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三章 臭柑子

(今日第二更,歡迎關注)

且說文箐姐弟倆同吳七在附近便找到家醫館,醫生一見吳七這灰頭土臉模樣,想來是一個混混。可是有了文箐在那兒站著,只說了一句被強人打了,自然信了,以為吳七便是他下人。

醫生見文箐臉上有擦傷,道這傷需趁早治了才是,否則可是毀了容,取了一瓶藥劑,交待了每日涂抹。其次才給吳七治療,對他態度也較剛才好些,動作也輕了。

吳七心里想:自己怎么就長得這副不討人喜的模樣?跟著周家小姐,連路人都要照顧自己三分。自己還要仰仗一個小孩,說出去真是丟死人了。

文箐見吳七要解開了衫子治胳膊,想想自己在旁邊,吳七必有不便,便帶了文簡站到門外廊下想事。

文簡卻四處張望,能上街的機會少,所以每次出得門來都好奇不已。見得旁邊有籮金黃金黃的大桔子的,便眼也不錯地盯著,覺得這個真是好看得很,不知吃起來味道如何。

文箐順著他目光看過去,那是一個年歲有五十多、頭發已有好些發白的老漢,正仰頭在喝水。旁邊放著一個擔子,一頭是一籮筐大桔子,碼得高高的,色澤金黃油亮,端的是好看;另一頭則遠看不出來裝的是什么。也不知這人是要賣的還是買回家在途中歇腳的。

見得文簡吞口水的模樣,心里不落忍,想著買幾個也能讓他高興一下,正好也可打消他心底里的不安,自己也好打發時間,調劑一下心情。便走過去打了個招呼:“老爹,您這是買的還是作賣的?”

那老漢本來也見著他們,生得真正是好相貌,所穿衫子布料雖然不是很華麗,卻也是自家孩子沒穿過的細布。又見一人背了一個包袱,顯然是要出門行走的,且剛才還有車夫同他們一道。這心里尋思:興許是大戶人家里的孩子也說不準。

于是便也拿出十二分熱情來道:“老漢這柑子自然是賣的。兩位小郎可來幾個如何?這柑子大,色也黃,保你吃了胃口大開。便是不吃,這冬日來了,擦手手不凍,擦腳腳不生瘡,擦面臉不皴……”

文箐便欲問價格,吳七這時卻趕了出來,一聲吼道:“呔,你個老漢,休得欺兩位小郎年少!便是一籮臭柑子,豈是你說的那般好!”

文箐一聽“臭柑子”,難道是臭的不成?便拿了一個仔細放在鼻頭聞起來,倒也未嘗聞得一絲一毫臭味,唯有濃郁的桔子香味。這個聞了,剛才的暈車感便好象減輕了不少,倒是很適合在船上用。只說既說是“臭”的,莫不是同榴蓮一般?

那賣柑的老頭一看吳七這勢頭,衣衫有些破損,且見他額上有傷在身,看來是剛打過架。面對一個經常打架的一身蠻力的人,雖心里有些怯意不愿與這人多話,卻嘴上也不服輸地道:“老漢我哪里曾胡說?你個外鄉人,不識貨也便罷了,怎說得我是欺了小郎!這話傳出去,豈不是叫我那五棵樹上的柑子都賣不得了?!你也休得仗勢欺人,不買便罷,哪里需得如此費話!”

老漢作勢便要挑擔子要走,邊挽籮筐上的繩子于扁擔上,邊對文箐兩人道:“兩位小郎,那一個便也不用付錢,送于你們嘗嘗,可是我老漢說得胡言?免得人傳我鄧大欺人!”

文箐見得路上兩旁有好幾個人開始關注這邊了,心里暗悔這吳七個性太莽撞了,自己不想被人看見,卻沒料到反而招了是非。便好言好語安慰道:“老爹休急。我便買些來嘗嘗。你且放下來,這里人多,來往不便,咱們且到那墻下。”

吳七仍是阻止:“這個,小……小郎可便上當,這可不是甜橘,只是沒人要的臭柑子……”

文箐抬頭對他一笑,安慰道:“無妨,我便要幾個嘗嘗,我家小弟倒是喜歡上這個。且看鄧老爹如何賣?”

老漢鄧大見吳七,聽口音不是本地人氏,怕是最近這兩年來的流民潑皮類的,可是看這兩個小人倒是象作主的人,也許這漢子也只是個下人,要不哪里來的馬車?便賣他幾個,讓他也見識見識自家的柑子,免得說欺了人。依言挑了擔子到墻下,方才道:“我這個,一文銅錢便是兩個。你要論斤買,便是四文可買兩斤半。”

文箐一聽,這個價格可是比橘子要便宜得多了,而且個又大。莫非真如吳七所言,或者是臭不可聞,不能吃?“老爹,你剛才說這個能使人胃口大開,可是說這個酸得不成?為何又叫臭柑子,莫非真是臭?”

“小郎想來是大戶人家,所以家里下人不曾買過這個。只是因為其價賤如此,種上一棵樹,幾年才得結果,一百多斤,也只賣了幾十來文。便得此俗名。倒也不臭,相反,這個便是用來泡酒,香醇得很啦。小郎要是不信,我這甕里便是今中秋前用青柑泡的,我且打開來與你一聞。”鄧大見這小郎好相貌,雖然面上有擦傷,卻也不顯狼狽,而且說話也是中聽,自己不懂,倒也知下問。心情一時便好轉,為了應證自己所言非虛,便急急地打開酒來。

文箐其實只想安慰住這老人,因走得急,只帶了一套衫子換洗,別的什么也沒帶,買幾個柑子滿足了文簡,再買點兒糖果,便上船去。可是見這老漢這般情切,只得對吳七點點頭道:“我家小弟倒是挺想要的,便花上一刻鐘,看看這柑子如何。”

文簡怕老漢被吳七嚇走,買不成柑子,便也跟著點點頭道:“嗯,這個看著便是好,想嘗……”

那邊老漢一聽最小的孩子夸這個好,便眉開眼笑地道:“這位小小郎倒是真識貨。這鄉里的土產,你這般貴人甚是好奇,便不是買,老漢也要讓你們如愿,且見識見識這番不同。”

原來另一個籮筐里裝的是酒,且見他好不容易啟了泥封,打開酒甕一個角,作了一個“請”的姿態,便讓出地方來。

文箐前世也能喝酒,所以在他打開來那一瞬間,便早已聞得鼻頭一陣不同于平常白酒的異香,果然是好酒!

吳七早就使勁伸了伸鼻子,喉頭上下滾動,終于不得不承認這老漢的酒果然香,嘴上卻不服軟地道:“你這酒如何賣?可能嘗嘗?”

鄧大有點不樂意與他打交道,裝作沒聽見。

文箐見此情此景,和言道:“老爹,您這酒可也是賣的?”

“小郎是個識貨的,我便賣于你。一甕二十斤,只是我這價格不同于平常素酒,便是一斤需得付我十八文來。”鄧大地著文箐倒是滿臉地笑,醬色的臉上全是褶子。一邊說,一邊拿了一個小酒勺,便去甕里舀了一勺上來,遞了過來道:“小郎可喝得酒?可嘗上一嘗,便知老漢我絕非虛言。”

吳七想著平常的酒也就是一斤十來文,算是不錯的,他這個居然貴這么多?難道真是好吃不成?就是這香味兒,確實不同別的。不覺便吞了幾口口水。

文箐看著吳七都盯直了眼,心里好笑。接了過來,也不遞于他,只放到自己鼻端面前,一吸鼻子道:“果然是香啊!好酒!”

說完,又故意伸到文簡面前:“弟弟,可是聞得香?”

文簡也跟著姐姐學,伸了伸鼻子道:“香!”然后一個手指頭飛快地探進勺里,往嘴里一放:“啊……”皺著眉頭,直往外吐:“辣……”

文箐沒想到他這會兒好奇心全激發了,真象一個饞嘴貓,實在忍不住了,也笑道:“誰叫你貪吃?這可是酒!”

文簡苦著臉道:“我便是聞著香,才……”看了一下姐姐笑得歡,明白過來,不好意思起來,“姐姐欺負我……”

文箐不再笑話他,遞于吳七道:“吳七叔幫我嘗嘗,這酒,香是香,不知味道如何”

吳七早就想伸手攔截了,聞言已急不可耐地接了去,脖子一仰,便猛灌幾口,砸巴幾下嘴,又慢點兒喝了最后一口,回味了一下。想剛才差點兒砸人家買賣,現在不好意思,所以嘴上仍然要硬著道:“香是香,味道還成。”

文簡這時也品過味來,插嘴道:“嗯,辣了,不過也甜。”

鄧大剛把酒甕封上,初聽得吳七的話有些惱,不過看這個也就是死鴨子嘴硬,自己何必同一個粗漢子計較。又見文簡說甜,旁邊那好象作主子的小郎倒是一臉興味地看著那姓吳的漢子,于是也知買賣還可能有得成。只得按捺住不快,沒好氣地奪了吳七手中的勺子。

“這柑子除了泡酒,可真能擦手擦臉?”文箐心里琢磨著,這冬日要來了,卻是手與臉上干得很。

“老漢我絕無虛言,要是敢欺于小郎,叫我不得好死!這柑子雖皮是厚、硬,可是內里的汁水只要擦在手上,過得些時間再洗開了,這手便是凍了也不裂開。小郎看老漢這手,日日農活,雖有老繭,卻無皴裂。”鄧大又忙著伸出那雙斑駁粗糙的大手來。

文箐看著他手上粗粗的紋路,有些發黑,想來這便是勞作之人辛苦耕耘的印記。

“那我要是買了這一擔,如何個賣法?”文箐這一開口,不僅是鄧大一愣,便是吳七也是嚇一跳,忙阻止:“小……小郎,這個,使不得。哪里需買這多,便挑幾個熟的就是。這出行可不方便得緊。”

那鄧大卻是眼睛骨碌一轉,拍了一下手道:“小郎這是要搭船下行?那敢情好。這柑子,我本就是要賣與這些人的,你只需在船上剝上一個,船上客人要有暈船的,自然聞著味兒便來了。”

文箐剛才只是同情了一下老漢,還真沒想到在船上賣幾個,被他這么一說,倒是想到了可以拿這個與同船的船夫們打好關系,自己也能找到一個依靠。心里便有了主意,只是此時又多了一個心眼,問道:“你適才說這酒,是青柑泡的,那要是這熟柑泡的,可是一個味兒不是?”

鄧大一愣,道:“小郎還真是問準了。這青柑味有青柑味的,這熟柑味的有熟柑味的,卻都是香。家中酒不足,也泡不了這多柑子,我家才將這些柑子賣出來。小兒在碼頭近船處,也有熟柑泡的幾個小壇子酒,另有未熟青柑,半青半黃,小郎要泡酒,拿那些個則最好。”

吳七性子急,不想在這邊耗太多時間,把周家姐弟送走,自己也好去給徐姨娘那邊幫忙,或者馬上去探聽張三的行蹤,盡快了結這些事。便催促道:“小郎,快買幾個,便上船走吧。”

文箐想了想,自己這一路往下行,不知具體要多久,不如索性就一路走走看,反正如今自己也是沒辦法了,且走一步再說。聽得吳七之言,知道不能在此地久留,方道:“老爹,便挑了這些個,同我們一起到船家,我且買下來你們的柑子與酒。只是這酒,需得分幾個小壇裝于我才是。”

老漢鄧大狂喜,果然是個好說話的大主顧,今天真是行大運了,忙點頭道:“好好,我這就到旁邊店家處取幾個小壇來,小郎先走,到船邊有賣柑的,便是我家小兒。我即刻就來。”也不顧擔子,進了不遠處的店子,果然一小會兒提了一串用繩兒牽的小壇子,放于擔前,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