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

正文正文186下人紛紛來投靠

正文正文186下人紛紛來投靠

文箐送走姜氏,坐在屋里尋思著她對自己的指點,首要便是指出了自己幾大缺點,其中有一條就是關于打賞下人的。姜氏認為文箐姐弟這般打賞下人,一旦給下人之間養成習慣,那日后但凡做點兒事,便想著要討賞,一日不給便起了計較之心。而且既有打賞,人人便搶著這差使做,或者是看哪家打賞的得多,便將另一家的底細竟抖露出來,挑撥是非,家宅不寧。

文箐是真沒想到這個問題,她也不過是想著入鄉隨俗,做得好了便直接用錢財來評判,或者,自己還真應該在人事上下功夫,把家里的人事當成上世的公司,既要有獎金也要言語精神上的夸贊才行,不能動不動便打賞。

姜氏說她遇事雖不是慌亂得舉手無措,相反的是,反應過快,實則不妥,只叮吃她日后遇事,切記要三思而行,不可在緊急情況匆忙拿主意。文箐對于這個事,前世她遇事少自認為很淡定的一個,如今回過頭去想這兩年在古代發生的一些事,自己確實是有時反應過激,得罪三嬸便是這般原由。

她暗暗把這些缺點都記下來,叮囑自己一定要多加注意。也是這時候,她更深切地意識到,在古代有一個長輩的在旁觀指點你,那是少走好多彎路,少碰多少壁啊。自己就是跌跌撞撞的過來的。

文簡被大哥文筵拉走了,于是她便一邊抄寫族規,一邊反思著。只是,很快,這份寧靜卻被人打斷了。

先找上門來的是程氏,竟然又提的是黃金糯米糕,一點新意也無。她磨磨蹭蹭著,不開口,文箐同她打了一下招呼,問及是不是門房那邊有陳媽或者李誠他們的消息,程氏說沒有。文箐見她開口十分為難的樣子,實在想不出有何事讓她能找上自己來,先時承她的情,得陳媽消息,而程氏沒被遣出去,多少減輕了文箐對她的負疚感。

可是,程氏接著說的話,卻是讓她原來有過的負疚感一掃而光,反倒是不得不認為大舅姆所說的話真正沒錯。

程氏搓著手,沒話找話地道:“咦,六少爺哪去了?這糯粑要是放久了,涼了,就硬了,吃不得。”

文箐同她解釋了一句:“哦,這個啊,我弟今年也快要換牙了,甜食吃多了日后牙口可不好。日后,但凡他再找你討要,你可別輕易予了他。”

“日后?”程氏借此話,突地跪下來,哭道:“四小姐,你得救我啊……”

文箐被她突出其來的搞這么一下,很是莫名其妙,她便慢慢走過去,道:“程娘子,你這是做甚么?有話好好說,甚么救不救的,這話可莫要胡來。”

程氏卻只拉著她哀泣:“四小姐,過不了幾日,我便是有心如今我只能求您了啊。賞我一口飯吃,可憐我一家老小,就靠著我這點工錢……”

文箐被她拽到左手,還沒好利落呢,這一拽,有些疼,忙道:“你起來先。你莫狠力拽我……唉喲……”程氏聽得她痛呼,方才放手。

文箐退后幾步,坐下來,摸著左手肘處,皺著眉道:“有話好好說,你這般……”

程氏這才曉得自己動作過大,差點兒又拉傷四小姐,便擔心她生氣,接下來要說的話一時便卡在嗓子眼里。只問道:“四小姐,是不是小的又傷著你了?”

文箐聽著“小的”二字十分礙眼,便道:“甚么小的大的,我且問你,你今次來,所為到底何事?”

程氏一聽這話,四小姐就是比三奶奶好說話,這要在三奶奶那里,早就讓余氏給自己掌嘴了。她偷看一下眼四小姐,發現真的沒有生氣,于是便委屈地拖著鼻音道:“四小姐,我便是有心想服侍你,可是……上次因為給四小姐這里報訊,三奶奶便要遣了我……如今,我,我,就是想問問,若是分家后,四小姐這邊可需要廚娘?”

說起來,程氏認為自己被遣,其實就是因為自己幫了四小姐的忙,要不然不會落到這般境地,故而她心里有些窩火,既后悔自己當時只為同郭氏賭一口氣,哪里想到事現,三奶奶便有了遣自己的借口。

她說完,文箐卻聽得心里格登一下。真分了家,陳媽與阿靜到自己身邊了,是不是要單請廚娘,這個還得看情況合計呢。這是小事,她根本來不及想這些。只是,文箐一聽她提前因,再說后果,終于明白她所為何來——問責罷了。她理直氣壯地來讓自己“負責”了,便給了文箐一種被人要挾的感覺,這讓她想到一個人來——周顧于是,有些反感。

文箐只當充不聞她后面提的問題,只故作驚訝地道:“分家?要分家嗎?甚么時候的事?我是半點兒不知曉呢。”

程氏信以為真,趁勢再走前幾步,靠近了,道:“四小姐,這事兒鐵定是真的,我何時騙過四小姐……我這心,便是為四小姐,為六少爺,那是甚么肝的徒弟來著……”

好好的一個“肝腦涂地”,被她硬說成肝的徒弟,文箐哭笑不得。見她一再表忠心,卻是半點兒不信。如今,自己是程氏的一根救命稻草,自然是甚么好聽便說甚么了。

私利,人心,如此而已。

“你莫要亂說,這要真是分家了,我焉能不曉得。是不是你聽混了?”文箐繼續唱戲到底。

程氏一見自己竟然說不服四小姐,便忙舉出證人來:“真的。這事兒要是沒有準,我哪會在四小姐面前說來。韋娘子可是親口同鮑氏說起,三奶奶意欲讓她來廚房做事,頂我的差,我只能卷了鋪蓋走人……四小姐,您瞧,我做事踏踏實實,這老夫人的大壽我才剛掌了大勺,怎的就突然……我這是命苦啊……”程氏不知“鳥盡弓藏,兔死走狗烹”的原話,否則她一定在這時對四小姐用上這句。此時便又哀嘆起自己的命來。

“你這也只是聽說,興許就是傳言呢。那韋娘子不是上面還有韋大管家嗎?加之她又例來是照顧文篋,三嬸怎么會舍得讓她到廚房去?我瞧,你不是會被人利用了吧?”文箐試探性地問道。

“利用?四小姐你說的這些,我還真沒細想。難道……”程氏她哪里想到韋氏是余氏斗敗的對手,才淪落到當廚娘子這個粗差使。她經四小這么一說,想想,莫非這是三奶奶在試探人心?一時背后出了冷汗。可是再一想,韋氏當時找鮑氏出主意的時候,確實是甚為著急的樣子,實在不象是作偽,只是不知韋氏又是哪里得罪了三奶奶了,偏生問不得。她方要再說說話,卻見著丑女從隔間走了出來。

文箐柔聲問了句嘉禾:“這次,磨好了?”

嘉禾點了一下頭道:“嗯,方才按四小姐說的法子磨了一次,也不知到底好不好呢。”

文箐對丑女鼓勵了一句,道:“有心,便是能學著做好。一次不成,多來幾次便是了。”

程氏在一旁,見著丑女只咧著嘴,傻樂。而四小姐同丑女說話,態度格外親和,比三奶奶用鼻孔對著一眾人說話,那完全沒法比。越發羨慕起丑女來,不知她何德何能,竟被四小姐看重。自己比起丑女來,不僅有一把力氣,還會做菜,長得又不丑,比她強了不知哪里去了。

人比人,氣死人。

程氏這時,認為自己若是在四小姐面前,定是做得比丑女要好得多。偏偏現在四小姐倒是用了她。可是一想到三奶奶要遣了自己,便還是想著要只能求四小姐幫自己才行。三奶奶自己奈何不了,可是丑女初來乍到,還不好對付嗎?于是,頃刻間,在她眼里,丑女是越發沒法看了。

人起了心思,有了算計,就容易“走火入魔”。這是文箐后來結總的經驗。當下,她可是沒半點兒想到這些。

她見文箐好似半點兒不著急分家的事了,著急地提醒道:“四小姐,分家可是大事啊,雖不是今天,可也是早晚的事啊,四小姐,您……”

文箐已明白她的打算了,說來說去,就是想讓自己承諾她,到時鐵定雇了她。可是經了去年二十九那日的責罰,再有姜氏的教導,她現下已曉得同情心是半點兒不能隨意施舍的。三嬸既要遣程氏,不過是想著她的忠心不可靠,竟然在她當家之下卻有下人暗里給侄女通報消息,在當家人來看,這一點自是無法容忍。而就人事管理來看,文箐也明白,換位思考,自己若是三嬸,亦是容不得有這樣暗里不忠。再說,三嬸并不知陳氏夫婦為冤枉的,她不過是執行長房伯冢母的令,并指派給下人罷了。

若是程氏通報消息,真是良心使然,而非同郭氏賭氣的話,那么說來她有善心。可是,換大舅姆姜氏的思維來看,善心與忠心卻背離了。文箐心里嘆口氣,嘴上卻安撫道:“這個,程娘子,你且容我想想,可有法子……”

她皺著眉,思來想去,若程氏被三嬸攆了出去,自己再雇她,不是等于明面上同三嬸對著干嗎?雖說分了家,可還在同一個大門進出呢。這打了三嬸臉面的事,到時這一大家子人全都曉得了,勢必然又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為程氏,再次得罪三嬸,被人指責,她可不怨。程氏不是阿靜,也不存在著生死存亡的問題。

她想著如何回復程氏,既能讓她說不出話來,又能比較好接受。可沒等她想好,便聽到門口又傳來了敲門聲,外對隱約是韋氏在問:“四小姐?”

程氏沒想明白韋氏為何來四小姐這里?難不成是來逮自己一個現形的?她立時慌了起來,也顧不得別的了,別左右尋思著找個地方躲起來。“四小姐,我且避一避。”

文箐從來沒有如此感謝敲門聲,否則還真有可能自己現下的回復便是讓程氏有了失望。她再說通報消息的事,帶著希望過來的,這明擺著希望越大,失望亦大,然后最后肯定是抱怨自己。現下,她可是半點兒不敢得罪這些人,免得再造出甚么不利于自己的謠言來。她心里緩了一口氣,道:“你若在我這里藏著,韋氏要是來說事,時間長一些,只怕廚房的人都要找你了。”

文箐這一提醒,果然程氏亦緊張了,自己是偷著跑過來的,這大半天的,不回去,哪成?

文箐見她被說動,便道:“莫慌,且到里屋,從后院轉到隔壁去,再出得門便是了。”著了嘉禾領了她出去,自己則去開門。

韋氏亦捧了個小點心盒匣子,滿臉堆著笑,道:“四小姐,在呢?”

文箐心想,我不在,還能哪去。“韋娘子,你也曉得,我禁足呢。”

韋氏訕笑,道自己不會說話,便作勢要抽嘴。她進屋里來,上下打量了一下,發現同小姐歸家那日,無任何變化。

文箐亦假笑道:“韋娘子,可是三嬸那處有事要找我?”

韋氏再次捧著食匣子,道:“啊,這個,只因我男人在莊里找到些不同于家里的點心,我尋思著,過節么,沒孝敬過四小姐與六少爺的,這不就來看看四小姐,腳傷可好了?”

她嘴可真忙,一件事說了,馬上又關心起下一件來,倒好象比文箐自己還要看重一般。文箐還以為是三嬸要發她過來。她同韋氏可沒甚么來往,起著陳媽信中所說,這韋氏有幾分好利好攪是非的德性,幫而也不喜與之多打交道。只是,沒想到,她竟然平白無故地給自己送點心,看來應驗了一句話:“無事不登門”。“韋娘子有心了。只是這過年,吃得腸滿肚肥的,如今真正是吃不動了。”

韋氏見她推拒,一掃到桌上,才發現有個食盒在呢。于是有些灰心,投四小姐所好,怎么這么難呢?半點不象五小姐那般容易。

韋氏卻又是一番說辭,非得讓文箐收下,文箐也就沒再多費口舌,讓返回來的嘉禾幫著收下了。

文箐不懂韋氏又因何來找自己,她要真如程氏所說,被三嬸打發到廚房,這可與自己無半點關系。韋家一家子都是二太姨娘所器重的,自己也沒必要太討好,故而,自然是半冷半熱地對待她。

韋氏寒暄過后,又是吹捧起四小姐,贊四小姐聰敏,有見識,總之力所能及將她聽來的好話都堆到文箐身上,甚至于有她自變是好的詞,實際是貶義的亦用了出來。文箐心里著惱,卻發作不得。要斷她的喋喋不休,道:“韋娘子,你莫把我夸到天上有地上無的境地,我若真如此,也不會到要挨家法了。”

一時,韋娘子便接不上話來。她既不能說是四小姐錯了,更不能說是四小姐沒錯,否則那就是三奶奶的錯了。

只她是個沒腦子的,想的事也是沒條理的,只任著性子胡為,否則當日她也不會給文筜出餿主意,竟然讓五小姐去請魏氏過來。這也是她再次激怒了李氏,結果便是將例來她所犯的事,經由余氏新老舊帳一起算,沒遣了她不過是看在韋老管家份上。只是這人沒有自知之名,她認為自己全是為了三奶奶著想,怎么卻被三奶奶所嫌棄,一切皆是余氏搗的鬼。自己若真是去了廚房,傳到莊上去,日后還有何臉面見那些佃戶?

這種人,當初在李氏面前賣文箐的家底,打聽箱籠如何如何,說三道四,如今卻是完全舊非,恬著臉,在文箐面前討好賣乖起來。幸虧文箐不知這中間的底細,否則真不會與她多廢話了,實在是不齒。

文箐終究不想給她難堪,便問了問莊上的事。韋氏此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得家里有多少地,有幾個莊頭,一年能有多少米糧……這些個,她倒是清楚得很,真是一本活帳本。每次提到這些,便沾沾自喜,滔滔不絕。

文箐聽她說完,只感嘆三嬸把這人放錯地方了,這人,還是應該放在莊里才好。“韋娘子,真正是好記性,實是一活帳本啊。”

韋氏洋洋自得,臉上自夸之色掩不住,或許是不想掩飾,笑道:“那是,我在地里也做得這些年,這莊上哪件事不是我了如……那個指頭的。”

這人,夸別人敢下嘴,夸自己亦是舍得用詞。

文箐聽得她說錯許多個詞,程氏好歹只錯了一個心肝的徒弟,可是韋氏或許同其他下人一樣,學著主人說話,嘴上多來點詞,便長面子,于是一會兒錯一個。文箐這時亦忍不住,不得不糾正道:“是‘了如指掌’。”

韋氏一拍大腿,高聲贊道:“唉呀,還是四小姐有學問啦。正是那個了如指長……”可是她說得高興,拍痛了大腿,這才想起自己竟然在四小姐這里聊得這許久,卻是忘了正事了。于是一時臉上笑容沒了,發愁地道:“四小姐,同你說得這般多,你也曉得我是如何一個人,我,我現下倒是有件事,還想請四小姐搭助。”

文箐心里作嘔:我曉得你是個甚么樣人啊?可是曉得的你那些,卻是上不得臺面的。面上先是今笑不語,盯著韋氏,過得一會兒,見韋氏不敢直視自己了,便道:“唉呀,韋娘子,你這是甚么話啊。你在三嬸那兒,還有甚么為難的事解決不了?你這話,我聽著,莫非是我哪里有不妥的,讓你為難了?幸好,幸好,這是玩笑話。”

韋氏急了,道:“四小姐,我真不是說笑的。這事兒,還真的只能請四小姐開個恩,我韋氏愿作牛作馬,服侍好四小姐五少爺……”

來了,來了,才走一個,這又來一個。文箐總算是明白這人所求為何了,卻仍是面上裝作十分不開竅地道:“不是我真笑話你,實在是你說的這話沒道理啊。有甚么事兒是三嬸做不了主,卻只能到我這來的?我人小,又不當家,連門都出不了,哪里能幫甚么忙?韋娘子,你莫要哄我。”

韋氏見她仍是不信,便把自己同余氏爭來斗去的一些事索性扯了開來,然后中間又提了一些舊事。文箐越聽越皺眉,雖然也曉得偏聽實為不取,韋氏搬弄是非,可是這些風,這些影兒,竟然有些與昔年周夫人與姨娘有關,就不能不重視了。于是她問道:“你說的二太姨娘的事,當年又怎么啦?”

韋氏終于也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忙剎住了話題,為難地道:“算了,這些都是陳年舊事了。四小姐,今日這事便只有你知我知天地知地,可萬莫要同人說是我說出來的。”

文箐點了個頭。韋氏以為自己同文箐講得好些私密的事,應該已經表明自己的忠心了,于是本著禮尚往來的慣例,四小姐也該表個態了,給自己一個承諾啊。可偏偏文箐裝瞎子。

逼得韋氏不得不把話撂明了,道:“奴婢就尋思著,四小姐只需在分家之際,到時在三奶奶面前說一聲,把我討要過來……”

文箐現下終于曉得韋氏之所以不討三嬸喜歡的原因了,就是這張嘴,說是求情,哪里是彎腰說話的態度。她可是半點兒不想選了這個麻煩在自己身邊。“韋娘子,可是你不認為,三嬸還是舍不得么?就算她來日讓你到廚房,那或許便是作個廚房管事呢,總比你眼下在三嬸房里卻要屈居于余娘子之下的境地要好得多。”

韋氏可不認為是這樣,到時廚房就兩個廚娘,誰能管誰啊?她管鮑氏?她搖頭如撥浪鼓。

文箐不等她張嘴,又道:“三嬸讓你去廚房,明顯就是不放你。我卻向她張嘴討要你,終究這事落在不知情的人耳里,背后有人說我不思好歹,同嬸子搶人,我倒是不怕。只是單單就你而言,這宅里人多眼雜,你來我屋里,也保不齊沒人瞧見,到得三嬸耳里,只怕又要說你棄主不顧……”

韋氏箐這一說,抬頭一看窗外,竟然日頭都沒了,顯然早過了一個時辰。她原以為兩刻來鐘就說完的事,沒想到竟閑了這久。文篋少爺早就該醒來了吧?

一想到這,她立時緊張起來。余氏不見她,定然又要到三奶奶面前說話,會著人來找自己,這若是尋到這里來,還真是……

她可是從來沒想到過要得罪三奶奶的,當下也不再顧及別的,立時就道要回去照顧文篋少爺。

嘉禾沒想到,這分家還沒開始呢,四小姐這里倒成了香餑餑,人人都搶著要來。她同四小姐相處不過十天,卻已經感覺這是最好的主子了。可惜,四小姐腳傷一好,她便又要到外頭討生活了。而不管韋氏還是郭氏、程氏,她們終究有家,只有她……

她有些茫然。

文箐屋里熱鬧非凡,同樣,李氏今天亦在不停地周旋,只是計劃雖好,卻是碰壁,再次挨了太姨娘的訓,悶頭回屋,發脾氣,逮人便訓罵。只是沒想到,才罵得幾句雨涵,卻聽得文篋在哭,韋氏不知去向,偏余氏被自己派出去忙別的事了,只覺余氏不在自己身邊,果真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只自己抱了文篋,又派了雨涵到處找韋氏。此刻是真下了心思:定不讓韋氏照顧文篋了。

要知,韋氏為何被劉太姨娘訓,敬請看后一章。

發布晚了。嗯,這一章,本是兩章,算是給大家道歉吧。

周末了,且是中秋節,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