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345 百歲光陰一夢蝶

正文345百歲光陰一夢蝶

明朝生活面面觀正文345百歲光陰一夢蝶

宋代方岳曾有詩云:“不如意事常,可與語人無二三。”

文箐卻嘆道:方岳是要訴苦,而自己與一眾拐了十里彎的親戚要上敘舊,那便是:縱然人生不如意只二三,能訴諸于人的高興事兒卻也無一二。在這群陌生人中,也不過是強顏歡笑罷了。

到南京,明初建國的京城,如今雖是早遷至北京都幾十年了,但其原來的朝廷一套衙門與官職仍然保留。根據離皇帝的遠近,南京與北京官員薪資自然也是有所厚薄之分。馬車路過皇城不遠處的民居時,陳媽指著一處宅院道:“小姐,昔年兩位老太爺及第時,那就是太宗賞賜的宅子呢。比現下北京大老太爺的那所要略大一些……”文箐在馬車上也不過略瞧了一眼,早已易主了,那時周敘兄弟當年就是在南京參與編撰《永樂大典》,周敘還一度主持了應天府試,在南京教導宣宗,如今連宣宗都過世了。世事,難說。

文箐記得《儒林外史》中曾有關于南京城繁華的描述:“里城門十三,外城門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轉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幾十條大街,幾百條小巷,都是人煙稠集,金粉樓臺。城里一條河,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絕。城里城外,琳宮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時,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大街小巷,和共起來,大小酒樓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處……到晚來,兩邊酒樓上明角燈籠,每條街道上足有幾千盞,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帶燈籠。那秦淮河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凄清委婉,動人心魄。”

在她眼里,南京城果然熱鬧,店鋪林立,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招幌林林總總。文箐開了食肆,故而也頻頻看顧南京酒樓,一了解,才知開國時,朱元璋便建了十六座官家酒樓,各色菜式無不含雜,歌管弦樂,如今依舊。

在龐家賀喜,無甚多可言,龐孫兩家結親,為孫家當時勢敗削爵之際,后孫家起復,龐家擔心會毀親,幸好拖到現在,一切無事。臨走前兩日,龐家表舅姆稱孫豪母親從北京趕來,示意文箐去拜見一下。文箐念孫豪情義,自是去了。孫家門庭自然比周宅豪華不已,更是勝過富陽鄭家之宅室,此處不贅言。

孫母為人尚和氣,感文箐之恩,卻憂孫豪之事。“犬子當日能尋到家亦是承四小姐之恩,只他向來是個天不怕地不怕誰的話也不聽的不孝子,先時多承周四小姐一番勸誡,略有些好轉……”

文箐越聽越覺得不安,孫母竟言下之意,似乎并不是十分喜自己,卻要自己寫信勸孫豪。中間,孫母離座,孫家有小姐妹,為孫振庶女,未被帶到任上,一直居于鳳陽,卻是對孫家情況要比文箐自然了解得多。她細細打量了文箐,卻是含槍夾棒地與文箐說話,說得一故事,卻是狐貍精攝魂的事兒,然后話題轉到文箐身上:“周家四小姐長得可是天仙之姿,聽說才敏過人,急智多端,若是區區一個狐貍精,只怕亦要敗在小姐面前呢。”

文箐對于這種挑釁,自然四兩撥千斤地反擊過去。“我還真沒見狐貍精呢,這還是第一次聽八小姐提及,現下與箐聊天的是八小姐真身?”

氣得孫八小姐咬牙切齒,惱羞成怒,不再保持先前的大家小姐氣質,將門虎女一發怒罵起人來,竟賽過大字不識的村姑潑婦:“你才是狐貍精呢!你個婊子出身的妾室所出的狐媚子!你們周家一個兩個都勾人得很,我家哥哥還不是被你們害得如今竟是毀了親,京城差點人盡皆知,都怨你……”孫豪毀約,卻是將她做賠禮,送于對方哥哥作小妾,她沒法發作到孫豪頭上,如今見得文箐也不過是一個庶女,無父無母,姨娘被休離還早死,孤女一個,自然就將想發匯泄一下。

文箐聽得她這無頭無腦的話,面色很不好,顧忌在孫府做客,要不然恨不得一巴掌扇過去。莫名其妙來這里挨一頓罵,牽扯出徐氏的舊事來,真是窩火得很!那話里不是指周瓏便是指自己,明明是孫家自作多情,同自己與周瓏何干?沒多久,立時告辭走人。

文箐是首次在高門貴第面前感覺到嫡出與弈出身份的懸殊,也是被人揭了短,這口窩囊氣還只能受了,越起越憋屈,當下不顧龐氏挽留,借口要急著趕回家備置端午節一事,就離開了鳳陽。

陳媽雖然隨了她去孫府,卻是沒有跟她一起進至廳堂相敘,自是不曉得她受的委屈。文箐想著吳師傅給自己的證據,加上裘訟師給的章家婆子的供狀,是不是可以給徐氏澄清樂妓身份舊案?當年周夫人追查此事,誰曉得她背后在算計些什么呢?周鴻不知妻子意,竟將徐氏拐賣這等重要之事假手于人,若是要在地下得知其中真相,不知又會做何想法。外人看到的是夫妻二人舉案齊眉,誰曉得這人里卻是意難平……

文箐嘆氣,想想自己與沈顓,可是自己不情不愿與之成親……一想到這里,就覺得煩惱不堪。

這一天正是陳家老父去世三十年祭日,陳忠在山西,陳媽說想到常熟墳頭去祭奠,文箐心中難過,坐了兩三天船,身上有些難受,便道自己徑直回城,讓陳媽只管祭拜去。

到得蘇州,方辰時過半,卻是下起了濛濛細雨,她想著有一年多沒患過傷風了,興許這次扛不住了,便沒往城里周宅去,而是上岸后,一個人叫了輛馬車就往自適居趕。

朦朦朧朧中,聽到前面傳來了哀樂聲,睜眼掀簾,發現原來是有人辦喪事正送葬,嗚嗚咽咽孝子孝孫哭成一片,每過一小橋就要擺案拜祭一次,走走停停,排場甚大,這快卯時盡了,還沒送上山。文箐所乘的馬車不得不停下來,車夫四下察看路況,欲另尋道路繞了過去。“小姐稍候,且往旁邊這條道,就能繞到前頭去。”

文箐的心,莫名的又煩躁起來,前一世平平順順長大,沒經歷過葬事,哪想到這一世,她數了數,送過的葬禮就有五個了……

她身子斜倚車圍,頭歪在小窗邊,揭開小簾,眼睛往外四下打量。

前頭是兩個池塘,中間一座石轎相連,池塘中種的是蓮,荷葉已長得十分碩長,挨挨擠擠,風一吹,晃動一片,葉上的雨水便都晃到了一處,成為一汪水也是一蕩一蕩的,然后從中間漏到葉下。此時尚未到荷花盛開之季,是以除了葉兒還是葉。“接天荷葉無窮碧”,見得這一片綠色,眼睛清亮些,她心頭松了一下。

馬車開始略略拐彎,車身一震,文箐差點兒摔一跤,方要放下簾子,卻在最后一刻似乎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立時又定睛瞧去。正疑惑間,那人卻也是巧了,竟回過來頭來。雨中,那有些酷似前未婚夫的面孔正沖著她微笑。“咦?四小姐?探親回來啦,真是巧啊……”

商輅說著這話時,見得文箐面上亦是哀戚一片,那黑黑的眸子含了水一般快要溢了出來,車轱轆一走一停,文箐的下巴差點兒磕在窗沿上,嚇得她一縮脖子,于是沒了悲色,倒是有幾分嬌憨,雙耳墜著的耳環更是一晃一晃的,在青縵襯托下,顯得格外的別致,那似花非花的造型,獨此一家。

文箐沒想到在此地竟遇到他,方才一愣神差點兒摔著露丑,面上也有些發窘,略定了定神,沖他擠了個笑:“商先生沒帶傘?怎的也沒叫車?這要走路到陽澄湖,可還有十來里地呢。”

商輅手里卻沒有傘,他天沒亮就從周宅中出發,在城里遇得一順路的牛車,到得前一個村子時,人家不順道了,把他中途放在路上,沒想到走到這里,遇到辦喪事的,就一條道,也沒法擠過去,只好跟在后頭。“想到前頭村子里叫輛牛車,沒想到,在此遇到四小姐了。”

文箐瞧到他頭上發冠都濕了,額頭上有些水跡,手上一個小包袱,想來是換洗衣物與經書,緊抱在懷里,似乎怕雨給打濕了,如此一來,他背上尤其是兩肩處,濕乎乎的。前面村子走過去,只怕到時衣衫都濕透了。于是她便把簾子掀開,道:“先生快上車,雨好似大了些,車夫剛說從旁邊一小路繞過去,遠是遠了些……”

她這一掀簾,商輅卻瞧見車里只她一人,立時臉上有些赧色,男女有別。“怎的只四小姐一人?怕是不妥,我,還是到前頭村子……”

文箐笑道:“四年時光,先生禮識日漸增長,卻是與人情上越發世故了,當日同舟,今日便同不得車了?”

當日稱兄道弟,今日卻是路中遇雨尤自不敢同車。

商輅被她這么一擠兌,更不好意思了。車夫卻叫道:“前頭那村子后頭靠山,這喪家只怕就是要往那兒去呢。先生跟在后頭,人家以為你是其親戚,這身衣衫怕是不妥呢。”

商輅著的儒生衫,卻是在下擺處繡了一枝菊,文箐的目光便落在了那菊花處。“先生要是循禮,那我這車便到前頭去,尋戶人家,找輛車來接。”

商輅道:“不用不用,四小姐……”

文箐卻笑著看著他,笑道:“先生若淋雨久了,身子有恙,只怕文簡要失望了,上不了先生的課啦。”

她拿商輅病了就要誤了文簡讀書一事做借口,商輅自然是不好再推卻了。欲上馬車,文箐卻是跳了下來,手里拿著一把傘,撐了開來,指指馬車道:“先生帶了外衫?不如先上馬車換一件,免得著了風寒。我且在車外候著。”

她說得落落大方,卻是將商輅窘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鉆了。

文箐下車,卻是走到了荷塘邊,一橋跨兩塘,上隔下連,水中倒影映著天空,細雨飄落于水,連橋影也模糊。塘邊地頭青綠一片,遠處低矮青山因雨霧而顯得半遮半掩。

和風夾細雨,霧帶荷葉香,少卻一對鴛鴦。

這樣的煙雨濕流光的風景,明明在前世里就有過,那年春天未曾出游,于是夏初,她與未婚夫開車郊游,遇得一荷塘,喜不自勝,于是找了塘主,討來一小舟,兩人劃劃停停,在雨中浸染于荷葉處,花香迷人,情深難忘……

一想到這些,文箐越發傷感,身體也似乎越發疲憊不堪,陣陣難過,再聞聽得遠處的哀樂與啼哭,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

商輅換好了衣衫,一掀簾子,瞧到是文箐的背影,孤孤伶伶地立在路邊,明膽不過是十二三歲的小女孩,那瘦削的肩膀腳似乎微微地抖動著——

不勝寒意?

馬車夫在側面瞧見文箐,小聲地與商輅道:“先生快去勸勸,那位小姐好似哭了……”

商輅吃驚不已。不論是在杭州沈宅,或是蘇州周宅,還是在自適居中,從來只見得文箐都是面帶微笑,哪怕當日在淳安酒樓,被史克郎所迫,亦是含笑出計,何曾有過半點黯然?

他緩步上前,見得文箐果然雙淚垂頜,睫毛濕潤帶珠有如嫩草上的雨滴。欲喚之,又恐其尷尬,若不出言,任由其傷心,亦是不忍。

文箐只覺得身子不適,沒料到卻是幾年情緒壓抑實在需要宣泄,再加上面對未來情感是深覺迷惘與不安,心靈深處強烈渴望得到安撫,卻一直被自己深藏,此時一生病,便十分脆弱,情感的需求竟在相似煙雨景致中撲面而來,如此突然,以致于她全然不曉得自己不知不覺中竟陷入了前世記憶與傷感中。

她莫名其妙地發了一通神經,抹了一下淚,聽得身后似乎有人輕咳,才醒悟過來現下是在哪里,慌慌張張地趕緊拭干凈淚,使勁閉了閉眼,生怕對方能瞧到自己紅紅的兔眼,便低舉油傘低下頭,只瞧到商輅一雙青布鞋在面前。“先生,換好了?上車。”

她說完這句話,不顧商輅回應,便徑直往前走,到得馬車旁,欲收傘,橫空伸出一支男人手來,修長五指似帶墨香:“我來。四小姐先登車。”

文箐呆了一下,魂不守舍地便上了車,竟不曉得對方什么時候收好傘上了車的,只有馬車一挪動,她才略略醒過神來。馬車顛顛簸簸,神智時有昏昏沉沉之感。

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遙記幾百年后的時空中,自己舉著傘嬌笑著與人廝纏,有人曾在雨中附著自己耳際,一邊為自己打開車門,一邊柔聲哄道:“親親,你先上車去,別淋著,為夫來收傘。聽話,乖……”

發現寫感情,太耗精力了,寫這一段,費了一天多的功夫,傷神。若是沒寫好,下面章節將更努力。請大家見諒。

另外,評論區中,西樓大人發了對聯,求對,一文錢才疏學淺,歡迎親幫我助陣,接下那聯。接聯者,打賞。時限到月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