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公主想嫁我

第587章 傲嬌求寵愛

寧毅送完李翩鴻,便進宮去了。

他想昨夜法光寺失火,皇上知道了,說不定會問責太子,自己進宮也能幫太子說上一二。

結果他進宮時,先遇上元佑和元真,從他們口中知道皇上現在在坤寧宮。

皇后如今已經大好,氣色也十分好。皇帝如今只要得空,就跟皇后膩在一起,早朝一完就直接往坤寧宮走。

元佑和元真進宮時,也是直接去坤寧宮用的早膳。

元佑進宮時都做好了會被父皇責備的準備,誰知道父皇心情似乎極好。

聽到法光寺失火,只皺皺眉,問現在情形如何?他忙說火已經滅了,而且法光寺正殿并沒有燒著。

皇后提醒了他幾句,讓他行事要謹慎,不可輕忽冒進等。

元佑是最敬重母后的,連忙說好。

景和帝看皇后說了太子,自己便不再多言,還留了他們兄弟用早膳。

等寧毅進宮時,元佑和元真便正好在宮門品遇到他。

“子玖,這會兒父皇還在坤寧宮,你此時過去就是了。”元佑道。

“是,太子。”

元真一雙眼眸凝視著寧毅,他道:“聽聞你今日一早送那個李公子走了?這李公子倒是十分特別,讓寧駙馬親自相送。”

“是送她走了。”寧毅回道,“因他是了空大師的貴客,我受了空大師所托送她一程。”

元佑已經知道李翩鴻的身份,也知道她留在寺中十分不合適,送走也算了卻一個事情,所以并不多說。

“如此貴客,倒是走的有些匆忙。”元真道。

“大哥,人家其實是個小姑娘,在外面太久只怕家人擔心,匆匆回去也是正常。”元佑道。

元真淡淡一笑。

寧毅和元佑元真分別后,便去坤寧宮見皇上。

誰知道皇上直接在坤寧宮的正殿見大臣,倒是皇后得空,皇后知道他來了,召他進去相見。

如今皇帝不讓皇后碰那個菜園子,將那些瓜菜全都收拾了,于是皇后又讓人種了許多花,她便在園子里侍候那些花草。

寧毅過去時,花后正給那些花澆水,他忙過去幫忙。

“母后。”

“你來了。”皇后只瞅了他一眼,“哀家聽說南山山上,如今又是走火,又是雷雨,倒是熱鬧的很。”

“回母后,如今已經風平浪靜。”寧毅忙道。

“那就好。”皇后轉頭看寧毅,“本宮聽說玉貞也上山了,玉貞倒是外溫婉的性子!只是阿難的性子跟我年輕時極像,她素來眼高于頂,行事有些不留情面,如此便容易得罪人。你要多多提醒她,不可行事太絕,不留情面。”

“是,母后,子玖知道。”寧毅道。

“救我那兩位大師,如今可還在寺中?”

“母后,那兩位大師已經云游四海去了。”

皇后聽著淡淡一笑:“本宮還想親自謝謝兩位大師,沒想到他們就這樣走了。”

“母后,了空大師說過,善因得善果,一切皆是緣法。母后有此心意,那兩位大師已經知曉,見不見面倒不重要了。”寧毅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子玖,你也會說起禪語了?”

“子玖胡亂言語,讓母后見笑了。”寧毅道。

“你說的有理,確實是如此。”

正說著,景和帝過來了。

“參見皇上。”

“子玖來了。”景和帝看皇后在折騰那些花花草草,不由擰眉,“皇后休息一會兒,我們去喝個茶,你也跟子玖說說話。”

皇后只好罷了手,跟寧毅一同洗了洗手,對身旁的翠珍說:“讓廚房準備幾樣點心來,另外準備幾樣小菜。”

她看子玖這么早進宮,肯定是沒有用早膳的。

“是,皇后娘娘。”翠珍立即領命。

“子玖,本宮好的差不多了,宮中還有太醫在,這次你將冬雪帶上山,讓她在阿難身邊伺候吧!”皇后道。

寧毅沒應,看了眼皇上的神色,見皇上點頭,他才說:“是,母后。”

“子玖,朕今日已經詔告天下,將如玉公主許配給北境的八王子忽刺為正妃。”景和帝道,“忽刺三日后會回北境,而如玉公主將在九月二十日出嫁至北境,到時朕讓你與太子一同去送親。”

寧毅聽了這話,忙問:“皇上,北境已經撤軍蛟子城了嗎?”

“朕接到傳信,北境已經宣布撤出蛟子城,而彭青槐已經先率軍到蛟子城。”景和帝道。

寧毅大喜:“恭喜皇上,不費一兵一卒得回蛟子城。臣定會安全護送如玉公主出嫁至北境。”

寧毅又想,有這么天大的好事,皇上應該沒有太責怪太子寺中失火一事吧!

但他馬上又想到,這樣一來,叔叔怕是要很快動身去北境了!

正說著,翠珍領著奴才端了一些點心小菜上來。

寧毅看這些擺好的點心,還有饅頭小粥,分明是母后知道他沒用早膳,所以為他所準準備的。想到這里,他心中陣陣暖流。

“子玖,在本宮這里,你不必拘束,這些點心都是為你準備的。”皇后道。

“謝母后恩典。”寧毅道。

景和帝雖然知道皇后是越發中意子玖這個女婿,所以對他極好。但平日皇后對自個兒可沒有這樣的溫情,不免有些吃醋了。

“阿沛,朕也餓了。”

“……”皇后冷冷瞅他一眼,“皇上既然餓了,就自己吃便是。”

寧毅吃了幾口小米粥,并不多言,裝沒聽出景和帝的傲嬌求寵愛。

寧毅在坤寧宮用了早膳,便帶著冬雪離開。

等寧毅走了,景和帝想到剛才元真和元佑求見,兄弟十分和睦,他便跟皇后道:“朕倒覺得,佑兒做了太子,他和真兒的感情反而越發好了。”

皇后瞅了眼皇上,心想他是真心這么認為呢?還是故意哄她?

“皇上,你對皇子的冊封封號可想好了嗎?”皇后問。

“朕想,封真兒為仁王,封元祺為信王,元蕭今年也滿十五歲,封他和王。其他皇子都未成年,暫不封王。”景和帝道。

“那瑞兒呢!”皇后道。

“……”景和帝臉一沉,一想到元瑞,便覺得如梗在喉,實在不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