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草頭王

第五卷 博弈 第331章 欠錢的是大爺

第五卷博弈第331章欠錢的是大爺

體面一點的投降方式?這種情況下投降還能有什么體面,難道要中國海軍敲著軍樂來歡迎我們么?火海中的“納爾遜號”隨時可能爆炸,中國軍隊可沒有留給自己談判的時間,面對邁爾森的要求,勞倫上校不由一陣苦笑。

“掛上白旗,焚毀所有機密文件,向中國艦隊發電,就說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愿意無條件投降,請他們立即停止轟炸,準許我軍士兵棄艦!”

既然決定投降,勞倫就不再準備對“納爾遜號”費力的進行搶救,也許納爾遜號“英勇壯烈”的沉入海底,也可以算是一種體面的投降方式吧!畢竟戰列艦沒有被中國艦隊繳獲,這也算是對英國皇家海軍以及丘吉爾等內閣大臣們的一個交代。

勞倫相信,沒有“納爾遜號”,中國艦隊也會按照國際慣例準許他們投降。然而,電訊兵在發出投降電文后,中國艦隊卻立刻回電,要求以邁爾森為首的英國皇家海軍必須對“納爾遜號”進行搶救,否則,中國艦隊將非常樂意看到英國海軍在大洋中與波浪和成群的鯊魚搏斗。

“這是敲詐!這不符合國際慣例!我們要向國聯投訴,要在日內瓦揭露中國艦隊的卑劣行為!發電,我要發電!要向全世界揭露中國艦隊的行徑!”

邁爾森大聲的吼叫著,發泄他的不滿、委屈、以及憤怒!

“少將先生,國聯還存在么?發電有用么?通訊兵剛剛又接到中國艦隊面對全世界的明碼電文。電文稱大英帝國納爾遜號偷襲中國艦隊失敗,正企圖詐降逃竄!清醒吧,少將先生,我們遇到地敵人比我們狡猾萬倍。已經封堵了我們所有退路,我們只能無條件的按照對方的要求行動,否則我們將隨同納爾遜號一起沉入大洋!”

邁爾森眼神從憤怒逐漸變成沮喪、絕望,終于。2分鐘后他揮揮手,讓勞倫全權負責了所有投降事宜,而他自己則與士兵們一起,對“納爾遜號”進行搶救。

這場戰斗南海艦隊以4架飛機的代價成功俘獲12艘萬噸以上貨輪,繳獲大量英國自美國購置地火箭炮、坦克以及各種軍火物資,英軍護航艦隊主力艦“納爾遜號”以及一艘巡洋艦最終被俘虜,另外一艘巡洋艦以及幾艘伴隨小艦艇和一艘潛艇被炸沉

僅僅一天時間,除去唯一一艘不知逃往何方的潛艇外,美英之間這起規模巨大的運輸行動,以英國運輸艦隊被整體俘虜、護航艦隊完敗而告終。英國人不僅損失了好不容易從美國貸款幾億美元。準備用來防御澳洲購買的所有物資,還損失了大量運輸力量,更損失了一艘造價不菲地戰列艦和兩艘2萬噸級的巡洋艦。讓英國海軍實力再次下降。

丘吉爾在最終聽完海軍部匯報后,當場心疼的差點從椅子上翻了下去。對失去本土工業的丘吉爾來說。不僅武器需要購買,運輸貨輪以及軍艦此時少了任何一艘,他也必須從羅斯福那里厚著臉皮去“租借”。而這讓他在面對羅斯福時,底氣顯得非常不足。

不過,丘吉爾是以倔強而聞名的,即使失去本土他也美譽倒下,相反,他企圖恢復大英帝國輝煌歷史的美夢卻更加熱烈。幻想或許是對所有失敗者最好的支持,丘吉爾正是在這種幻想中,努力維持著局面,以等待“大英帝國”的再次興起。

不過,此時這一損失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即使當初勇敢級航母被德軍炸沉,丘吉爾也沒有如此激動。這不僅僅是此時英國困難的財政、極端萎縮地工業基礎以及越來越少的資源供給壓力讓丘吉爾情緒極不穩定,同時,在丘吉爾的印象中,中國歷來是是海軍弱國,大英帝國在與中國軍隊作戰地歷史中還從來沒有失敗過,更不用說如此狼狽的整個艦隊被俘虜。

盡管,讓丘吉爾驕傲地英國皇家海軍在對德、對日作戰中表演非常拙劣,但這依舊不能成為讓他容忍海軍這次失敗的借口,這將使英國皇家海軍的聲譽一落千丈,如果不能做出反擊,所謂地皇家海軍在將來將會被各國艦隊嘲笑、挑釁。

正因如此,即使與羅斯福、馬歇爾等的電波談判越來越激烈,丘吉爾還是強硬的下達了一個讓他在日后極為后悔的命令:

“命令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自此刻開始動用所有力量搜索中國艦隊身影,我要讓中國艦隊在太平洋徹底消失;命令:海軍大西洋艦隊抽調活躍號航母、射手號航母進入太平洋作戰;命令在美國改造的前衛號戰列艦停止改造,立刻進入太平洋作戰!”

總算丘吉爾憤怒之中還有一絲清醒,沒有將正與德軍艦隊大戰的大西洋艦隊將主力航母和主力戰列艦調走,但即使如此,很快獲得信息的聯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還是立刻表示出反對。艾森豪威爾甚至在上報羅斯福、馬歇爾之前,就對丘吉爾發出一份措辭極為嚴厲的電文。

“尊敬的首相閣下,600多萬勇敢的美利堅合眾國遠征軍,正在歐洲戰場為抵御瘋狂的納粹軍隊,收復貴國以及法國領土忘我作戰,上百萬優秀的小伙子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閣下要放棄歐洲戰場,放棄收復失地,請提前通知正在為了貴國無私作戰的聯邦士兵!”

截止到目前為止,這場戰爭中美國人除了付出上百萬傷亡、損失大量物資、軍艦以及貸出大量充滿風險的借款外,可以說一無所獲。此時,不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國民眾,在面對如此巨大損失時,都已經對號稱強大的英國軍隊以及曾經的俄國軍隊不滿,其聯邦士兵更是有許多人心生退意。

同時,如果不是羅斯福一再的堅持,相信唯利是圖的美國各大財團在這場前途暗淡的投資中,很快就會推出一系列對英國不利的政策出臺。此時的美國各大財團幾乎對新生的中國工商業各大集團眼紅至了極點,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賺取的利潤幾乎讓每一個美國投資商都極為向往。

而且,善于分析的各大財團甚至比羅斯福,更加了解此時中國在國際物資、能源、軍火甚至生活用品市場所占據的地位。這些財團有的與中國息息相關,而有的卻在中國經濟的壓迫下苦苦抵擋,此時由這些人把持的國會對中國的態度也莫衷一是,沒有明確意見。

不過,和美國政府一樣,幾乎所有美國財團都不同意美國政府參與陷入中英之戰,即使是軍事同盟也不行,有一個德國、一個日本已經讓美國疲于應付,美國民眾不希望再增加一個強敵,這對美國未來將極端不利。

正是在這種氛圍下,幾乎被美國人視為累贅并且還不自量力四處惹禍的英國人,實在是麻煩透頂,此時丘吉爾抽調大西洋艦隊,就更讓有同樣想法的艾森豪威爾非常惱怒。

“竟然抽調大西洋艦隊?難道勇敢優秀的聯邦小伙子,就活該用他們火熱的鮮血為這些英國佬拼命嗎?這幫自私、虛偽、可惡的家伙!”

艾森豪威爾向在隨后向羅斯福發完電報,就咬著他那特大的雪茄獨自生著悶氣。從他的角度出發,似乎美國遠征軍正如同傻子般的被丘吉爾玩弄著,毫不值得的替那些不知所謂的虛偽紳士賣命。

艾森豪威爾這幾封電報,讓羅斯福與丘吉爾為此進行了一場長達一個星期的電波談判,甚至美軍一度在愛僧豪威爾的命令下,暫時停止對德軍的進攻,讓英法前線以及意大利軍隊不由暗自竊喜。甚至希特勒還據此向羅斯福提出,由中、德、美三國進行一場關于歐洲、亞洲、美洲勢力范圍的談判。

不過,這些都沒有改變丘吉爾的意圖。雖然此時英國實力并不雄厚,但依舊還擁有一支家底強大的海軍隊伍,而美國在幫助英國的同時,其實也等于借助部分英國力量,在抵御德日聯盟軍隊對美國東西海岸的威脅。

并且美洲此時也不太平,與美國積怨極深的墨西哥在年初發生一場政變,隨后少壯派掌權,不僅大量購買中國各式軍火、坦克、飛機,還暗中得到一些德國軍事教官的協助,正在積極訓練著他們的隊伍。而擁有澳洲的英國對美國來說,至少也算是牽制敵軍的一股勢力。

同時,丘吉爾還如同無賴般的利用對美國的巨額欠款,對羅斯福以及馬歇爾等人進行威脅。欠錢的是大爺,這句話在這里得到最為顯著的體現。想要大英帝國的紳士們還款嗎?那么先幫我們復國吧!否則沒有國家就沒有政府,沒有政府什么都沒有!丘吉爾與羅斯福的電文中,字里行間莫不透露出這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