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301 斗志昂場

正文301斗志昂場

正文301斗志昂場

余氏那日上午沒在,因為出門去找褚群家的娘子打聽消息,不過無功而返,因為褚家娘子出外去了,她撲了個空。歸家后,聽說三奶奶李氏在家為著絨衣一事與四小姐斗上了,還沒討到便宜。她暗道一聲:三奶奶這一急,起初由雞毛蒜皮的事而引起,可是怎的忘了初衷,現下最要緊的是向四小姐討要香兒這事。

下午,余氏提醒李氏。李氏今日在文箐那兒鎩羽而歸,現下再被她提及香兒,便有些惱羞成怒地道:“難道此時我還去向她低聲下氣求要一個下人?”

余氏出主意道:“奶奶,這事何必勞您出面。四小姐與五小姐親厚,五小姐自個兒去提,四小姐難說不顧姐妹情分,會不同意?”

文筜那處知雨涵過些日子要走,對著她一張愁兮兮的臉也難受。好不容易,四姐歸家了,自己欲與她聊一聊,哪想到姆媽與四姐又斗上了。她心里難過,想去找四姐,又怕難堪,姆媽會怪自己;不去,又怕四姐誤以為自己偏幫姆媽。

她一個人心事重重地托腮坐在屋里,見余氏進來,便道:“余媽,你替我向姆媽求個情,能不能莫攆了雨涵?”

余氏為難地道:“雨涵被攆走是遲早的事。小姐何必為了一個下人讓三奶奶傷心?若是擔心她走了沒人侍候的話,余媽倒是聽說,四小姐手下的香兒很是不錯,又得你四姐調教了一年多,四小姐身邊有嘉禾侍候,自然是少她一個不算少,五小姐何不與四小姐商量商量?”

“我去找四姐,姆媽會不會生氣?”

余氏慫恿道:“五小姐與四小姐是姐妹情深,這節下的,來來往往,有何不可?”

文筜得了她這話,立時放心大膽地去找文箐,提到了雨涵要被攆走的事兒。

文箐開始還以為她是來幫著雨涵求要一個差使的,這乃意料中的事,然而聽著聽著,發覺文筜打聽起香兒來,心里一頓。

如今香兒已學會了那些蒸洗曬鴨絨的流程,在自適居中可是能幫得上大忙了,自己留著她有大用途呢。先時送與表姐,也是明知表姐夫那邊有丫環,料想不會留香兒多久才說的便宜話。此時文筜雖沒說要香兒,可是這意思很明白,是李氏想要香兒。

給,還是不給?

文筜垂頭喪氣地道:“我上次冒犯了姆媽,這次雨涵的事不敢頂撞。四姐姐,你說有甚么好主意?”

文箮亦在,聽得這句話,十分不滿意李氏到處搶人丫環的行徑,一時之間連嬸子的稱呼也不叫了。“你姆媽上午還指責你四姐不顧念家人而與外人合伙做買賣,正鬧得生分呢。你還來找你四姐討要主意,若讓你姆媽曉得,到時你四姐又要倒霉了。”

文筜聽得這話,便謹慎地看向文箐。文箐大度地一笑,道:“倒也沒到二姐說的這個地步。不過,三嬸可是與五妹提過,中意香兒?”

文筜小聲道:“余娘子讓我過來問一下四姐的意思。”

文箐這下心知肚明了。只是,就這事抻著,給李氏顏色看看?還是自己大方地將人送給她?

顯然前者又要加深自己與李氏之間的矛盾。

文箮沒好氣地道:“你姆媽真會算計。前幾天打甜兒的主意,如今又打起了香兒的主意。嘉禾年歲到了要出嫁了,你四姐教出香兒來正好侍候她,若她給了你,豈不是她又得另尋人重新教起?”

文筜被她說得很過意不去,忙認錯,說自己不是要與四姐搶丫環,不過是過來走一個過場,免得挨罵。“我去回姆媽,說我不喜歡香兒,不樂意她侍候。”

“哦,你怕挨罵來走過場,可是話已出口了,你說不要,你姆媽肯定以為是文箐舍不得給,到頭來還是文箐得罪了你姆媽!”文箮一針見血地道。

文筜惱了:“反正我沒想過要搶四姐的丫環!”

文箐想到文筜替自己打抱不平沖撞李氏,自己說過心疼她,她有事,自己一定鼎力相助。那日李氏涼涼地道了句:“難為你記得你五妹的好。”這話似重錘砸在她心里,終究她得還這個人情。

此時,她見文筜挨了那次打,在床上躺了好些天,臉又瘦了好幾分,尖下巴突頜骨已隱隱而現,看來真是受了些煎熬。“前日里大表姐那廂也說要丫環差點兒就點了她。既然三嬸也相中了她,是她的福氣。五妹,你同三嬸說,這個月底,我便讓香兒過來。”

文筜生怕被四姐誤會,同時,對雨涵又有著愧疚,她雖平時對雨涵吆三喝四的,可是一想到她因自己而導致姆媽怪罪便過意不去。于是兩種心思牽扯,自是十分難過。“四姐,我真不是要搶你的丫環,我也舍不得雨涵的,她,她……”

文箐一想到當日答允過雨涵替她尋一項差使,不如干脆就此時提出來算了,也不得罪李氏,算是成全了文筜。“我怎么會怪你?四姐這是拿香兒換了雨涵。你替我謝謝三嬸,將雨涵送給我,說來,似乎是我占便宜了。”

文筜沒聽出文箐的勉強,信以為真,一想到雨涵也有去處了,內疚的心理就一下子輕多了。“四姐,你太好了!這下,雨涵也不用哭了,我也不用擔心她了。太好了!我這就去告訴她!”

文箮待文筜走了,憤憤不平地向文箐說起李氏前幾天也打過甜兒的主意。“她為何一定要你我的丫環?你三嬸這般行徑,著實令人生氣。”

“那也沒辦法,她是我三嬸,我現在年小不能主事,雖是分了家,唉……”文箐長嘆一聲。

文箮自知失言,又引得四妹心情不好了。便問起文箐這十日是在沈家過得如何?

文箐道:“甚好。”說得這二字,見二姐揶揄地笑話自己,便知她想岔了,趕緊道:“就同二姐去見娘舅家親人一般。”

“四妹,你就莫在我面前來這些假模假式了。你說說,你與你大表哥日日見面,他與你之間可……”文箮好奇男女相處一事,四妹早早定了親,又常有機會見面相處,在她看來,這是多么好的一樁姻緣,羨慕不已。

這話若是問文簡,或許他會說個不停。因為文簡在沈家也過得如魚得水,與沈于氏及一干長輩說起在北京的所見所聞,又向表兄弟們吹噓起北京的熱鬧繁亦是滔滔不絕,他能言善道,會討好人,說話時知曉要看人臉色,于是越發得沈家人喜愛。漸漸地,他也與寡言的大表哥相處得來。

“大表哥,你為何怕見我姐姐?我姐姐又不咬人……黑子哥想見我姐,還見不到呢。”文簡認為大表哥膽小,見得大表哥有時偷瞧姐姐,便故意激將。

沈顓羞得低下頭去,輕聲道:“男女有別。”

沈周在一旁鼓噪道:“又不是外人。大哥哪來這么多說頭。明明喜歡得緊,還躲著閃著……唉呀……”旁邊沈頤見哥哥十分窘迫,便打了沈周一記,幫哥哥出氣。

華庭在一旁笑道:“大哥,詩經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好事一樁。只大哥卻與表妹總是閃閃躲躲的,倒是生分得緊,還不如我們與表妹相處得自然呢。”

文箐與沈顓的情形還真是如他所說。明明在同一屋檐下,二人俱有幾分閃躲避讓,若是表兄弟姐弟之間的往來,本不當如此忌諱,結果有了男女婚約,在沈顓這邊,倒是有幾分別扭,而在其他人眼里,文箐似乎是體諒他這別扭勁兒,便也故意避之。

這般相處情景,只苦了于老太夫人,在一旁干著急。曉得華婧的家具已全繪好畫,便讓華嫣帶文箐去賞漆畫,當然是沈顓幾個亦陪同。結果最后話多之人卻是文簡與華庭。

沈于氏對姜氏道:“這般下去哪成。昔年他大姑與文箐爹也一同長大,卻是隔了一個哥哥,才有了徐家娘子出現,若是一早就讓二人情意投合,哪會……”說到此,才又想起,文箐亦是徐氏所出。

無意中,文簡亦被姜氏問到席韌的話題,好在文簡得了姐姐囑咐,未說及詳細的,只說是當時從拐子手中逃脫時遇得的一個有錢人,助自己姐弟幾日水程。

可是關于席韌要與姐姐結拜為兄弟的事,還是被姜氏問了出來。姜氏一想到文箐的容貌越發出挑,日后一旦成人,比之昔年徐姨娘只怕更是要美上兩分。現下才十二歲,已然如此人物……

再瞧瞧兒子沈顓,小時是男生女相,如今倒是脫了必分稚氣,有了些棱角,樣貌仍是十分突出,所見之人俱說此子俊秀非凡。與文箐確實也稱得上金男玉女。只是文箐不僅是貌美,更有慧才,但凡與其接觸過的人,皆有意與其交往。誰道來日,若遇得一個比兒子更出色的,文箐會不會心生二意?同其父周鴻一般?

文箐越大,姜氏是越擔憂這要進家門的準兒媳會飛走。雖然現下好似沒有旁人,可是再拖得四五年,誰曉得會不會引起他人覬覦?兒子訥言,若是不得文箐歡喜,那豈不是糟了?

事實上,這種擔憂,更是沈于氏心中的焦急感造成。沈于氏身子確實一日不如一日,眾人人心知肚明,如今將人都喚到其膝前,也是為了讓她更快樂些。沈于氏最喜沈顓,自是盼著沈顓早日成親,文箐的好,她俱瞧在眼里,只怕節外生枝。姜氏暗里叫了嘉禾到一旁,問文箐一些細事。嘉禾是有問有答,可是姜氏發現她答得十分謹慎,口風甚緊,叫姜氏問完話亦無從猜疑。知嘉禾是文箐的跟前十分得力的人,問不出什么來。

而此時,華婧還在一心想著如何將文箐的架子卸下來,姜氏煩惱女兒這是添亂:“她這般出色,若是嫌棄你弟弟,只怕還輪不到你挑剔,人家就跑了。現下只萬分慶幸這是她先母遺命,早早結了這親。”

華婧小聲道:“姆媽若真是有這顧慮,便已是齊大非偶。”

這一句話,讓姜氏發作了:“你就不能少說一兩句?!不幫著你弟弟親近表妹,反而尋事要讓她與我們生分了,你都是要出嫁的人了,還這么任性胡為?!”

華婧心道:“正是因為我馬上要離家了,才著急將表妹那高人一等的脾性扳過來。又不是要拆散弟弟,只是怕弟弟窩囊罷了。”

她一雙清明的眼,見不得文箐不經意里露出來的那份睥睨他人的神色,雖然有時是好意關心于人,可是表妹似乎無所不能的、一點不畏懼的那種態度,總讓華婧覺得表妹與自己一家人并不是真正地能融合到一起。

要說她也沒看錯,文箐的“現代人”的優越感確實是每在思考時,或者遇到問題時便散發了出來。雖然現在已收斂了很多,可是敏感的人,比如華婧仍是察覺到這種“不對勁”。

而文箐在沈家呆了十來天,也察覺到表姐總是以一雙考量的眼光盯著自己,久了,便有幾分不自在,再加上華婧有時含山不露水地說一些話帶了幾分涼意,文箐便知表姐有幾分不太喜歡自己,卻不知為何。

此時文箮問她沈家的事,她一言帶過,并不想多與文箮談論這些話題。她現下最關心的還是眼前李氏是存心要找自己的茬,會不會還有后續?自己做點兒事,老被人盯著等著出事看笑話,著實令人不愉快。可是,李氏想要看笑話,反而激起文箐的斗志了,下定決心非做出一番成就來,到時在李氏面前炫耀炫耀,氣死她!

生意,眼看著朝好的方向發展。

中秋節那天,聽說鋪子賃了下來,因為在南門口,房錢并不低。可是要改造食肆,多少也得裝飾一下,在重陽節前開業的話,顯然有幾分不現實。倒是周德全與陳媽都急著看黃歷,挑選吉日。

這么說來,年底前開業,是沒問題的。周德全很自信地道。

方氏謹慎地提醒文箐:“凡事莫急,小心為上。你三嬸他們可是等著看你的熱鬧……”

文箐不想被人看笑話,越是困難,越是斗志昂揚。她尋思著,只要表姐一出嫁,自己歸家便能騰出手來詳細計劃食肆開業一事。她已設想了大半年,如今一眼見要落實,心頭更是狂喜,興致勃勃,恨不得馬上就主持營業一事。

可是,打理食肆這一事,終究她不能拋頭露面,需得再經過他人的嘴與手才能操作得了。這種不適應,也只能接受。

文箐信心滿滿地誓要干好,中秋節次日,便需得再去沈家送賀禮。而有些事情,亦在她所不能預料到的地方發生了變化,打她一個措手不及。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