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刷臉的女神

677 有生之年

只剩下一分鐘了,在所有人屏住呼吸的等待中,電視和直播的鏡頭突然切換了,變成了巨大的飛船內艙。

飛船內艙,像飛機或者火車座位一樣,坐滿了人。

全球看直播的人見突然切換了鏡頭,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是廣告嗎?”

“媽的,還剩下一分鐘,飛船就要發射了,竟然發生這樣的事,難道中國準備造假?”

就在所有人憤怒地抱怨的時候,直播內突然響起一道柔和的女聲,“尊敬的各位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次神舟X號飛船發射,帶了共186人飛入太空,不足一分鐘之后,他們將告別地球,進行人類首次大規模的太空漫游。”

這句話響起時,鏡頭對準了飛船內部沒有穿宇航服的普通乘客,所有乘客都舉起手來揮了揮。

“大家好,我們是這一批次的宇航員!12天后見!”整齊劃一的普通話響起,所有看直播的觀眾聽得清清楚楚。

這、這、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有看直播的都懵逼了,盯著電視和直播說不出話來。

不穿宇航服的宇航員,數量眾多的宇航員,怎么看這都不符合常理啊!

可是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鏡頭馬上切換回衛星發射中心,重新對準了那艘巨大的飛船。

原本備受矚目的一分鐘應該會格外漫長的,可是中間切換了那批“宇航員”的鏡頭,讓所有人都不覺得是時間在煎熬他們,而是真相在煎熬著他們。

倒數開始了,“10——9——8……3——2——1——”

“起飛——”

一道鏗鏘的聲音響起,巨大的飛船發出了隆隆的響聲,開始啟動。

漸漸地,飛船下方的煙塵微微飄散,龐大的船體斜向著上方開始升空。

現場沒有人說話,沒有人作聲,所有人屏聲靜氣地盯著飛船看,雙手無意識的緊握著,像是無聲地在為那艘飛船加油。

轟隆隆——

發動機開始發力,飛船上升的速度加快,漸漸地,越來越快,轉眼變成了汽車大小,接著是火柴盒大小,最后變成了一個小點,消失在所有人眼中。

然而這只是肉眼看到的飛船行蹤,在電視和直播視頻中,有機器一直追蹤著龐大的飛船,看著飛船昂然升空。

同時,畫面一分為二,左邊是飛船升空,穿越云層的畫面,另一方面是——

所有人吃驚得失語了,那是飛船一面巨大的透明窗!

透明窗前站著密密麻麻的人,從鏡頭方向看過去,只看到了他們的背影。當然,這些背影并不足以讓人震驚得不會說話,讓所有人震驚的是,這些人背影的上方,那巨大的透明窗處,竟然是不斷后退的云層!

這是從飛船內部向外拍出去的畫面,這是從飛船看高空的畫面!

絮狀的白云不斷變得稀薄,然后后退,又有新的白云涌過來。

“進入大氣層了!”除了除了各種數據報告聲音之外一直鴉雀無聲的控制中心內,響起了一句緊張中帶著無奈期盼的話。

所有看直播的人馬上將注意力分了一些給左邊,力圖讓自己的目光能同時關注飛船的內外。

砰——砰——

飛船的速度超越了音速,產生了氣爆聲。

緊接著,巨大的飛船以昂然的姿勢沖破大氣層,如同最矯健美麗的巨龍,沖出了地球!

“噢上帝,這游輪真的沖出了地球!”

“天哪,那真的是飛船,那么大的飛船克服了地球的重力,飛出了地球,進入了太空!”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中國人制造出來的……不不不,我簡直不敢相信中國人悄無聲息就做到了這一步!”

看直播的所有人瘋了一樣,紛紛尖叫起來。

即使是最讓人激動的世界杯,也沒有此刻飛船掙脫地球引力、進入太空所引起的那般轟動!

然而直播沒有結束,飛船內部的鏡頭很快鋪滿了電視機和直播。

一個男子拿著麥克風,激動地指著身后那巨大的透明窗,“看到了嗎?外面就是太空,我們已經離開地球了!我們已經離開地球了!對不起,我實在太激動了,我想尖叫——”

男子接連拍了幾下胸口,讓自己稍微冷靜了些,這才繼續道,“首先,讓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航天航空研究所東院重力場研究項目組的成員,工程師路加,我的直屬上司是葉叢緣。”

“這次我代表葉叢緣乘坐飛船進入太空,身負一個重任,那就是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項目組研究的重力場。”

“相信所有人都好奇,為什么我們都不用穿宇航服,行動和平時在地球上一樣……甚至有些外國朋友會認為我們在造假。現在,讓我們將所有的懷疑放下,跟我來看看這個機器吧。”

之后鏡頭跟隨著路加,展示了完好狀態下的重力場——一個籃球大小的圓球,并對圓球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簡而言之,這是我們項目組的總工程師葉叢緣帶領我們研究出來的重力場。這個重力場可以調節重力值以及重力范圍,當然,重力范圍初始的覆蓋狀態范圍是圓形的,要想改變形狀,可重新架設范圍——這艘飛船完全被重力覆蓋,是因為飛船外部按照飛船的形狀假設了重力邊值……”

看直播的所有人不懂那個參數,可是聽這位路加工程師的簡單講解也明白,這簡直就是神器!

這么一來,降落在任何一個星球上都不用擔心失重了,因為有個重力場在!

全球所有國家,就是那些十分看不慣中國的,此刻也都只剩下滿心的震撼和服氣。

大如游輪的飛船掙破了地球重力的束縛,實現了帶領民眾進入太空的設想了!

而且,中國還解決了重力的困擾,讓人類在飛船上就像和在地球上一樣,不用擔心受失重的困擾。

路加介紹完重力場之后,又將麥克風給了核心動力裝置的李教授。

李教授拿著麥克風,望著窗外的宇宙景色,說道,“飛船現在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將會繞地球飛行一周。飛完一周之后,我們將提升速度,達到脫離速度也就是第二宇宙速度,離開地球引力場范圍,圍繞太陽運行。”

此言一出,讓已經震驚得無言以對的所有人再度震驚萬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不出話來。

悄無聲息,載人航天飛船竟然達到第二宇宙速度,而且還是送這么大型的真正飛船上去!

這一天,全球所有國家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放假,實在是沒有辦法,所有人工作的時候都心不在焉,頻頻出錯,一副不在服務區范圍內的模樣。

公司領導自己也是心里癢癢的,所以沒有為難員工,爽快地讓員工放假了。

“中國說用行動告訴我們,行動的確比語言更富有魅力!”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這才是真正的大國的責任!”

“在nasa頻頻炒作的時候,中國埋頭搞研究,現在他們用漂亮的成績告訴我們,他們才是做實事的人!”

“前幾次科技革命中國沒有趕上,這一次他們爆發了所有的熱情,幾乎包攬了這次科技革命!”

“無論我們是否承認,中國的科技已經強大到遠遠將我們甩在后面。如果我們一再抹黑他們,那我們永遠不能進步。”

原先瘋狂追捧美國抹黑中國的媒體,馬上口風一致地改了說辭,將中國贊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網民們興奮了,拼命在美國某些官網的評論區刷“打臉”這兩個字。

有生之年,竟然能這樣強勢打臉美國,實在是太幸福了!

而且,次日,美國就列了一份畢業就業地址選擇意向的表格,在表格中,高大97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學成之后將會回國發展。

媒體、民眾,所有階層看著一直直播的航天運動,陷入了熱烈的討論。

而真正的內行專家,則擬將中國這次的航天飛船用到的技術列了出來,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從這份表格可以看出,中國用到和也許用到的技術,有80以上,他們是毫無頭緒的!

他們知曉的20中,還包括了他們對支撐發動機工作的核心動力裝置的猜測——那應該是和保護罩類似的技術,以極少的風能、光能等轉化成大量的動能,支撐飛船起飛和降落。

如果他們的猜測正確的話,那么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還有可能隨時降落在一個行星上游玩一番,這才悠悠然地返航。

中國人制造的發動機產生的動能足以支撐飛船上的飛天游客做這么多奢侈的運動,他們的重力場足以讓他們無視失重在地上行走。

而這些技術,他們一無所知!

葉叢緣看了看美國出示的表格,隨手扔在一旁。只隔了一天就能采訪到那么多中國人,也是厲害。

如果是網絡投票,她還會比較相信。像這樣的官方調查,她一個字都不信。

“與其看這個,我不如看他們發回來的圖片。啊,土衛六果然有液態甲烷的存在,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生命……”拿出手機刷了一會兒,就激動得直拍桌子。

她也好像上去啊,好想好想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