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茗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末后世界

我們來說說東方這個國度,很可憐的,曾經的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并沒有因為人口的優勢性在末世有更多的優勢,與之相反,擁擠的人群造就了更多的喪尸大軍,矛盾的人性讓這個國家的人們在這7年之中經歷的絕對是無數年以來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悲劇。如今國界范圍內的人口數量,大概在8000萬左右,大型基地為7個,人數在500萬以上,中型基地為13個,人數在100萬以上,小型基地和微型基地100多個,人數不等。

關于大型基地,他們之中有2個曾經是官方所建立的官方基地,只是因為某些原因,或者是暴力奪權,比如曾經的第三基地,如今由四大世家掌控的光明基地,或者是和平更迭權位,比如曾經的第六基地,如今的生命基地,有三個依然是官方基地所屬,以曾經的第九基地為首,曾經的第五基地和第十基地,現在,這個三個基地的名字,分別是天樞,天玄,天旭,還有兩個,都是曾經的私人幸存者基地,逐漸強大和擴張之后,成長為大型基地,比如擁有很多北方異國來的幸存者由軍方宣布脫離官方基地獨立的和平基地,以及收留了被從西南而來的喪尸大軍徹底打散的第二和第三基地的幸存者的西南基地。這7個大型基地當中人數最多的,依然是天樞基地,曾經的第九基地,人數達到620多萬人。

其他的那些大型基地,大部分都已經在一次又一次不止歇的喪尸攻城之中被徹底地擊潰,剩下的那些也因為一些或者是環境氣候,或者是食物匱乏。或者是其他什么的原因紛紛解散,幸存的人們都分散到了附近的私人幸存者基地或者是其他的官方基地之中。末世,人類需要更多的凝聚力,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大型基地的特點,無論是否是官方基地,都具有很強的安保實力。能夠保護幸存者抵御來自于喪尸或者是變異獸。變異植物的襲擊,給幸存者帶來穩定和安全感。這些基地的制度管理嚴格而規范,官方。軍方,傭兵和普通幸存者之間具有相對和諧的相處模式,最重要的是,擁有足夠的食物和物資配給。這些是很多的中小型私人幸存者基地所向往和很難做到的,這也是這些基地能夠在幸存基地之中具備足夠的向心力和忠誠心的根本原因。這些特點。讓幸存者對于這些大型基地,都有著某種程度上的信任和安全感,他們樂意于以這些基地作為自己新的家園,并為之奮斗。

末世7年。如果你要給幸存者做一個調查問卷,詢問他們最想要得到的3樣東西,很有可能他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第一,充足的食物和物資。第二,堅固的交通工具,第三,可以看到的明天(一個新生兒)。

世界上的一切都發生了變異,人類支撐了將近5年的時間,才終于從新的變異植物中尋找到食物和水分的替代品,它們雖然在口味上并不一致,但是好歹能夠給人類的生理需求帶來希望。然而,危險的末世環境讓人類無法大規模的種植和培養這些被人類需求的植物,有充足的食物讓自己不用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擔心今天又找不到食物成了人們最想要的東西。

關于交通工具的問題,已經成為人類的大問題,眾所周知,汽油柴油的來源石油的開采已經被徹底地中斷,而世界各地的現油卻在末世初期大量的被消耗和浪費,人類已經越來越難以找到合適的油料來開動自己的交通工具,而在末世之中,沒有一輛車能夠在不斷地與喪尸或變異獸的遭遇之中保持完好,它們的毀損速度,也是相當地迅速。末后7年,曾經充斥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街道的汽車已經成了廢品,他們的功用就只有用來裝東西或者是睡覺,或者讓金系異能者融化變形了用來加固建筑,打造各種金屬制品。這就導致了隨著末世的推移,人類所能使用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少,這也促使著人類當中某些這方面的科學家們,必須盡快地開發出一種油料的替代品,或者是,交通工具的替代品。令人遺憾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各國,各地的科學家們絞盡了腦汁,也確實有一些初級的成果出來,但是,還是遠遠趕不上人類需要的迫切性。

事情轉變的契機,出現在末世5年,一個叫做神話商會的神秘組織,準確來說,是一個自稱來自于一個名稱為活石基地的小型基地的商會組織。末世5年,正是人類的食物和行動陷入絕境的時候,那時,很多人的手里面都有著為數不少的晶核,卻買不到想要的東西,絕大部分的基地管理層,都在為這些問題而陷入了發瘋的邊緣。

就在這個時候,神話商會就這樣進入了幸存者的視線,他們帶來了大量的食物,無論是末世之前的物種還是末世之后的物種都有,而且,價格并不會讓幸存者們感覺到負擔。相比起那時已經炒到天價和無處可尋的食物來說,他們給出的價格稱得上非常地便宜及合理,當然,為了不為他人做嫁衣,他們對個人所開放的購買額度,是有限制的。

更讓幸存者們驚嘆的,是神話商會并不只是帶來了他們的食物,也帶來了他們新的研究成果,已經進入量產的各種武裝系統。26架大小各異,性能各異,不同型號,適應不同場景和需要的飛行器,配備了或是基本或是完全的安保系統,當它們在基地的廣場上一路展開的時候,強大的金屬感和完美的身形讓幸存者們恍惚以為自己進入了科幻時代,但是眼前的并不是幻境,更不是他們的幻想,這些飛行器真實的存在著,而且,非常地先進與強大。這些飛行器,是末世那些需要經常走出基地,執行各種任務的傭兵們的福音。

除了26架飛行器,神話商會還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武裝系統,機甲武裝,總共有64款型號,適合各種人士,各種職業需要,普通人,士兵,特種兵,力量覺醒者,速度覺醒者,各系的異能者,以及一些特殊的后勤人員,醫療人員等,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機甲武裝。它們的構成也具有各自的區別,有些裝備就像是一大堆的部件,當它們組裝到一個人的身上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整體,發揮出奇妙的功用,有些裝備則就像是一套機械戰甲,當人將自己嵌入駕駛艙的時候,能夠通過手邊的駕駛系統操縱機甲進行戰斗,還有些裝備,就像是一架無敵的變形金剛,操縱它之后,所能爆發出的戰斗力非常之高,但是同樣,它也需要很強大的駕駛技巧。

可想而知,當這些東西擺在了幸存者以及基地管理層的面前的時候,對于她們有多么的震撼。實際上,在各個國家的某些秘密部門里面,早就開始研究人形機甲這種類似于現階段的人類終極戰斗兵器的高科技武器,各個國家也都有了一些自己的成果,有一些還已經量產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終極武器,都能夠順利適應末世的,它們有能源問題,維修和保養問題,武器和彈藥補充問題。

這一些,都在末世的洪流里面,歷盡了磨練。九成九的這些科研成果都因為無法適應末世的需要而被淘汰了,而剩下的,卻因為能源材料技術維修之類的問題,很難在末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就算在末后5年,人類已經初步適應了末世,開始逐漸增強自己的實力的階段,如何在交通工具和人形兵器方面為人類的末世生存提供更強大的便利,依然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人類當中,實力最強大的,自然是以光暗精神系以及空間系為首的異能者,其次則是身體發生各種覺醒的各系覺醒者,再其次是經過不斷地鍛煉和戰斗,身體素質比較強大的人類,最后則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在末世之初,普通人和異能者覺醒者的相差比例非常之大,但是在末世7年,這個比例已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急劇地縮小,如今普通人與異能者或覺醒者的比例,大概在4:1左右。

也許有人要問,普通人沒有戰斗力,也沒有身體上的優勢,是怎么在末世存活下來的。這些普通人,一部分是精銳的士兵,以及一些在末世中不愿意放棄,拼命磨練自己戰斗能力的人,他們雖然無法面對那些高階的喪尸或變異獸,甚至一個5階的喪尸都能夠輕易地干掉他們,但是他們在面對3階喪尸和給異能者覺醒者輔助幫助的方面,很有優勢;第二部分的普通人,是雖然在戰斗力方面沒有優勢,但是卻身懷各種技能,這些人由科學家,學者,各個領域的人才組成,他們是各個基地和比較正規的傭兵隊伍的保護對象,受他們供養;第三部分的普通人,既沒有戰斗力,也沒有什么專業技能,他們就成了基地里面的商人,各種服務人員,給基地里面的其他人提供其他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的服務,以此來換取能夠存活下去的食物;當然,還有第四種普通人,但是數量極為稀少。普通人只要有事情可以做,還是能夠在基地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