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不替嫁

320 民心所向

他們好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更加沒有吃過肉食,烤好兔子之后,一個個吃得狼吞虎咽。

姜小念看著他們的模樣,有欣慰也有心酸。

無意間瞥見其中一人把兩個兔腿掰下來,小心地放入懷中,姜小念好奇道:“要吃飽才有力氣搬糧食,你還留這么多做什么?”

那高瘦的大漢嘿嘿一笑,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羞澀,道:“我帶回去給我媳婦和孩子吃。”

一聽到此話,旁邊的大漢也是一愣,連忙把就要送進嘴里的兔肉撤了回來,也往懷里收。

“我娘好久沒吃過肉了,每次有啥好吃的都想著留給我,我也要把這半個兔子帶回去給她吃。”

一時之間,大家紛紛停了嘴,把手中剩下的兔子小心地用樹葉包了起來。

姜小念被他們記掛親人的心感動了,吸了吸鼻子,壓抑住內心的酸楚。

卻見一個坐在樹下角落里的漢子拼命啃著手里的兔子,邊啃邊掉淚。

“他這是怎么了?”姜小念看著他小聲問旁邊人道。

離姜小念最近的兩個大漢看了一眼那個男子,嘆了口氣小聲道:“他啊,爹娘死得早,媳婦和孩子都被洪水沖走了,后來好不容易找到尸體,都泡爛了,估計是聽到我們提及親人,心里難受!唉,命也太苦了。”

姜小念聽到這番話,心中不是滋味。

雖知道世間疾苦眾多,應看淡生死,但聽到這番話,她還是為他難過。

靜默良久之后,她站起身來,擠出一個笑容道:“大家吃好了吧?吃好了就隨我把糧食搬回去,讓更多的人為建立美好家園而奮斗,建好了水庫,以后受洪災的影響就會小很多,日子也會變得更好,大伙心中都是想過安穩日子的,是不是?”

聽到姜小念的話,眾人頓時覺得身上勁兒十足,紛紛舉起手道:“是!我們跟著姜大人,一定把水庫建好,以后過安穩日子!”

“好嘞!出發!”

回去的路上,大伙情緒都很高,不少人邊哼著地方小曲邊拉著糧食前行,一點都沒覺得累。

為了不引起動蕩,姜小念早讓姜維發了公告,說今天只要去水庫附近,就有免費的粥喝。

回來的時候,一路上難民人數銳減了不少,而且有一隊官差護送著,倒是相安無事。

只是姜維那里快要對付不了了,大部分難民齊齊涌到了那邊,卻沒有見到粥,就快要暴動起來。

眾多官兵只好連成一條線,擋在眾難民面前,怕他們不顧一切沖上來。

就在姜維實在堅持不住的時候,見到了姜小念的身影。

“妹妹,你終于回來了!”

往她身后看去,只見后面跟著的一隊官兵都雄赳赳氣昂昂一個,完全不是之前的頹唐模樣,姜維不禁對妹妹再次刮目相看。

他們這樣的改變,定然是因為妹妹的緣故。

“大家安靜,大家安靜!”姜維揚起雙手示意下面的眾災民不要再往前面擠了。

“我姜某人承諾今日施粥,就肯定不會食言,現在粥來了,請大家都排好隊,一個一個來!”

大家一聽這話,瞬間安靜來不少,紛紛翹首以盼,往他身后看去。

“你們看,他們真的帶了鍋來了!”

“還有一袋袋的糧食!我們真的不會餓死了!”

大家看到姜小念身后的隊伍,都激動不已,眼中泛著光。

眾官差也開始維持秩序,讓他們按規矩排隊,說每個人都有不要擠。

大家這才規矩一些,開始排起一隊隊的長龍。

姜小念在來之前就讓人先煮了一些土豆米粥,先安撫了這些難民再說。

前面在分粥的時候,后面的鍋就在不停地燒著,幾個大鍋同時工作。

姜維見大家的情緒終于穩定下來,這才在施粥的時候宣布道:“今日施完粥后,明日還有,大家依舊可以到這里來!”

一聽到這話,大家都開始歡呼起來。

“只不過為了大家的將來,這個水庫是一定要盡快完成。所以明天來喝粥的人,都必須動手幫忙挖建水庫,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大家都出一份力好不好?”

聽到這話,馬上就有人嚷道:“今天我們就干,能不能再給一碗粥?”

姜維看向那人的方向,立刻點頭答應:“好,今天就干活的人,可以再分一碗!”

一聽這話,眾人來勁了,紛紛舉手歡呼起來。

只要有吃的,干點活算什么?

姜小念這次只拿了一萬斤左右的糧食出來,按照這個災民數量和速度下去,最多只能堅持十來天。

不過十多天已經夠了,幾千的難民同時開工,速度也是十分可觀的。

姜維一直在水庫周圍奔波,讓手下的官兵指揮下面的群眾干活。

有些老弱婦孺沒干幾下就累了,他也不催促,只說休息好了再干。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傳言,說這次賑災的糧食都是姜大人自己出的,并不是朝廷撥下來的賑災糧。

這個傳言一出,姜維的聲望直線飆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大安郡守還有下面的一眾縣令聽到這個傳言的時候都傻了,這姜維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可他是朝廷上面派下來的都督,就算對他這一舉動再不滿,也不能拿他怎么樣。

后來一群人一合計,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要是讓民眾傳言再發酵,說朝廷沒有撥糧食下來,全是姜大人自費掏的,他們估計都得受審查。

為了得個好名聲不被姜維對比得太明顯,他們只得忍痛把自己倉庫中的糧食拿出來一部分,發放給各縣受災的老百姓。

當然,他們并沒有說這是朝廷撥下來的糧食,而說這是他們自己這些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余量,都奉獻給老百姓了。

大安郡的百姓一個個都歡欣鼓舞,從前受災哪有這么好的待遇?不是餓死就是病死了。

這下子來了個青天大老爺,還讓從前摳得跟鐵公雞似的眾位老爺都開倉放糧,百年難得一遇啊!

姜維也不是一個不會為人處事的,見到眾位官員都拿了糧食出來賑災之后,他表示回去一定上奏圣上,表彰他們此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