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兒的田園生活

第四百二十三章、商議

好的小說離不開你的支持,同樣,也離不開你的支持!

劉氏問晴道:“要多少銀?還問私房不私房,我先問問你,你有多少私房銀?”

林康平聽了笑道:“我家的銀錢,都是晴兒的,沒有私房公用這一說。網”

劉氏聽了白了晴一眼,說道:“敢情你是來試探我們有多少私房銀的?差點上了你的套,我有多少私房銀,連你大哥也不知道。”

“我的私房銀最多了,娘家這些銀,都是我的私房,我跟相公先說好了的。如今,我手里的私房銀可是比公用的多多了,姐姐快想個法,讓我把銀投出去,最好是能像玻璃似的,那我可真賺翻了。”

晴鄙視了她一眼,說道:“要是有這么好的事情,我還不早成了大財主了,還等著今天?你的銀,可以考慮買些田地和鋪,既省心又省事,還省的你手里的銀發霉了。”

雨看了晴一眼,似有幾分委屈,不過,晴沒大在意,她現在對怎么掙錢還真沒多大興趣,玻璃的分紅加上林康平的船運,晴一年的進項還真不少了,樹大招風的道理晴還是知道的。

不過,晴倒是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對陳氏說道:“二嫂,你娘家他們究竟有沒有想法在京城開一個豐頤居?”

“應該是沒有的,倒是聽說,他們要去昌州開一個,我們也才來京城,還說不準什么時候回去呢?”陳氏笑道。

“既如此,你就在京城把豐頤居開起來,省的大嫂她們沒事做,做生不如做熟,好歹飯館是你曾經做過的。正好還可以幫二哥和三弟賣點字幅和雕刻品。”晴說道。

“在這京城開飯館?”陳氏問道,她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她擔心祿不愿意她去拋頭露臉,畢竟。現在家里的狀況和剛成親那會,有天囊之別。

“開飯館好啊。(·)我就想著在京城開一個老家風味的館,每次和同僚聚會,都是去的北方館。那會就想著,要是豐頤居在京城也開一個就好了。二嫂,就這么定了,既然二嫂的娘家不做,就由二嫂牽頭做起來。最好也能像在安州府那么火。”喜說道。

“那是有大妹妹給的幾個菜譜,還有大妹妹給出的好幾個主意,能不火嗎?只是。這京城,還真不好說,等我相公回來,再商量吧。”陳氏說道。

沈氏聽了說道:“小三也不在,還是等人全了再商議吧。”

沈氏知道楊氏也是個不能做主的,怕她為難,便說了出來。

飯畢,大家圍坐在一起。說起這一年多老家的事情,福主要是關心夏玉的病情以及何氏的身體,聽說小文定在了五月初成親。福還嘆道:“可惜遠了些,不然,倒是可以回去幫她撐撐面。她那村,最講究這些了。偏生我們還都不能去,二姑的身也不知能不能撐的起來?”

這話,沈氏有些不愛聽了,看了福一眼,說道:“大老遠的還想著給你二姑回去撐面,怎么我們沈家有事,可沒聽你說要去撐面的?”

“娘。我就是那隨口一說,沈家若有什么事情,我肯定不能袖手旁觀的。”福忙道。

眾人聽了都吃吃而笑,晴有些懷疑沈氏是不是更年期到了,以前的她,可沒這么敏感的。

因書睿明日還要去進學。沈氏囑咐大家早些散了,晴才知道,雨也是剛搬了過去,以前她和楊氏、陳氏一直在喜家住著,劉氏是住在官衙。這房是年前搬進來的,過年是大家住在一起的,因為家里這邊都只帶了一個丫鬟過去,這么大的一棟房,沒幾個下人,可收拾不了。再說了,人少,住著也害怕呀。

這不,知道沈氏和曾瑞祥他們要來,劉氏幾個去了好幾趟牙行,挑了好幾次人,有門房、車夫、小廝、做粗活的婆、廚娘、大小丫鬟等,基本上每家都買了十來個人,這才各自安了家。(·)

晴和林康平回家后,先去書睿的院,幫他收拾進學要用的東西,幾個孩表示,他們不愿意一個人住一處,還是幾個兄弟同住。因為屋太大了,他們害怕。

晴一想,可不都是孩呢,也沒必要這么早分開,便同意了他們住到了自己主院的廂房。不然,這么些房,冬天的取暖可真是一個麻煩。

總算安頓了下來,臨睡前,晴還在核計,自家至少要買五六個丫鬟,兩個婆,一個針線房的,一邊核計,一邊跟林康平嘟囔,一會,便進入了夢鄉。

次日一早,喜過來找書睿,把賬簿和銀票送了來,晴只得眼淚汪汪地送走了書睿,這做母親的,什么時候對孩都是牽腸掛肚的。

早飯后,林康平帶著小麥去鋪里巡視,叮囑晴,他還要出城去一趟兩個莊,回來,大概要酉時了。

林康平走后,晴帶著幾個孩去給沈氏和曾瑞祥請安,正好也去看看雨,姐妹倆也是一年沒好好說話了。

晴進去的時候,劉氏幾個也在,見了晴笑道:“我們幾個還在打賭呢,看你幾時能過來,沒想到你今天來的還不晚。”

“賭注是什么?”晴問道。

“還沒來得及下注呢,你就過來了。”傅氏說道。

“你家康平出門了?”沈氏問道。

晴點頭,劉氏對晴說道:“你大哥還想著帶你們去哪里玩呢?你想好了嗎?”

晴還真沒想好,她是能不出去就盡量不出去,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矯情,畢竟晴已經是二十七了,五個孩的母親,說一點沒見老那是恭維,再怎么保養的好,十幾歲的小姑娘跟二十多歲的女人,肯定是不能比的。因為,青春,是不可以復制的。

晴正想著,傅氏說道:“城里有什么好玩的,也沒有廟會什么的,不如就去城外,我們也踏踏青。”

晴聽了笑道:“你不早說,你姐夫正好去了莊里,我家有一個莊,種的都是花,用來做香皂的,不如帶了你去,倒還便宜。”

傅氏聽了說道:“姐夫也真是的,昨日怎么不說?我哪里知道你家還有這樣的莊?”

“妹妹,這就是你的不是了,不如,你把你家具體有些產業先報了出來,以后,我們想做什么心里也有個數。”劉氏笑道。

“你想的美,不是有一句話,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著。”晴笑道。

“就怕姐夫的產業多了,姐姐自己都搞不明白吧?”傅氏笑道。

“我還沒進門就聽見你們的笑聲,說什么呢?這么熱鬧?”福進來了。

“逼問你妹呢,問她家都有些什么產業?”劉氏說道。

“你連自己家的事情都搞不明白,還想搞明白人家的事情,她家有什么產業,只怕她還得回家翻翻賬簿去。”福說道。

“為什么呀?”劉氏問道。

“真蠢,太多了,誰能記得住?咱家就那幾個鋪你還總記不住呢。”福笑道。

“這倒也是。”劉氏聽了也不惱。

沈氏見了暗自點頭,要說脾氣涵養什么的,這劉氏的確比傅氏要強一些,傅氏的性太要強了。

這一天,到底也沒出了門,主要是晴不大想出去,城里也是逛街,城外她是剛回來,眾人倒也沒有強迫。倒是陪著她們幾個玩了幾圈麻將,晴也才知道,他們也跟著改了飲食習慣,也是一日兩餐了。

晴問沈氏能習慣否,沈氏笑道:“現在又不勞作,晚上睡得比較早,吃多了也是不好,我還真覺得這兩餐不錯,就像咱們在家過年過節一般,有什么不好適應的?實在餓了,不是有點心嗎?”

這個問題,晴還要回家跟林康平和小紫商量,最好也是改了過來,不然,跟別人不一致,出門辦事也不方便。

下午,晴在家里看喜送來的賬簿,喜進來,說書睿已經住進了文山書院,和永松一起,都不讓帶小廝。

說完了這個,晴突然問喜:“傅家和秦家成了親家,你知道嗎?”

“知道,岳父來信說了,這秦家是安州知府,別的,我就不知道了,里面還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內幕嗎?”喜見晴的神色凝重,問道。

晴把這一年來秦家、傅家、還有夏家的事情說了,秦家的試探,傅家從一開始的警惕與反對,以及后來的兩家之好,還有夏太太的貪婪,晴都一股腦地倒給了喜。

喜聽了半響沒說話,他自然是信得過晴的,而且,一直也認為,傅大人還算一個正派的人,傅夫人也是,不像夏太太那般勢利,不然,當年也不會看上喜。

“夏家倒還好說,興不起多大的風浪,只是這個秦家,真成了姻親,咱們也離得他遠遠的,難道還能追到京城來不成?至于你說的那個小翊,他的來歷,只怕是有些蹊蹺,沒準還真跟皇族脫不了干系,不然,這秦夫人也不會獨獨注意他送的東西了。說實在的,我到現在也分不清,二者有什么區別,除非是看落款。”喜說道。

網:/,。

的書迷同時還在看:

_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