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將軍本紀

第七一九章 氏宗要權

·第二卷新星之章第七一九章氏宗要權

他之所以在武田家內亂之時,只攻下三萬石之地,一是奪的土地多了容易引起武田家的注意,而還有一點就是他是算著功勞來的,如果攻占的地方太少,那么自己吃虧,要是太多,難保信長不會收回一部分,這樣自己的領地就不與武田家接壤了又如何對武田家采取步步蠶食之策,而這三萬石不多不少剛剛好。

不過等氏宗剛一謝完,正想著該如何向信長提出自主出軍權力的時候,突然見信長面色大變,并聽他咆哮道:“大膽千兵衛,武田信玄離世,武田家內亂,如此重要之事,你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向我報告,給我說!”

對織田家而言,趁武田家內亂,奪取信甲是多么好的機會啊,可就是因為千兵衛沒有及時匯報,讓自己錯過了這個機會,如果他能在事發之時派人告訴自己武田信玄離世的話,那么自己怎么會猶豫,這一切都是在他看來都是千兵衛的錯。

氏宗聽完不由心說,老子要是提早告訴你的話,那豈還能有自己的份,武田家之地那可是自己早就看上的啊,一但被信長奪去,那難道以后老子真要去和那群禿驢去打交道不成?

\否則的話,說不定信長一怒之下將信濃之地在要回去,那自己可就沒的完了。

為了能拖延一些時間,讓自己能夠想想辦法,所以只聽他明顧問道:“難道主公不知道,武田信玄已死,武田家內亂的消息嗎?”

“廢話!我若是知道。你認為我為什么不去進攻,現在是我在問你,如果不給我滿意的答復。絕不輕饒,給我說!”

雖然時間耽誤的并不太多,不過還是讓氏宗想好了說辭。而且這不但能夠將自己摘出去,說不定還讓德川家康給帶進來,若是如此的話,就太完美了。

想到這里,只聽他開口說道:“主公當時率大軍在南線布防,德川大人所在的濱松城可比屬下那里近多了,而其有肯定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屬下還以為得川大人早就派人將此事告訴主公,所以就沒有多此一舉,可誰知德川大人竟然沒有將如此重要的消息告訴主公的確是屬下的錯,屬下不該胡亂判斷,還請主公恕罪。”

信長可不是傻子,想要將他糊弄過去,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信長知道千兵衛對德川家的態度,只憑這一句話就想陷害對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雖然經千兵位這么一說,信長也覺得德川家康此事辦的的確有些不對,但也是僅此而以,而他的態度在隨著氏宗說完后。也多少改變了些,至少不會再像剛才那樣憤怒了。

只見他板著臉問道:“你如何可以肯定德川家康會在第一時間接到消息呢,連我麾下直屬忍者都沒能潛入其內部探聽消息,德川家只有服部半藏一名上忍,又能有何作為。”

見信長的態度終于緩和下來,只聽氏宗連忙說道:“主公,雖然其有沒有潛入武田內一事,屬下并不知道,但武田家剛一退出遠江,其便將遠江失地奪回,根本不怕武田軍調頭回來對其不利,如此看來德川大人應該知道武田信玄已死的消息。

而且還不只這樣,其隨后又率軍攻入駿河,并將此國奪去,若是不知武田家內亂的消息,一向謹慎的德川大人又怎會如此冒險,屬下當時認為,他最先接到消息,理應派人通知主公,而屬下接到消息要比他遲上很多,所以以為主公早已經知曉,這才沒有派人前來,還請主公定奪。”

信長聽完,總算是原諒了氏宗,照他這么說,這件事的確和他沒什么太大的關系,至于那德川家康,本就是同盟關系,其又并非主屬,雖然信長對他的作法感到有些不滿,不過信長很快便恢復過來,讓德川家康占些便宜也無防,畢竟他越強,那么本家東面就越安全,而且當初自己也曾說過,東面之地由他去奪,西方之地歸自己,他這么做到也沒什么不對。

想到這里,信長也就釋然了。

只聽他開口說道:“好了,這件事就不提了,若是沒有其他事要說的話,那你就退下吧。”

氏宗聽完,不由大急,老子這兒還好多事要說呢,退下怎么行,所以當信長剛一說完,只聽氏宗硬著頭皮說道:“屬下希望主公能將自主出軍權下放。”

信長聽完,不由淡淡的說道:“說說你的理由。”

公,屬下所在飛驒在強敵環飼之中,若敵人大舉來攻,屬下根本沒有自保的能力,若不是因為金礦之事都無法得到主公援助,屬下也不會向主公開口,可現在一切都只能憑借自己,如果主公能將自主進攻權賜予屬下的話,那么只要對準機會,屬下便能不斷增強實力,如此一來,便有更大的把握為主公守好東大門。

再說,屬下實力強了,不是也是在為本家增添實力嗎,所以屬下認真思考一番之后,還是決定將此事說出,望主公能夠恩準。”

這也就是在rì本戰國,如果是在中國的話,不管是哪個朝代,氏宗都不會這么說的,要自主權,那與造反無異,但現在他卻并沒有什么太多的擔心,就算信長不答應,也不會因此事對自己猜忌的。

果然當他說完之后,信長根本沒往那方面去想,首先說其周圍盡是強敵,就算給他自主出軍權,他又能獲得多少土地,再說就算其真有能力將信濃奪得,總石高也不過才五十余萬石,想要反叛還遠遠不夠資格。

而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氏宗憑什么讓自己賜下這一權力?這讓信長感到十分困擾。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