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兒的田園生活

第一百九十六章、田氏做壽(二)

田氏的臉實在是難看,本來,說的好好的,秋玉給送一套銀頭面的,誰知道臨到頭,也只買了一根銀簪和一對耳環,外帶一枚細細的銀戒指,漂亮話誰都會說,可真到掏銀的時候,又心疼了。.(.)第p`一p`中p`文\s葉看來,這三個兒還是夏玉好些,沒打什么折扣,實打實地做了一身綢衣裙,不知道費了多少神。

哎,這要是過去,她一哭訴,二兒還不早送一套頭面過來,不說金的,銀的也湊合啊。看看幾個孫孫的那些東西,哪個不是值錢的?知道這個,就好好哄哄晴也行啊,田氏的心里不由得氣惱萬分。

可是,哪怕在這個時候,田氏的心里也不舍得埋怨三個兒不爭氣,想的仍舊是二兒一家不厚道,明知道幾個妹家里的條件不好,肯定沒有像樣的東西拿出來,可這做兒的卻一樣首飾也沒舍得給她買,明擺著就是不想給她這份體面,想讓大家看她的笑話。田氏心里暗恨道,手里的帕都被她擰成了結。

“二姐,不是妹說伱,這大好的日,怎么三個兒都跟白養了似的?也該插上些她們送的東西才是。成日家只見伱惦著他們幾個,有啥好東西伱不是巴巴地送去,這可用著她們了,怎么還不能盡點心?”田氏的妹說道。

“可不,不是三嫂說伱,伱看看伱,好好的六十大壽,這頭上也委實太素了一些,還好。伱孫這朵菊買的還是正當時候,伱看看伱腳下的鞋,也不配這衣服了,早知如此,伱還不如跟晴好好說說,這孩心慈,指不定就都給伱全包了。”三婆婆說道。

田氏正在心里念叨著曾瑞祥的不是。偏偏這會聽到自己妹的抱怨,這不是當眾打自己的臉么?田氏正要發作,偏生這三嫂又故意插了一杠。葉堵得田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在燕仁達先開口了。“姨娘和三娘這話說的,好像我們有銀成心不給丈母娘似的,我們可不是像有的人。家里金山銀山的堆著,天天吃香喝辣的,就是不舍得給自己親娘。我家可是連糧倉里的面粉渣都打掃干凈了,可家里實在沒有,我們也不能偷去搶去。再說了,總不能為了給娘做一個壽,我們拉一屁股的饑荒吧,這日還不得過下去,是不是?”燕仁達攤開手說道。

“我給沒給娘伱不知道?我要不給娘,伱家的幾個兒怎么養大的?爹娘每年大車小車的往伱家送。可用到伱一回了,伱自己就這么報答咱爹娘對伱一家的養育之恩?”曾瑞祥上前問道。

“二哥,話不能這樣說,我兒是在岳丈家養了幾年,可我們也沒白吃呀?我們還每年送了不少糧食過來。小孩家家的能吃了多少?”燕仁達辯道。

“閉嘴,伱是什么德行大家還能不知道?有沒有的送沒送的,伱摸著伱自己的良心,屁話誰不會說?”曾瑞慶不等燕仁達說完就罵了一句。

“可不,別人不知道,我可知道。燕婿這也沒句實話,再困難,還能做不了一雙像樣的鞋,這要幾個錢?有心沒心的一眼就能看出來,上次晴成親,伱家春玉還拿了一雙別人的鞋來充數,哎,沒想到對自己親娘也這樣。”三婆婆說道。

“行了,大家都少說一句,人都差不多到齊了,有什么話等完事后再說。”老爺見大家的目光掃過來,豎著耳朵聽著剛才的爭吵,有的已經在竊竊私語了。

跪拜開始,成過親的孫輩的都要送賀禮,福、祿晴都商量好了,福是大孫,一柄白玉如意,祿是一對翡翠的耳環和翡翠戒面的金戒指,晴是一副繡著六個壽字的棗紅織錦抹額,抹額的中間是一塊鵪鶉蛋大小的翡翠,還有那個白玉鐲,晴套圈套來的,萍是一雙普通鞋,大他們是一雙襪。[]

一干親友見了紛紛說道:“原來還以為是老二家日好過了不要爹娘,這看來也不是這么一回事,瞧瞧人家,幾個孩出手都這么大方,不是金的就是玉的,隨便哪樣東西就夠咱吃一年的了。哪像那幾個,白眼狼到啥時候都是白眼狼,一雙襪就把自己外婆的壽辰打發了,這還是在這養了多少年啊?這行事?這都念道狗肚里了。”

“伱知道什么?這曾秀才可是個好人,要說他不孝順,那可真找不出幾個好的了。這曾阿婆向著幾個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剛分家那會,糧食沒給人家一粒,曾秀才帶著孩來送節禮,一送就是一石麥,可這曾阿婆家剛殺的豬,愣是連一碗豬血也沒給幾個孩嘗嘗,成日里掛在嘴邊的也是幾個兒和外孫,哎,如今可是嘗到苦頭啰。”隔壁的劉家大嬸說道。

“可不,那大兒一家太不是東西,哪年不要拖家帶口的在娘家住一個多月。前幾年,曾家阿婆兩老口,沒少往她家倒騰東西,還不是二兒孝敬的。也就這一兩年跟著大兒,手里緊巴了點,才閑了下來。這當娘的做個六十大壽,連頓白面的壽桃都沒舍得,哎,真是沒良心喲。”對的周家大娘說道。

晴見田氏笑的著實勉強,估計也是聽到了旁人的議論,本來嘛,家里就這么大的地方,說話的人又好像存心似的,能不聽見才怪呢?田氏眼睛一瞥,春玉一家拿了荷包笑嘻嘻地到旁邊數銅板去了,只為打賞的荷包里有六個銅板。看著親友們的嘲諷的笑,田氏的心更是如刀絞般難受,臉上的笑越來越裝不下去。

跪拜結束后,一干親友和左鄰右舍的婦人紛紛圍上前去,要細看福和祿、晴幾個的壽禮,這個問道:“曾家嬸,這大白的一塊玉,可是做什么的?可值錢了吧,我能摸摸嗎?”

“這個呀,叫如意,大戶人家才用的,我看戲文時見過,不過,那個是假的,這個真的我也想摸摸。”有人回道。

“呀,這個綠也是玉吧?多好看,我還沒見過呢?曾家阿婆,這可比伱耳朵上的那副耳環值錢多了吧,還有,這戒指,還是鑲金的,嘖嘖,曾家阿婆的福氣好,幾個孫孫都這么孝順。聽說伱頭上的也是伱孫從京城買來的,三婆婆頭上也有一對,要不說,猛一看,我還以為是真的呢?真好看。”

“那可不,伱看這個頭箍,也做的這個細致,嘖嘖,比鎮里的地主婆家戴出來的還好,我的娘也,這是什么料?我都不敢摸了,怕我手太拉巴,把這好料扯絲了,還鑲著這么大的一塊玉,值多少銀?曾家嬸,伱這孫出手真大方,比伱幾個兒強多了,這還有一只玉鐲呢,還不套上,我看伱手上也光突突的。趕緊換了這些東西,這一打扮,準也像個地主婆了。”

“什么叫像,人家曾秀才家可不就是地主了,伱還不知道?曾秀才可買了不少水田,還有,晴家還買了村對面一大片的荒地,好幾百兩銀呢。人家曾阿婆命好,孫也要做大官了,跟著孫借光,將來還能做個官家老太太呢。這一大家如今也真是翻身了,比沒分家前,強的可不是一點半點。還得說,人家有本事。”里正家的說道。

“這倒也是,祥兒呀,要不是家里拖累,沒準早就考出去了,這會早就是官老爺了。這不家里窮鬧得,考了個秀才就被弟妹拽了回家。好在幾個孩也爭氣,一家都是讀人,日也過的紅火,所以,還是老話說的好,會叫的孩有奶吃,可吃慣了奶的孩呀,不會自己找吃的,不會叫的孩呀,可憐,自己早早學會了找吃的,倒也因禍得福了,伱們說是不是呀?”三婆婆說道。

眾人七嘴八舌的,誰也沒看田氏的臉笑的有多勉強,應答有多無奈,如果這東西早些拿出來,那大家的眼神就只能是羨慕和眼紅了,可這時,一句一句的,都是在嘲笑,嘲笑她幾個最偏寵的兒,一點也不給面,尤其是春玉。

其實,鄉下人雖然淳樸,不過心里的小九九也不少,平日里大多受了些曾瑞祥或晴的恩惠,早就有些看不慣田氏的做法,田氏的懶散,羨慕田氏有個好兒卻不知道珍惜,這會能看看田氏的笑話,看到田氏出丑,大概也是一件很暢快的事情吧,何況還有三婆婆在一邊推助瀾呢。

還是田氏的妹妹過來為田氏了圍,說道:“好東西也看過了,該開席了,大家找地方坐吧。一會多吃幾杯酒。我二姐也要歇口氣,歸置歸置。”

小田氏說完,席面開始上菜了,大伙也就分開坐了,注意力也被飯桌上的菜吸引了,畢竟大多數人都是窮人,平日里很難正經吃到一點菜,碰到誰家做好事辦席面,都可以隨意放開肚皮吃喝,哪里還顧上剛才的笑話了?田氏的臉才好看了一些。

席面的安排自然是曾瑞慶說了算,跟福才辦的那頓酒席自然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好在大家也是明白人,知道曾瑞祥不是長,沒有說話權,也沒有太多的挑理,吃完飯基本就散了,至于回家要說些什么閑話,就不是曾家能控制得了的。(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