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193 文簡偷書

原先在岳州的箱籠到底如何,文箐是有些憂心,她不認為長房伯母,以及三嬸四嬸她們會分了自己的箱籠,可是為什么,這些物事,分散于他們手里?她想不太明白。

既是想不明白,愁也沒用。倒是文簡心心念念著以前的物事,說姐姐給自己買的陶馬,到時一定要找出來。這話聽到文箐耳里,很是傷感:連自己都忘了當初在歸州有給他買過玩具了。文簡這么小,卻是記得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一個小物事,會保存得十分妥帖,很是重情。

只是當晚,文籌來找文箐說那個案屏的事,非讓她找出來讓他看看。文箐只說現下由三嬸收著一時取不出來,這才讓他消停。不過他卻又告起狀來,道是簡弟不理自家舅舅,有些失禮。

文箐哄著他,說那是文簡怕生,給他塞了兩塊點心,打發他走了,方才拉著文簡,耐心地詢問:為何對客人失禮。

文簡低著頭,小聲道:“他家舅舅不是個好人。”

文箐大驚失色:他一個小孩子家,怎么會說這等話來?“你這是打哪里聽來的?不要聽人胡言,便也跟在后頭亂說。他是你堂兄的親舅舅,對我們來說,也是親戚,是長輩。”

文簡十分不高興地,立馬就回了嘴:“他才不是我舅呢他是賊他還賭,還……”

屋里沒其他人,除了嘉禾在倒洗臉水,可文箐仍是嚇得忙捂了他的嘴,阻止他說下去,小聲提醒:“你莫嚷。同姐姐小聲說,到底怎么回事?”

文簡見姐姐這般緊張,也嚇了一跳,自己揉了一下鼻子與嘴,苦著臉,喘著氣道:“他舅好賭,貪玩,不讀書,人人都曉得,大哥都說了,讓我們不要與他多來往。”

原來是文筵怕弟弟們學壞了,舉壞例子,便不小心地說漏了嘴,將鄧知弦說了出來,雖是一句,但因為是親戚,各小孩都記得甚是鮮明。只是,這話要落在大人耳里,必然會引起一場是非。文箐道:“大哥教的,有些事你曉得了,也不要聲張。不能亂說人是賊,這名聲太壞了,抓賊逮贓,沒證據就不能亂說……”

文簡聽著姐姐的教導,一會兒認為很有道理,一會兒又聽糊涂了,關于鄧知弦是賊,卻不是他聽來的,可是要說起來,他是真記不太清楚了。“我不記得了。反正我記得,他是賊這不是聽人說的,我就是曉得……”

“好了,好了,我曉得了。這事你同其他哥哥們說過嗎?”不跳字。文箐擔憂地問道。

文簡搖了搖頭,委屈地要掉眼淚。

文箐都不知道他是在哪里見過鄧知弦的,對他竟是有如此差的印象,最后終于想起來,定是前年十月老太爺去世,文簡守靈,能見過他。

彼時,文簡也不過三歲多一點,剛會記事呢。隔了一年,果然是記不得前因后果了,可是只記得這人壞。

文箐從他小嘴里是問不出具體原因了,只想著日后定要找陳管事打聽個明白。于是對弟弟說:“今日這話千萬莫要說出去,尤其是對四叔一家,不要提半個字。”

文簡點點頭,抹了一下淚,懂事地道:“我只說與姐聽。”

文箐又交待弟弟:“日后見了那人,該做的規矩一定要做到了,不要當著人的面耍臉了。”說完,她自己也曉得是為難文簡了,果然見他又抿緊了雙唇,面上有些不解與難過之態。

文箐也不管他到底能不能做到了。本來,她自己也難做到將情緒掩飾得風輕云淡,否則就不會與三嬸發生那次沖突了。

正月十一,天蒙蒙亮,躺在床上欲起身,就聽到雀兒在叫個不停。文箐心里暗嘆一聲:這鳥兒因為魏氏過壽,都飛到隔壁院里去搶食去了,才清靜了兩個早上,今兒又鬧開了。

只是,嘉禾來給她將新袍子穿上時,眉間有些得意,欣喜地道:“小姐,今日屋頭上來了只喜鵲呢,喳喳喳地說個沒停,我本來想趕,可是一想,它呆的時間越長,好事越多呢。”

文箐沒想到身邊還有這么一個迷信的家伙,于是便打趣她:“人家鳥兒開PAT——鳥兒聚會,你湊甚么熱鬧啊?還懂得鳥語,曉得喜鵲說甚了?”方才一高興,差點兒PATY便說了出來。一想到這,又思念起前一世的事來。本來笑得十分燦爛,一下子便沒了精神頭兒。

“小姐,真的,肯定有喜事。”嘉禾正低頭給她找來襪子,要替她穿上,文箐卻自己動起手來,不習慣由她侍候自己。

文箐看了一下傷腳,已好得七七八八的,她穿好了,還是習慣性地穿上棉脫:“咱們足不出戶,能有什么喜事?”一抬頭,見嘉禾因自己的語氣不太好,讓她語以為自己生氣了,一副十足謹慎樣,這倒是讓文箐過意不去了,忙道:“我這里你不用侍候了,你去叫醒文簡,我還有事著急讓他忙呢。”

不過嘉禾說的喜鵲登枝,家中必有喜事來,對于文箐來說,還真應驗了,而且不是一件兩件。

文箐禁足而困在屋里,明明曉得蘇州家里有一個大藏書樓,自己卻是去不得。她一想到分家在即,尋思著自己也需得多了解分家在古代的事項,以前從裘訟師那里了解到的,又怕不全。能怎么辦?只是嘉禾不識字,也不可能去拿來書,最后只把念頭又動到了文簡身上。

先是讓文簡去打聽,家里有沒有《大明律》。這事,文簡十分順利地便從大哥文筵嘴里曉得,果然如周夫人說言,不僅有《大明律》,還有其詳細注解,做注解的便是周復。

文簡很興奮地把這些事說與姐姐聽,但凡姐姐讓他做的,他則是一定做到。而文箐也是毫不吝嗇自己對他的夸贊。聽后大喜,末了,又再給給弟弟交代了一個新任務:“你帶嘉禾去幫我把書找出來,可好?不要讓大哥還有文笈他們看到。”

她寫了“大明律”三個字,文簡只識得一個“大”:“原來這叫‘明律’啊,我識得了。”他細細地看了又看,最后將小字條仔細地收好。或許他真是識得了這字,只是讓他寫出來,那是萬不可能的。文箐只讓他從字形上去與那些書比較,只要同這三個字一模一樣的書。這點,文簡還是明白的,對于自己這新的差使,他是非常興奮的。

藏書樓在前院的西側,是專門辟出來的一個院子,連著大書房一起,擱往日是,正是周同與一干朋友偶爾聚會之所在,地方甚是寬敞軒亮。文筵兄弟愛讀書,祖母過壽,這幾日家中客人多,便暫時都到了二房這邊來。否則,平日里周同若不在,這藏書樓不僅是鎖上了,便是院門都是鎖死了。

一大早,文簡興沖沖地跑去。他聽姐姐說,這事不能讓大哥曉得,于是居然也曉得先只是與文誕套近乎,得知《大明律》就藏在二樓正中間的書架上,便想開溜。可是文筵卻興致很高地拉著他,非要教會他背一首詩不可。文簡心不在焉地背著,尋思著,大哥守在一層當眼處,自己要是想出門,把書抱了在胸前,他就能看到了。有些發愁:萬一找到了書了,怎么才能讓大哥離開呢?

這,轉機則是出現在嘉禾身上。

嘉禾隨了他去,先時不敢進院子,只是左等右等,不見少爺出來,很是擔心,便躡手躡腳地走到院門口,探頭張望。

文笈老大不情愿地一早被姆媽喊了起床,驅了過來看書,讓他多在大哥面前表現。還沒過正月十五呢,本來屬于逍遙的日子,卻又要拿起書本來,他只是開蒙而已,真沒有讀書的興頭。

余氏卻笑著提醒他:“長房大少爺亦在呢,笈少爺不是要向他請教學問上的事,這不正好么?”

文笈聽明白余氏是在幫自己,躲了姆數落,便一步三晃地出得家門,這大早上的,冷得很,人也懶了,沒了樂子可玩,雪也沒了,瞅瞅天,盼著再下一場。懶懶散散地晃著晃著,快進到書房那邊的院門口時,就見得一個女人在門口張望。一時就來了好奇,捅了一下身邊的書僮——韋家大小子:“你去,瞧瞧是甚么人,怎么跑這來了?”

嘉禾聽得身后動靜,回頭看到文笈滿臉不高興的樣子,便有些忐忑。

文笈倒是明白人,想來是簡弟在里頭,她找來了。可是他還沒開口,卻有人先說話了。

韋家大小子如今十三四歲了,比他大弟可是膽大些,因他大弟著了風寒,不能來侍候笈少爺,于是他得了祖父的便,不用去莊上了,跟在文笈身邊,很是興奮。周家的規矩,倒是沒學會,仍是莊上野孩子的性格。于是一見得嘉禾這臉,嚇一跳,他開始大聲取笑,拿嘉禾的外貌說事了,甚么黑芝麻掉進炭灰里,又是甚么長霉的谷子撒在了黑泥里……

文笈年小,只覺他說話時的姿態十分可笑,被逗得哈哈大笑,立馬又引來了文簽的伴當,他正在院里清掃,此時亦停下手頭上的活計,招呼了其他人,對著嘉禾那張臉,也是吃吃地笑。“聽說她是咱們家中最丑的,說是蘇州下人里當數她第一,你讓她過來,我瞧瞧,到底有多嚇人?”

韋家小子同其母,有些小心眼,卻不是個聰明的,極易被人唆使。可嘉禾只在門口,硬是不進來,便欲拉了嘉禾進去,讓眾人圍觀。偏嘉禾抱緊了院門,他是死活拉不動。韋家小子自覺失了面子,越發纏上了。

文笈煩了,說:“我讓你進去,你就得給我進去”這是作主子說的話,嘉禾不得不聽,于是很不安地走到院里來。耳邊那些非善意的笑聲,嘉禾只低頭,裝做不聞,其實眼淚都差點兒落下來了。

這外頭說話聲越來越大,驚動了文筵與文簽他們,文簡可顧不上,只馬上就躥上樓去,然后開始找起來。可是在他打聽到的地方卻左右也沒尋到,只好擴大地方一一找起來。

文筵從屋里走出來,見到外頭的情狀——彼時,因為嘉禾低頭,其他人見不到她的臉,韋家小子被唆使著,作一惡少狀,伸手去抬嘉禾的下巴。

這自然是鬧著玩的,可是落在文筵眼里,他是個十分正經的人,于是皺眉,咳了一聲,喝道:“你們這是在作甚?”目光除了掃過韋家小子,便落在了堂弟文笈身上。

文笈很怕這個大哥,有些膽怯地回道:“大哥,沒,沒甚么……”最后,還是老實地說道,“就是,這,這個丑女,竟然跑到咱們這院里來了。”

文筵見到韋家小子收回手也縮到文笈身邊,斥道:“你好歹也跟在四弟面前念了些書,怎么就忘了男女授受不親?你是男子,也好意思去強拉一個女子?在外人眼里,我們家下人都是做這些勾當的?”

文簽看不慣韋家小子總是仗著文笈而欺負人,一旦到了當家人面前,就慣會裝膽小狀,十分不喜他。便對大哥道:“他可沒少欺負人,是個會裝樣子的。大哥,你好好治治他”

文筵見他是唯恐天下不亂的,讓他回屋去。罰了韋家小子把院子掃凈,再把所有的屋子的窗欞擦拭干凈,然后罰了另兩個伴當擦拭藏書樓的圍桿與書架。對于文笈,只讓他好好少家規一百遍。文笈心里怨氣很大,卻是不敢聲張,只低頭著,跟了進去。

文筵一轉身,才發現文簡不在身邊,可是進屋,也不見人,只讓嘉禾等著,他進去叫人。可是才進了門,便聽得二樓傳來了“咚”一聲,似是重物落地,接著是嘩啦好些聲響,中間似是有文簡的呼痛聲。文簽他們亦聽到了,一個個連忙躥上樓去。

在他們上樓來時,文簡倒在地上,正推開身上的書,爬起來,捂著屁股,見得大哥他們都看著自己,便傻眼了。文笈問道:“簡弟,你在這里亂動甚么?你那丑丫頭在下面找你呢。”

文筵讓文簽幫著快把書撿起來,自己則關心地問道:“摔傷沒有?”

“謝謝大哥,不痛。”他任由文筵替自己拍打外袍,道了聲謝,只是眼睛掃過下面一本寫著《大明律》的那本書,可是后面還有好些字,是不是姐姐說的那本書?生怕文簽再次收到架上去,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只是沒想到太高,腳蹬在下面一層,結果重心不穩,自己帶倒了好多書。

文筵松了一口氣,這要摔傷了,他們姐弟可真的都讓人太心疼了。見著文笈在一旁袖手旁,又蹙了下眉,道:“不是讓你抄家規嗎?快去”

其實是文笈想扶弟弟,只是卻被大哥搶先了,一時不知該怎么辦才好,卻被大哥沒好氣地趕走,覺得大哥對自己與對文簡完全不一個態度,很不好受。他卻不曉得,他的惡名經由了文簽不停在大哥面前告狀,總之早就在大哥心里沒了好印象了。

文筵接過文簽手里的書,一本一本地往架上放。“你怎么就撞上這架子了?這么高的地方,也被你帶倒了,幸而沒砸傷你。”

文簡忙偷偷地拾起一本帶有《大明律》的書來,藏在身后,然后道:“大哥,那我下去了。”

這院里的事,唯有一個人,置身事外,渾然不管,那就是文笴,他在隔壁的書房里,連文笈氣沖沖地下樓,推門進來,也不聞不問,只一個勁兒地在練字。

文簡卻是懷揣寶貝一般,直接下樓,然后就是風一般往院里跑,迎面卻是撞上了一個人。

“伯,伯祖父……”作賊心虛,文簡心一慌,手中的書便掉落在地上。

有急事出門,怕更新遲了,耽誤大家閱讀。先傳上來,有蟲子晚上回來了改。謝大家。

是由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