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古代逃難的艱辛

良安鎮

搜索留言:

→:八三看書83ks,論在古代逃難的艱辛!

安頓下來后,天都已經黑了。

肖老大想給大家要幾碗肉絲面:“咱們晚上就吃的簡單點,就都吃肉絲面吧?”

跟來的徐家漢子們都沒有異議:“能吃上面就很好了,哪用肉絲面啊?”

這是大家的心里話。

尋常百姓家,能吃飽就很好了。

要是家里燒的面條,都要放很多長豆角或者青菜,吃了也能填肚子,要不然太費面粉。

至于肉絲面什么的,那是過生辰那天才有的待遇。

但是跟著肖老大出門,早上都能吃到包子饅頭大餅餛飩餃子之類的,中午就算是沒趕到能吃飯的地方,那也有餅子,白煮蛋,鹵味這些。

肖家姑娘們還特別細心,說是現在是冬天不能吃冷的,馬車上都有小爐子能熱一下雞蛋和餅,要是他們愿意,還能弄點蛋花湯之類的。

晚上大都是吃飯,肯定有肉有菜。

肖老大也會讓大家都喝兩口,但是喝多了誤事,沒敢讓大家敞開喝。

不過他也說了,回去后讓大家都喝個痛快。

肖筱趕忙開口:“別吃肉絲面了,好不容易來到明州,當然得嘗嘗這邊的特色美食。”

林璇是擔心家里人,沒心情惦記著吃了。

但是肖筱心里一直惦記著呢。

她千里迢迢的來到海邊,不就是為了一飽口福嘛?

肉絲面哪兒不能吃呢?

她仗著自己官話說的好,去找小二問了:“小哥,你們這有什么澆頭的面啊?”

再很自然的塞給小二一顆一錢的銀豆子。

記憶里和現在相差千百年,她也不敢確定吃的是不是一樣的,還是問過更穩妥。

小二沒想到這穿的普通的姑娘,出手倒是不小氣,瞬間熱情起來:“有鱔魚面,黃魚面,魚滋面,海鮮面,牛肉面,肉絲面,客官你們要嘗一下什么口味的面?”

雖然肖筱穿著男人的短打,但是她的臉和聲音都沒有改變修飾,小二迎來送往,見的人多了,不難看出她是姑娘。

肖筱有些詫異:“竟然還有牛肉面?不是說耕牛不能隨意屠殺的嘛?”

“客官你們是從外面來的吧?”小二為她解惑:“咱們這邊天高皇帝遠,官府也不會管這些事。”

“再說咱們這邊靠近海邊,良田少,很多人干脆就養牛羊這些家畜為生。”

肖筱想到點頭:“多謝小哥,除了肉絲面不要,別的面每樣都給我們先上五碗。”

等到面上來,大家眼睛都瞪直了。

原來面的澆頭,還能有這么多花樣啊?

那鱔魚面,是用新鮮的鱔魚汆熟后取肉滑絲,入口鱔肉質彈牙,香滑美味。

小黃魚還沒巴掌大,但是用油煎得焦香金黃,入口外酥里嫩,最重要的是刺少。

魚滋面就更是一絕,這面條本身就是用海魚的魚肉做成,真的是無法言說的鮮。

海鮮面的澆頭是他們沒見過的各種海鮮,鮮倒是鮮,可大都人都嫌殼多肉少,也就肖筱和肖蓮吃的歡。

等到吃完了,肖老大就去找掌柜的付賬,順便塞了點銀子打聽消息:“掌柜的,問你點事行嗎?”

掌柜的收到一兩銀子好處,自然是有問必答。

“玉安縣?哎,誰能想到臘月二十八那天,幾船倭寇不知從哪兒冒出來,整個縣都沒能逃出多少人。”

“等衛所的將士們趕來,那些天殺的倭寇都已經搬著無數黃金珠寶,還抓了一些人上船出海了。”

“那是真的慘啊,大火從臘月二十八燒到正月初二,天降大雨,才滅了火。”

“林家?那我還真不知道。”

“你們明兒去衙門打聽一下吧?”

邊上的林璇聽完掌柜的話,臉是越來越白。

等后面,肖老大開始和掌柜的打聽這邊易保存,方便搬運的海貨,肖家姐妹就先攙扶著林璇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肖老大讓大家伙自己點愛吃的面,畢竟大家的口味不一樣,就像自家兩丫頭,竟然都喜歡吃殼多肉少的海鮮面。

吃飽后,就先去商行轉轉。

這邊的商行,走進去就是一股海腥味,讓他們都有些不適應。

肖筱看到各種干貨,倒是眼睛一亮,上前開始問價格。

現在的人,不靠近海,對海鮮的認知不多。

只能憑著‘山珍海味’這字里的意思,想象一下‘海味’有多美味。

但是皇公貴族,對海八珍是很推崇的。

可惜運輸不便,而且保存不易,以至于價格昂貴。

而普通百姓,一日三餐能吃飽就滿足了,逢年過節也是更喜歡大口吃肉,而不是吃這些不知道怎么烹飪的海鮮。

“這是魚膠,補血,還能止血,我們這邊婦人生孩子就要準備一點這救命膠,十兩銀子一兩。”

肖老大聽到對孕婦好,等聽到價格愣住了,懷疑自己聽錯了,低聲問肖筱:“是十兩銀子一斤還是一兩啊?”

肖筱也心有戚戚:“當然是一兩。”

要是一斤,她就把店里的魚膠給包圓了。

商行里的伙計也習慣了大家對價格的懷疑,哪怕聽不懂他們的方言,也知道他們說的是什么,繼續介紹:“這是土肉,也叫海參,是海中人參,泡發后燉粥,或者是紅燒,都是極為滋補的,八兩銀子一兩。”

“這邊是各種燕窩,入肺生氣,入腎滋水,入胃補中,反正最是滋補,從三兩銀子到五兩銀子不等。”

深怕他們誤會,又加了一句:“也是三五兩銀子一兩燕窩。”

“這邊是各種曬好的魚干,和蟶干,大對蝦,干蝦價格就很實惠,有五錢銀子一斤的,也有一兩銀子一斤的。”

“還有那邊的海草蝦米之類的,都是一錢銀子一袋。”

肖筱心里也知道現在不是吃螃蟹的季節,卻還是不死心的問了一句:“有螃蟹嗎?”

伙計的指著邊上一堆壇子:“有啊,鹽蓼水浸泡活蟹,味道和活著的時候差不多,五兩銀子一壇。”

肖筱咽了咽口水,還是決定貨比三家。

等逛了一天的商行,牙行,大家也就逛的差不多了,大家都干貨的價格也都了解了些。

肖老大低聲問肖筱:“你真的覺得這些干貨運回去賣能行啊?”

肖筱很肯定的點頭:“我想好了,咱們先運去府城賣著試試水。”

肖老大又問:“那咱們進多少銀子的貨啊?”

還不忘提醒她:“這價格實在貴的離譜,咱們只帶了一千兩銀子,不能都進太貴的,要不然馬車都裝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