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2:這個宮廷是我的

66、額駙

那是她進宮以來,第一次有人,對她說那樣的話。

她知道,在宮里,她指望不上順妃、誠嬪,甚至也不能寄望于十七阿哥福晉,她凡事只能依靠自己。可是當有個人,非親非故,沒有得失利害的計較,只是單純地說那樣的話,她的心下也會自然地生起溫暖和……依賴。

原本因為那只是位太監諳達,卻更何曾敢想,那是皇十五阿哥啊。

她也不知怎地,想到這兒,心下反倒一寬,輕輕點頭,“納瑪、額涅,女兒明白了。女兒從此后在宮里不光要當悶嘴的葫蘆,還要當那個最笨的。凡事呵呵一笑而過,總歸不落痕跡去就是。”

恭阿拉與葉赫納拉氏聽女兒這樣說,不由得對視一眼。

原本以為女兒聽了這些話會害怕,說不定還會在他們兩個面前掉下眼淚來。

可是,都沒有。

女兒反倒嘴角翹起,露出小小一朵微笑。

察覺父母驚詫,廿廿忙道,“……因為公主和格格都對我極好。縱然宮里人心叵測,可是好歹我在公主和身邊兒伺候,凡事都有公主和格格擔待,便是有人想害女兒,也不能不看公主和格格的情面去。”

恭阿拉和妻子便也都點了點頭,“你說的也是。如今在宮里,你唯一的仰仗就是十公主和九公主的大格格,你可千萬要小心伺候,方得始終去。”

九月十六日,圣駕從避暑山莊回鑾。二十二日已到京外最后一座行宮南石槽行宮。

站的王大臣們都已先回到京里,安排接駕。

隨扈的隊伍里一幫半大的孩子便也都跟著先回來了。

這當中就有十額駙、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和珅辦事自是周全,早就囑咐他,一回京就趕緊先進宮給容妃請安,給十公主請安。

豐紳殷德便也帶了自己的堂兄、和琳之子豐紳宜綿一起進宮來。

——豐紳殷德的名字是乾隆爺親賜的,豐紳宜綿雖說是堂兄,其實比豐紳殷德大不了幾天,也正是在乾隆四十五年前后該取學名,這便也沾了光,跟著豐紳殷德一起以“豐紳”二字為名。

因為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在朝中的權勢和功勞,豐紳宜綿也用“豐紳”二字取名之后,后宮里便早有傳說,說豐紳宜綿來日也必定是要指為額駙的;雖沒有未嫁的公主了,然則還有郡主、宗室格格們呢。

故此豐紳宜綿跟著一道進宮來,倒也便宜。

豐紳殷德哥倆進內,自是跟到了自己家似的,上下無不熟稔的。唯有廿廿和安鸞兩個是新人,這便都趕緊上前見禮。

十公主單拉著廿廿對豐紳殷德笑,“說起來倒是巧,廿廿也是鈕祜祿氏,與你們家倒算得是一家人呢!”

和珅也是出自鈕祜祿氏,原本是滿洲正紅旗,跟人家鑲黃旗弘毅公家不同宗也不同祖,只是和珅一心想要攀附,倒是愿意將自家往人家弘毅公家拉近的。

豐紳殷德便認認真真上上下下打量廿廿,“……姑娘看著比我年紀小。姑娘若不嫌棄,叫我一聲哥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