吸引國際資金,甚至開辟免稅特區來吸引國際成功企業在中國開辦企業,快速提升國家整體工業、科技素質。.

我希望通過各位的不懈努力。大膽嘗試,在我軍確保國家中立、安全的大好條件下,在這場大戰結束之時。將我們的基礎打牢、打實、徹底讓我們地國家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經濟中心、最雄厚的工業中心、甚至最先進科技中心!”

李宗R在說這些話地時候,眼中飽含深情和期待。作為軍人,他對中國近百年來被各帝國列強以堅船利炮敲開國門,欺辱、掠奪無數財富甚至無恥的以鴉片敗壞整個中國國民素質地無恥行徑非常了解。其本人也痛恨至極點。

而如今中國終于走出困境,在各帝國之間進行無恥戰爭的同時,迎來自己的發展機遇,雖然這種機遇充滿了血腥,但李宗R在視野開闊后并不抗拒,此時他對吳克地種種被羅斯福等人痛恨的行為,甚至還產生了莫名的激賞。

誰能想到,現今的中國已經成為歐洲人口除去美國外,最向往的移民地區,也成為亞洲地區各國人口,最向往獲取工作機會的地區。當然,那些近3000萬掛著日本國籍,正工作在最危險的礦山以及基建第一線的印度、安南、印尼各族免費勞工不再其列。

若非此人出現,中國又怎可能快速擺脫戰爭迎來這種機遇,或許別說是“暴發戶”了,此時可能還在苦苦抵抗日本的入侵吧?

李宗R思考吳克的同時,吳克也因李宗R的發言感到震驚。什么時候,李宗R變得跟自己一樣“無恥”和“有遠見”了?

加大貿易?那不就是要加大軍火貿易量么?嗯,這不就是變相希望各參戰國,戰爭打的更加慘烈,時間更加久遠,透支的國力更加巨大!以各種方式吸引國際人才,國際資金?這各種方式里有沒有綁架、勒索在內?

更加讓吳克不可思議的是,李宗R在完全同意方先本的觀點后,竟然還提出開辟免稅特區來吸引國際上那些經營管理理念已經成熟的企業、商業集團,這不就是后世的經濟特區嘛?以現有中國所處地理位置以及與交戰國雙方都能進行貿易的進出口優勢,再配合相對廉價的勞動力,這簡直對那些“資本家”具有無比巨大的誘惑力和殺傷力。可以毫無疑問的相信,經濟特區開辟,甚至很多美國工業、商貿財團也會向中國蜂擁而來。

與美國政府以及羅斯福相比,美國各財團和資本家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與德軍作戰,說破了,其實也是維護美國資本家的利益,而現在中國給了一個讓他們不能不動心的選擇,相信,開辟特區后,第一個會頭疼的將是此刻正自信滿滿的羅斯福和他的決策顧問。

不過,這東西也是一把雙刃劍,搞得不好會影響到民族經濟、民族工業的發展,執行時還應該輔助一些必要的保護措施才行,同時,免稅措施也要在一些關系到基礎發展的行業實行。震驚之余,吳克思考著怎么完善李宗R的建議。

從融入這個社會開始,洋火、洋釘、租借這樣的名詞,讓吳克感到一種恥辱,吳克不希望這種現象再從自己手中出現,讓整個世界充滿中國制造才是他的夢想。

同時,戰爭真的能如李宗R希望的那樣持續很長時間,讓中國可以充分的斂財嗎?美國當年以推遲參戰時間,并在戰爭中期退出戰爭長達一年時間的方式,最大化的無恥的榨取戰爭帶來的暴利財富,此時自己又能以什么方式盡可能的使利益最大化,并將“無恥”進行到底呢?

盛極則衰,德國雖然已經基本摧毀俄軍,卻無法在短期內鞏固其戰爭成果,包括俄國在內的歐洲各地反抗實力依舊存在,于此同時,國力已經急劇下降的德軍在面對后方安穩且工業實力雄厚的美軍時,在西班牙一戰中已經明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其戰爭局面顯得很不樂觀。

與希特勒在擊潰俄軍后的狂喜不同,吳克對德軍的未來并不抱多少希望。

德軍的局面也如同現在中國的經濟局面一樣,雖然擊潰斯大L的部隊,占領俄國最后一座堡壘,但其實也是吹起的氣球,經不起挫折,也許一場大敗將將激化所有潛藏的矛盾,使得德軍所有成果在瞬間化為烏有。此時的德軍,明顯已經吃的太多,而已經征集近千萬士兵的羅斯福,為了確保美國利益,不會給希特勒任何消化的時間。

吳克根據自己記憶中的二戰,對比現在的歐戰局勢以及美、德之間的實力對比,最終認為:在戰爭沒有進入美國本土,摧毀美國穩定的工業基礎之前,德軍依舊將如同已知的二戰那樣,沒有任何勝利的可能,攻擊美國本土,對于德國相對弱小的海、空力量來說,幾乎沒有可能。

除非……,

除非那個東西東西能夠在德國提前出現,或許美國將被迫退出戰爭,給德軍以積蓄力量之機會。

想到“那個東西”,吳克不由的感到有些無奈。在遠東都已經落入控制之中后,那座小島的地下實驗室各種所需物資都得到充足供應,吳克為此已經花費等同于30億美元的投入,然而那些冒著奇險綁架來的科學家依舊未能造出那讓他希望見到的“原子武器”。

此時,馬懷仁的情報組織從自身需要出發,對美國的一些科學家進行密切注視,然而43年初,大量相關科學家忽然失去與外界的聯系,很顯然,雖然失去了一批頂尖原子科學家,但羅斯福依舊批準了原子研制計劃進行。而根據情報,似乎大量英國科學家也參與了進去。

時刻注意這方面情報的吳克知道,德國也在進行著同樣研究,與愛因斯坦同樣出名的德國核物理學家海森堡、哈恩等人的行蹤也變得飄忽不定,讓馬懷仁的情報部門工作難度急劇增加。同時,美英聯軍在集中火力反擊西班牙之前,其航母艦隊曾突入挪威海并出動近500架戰機對挪威一處工廠實施連續密集轟炸。根據最新采集來的秘密情報,被轟炸目標是一處重水廠。

甚至情報資料顯示,日本為改變目前的局面也在石原莞爾的支持下,秘密進行“鈾彈”計劃。不過,此時的日本經濟已經崩潰,統計顯示其國民已經生活在極端貧困狀態,而國民生產總值以及在南亞掠奪的財富中,百分之九十五都被投入戰爭,其中尤其以與美軍作戰的海軍為甚,各項研究費用均無法到位,如此耗費錢財的研究,顯然日本短時間內內無法完成。

不過,很明顯交戰國雙方各主戰國對核武器的關注程度,都已經極為重視。然而,對此研制工作幾乎最早大規模投入展開的吳克,卻始終沒有見到想要的成果。這然一心要在武器上保持領先地位的吳克,不由的有些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