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人駕到

第十九章 香河縣的烈女(二)

(文學度)

“真有郭娘子,真有郭四!”

羅凡聽柏師爺講完大致情況,眼睛瞪的老大,喃喃自語。

“要不要去同濟堂看看?”

增壽指著前面:“往前走走就到。”

羅凡哼了一聲:“我們進城當然要找住的地方,不往前走還要往后走嗎?”

增壽看著他笑了:“黑子,你也伶牙俐齒了?”

羅凡不理他,翻身上馬,指著那敲鑼的衙役道:“速速通報你們縣令,京城欽差路過香河。”

那衙役見這十多個人都騎著高頭大馬,武將打扮氣宇軒昂,嚇得忘記行禮,拎著鑼就往回跑。

京城來的欽差大人!眾人將這他們團團圍住,議論紛紛。

“真威武啊,到底是京城來的將軍。”

“那個小白臉是公公吧?長得可真俊啊。”

“俊有啥用,那是個沒用的貨,那玩意不好使啊。”

增壽揚起馬鞭子,惡狠狠地甩了幾下,竊竊私語的人被他嚇得抱頭鼠竄。

順子喝道:“讓路,讓路!”

他是狐假虎威,這些人太可惡了,太監怎么了?竟然敢說這種話。

“香河縣令恭迎欽差大人。”

香河縣令連跑帶顛,滿頭大汗。

衙役跑來說有欽差來了,這里是直隸,欽差過境是常事,縣令急忙戴好帽子匆忙跑出來。離很遠就看到十多匹高頭大馬,縣令知道這樣的馬匹不是一般人能騎的,袍子一撩馬上就拜倒在地。

“呵,圣旨、公文都沒看,你怎么就確認我真的是欽差?這里是直隸重地,若是有人冒充欽差行騙,你負得起責任嗎?”縣令抬起頭,看著馬上那張白生生的漂亮面孔,遲疑一下:“您……”

他站起身嗎,滿臉狐疑,同時左顧右盼,看縣衙內的人跟來多少。

增壽捕捉到他臉上的猶豫,冷笑道:“看看,這么一嚇唬你就開始懷疑自己,這可是一縣之令所為?”

一邊的羅凡心道這紈绔,這縣令如何等罪他了?這般給人難堪。

那縣令卻也是個厲害的,當即走過來要檢查公文。

增壽一揮手,小順子拿出圣旨一抖,縣令馬上跪下口呼萬歲,身后的衙役們也紛紛跪下來,圍觀百姓見縣老爺都跪下了,立馬呼啦啦全都跪倒。

增壽瞟了剛才說自己是小白臉的那幾個人一眼,嘴角浮上一絲得意的笑。

手稍微往前探了一下,虛扶縣令起來:“請起吧,以后長點心就是。”

那縣令起身,忽然說道:“卑職身為本地父母官,有守土職責,未接到欽差入境的通知,不知可否查驗一下圣旨和公文?”

增壽腳步一滯:“什么?你還要看?”

“大人說的是,卑職不夠謹慎小心,卑職這就改正。圣旨只看一眼,公文還未看。”

增壽打量著這縣令:三十來歲的樣子,面白長須,眼睛不大,很典型的一張讀書人面孔。

增壽回頭對柏師爺笑道:“麥縣令倒真有點南海人的硬脾氣。”

柏縣令一愣,他沒想到增壽竟然不聲不響的將這本地縣令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其實是增壽看到一個淡淡的影子跟在那縣令身后,他想努力的看仔細一點那影子上忽然現出一行字,竟然是關于那縣令的,麥子強,南海人,先帝二十五年的進士,在此地做了三年縣令,考評是優。

他隨口說出來,縣令面色變了變,但依然堅持將公文看清楚,這才又一揖到地:“請欽差大人。”

他做出個請的手勢。

雙方到了縣衙,縣令派人去聯系館驛。

增壽直接站在秦九馬車前吩咐:“直接去驛館,照顧好你們姑娘,若有輕慢,六爺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小丫鬟在車里嚇得大氣不敢出,姚婆子連聲答應著。

麥縣令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欽差出行竟然帶家眷!剛才看公文才知道這欽差還是個宗室,果然是貴胄子弟不靠譜。

看著增壽的相貌和做派,麥縣令對他不由輕視了幾分。

羅凡在一邊忽然開口:“是昌平公主之女,順路去江南的,多少有個照應。”

“原來如此。”

羅凡解釋完想給自己個大嘴巴。

河邊無青草,哪來的多嘴驢!縣令如何看待這紈绔和自己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幫他解釋?

可能是因為他是正使,自己是副使?怕跟著丟臉?

正想著,縣令已經轉身帶路了。

增壽湊過來,賤兮兮地瞟了羅凡一眼,往前一探頭:“你解釋什么啊,哪里用得上你解釋,啊,羅將軍。”

羅凡看他一臉賤笑,恨不能給他一拳,將那張精致漂亮的面孔打的一塌糊涂。

順子狗腿地跟過來:“爺,咱們進去吧,哎呦,這一路上暴土揚長的,六爺哪受過這等苦。”

增壽哈哈哈笑了三聲跟在麥縣令身后往府衙走。柏師爺急忙伸手做個請的動作,示意羅凡先請。羅凡哼了一聲,抬腿就走。柏師爺笑著搖搖頭:“年輕氣盛,都是年輕氣盛啊。”

“聽剛才衙役敲鑼說明天有個女子出殯,竟然要你們全縣人都去送殯?”

雙方坐定增壽忽然發問,問完還故意看了羅凡一眼,發現后者正嚴肅地看著麥縣令,顯然在等待麥縣令回答。

麥縣令忽然激動地站起來走到增壽面前揮舞著雙手道:“欽差大人因為郭娘子做過那種事,就認為她不是烈女,玷污了名聲,全城百姓不能去送她?”

增壽一愣:這可是你說的,我何時這樣說?

他看著縣令身后那個淡淡的影子,那影子俯身下去像是在拜見。

增壽忽然間明白過來,這影子拜的是縣令而不是自己。

“麥縣令,欽差大人出言相詢你何必如此激動?”

柏師爺起身,走到縣令面前,輕輕拉了一下他的衣袖,低聲道:“麥縣令,寒窗苦讀不易,遇事莫要激動。”

麥縣令這才意識到自己過于激動,對增壽抱歉地抱抱拳,回到座位坐上。有衙役過來上茶,麥縣令手里托著蓋碗,那碗還在不停的抖,碗蓋咔咔咔作響。

增壽哈哈大笑:“我對郭娘子的事情很是好奇,還請麥縣令如實相告,若真的是感天動地,本欽差自然向朝廷稟告,以求彰表。”

麥縣令大喜:“大人所言是真的?不因為郭娘子做了一些腌臜事而看不起她?”

“自然不會,我只看這人做事的出發點如何。麥縣令,請講講吧。”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