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偽君子

第四百六十七章 欲求翻案

“唐寅?”朱厚照茫然地睜大了眼

很顯然,名滿江南的唐大才子,他的名聲還沒到上達天聽的程度,朱厚照從幼時春坊讀書開始,授他課程的,教他學問的,全是朝中有名望的老臣鴻儒,一本正經的道德先鋒,他們教給朱厚照的只有圣人之言,儒家學說,正經學問之外的東西,他們是絕對不會讓朱厚照知道的

唐大才子的名字顯然被老臣鴻儒們排除在正經學問之外

一個考試作弊被革了功名終生不準再考,整日只知眠花宿柳,畫些不知羞的春宮聊以度日的家伙,鴻儒們怎么可能在朱厚照面前提起他的名字,污染了東宮太子那顆幼小天真原生態心靈?

“唐寅很有名嗎?朕為何從未聽說過他?”朱厚照對唐大才子產生了興趣

能畫出這么不要臉的畫兒,朱厚照覺得大家應該有很多共同語言

朱厚照沒聽說過的名字,劉瑾卻不可能沒聽說過,他是大明內相,又掌管著西廠,名滿江南的唐大才子劉瑾自然是熟悉的,他甚至興起過將唐寅納入彀中充其幕僚的心思,如今的劉瑾權勢已至巔峰,但是并非完美,他還欠缺很多,除了缺德以外,他還缺銀子,更缺聲望

缺德沒法糾正,缺銀子隨處可撈,缺聲望就有點麻煩了,劉瑾聽從了幕僚張彩的建議,廣納天下知名的大儒才子為其西席幕賓,用這些人原本具有的名望來堆砌他劉瑾的名望

秦堪無緣無故送上唐寅的春宮又有意無意地在陛下面前提起唐寅的名字,令劉瑾心中生出幾分警覺

這孽畜又想做什么?

聽朱厚照發問,劉瑾急忙恬著笑臉答道:“陛下,唐寅此人,老奴倒知道一點,據說此人徒具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虛名,這虛名卻是民間好事者生搬硬套而湊就,然而此人的德行卻頗為不堪,弘治十三年震驚天下的科考舞弊案,蘇州舉子唐寅和江陰舉子徐經便是涉案者經內閣李大學士嚴查之后下令削了唐寅和徐經的功名,朝廷永世不復錄用,于是唐寅從此縱情聲色,眠花宿柳終日放浪形骸與江南妓女為伍生活窘迫不得不以賣春宮畫為生陛下,唐寅這人,不堪用……”

甭管秦堪這孽畜打著什么主意劉瑾決定什么都不管,先攪黃了再說

壞人的思維總是相似的,和秦堪的想法一樣,海運只能算是一桿子買賣,雖然有著共同的利益,但并不妨礙二人在別的事情上依舊保持敵對關系

劉瑾話剛說完,卻見秦堪一臉奇怪地瞧著他,劉瑾白眉一揚,皮笑肉不笑道:“秦侯爺,雜家沒說錯吧?”

秦堪摸了摸鼻子,慢吞吞道:“劉公公明察秋毫,自然不會說錯的,不過……本侯與陛下談論春宮風月,正是何等風雅之時,你卻一桿子插進來說什么科考舞弊,什么不堪用,……劉公公這么恨唐寅,難道你洗澡的時候被他偷看過,然后畫了你的裸畫賤價到處兜售?”

劉瑾老臉都氣歪了,卻不料旁邊的朱厚照噗嗤笑出了聲

“秦堪,你這張毒嘴真是……你就不能給劉瑾留點面子嗎?”

秦堪自然不敢將玩笑開得太過分,以前朱厚照便直接提起過他和劉瑾之間的尖銳矛盾問題,秦堪也答應了朱厚照一定和劉公公相親相愛,當著朱厚照的面,秦堪對劉瑾的態度還是頗為收斂的

朱厚照接上剛才的話題,道:“拋開科考舞弊不提,這個唐寅終日眠花宿柳,醉眠溫柔鄉,倒也是個性情中人,頗有宋朝柳三變之遺風……”

劉瑾剛才插嘴無故受了辱,此刻卻也不敢再多言了

秦堪笑著附和道:“陛下說得正是,唐寅和柳三變至少有四個共同點,一是不給錢,而且妓女情愿倒貼,這點最令人羨慕……二是窮得叮當響,三是都非常有才華,四是朝廷對他們的態度都是永不錄用”

朱厚照總算聽出秦堪話里的別樣味道了,皺眉道:“秦堪,你這是話里有話吧?”

秦堪表情平靜地注視著朱厚照,道:“臣確實話里有話,陛下,弘治十三年震驚天下的科考舞弊案,其實是一樁冤案,臣想翻案再審,求陛下恩準”

劉瑾再也忍不住了,事情雖然和他無關,但他就是不想讓秦堪稱心如意,于是劉瑾嘿嘿冷笑道:“秦侯爺是否太武斷了?你覺得是冤案便是冤案?無憑無據的,便要將多年前的鐵案翻過來,難道咱們的大明律在侯爺眼里只是擺設不成?”

秦堪也不生氣,反而非常誠懇地看著劉瑾,沉聲道:“劉公公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