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她成了四爺的掌心嬌

第326章 眼明心亮的裕嬪

齊妃裕嬪等去探望瑾妃,瑾妃以養病為由一律不見。

瑾妃望著銅鏡中那張蒼白的臉,手隔著紗布撫摸著,絲絲疼痛蔓延開來,面上卻平靜如水。

宮女金鈴安慰道:“主子,您別擔心,太醫說了只是皮外傷,一定會好起來的。”

她以為主子在擔心臉上的傷,畢竟毀容對女子而言是極大的打擊,何況嬪妃毀容,將直接毀掉所有的恩寵。

金鈴擔心自家主子看不開。

誰想到那貴妃竟如此狠毒,對主子下如此毒手,她一定要告訴年大人。

瑾妃卻無動于衷,“一點小傷而已,我記得二哥手中有祛除傷疤的雪玉膏,有奇效,當初我進京,二哥送了我一些,你去拿來。”

金鈴眼睛一亮,“奴才竟忘了這等事,還是年大人料事如神,待主子大方,年大人手上有許多奇珍異寶,這治傷的藥膏亦有不少,比宮中的都不知好了多少,有那雪玉膏,主子臉上的傷疤定會完好如初,一點痕跡都不留。”

天無絕人之路,果然上天還是眷顧自家主子的。

瑾妃唇角一彎,“毀容于旁人而言或許痛苦,于我卻不算什么,若能趁此獲得皇上憐惜,多些恩寵,倒是因禍得福。”

皇子后宅勾心斗角,宮中亦是兇險,她早就料到了,特意帶了些雪玉膏,以備不時之需,不想竟真的用到了。

金鈴憤憤道:“雖然如此,皇上也太縱著貴妃了,您都傷成這樣,皇上卻只是將貴妃禁足,即便如此,皇上昨夜還是去了永壽宮,這哪里是禁足?”

聽了她的話,瑾妃眸中流露出冷厲的光芒,攥起了手。

這個仇她不會忘了,早晚會討回來。

她深吸口氣,淡淡道:“貴妃越是如此,太后越是不滿,皇上再寵愛貴妃,也要顧著前朝后宮的影響。貴妃得罪了太多人,太后不會坐視不理。本宮不會求皇上責罰貴妃,欲取之,先予之,登高必跌重。等皇上的耐心一點點磨沒了,貴妃也就到頭了。

不僅如此,本宮還要繼續敬著貴妃,向貴妃示弱,無論貴妃如何向本宮發難,本宮都不會有一絲怨言,而本宮的委屈,皇上會一一記在心里。”

金鈴心悅誠服,“還是主子有遠見。”

瑾妃垂眸,輕聲道:“二哥曾說過,這點玉兒做的是最好的,她是無師自通,而我,算是練了個七八分,其實,這也不難。”

其實玉兒比她更適合,可惜,玉兒性子太弱,太嬌,玉兒天生就是該被寵著的。

瑾妃嘴角帶了絲苦澀。

金鈴安慰道:“您和三小姐都該過上最好的日子,三小姐有年大人照顧,余生無憂,您是宮里的嬪妃,金尊玉貴,將來還會為皇上誕下龍嗣。”

“我倒是羨慕她。”瑾妃幽幽一嘆。

齊妃從翊坤宮離開,并未回自己的宮殿,而是與鈕祜祿貴人一同去向太后請安。

裕嬪則并未與她們同去。

“貴妃的手段果然凌厲,即便如此,皇上還是寵著貴妃,不舍得有一絲責罰。”裕嬪回頭看一眼齊妃等離去的身影,面上閃過一絲唏噓。

“在這深宮,明哲保身是最好的,只要本宮與五阿哥好好的,別的也不求了。”

她沒有什么大的志向,她看得出貴妃腹背受敵,所有人都恨貴妃,但貴妃有身份,有子嗣,又有皇上的寵愛,地位穩如泰山,連太后皇后都奈何貴妃不得。

旁人想對付貴妃,奪去貴妃的恩寵,無異于以卵擊石。

幸好自己不曾得罪過貴妃。

只要自己不與鈕祜祿氏等交好,便可平平靜靜。

以后還是莫要理會旁人了。

裕嬪道:“去咸福宮。”

咸福宮是懋嬪的住處,因尚未行冊封禮,依舊以嬪位稱呼。

懋嬪是唯一與貴妃交好的嬪妃,也因其膝下無子,亦無恩寵,日子過的甚是平靜。

裕嬪有子,懋嬪有貴妃撐腰,又即將冊封妃位,是以裕嬪見了懋嬪態度謙卑,“妹妹叨擾姐姐了,還請姐姐見諒。”

懋嬪笑容寬和,“妹妹無需客氣,你我姊妹,我盼著妹妹常來與我作伴呢。”待裕嬪坐在下首,便問,“不知妹妹方才去了何處?怎的突然來此?”

裕嬪摸了摸鬢角,笑容勉強,“去了翊坤宮,探望瑾妃,不過沒進去,就來姐姐這兒了。”

懋嬪掩嘴咳了聲,假意道:“瑾妃傷了臉,難免傷心,是該去探望,不過,想來瑾妃并不愿見客,畢竟……都是女人,誰都明白其中苦楚。”

裕嬪嘆了聲,“誰說不是呢,好好的竟這樣了,不過,有太醫在,瑾妃的傷定無大礙。方才齊妃姐姐與鈕祜祿妹妹也去了,此刻她們去給太后請安了。”

懋嬪揚眉,此刻去見太后?不會是別有用心吧?

太后一向不喜歡貴妃。

更奇的是,裕嬪竟然未一同前去,甚至還來她這兒。

由此可見,裕嬪與齊妃等人不是一條心。

懋嬪笑容加深,“看來齊妃對太后甚是孝順,妹妹怎的沒去?”

裕嬪低頭,“太后鳳體有恙,我怎好去打擾?何況,我自是不如齊妃姐姐和鈕祜祿妹妹嘴巧,怕是太后會不喜。”

“還是妹妹懂事。”懋嬪贊了她一句。

這邊說著閑話,另一邊齊妃和鈕祜祿貴人到了壽康宮,關心了太后幾句,便說起了瑾妃。

齊妃道:“瑾妃妹妹也是可憐,遭了這無妄之災,此刻正傷心呢,連人都不見。”

太后本不愿見旁人,但來的是齊妃,大阿哥的生母,便叫了人進來,此刻聽了齊妃的話,已知曉她們來意,面上不動聲色。

“一點點小傷,讓太醫好生治著便是。”

太后并不想管這事,但因是貴妃惹的事,她才同皇帝鬧了幾句,誰知皇帝依舊放縱貴妃,實在氣人。

她管不了皇上寵誰,皇上更不聽她的話,說多了難免影響母子情分。

說來她這個太后實在憋屈,若是小兒子做了皇帝,她豈會如此受氣?

皇帝太不懂事,不知孝順她這個生母,也不懂友愛兄弟,甚至寵愛一個不懂事的貴妃,先帝當真選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