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記事

第九十四章 來客

第九十四章來客

花椒這一晚睡得不是十分好。

只不過不只花椒,除了孩子們,大伙兒心里多多少少也都存著心事。

一墻之隔的羅氏正在同秦連豹訴說著自己心里的擔憂,她不擔心別的,只擔心自家因著這白芹發生變故。

在打小就失去了親人流落他鄉的羅氏看來,如今的日子已是千金不換了,她不希望有太大的改變。

她打小在方家生活,聽多了豪門大戶為著銀錢為著析產,甚至于為著吃穿用度,兄弟妯娌之間鬧出嫌隙來的事兒。就是那些個詩書禮儀傳世之家都不能免俗的,何況他們這樣的乍富之家。羅氏覺得自己已經有些明白自家婆婆總說的“錢多傷人子”,究竟是怎么回子事兒了。

夫妻這么多年了,秦連豹已是有些明白妻子藏在心底的傷痛了,只好一遍又一遍的安撫她。

而那邊廂秦連虎卻在囑咐姚氏叮囑孩子們:“叫孩子們都仔細些,家里的事兒別上外頭說去。”

姚氏頷首:“我理會的。”又道:“我和弟妹們都已是交代過孩子們了,都知道輕重,不敢亂說的。”說著想起孩子們的模樣又笑道:“其實都不用我們交代,鬼靈精們早就心里有數了。”

只是話雖這樣說,心里不知怎的卻是仍舊有些不踏實的。

至于沈氏好容易哄睡了一心記掛著滴酥點心的香葉,才有工夫和秦連龍絮叨:“我聽二嫂說,那白芹一畝地足足能收一千斤,可是真的?”

秦連龍頷首,又道:“我聽爹爹的意思,若是能琢磨出關竅來,說不得還不只這個數的。”

沈氏聽了不由“嘖嘖”道:“這還真是!”說著附在秦連龍耳邊悄聲道:“你說我娘家砍樹困山,五六十根柞木段才能出一斤木耳,才值多少銀錢,最貴不過二錢銀子。可這白芹呢,一斤就值三兩銀子。往后咱家什么都不消干,每年壅個一畝白芹就足夠開銷的了。”

秦連龍聽了就哈哈大笑,被沈氏捶了一記才想起剛剛睡著的女兒來,忙看了眼小臉睡得紅撲撲的香葉,壓低聲音,道:“你就這點志氣!?”

沈氏就不滿了:“這點志氣怎么了?咱家現如今的日子已是再舒坦沒有了。若真個掙上三千兩,咱家的日子可該怎么過啊!”又問他:“你還不知足呀!”

秦連龍卻是啼笑皆非:“誰人會嫌銀子少的?”又道:“況且一千斤白芹,就是方家也吃不下呀!”

“對哦!”沈氏一聽這話,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不過略一思量,已是道:“那少壅些就是了,壅個半畝,或是三兩分地的。反正方家要多少咱家就壅多少,咱家總是賺錢的。”

秦連龍連連點頭,憋笑道:“你說的是。”

心里卻在暗自慶幸自家沒有分家,上頭還有老娘嫂子們頂著,否則讓這么個傻媳婦當家,家里可是有樂子了。

而與沈氏的心滿意足不同,杜氏卻是躊躇滿志,不過心里盤算著卻又操心了起來:“我瞧著那白芹可比旁的瓜菜都難侍弄多了,咱們這一大家子怕也壅不了幾畝白芹的。可偏偏又是壅白芹,卻不能找外人來做,這可怎么處!”

“這又什么難的。”秦連熊卻是打了個哈欠,道:“咱家若是真個決定壅芹菜了,那就托了良哥給咱家買幾個壯勞力,身契都捏在咱們手里,也不怕他們翻出天去。”

杜氏唬了一大跳:“嚇,買下人?咱家也能使喚人了?”

秦連熊就呵呵笑道:“是啊,等咱家真個壅上了白芹菜,也能算是崇塘的富戶了。不但要雇人種地,還要買上幾個小丫鬟服侍你們。”

杜氏聽著丈夫的話起先還有些憧憬起來了,只聽到后頭“買丫鬟”的話兒,卻是冷哼了一聲:“我可不要!”

翌日一大清早,封了銀子送走方良身邊的小廝和車行的車夫之后,姚氏妯娌幾個開始按著秦老娘的吩咐料理那些個吃食,果然有兩個口袋剛剛抽繩就是一股子潮氣霉味撲面而來,抄起一把細看,谷粒已經起毛,還有少數已經發芽。

杜氏直嘀咕“作孽的”,羅氏幾個也是滿心的可惜,只再是可惜卻是不敢吃的。

趕忙搬去后院晾曬,這樣程度的霉壞,釀酒或許都不成了,不過收收潮氣興許還能喂雞喂鴨的。再若雞鴨都怕吃壞了,堆了漚肥也成啊!

莊戶人家,如何舍得浪費糧食的,可不得天打雷劈啊!

正忙活著,家里陸陸續續有人過來串門兒。

秦家這兩天牛車出出進進的,尤其昨兒那兩輛牛車行動之間半點聲響都無,車轱轆印子又那樣深,也不知道都裝了些什么,竟那樣沉。村里好些人都瞧見了,議論紛紛,如何能不好奇的。

聽到前院有動靜,正在后院鋪曬糧食的杜氏翻了個白眼,將推板塞給一旁的羅氏,向妯娌們道:“我去瞧瞧。”

家里頭婦道人家之間的交際一般都是姚氏杜氏出面的,只不過妯娌兩個早已默契的有了共識。像是應付這般張家長李家短素愛理會旁人家閑事兒的長舌婦,還是得靠杜氏這碗一端就出的六月里的臭咸菜鎮場子的。

捋著衣袖走出來看清來人,杜氏朗聲笑道:“這大年下的,嫂子們都好清閑。”

就有婦人前院里找了一圈都沒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哎呦”一聲,怪聲怪氣地道:“我們那個漏風漏雨的泥巴茅棚可比不上你們這樣的大門大戶,年前還不知道能不能剁半斤肉開個葷呢,哪有閑錢置辦這置辦那的,有什么可忙活的。”

杜氏眉眼都沒動,“哎呦呦”地笑道:“嫂子還在我面前哭起窮來了,前兒我去崇塘趕集還碰到了嫂子的娘家弟媳正在割肉買糖,直說嫂子可是十里八村少見的孝女,這都多少年了,還逢年過節貼補娘家老子兄弟侄子呢!”

那婦人聽得眼皮子直跳,就要辯解。

外頭由遠及近傳來“吱呀吱呀”的雜聲,緊跟著一聲響鼻,所有人轉身望去,就見一輛黑漆平頂齊頭的馬車正好停在了秦家門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