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草頭王

第五卷 博弈 第320章 "無恥"的搶劫

第五卷博弈第320章無恥的搶劫

同樣,隨著英法全線敗退,美英聯軍失去其在亞洲、歐洲幾乎所有資源,僅以澳洲、非洲已經未曾開發的非洲資源予以支撐,并且,因工業生產幾乎都在美國完成,從非洲、澳洲運輸的資源都要面對德軍潛艇無限制的攻擊,使其生產代價極為巨大。

對資源市場的爭奪,從實際意義上說,美國已經落在處心積慮的吳克之后,其資源儲備在對俄、英等國軍隊大量輸送,以及其自身迅猛擴張的軍隊進行裝備后也并不充足,何況對德軍一場無限制的火力打擊,更是消耗了美國大量物資。

可以說此時的美國經濟并不如吳克、希特勒等人想像中的強大。而幾乎全以貸款、租借方式對俄軍、英軍等國部隊的援助,更是極大消耗著美國自身儲備力量。此刻,羅斯福手中有一大堆英、俄等國的借款條約,成為最大的債權國。

然而這也是以自身消耗為代價的風險投資,也很可能會在日后因英、俄等國無法復國而血本無歸。羅斯福在斯大林格勒被攻破后,整體局勢對美英聯軍更加嚴厲,為了手中的那些借款條約,迫使其對德攻擊變得更加迫切。這也正是艾森豪威爾選擇多處地點同時開戰不給德軍任何喘息機會的原因,羅斯福此舉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不過這也同樣使得美國自身資源更加緊張。

正因為如此,羅斯福的眼睛也同樣盯住了中國。

在希特勒地授命下。德國代表秘密來到中國。為誘惑中國加入,希特勒給出的畫餅非常之大。希特勒表示,德軍正在歐洲戰場吸引著幾乎所有美英軍隊的注意力,如果此時中國軍隊愿意渡過白令海峽對美軍開戰。那么,未來德國愿意在獲得非洲后幫助中國軍隊攻占整個美洲,獲取美國的所有財富。

謊言!赤裸裸地謊言啊!吳克一聽就明白了大半。

不提德軍在物資已經缺乏的情況下,是否能抗住美英聯軍的火力攻勢。并最終在700多萬聯軍部隊手中攻克非洲,單單其表示愿意幫助中國軍隊攻占整個美洲,就難以讓吳克相信。難道希特勒會對擁有強大工業基礎的美國沒有一點野心么?

這無疑是希特勒給出地誘惑和陷阱。.

讓中國軍隊渡白令海峽攻擊美軍?真是好算盤啊!

中國與美國開戰,因為白令海峽的地緣關系,羅斯福必然會視中國為第一大敵,一改其先歐后亞之戰略計劃,大舉自本土和歐洲戰場調動軍隊來援,屆時,德軍在歐洲的局面就會立刻得到緩解。甚至,隨著自己與羅斯福之間戰爭越來越大。希特勒在得到喘息機會后,占領非洲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自己卻要為希特勒接下所有來自美國方面的攻擊。

上千萬美軍士兵,幾十艘航母、幾千萬噸的航海能力以及數萬架飛機、坦克。這可不是什么開玩笑的事情,雖然自己也一直希望遏制美國的實力膨脹,但絕不是以這種方式。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吳克不愿意做。與戰功赫赫相比,吳克更愿意成為一個能以最小代價獲得實際利益的陰謀家。

希特勒的建議被吳克理所當然地拒絕,不過,吳克卻乘機與德國代表簽訂了一系列軍火物資交換協議。根據協議,德軍可以以占領區任何民族甚至其本國的知識分子以及機械設備、科技資料輸送至中國,幫助中國提高科技水平、工業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為代價,向中國貸款“租用”軍火、汽車、裝甲、飛機等等戰爭武器。

同時,伴隨德軍第一代噴氣式戰機在戰場出現,吳克最終表示,愿意對德配量出售噴氣式戰機。當然,出售的也僅僅是第一代噴氣式戰機,于此相關地還有簡易艦艇用制導導彈以及地對地中程導彈,吳克也準備在得到德軍切實使用情報后,對外解禁一批,畢竟讓戰爭繼續升級延長,繼續大賣軍火,為發展爭取更多的資金和時間,才是吳克當務之急。

6月底,當首批50架比德軍噴氣式飛機更為優異地中國制噴氣式飛機出現在西歐戰場,并在交戰中一舉擊落150架美英聯軍飛機后,赫爾也再次代表羅斯福來到中國。

在史汀生的情報部門獲悉最近帶給美軍極大威脅的噴氣式飛機竟然有部分來自中國,本已準備出訪中國地赫爾在羅斯福緊急催促下,修改日程帶著大批合同快速到達中國南京,然而,此次出訪似乎并不順利,赫爾首次吃了吳克的閉門羹。

不僅吳克沒有出席歡迎儀式,中國方面從主席李宗R至總理郭清乃至炙手可熱的副總理方先本等都沒有任何表示。迎接赫爾一行的,僅僅是以蔣介S這位過時元首為首以及一大批同樣沒有權利的元老,這讓懷揣合同的赫爾顯得非常尷尬。

經過與蔣介S等人一番細致的交流,赫爾才明白原來問題出自英國的丘吉爾。自中國控制西班牙鎢礦以來,這種重要的軍事物資價格一路飆升,此時已經翻了200多倍,相應的其他軍事所需的物資價格也大幅度提高。

并且最讓美英不滿的是,而作為最大的供應國中國,不僅平均下來幾乎從中獲取近百倍的暴利,還根本無視美英要求,對德大量出口,這極大激怒了急于復國的丘吉爾。此時的丘吉爾政權已經極為窮困,其軍隊、政權都幾乎在依靠美國方面的補給茍活,為此,丘吉爾已經向美國方面簽署了高達200多億美元的外債,而這必然對其復國后的發展極為不利。

今年春季,美英聯軍以強大的火力攻入西班牙,弗朗哥政權被迫逃亡法國,丘吉爾暗自命令英軍部隊對西班牙所有物資礦產進行占領,以部分彌補自身損失,然而,在撤退過程中,弗朗哥將幾乎西班牙所有礦產都托付與之合作頗深并始終中立的中國礦業集團,而中國礦業集團方面也專門為此成立護礦隊,對各種資源進行保護,當然鎢礦也被作為最重要的資源進行保護。

欣喜的美英聯軍占領西班牙后,英軍郁悶的發現,他們不僅無法征用任何鎢礦資源,還面臨著大量中國礦業集團因在空襲遭受損失的賠償訴訟,甚至一些已經在搶購中簽訂的合同,此時也被中國礦業集團單方面宣布因戰爭影響再次進行提價。

情況反饋至丘吉爾手中,思及中國幾乎是與日本一起,洗劫了大英帝國在遠東、中東地區的所有利益,以至于讓自己以及部隊如此的狼狽,惱羞成怒的丘吉爾最終暗自授意部隊對中國礦業集團進行“搶劫”。反正英軍、美軍一律都說英語,稍微變換一下服飾,根本沒人能分辨出究竟是那支部隊違背“軍紀”,有美軍撐著。丘吉爾相信中國方面為了更大的利益,不會斷絕與美英交易而選擇單方面支持德軍,也許除了無用的抗議外,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可想。正是這種暗中的命令,讓中國駐西班牙礦業集團一時之間損失極為巨大,并且護礦隊也產生很大傷亡。

情況一如丘吉爾判斷,因對西班牙一戰幾乎是以美軍為主,中國礦業集團在無法分清實施搶劫的是美國軍隊還是英國軍隊后,將之統統歸為美軍所為,并請求政府與美國方面進行談判。雖然李宗R應礦業集團要求,已經代表中國政府向美英聯軍司令艾森豪威爾、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美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等人發出多起抗議,但英軍的所作所為依舊在美軍包庇、慫恿下繼續進行。

畢竟這些軍事戰略物資對艾森豪威爾和美國來說,最終也都將在抵消英國部分債務后全部流入美國,增加自己部隊的戰斗實力。即使中國真的為此發怒,美國也完全可以在事后置身事外,將“搶劫”罪名撇的一干二凈。

正如拒絕希特勒的誘惑那樣,在計算美國軍力后,吳克以及參謀部眾人一致認為,目前與美軍直接對抗,中國軍隊在渡過白令海峽后,或許能在陸地暫時取得領先地位,然而美國擁有強大的海軍以及海運能力和坦克、飛機制造能力,其上千萬部隊可以依托海路運輸,極為機動靈活的對任何一支進入阿拉斯加的軍隊實施側翼、后翼攻擊,屆時必將是兩敗俱傷的慘局,白白樹立強敵損失實利讓德軍坐收漁翁之利。

為此,吳克自軍中抽調將近三萬人組成一支極為強勁的護礦隊伍奔向西班牙,試圖減小后繼損失,然而,當這支部隊到達紅海蘇伊士運河時,卻被美國中東派遣軍麥克阿瑟告知,因戰事原因不許通過,隨后,艾森豪威爾也發出電文,以西班牙空戰激烈為由阻止中國護礦部隊進入西班牙。

如果說前期美軍還僅僅是在暗中縱容英軍對中國礦業集團進行搶劫,那么對中國護礦隊進入的阻撓,很顯然已經將這種支持上升到明處。畢竟美國此時除了那一大堆欠條外,也并不真正寬裕,既然中國沒有在貿易上采取強硬措施,那么將這種“搶劫”無限延續下去,順便打壓中國的“囂張”氣焰,羅斯福并不介意多發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