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將軍本紀

第六九九章 一頭撞來

背景色:

第二卷新星之章第六九九章一頭撞來

由于剛才提到了平民,這讓氏宗想起了他們的生活疾苦,尤其是自己的領民,比其他地方的平民還要貧苦的多,在氏宗看來,作為領主如果不能讓領民吃飽穿暖,這便是自己的過錯。

所以在解決完城下町的事情后,只聽他又對香川忠次說道:“由于不少領民前來修建城下町,我想今明兩年田地的收獲恐怕要減產,所以我決定在從今年開始,在三年內,稅賦由二稅一改為十稅一,三年之后,改為五稅一,這一稅收將在本家領地內一直執行下去。”

氏宗早在東起城那會就想調整稅率,不過如果那樣做的話,勢必會讓周圍的平民大量涌入,那時自己才初仕之田家不久,這樣做只會給自己樹立無數的敵人,所以氏宗一直忍者沒做。

而現在情況就有所不同了,自己雖然還是織田家的家臣,不過治下卻已經有了一國之地,也算的上是當之無愧的小大名了,只要不反叛,在領地之內,自己還不是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至于會因此樹敵,自己現在是織田家第一大派系的老大,還有什么好怕的。

調低稅率不管從哪方面看都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可以吸引更多的流民來此開荒,這樣自己就可以招募到更多的軍勢,其次,平民們手中有了余糧,閑錢,就會促進商業的發展,商業得到發展,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商人來此扎根,如此一來。將飛驒打造為rì本又一個商業中心不再是夢。

由于修建此町的時間大大縮短,所以道路的建設也要跟的上才行,不過氏宗知道想要提升速度已經不可能了,那么只能將順序改變一下,先將高山城連接櫻洞城的那一段路修通,再修通往信濃的,畢竟大商基本都在飛驒以西。通往東面的道路稍微晚上幾個月,也沒什么太大的關系。

當香川忠次與中村一氏開始各忙各的之后,氏宗又給水瀨又衛門下達了命令。本家派往各地的忍者不但要探聽情報,而且還要擔負起宣傳高山町的任務,而且為了不耽誤時間。自接命令下達的那一刻起,立刻開始進行。

反正路和城下町已經開始修建,就算還沒建好,但見到這樣的規模,他們應該也不會有任何擔心了。

高山城中,從接到武田軍撤退,武田信玄隕落的消息后,已經過去三天的時間了。而今rì便是高山軍出軍信濃的rì子。

練兵場之中,兩千三百名忍軍整齊的排列在cāo場之上,雖然他們中有接近一半身上沒有盔甲。但對列卻十分整齊。

原本只剩下幾十人的旗本武士隊,在戰后又被氏宗擴充到了百人,他們則是站在了隊伍的最前面,兩千四百軍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如果用的好的話,奪個十萬八萬石之地不是什么問題,畢竟信濃多豪族,武田家直領不多,豪族麾下軍勢又怎么可能是高山軍的對手,但這一戰。氏宗只打算奪個兩三萬石之地,所以有兩千四百軍勢,完全夠用了。

到不是他不想多奪些土地,這完全是因為他不敢這么做,兩三萬石之地,在擁有一百余萬石的武田家面前不算什么,而且又多是豪族治下的土地,現在內部又是十分不安定,恐怕他們沒功夫會顧的上自己。

而自己若真攻下十萬八萬石,那可就超出到武田家的底線了,一但讓其感到威脅,有及大的可能會讓武田勝賴與穴山信君聯起手來,失敗氏宗到起不怕,畢竟現在大戰已經基本結束,就算信長不出軍來援,自己派系內的各家也會出軍來援。/\/\../\/\

氏宗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武田家內部從此團結起來,一但讓他們擰到一起,那么對高山家接下來的戰略是十分不利了,所以氏宗只得忍住,先弄回幾萬石再說,反正信濃就在那里,又跑不了,只要武田家內亂不斷,到時候還不是自己的。

而兩三萬石對現在的高山家來說已經不少了,本家現在的領地加在一起也不過五萬石,一下增加數萬成以上,已經算的上是飛速發展了。

更為重要的是,一但兩國之間的邊境周圍的土地被高山家控制,那飛驒可就不是武田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了。

由于這一戰要面對的只是信濃國中那些已經歸順了武田家的豪族,這對高山軍來講,實在是太輕松了,若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話攻城與安民的時間加在一起,再算上來回路程所用的時間,一共也不會超過七天。

所以氏宗并沒有多說什么,軍勢一到,直接展開進攻,實在沒什么好安排的。

而就在氏宗準備出軍之時,加賀國各寺住持已經率領軍勢來到加賀本愿寺之中。

這次出陣飛驒的僧兵達到四千之眾,七里賴周剛要信心百倍的宣布出軍的命令,只見一命頭帶斗笠的僧人飛奔至其身前,大聲報道:“首座,弟子得到情報,飛驒內的武田軍已經被高山氏宗擊敗,目前原因不明,還請首座定奪。”

七里賴周聽完不由臉色一沉,自己之所以會出軍飛驒,還不是為了想與武田軍一起夾攻高山家,待高山家滅亡之后,率軍直取歧阜,而現在這一戰略顯然是不可能實現了,高山軍不弱,且高山氏宗又鬼計多端,如果是單獨面對的話,還真沒有什么太大的把握,自己到底還要不要出軍呢?

七里賴周在聽完后開始猶豫起來,也就是目前武田上洛大軍已經撤退,眾勢力軍勢準備撤退的消息還沒有傳到他的耳中,不然他根本沒有什么好猶豫的,如果只是高山家到還好說,不過要是對上織田家的話,那么用腳想想都知道,覺得沒有成功的可能。

過了一會兒,只聽其不由開口問道:“諸位,現在情況有變,不知各位有何話說。”

只聽一名寺院住持先開口說道:“大師,如果是單獨面對高山軍的話,根本不能速勝,一但與其糾纏的時間過長,美濃很有可能就會被朝倉家先一步奪去,而我等到時只能獲得這貧脊的飛驒,所獲得的利益還不夠填補此戰的損失,所以在下認為,就現在的形勢而言,已經沒有出軍的必要了,到不如按原計劃,向朝倉家借道,與其一同瓜分美濃,不知大師以為如何?”

“大師,在下也不贊成再出軍飛驒,而大戰已經開起半月之久,恐怕就算朝倉家還未攻入美濃,恐怕也差不太多了,這時向其借路其又怎可能同意,完全是自討沒趣,到不如各自散去,靜觀其變,等待下一次機會。”

照蓮寺教義見說話的兩人皆反對出軍飛驒,不由心中大急,如果讓他們繼續再說下去的話,恐怕七里賴周一定會聽從他們的建議,到時不管是借道去攻美濃,還是坐山觀虎斗,自己都只能靠邊站了,如此一來,自己無錢無勢,又如何復興照蓮寺。

想到這里,他不得不開口說道:“首坐,在下到是與二位大師的意見不同。雖然現在還不清楚飛驒內的武田軍為何會敗,不過在下認為,武田軍的精銳并不比高山軍差上多少,高山家就算勝了,也一定是慘勝。

據在下了解,高山軍一共有軍勢四千五百人,其中有一半是新招募不足一半的軍勢,雖僥幸將武田軍擊敗,但損失至少也會超過一半,據估計其麾下只有一千多疲軍,而這次我軍出陣四千,且皆是精銳,只需一戰就可將其擊潰,根本不會耽誤太長時間,而且武田家以退,飛驒一國也就不用與他人分享了,首座如果憑自己的力量將佛敵高山氏宗消滅,那么在名聲必定大漲,甚至說不定還可超過顯如大師,成為凈土真宗之首,這樣的機會僅此一次,還請守座三思。”

如果說照蓮寺教義前面的分析沒能打動七里賴周的話,那么他那最后一句話,卻完全將他的玉望勾了起來。

rì本的僧人可不講什么與世無爭,他們對世俗權力看的很重很重,如果不是他們剃光了頭,披上了袈裟,那么與武士根本沒有什么區別,而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要比武士虛偽的多。

當照蓮寺教義說完之后,還有幾名僧人開口,但七里賴周卻是一句也沒聽進去,他現在正在想著如何借消滅高山氏宗一事,讓加賀本愿寺取代石山本愿寺,成為佛教界的中心。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完全接受了照蓮寺教義的提議,畢竟就算沒能搶在朝倉家攻入美濃,只是將高山氏宗斬殺,自己也不吃虧。

想到這里,只見他又換上了虛偽的嘴臉,義正言詞的說道:“高山氏宗及其黨羽毀我凈土真宗寺院多座,直接或間接殺我宗得道高僧更是數不勝數,不管此戰有沒有利益可得,本座都要親手將其消滅,還天下一片清明,并希望諸位以天下蒼生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