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偽君子

第六百六十九章 因勢而合(上)

第六百六十九章因勢而合(上)

第六百六十九章因勢而合(上)

熱門點擊:、、、、、、、、、

朱厚照說這話的時候有些頹然,作為一個皇帝,這話無疑很沒出息,從來只聽說過臣子畏君如虎,至不濟也該是君臣一團和氣,到了他正德朝,說話行事卻無時無刻不在小心著朝臣,他不怕得罪大臣,然而也不愿得罪大臣。

“不怕”與“不愿”兩個字眼,往往透露出心中的許多秘密,忌恨,畏懼,甚至是打碎一切的沖動,唯他自知。

好虎架不住狼多,皇帝也架不住群臣嘴多,朱厚照登基三年多,秦堪明顯覺得這位原本陽光開朗的少年郎已顯出了疲態,以往因為無知才無畏,然而漸漸知道這個名義上屬于他的江山里,文官們的勢力有多大之后,他終于有了顧忌,有了畏懼。

秦堪深深看著他,道:“陛下,咱們咬牙撐過這一關,只要過了這一關,陛下以后的日子就好過了。”

朱厚照強笑幾聲:“過了這一關又怎樣?文官們還是趾高氣昂,我還是小心翼翼。”

秦堪意味深長地道:“那可不一定,陛下,從古至今,錢這個東西還是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的,陛下的內庫若年年豐盈,很多時候根本不必看大臣的臉色,如今大臣們恨不得將我扒皮抽筋,是因為很多人也看清了未來朝堂格局的改變,君臣攻守之勢行將易位,促使這些變化的最大原因,一則因權,二則因錢。”

朱厚照似懂非懂,以他不到二十歲的年紀,確實只能擺出似懂非懂的表情。

秦堪很想舉個例子讓他徹底明白錢有多重要,按正常歷史的數十年以后,明朝有位年號為萬歷的奇葩皇帝,有一年日本進犯朝鮮,朝鮮國主派人至宗主國求救,當時萬歷已二十多年沒上朝了,因朝鮮求救一事破天荒召開朝會,問政于群臣。群臣當然不答應。開玩笑,說是藩屬國,但大家根本不太熟好不好,這年頭說起打仗,兵員,糧草,軍械,運輸,戰后撫恤……哪一樣不要錢?國庫怎會拿得出如此龐大的一筆開支?

萬歷自己也沒想到,潛水二十多年沒冒泡兒。好不容易出現一次大家卻這么不給他面子。萬歷出離憤怒了。硬邦邦扔下一句很欠抽的話,不就是錢么?本皇上如今窮得只剩錢了,這筆軍費朕來出!

萬歷這句話可不是氣話,他真的很富裕。之所以說他是奇葩,是因為這家伙除了創下四十多年不上朝的昏君記錄外,還有一個非常呆萌的優點,那就是喜歡攢錢,大抵是當時張居正太過強勢,萬歷這個皇帝當得很沒有安全感,于是對錢財產生了狂熱的愛好,所以皇帝當得不像皇帝,反而像個身懷巨款的大老板。托了張居正變法的福,皇宮內庫那些年也富得流油。

所以萬老板一拍胸脯說一應軍費由內帑開支,下面反對的大臣們頓時沒了聲音,于是轟轟烈烈的抗倭援朝之戰開始了,事實證明萬歷的選擇并沒錯。這一戰終于將日本攆回本土,而大明宗主國也充分爭取到了藩國民心,此后三百多年,甚至一直到清朝滅亡,朝鮮國還非常固執地堅持使用明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年號。

這件事便是大明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經濟影響政治的例子,萬歷手里有銀子,才有這個底氣跟群臣叫板,哪怕滿朝皆是反對聲,他也能以一種吾獨往矣的強硬姿態將他的意志貫徹到底。

秦堪目前要做的也是這件事。不管是皇帝有錢還是國庫有錢,對整個國家來說,終歸不是壞事。只可惜朱厚照沒聽懂他的深意,而秦堪實在也不方便將幾十年后的事情拿出來舉例。

推薦本章到:

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