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榮華

第八十八章、新契機(一)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最快更新!無廣告!

于掌柜確實有話要和曾榮說。

這些話在她心里憋了好幾天,只是礙于徐老夫人礙于白氏的顏面,再加上她的幾分私心,這才沒來找曾榮的麻煩。

這會見曾榮遇到難關,她的心思又活泛了。

原來,曾榮剛進繡坊繡的那枚蘭花絲帕的確被劉公公相中了,再后來曾榮繡的荷包也有被劉公公帶回宮的,只是彼時劉公公只對繡品感興趣,而于韻青自然也不會多事。

誰知八月初的時候,劉公公再次被曾榮那套蟬系列的荷包打動了,這才主動問起繡娘的身份、年齡和籍貫生平等,得知是宮里的尚工局想招幾個繡娘和裁縫,于韻青留了個心眼,她把阿梅推了出去,因為阿梅那段時日也的確繡了不少帶詩詞的荷包和絲帕,且阿梅的繡技不比曾榮差,差的是阿梅念的書少,不會畫圖不會設計花樣。

而于韻青之所以有這個膽子敢欺君,則是因為她清楚一點,皇帝的龍袍、朝服等大件衣物是由江南織造署定制或專程從江南挑選的繡娘來完成,劉公公嘴里要找的人說白了就是打雜的,負責宮里各主子日常小件物品。

可打雜跟打雜不一樣,在宮里打雜,若是一朝入了皇帝的眼,不說一步登天,若能混個女官做做也比一輩子做奴才強啊,更何況,若是混好了,萬一把于家的門楣改改呢?

為此,中秋過后,于韻青沒讓阿梅來繡坊,在家找了位女先生專門教授阿梅詩詞和簡單的丹青,也不指著她成為才女,至少能自己畫點簡單的小花樣也會背些簡單的詩詞。

原本這事她是瞞著白氏的,哪知這么不巧,中秋過后,那幾套繡著蟬、蚱蜢和蟈蟈的荷包突然在太學里流傳開來,繼而很快傳進這些世家圈子,白氏也就知曉了。

于韻青敢瞞著劉公公卻不敢瞞白氏,連帶著想把阿梅送去尚工局一事也告知了白氏,因著只是做女工,且還需篩選,白氏對此倒不是很在意。

真正讓她大吃一驚的是曾榮,一個鄉下出來的女孩子,剛十二歲,沒念過書,居然有此等本事?

為此,她特地把曾榮繡的荷包拿去給楊氏鑒定一番,原本也想送到老太太面前的,卻被楊氏打了個岔,說是老太太那幾日身上不爽,怕給她添惱,等過幾日再送也不遲。

而于韻青從白氏那得知曾榮是如假包換的徐靖救命恩人,心下未免有幾分不安,一來是怕曾榮的鋒芒她蓋不住,早晚有被劉公公發現的一天;二來也憂心阿梅的能力有限,萬一進宮后露餡這個后果她兜不住。

思前想后的,于韻青倒真有了個主意,她想讓曾榮帶著阿梅一塊進宮,只是如何說服曾榮她尚無十分把握。

正為難時,鎮遠侯府居然找上門來想買曾榮,若曾榮愿意進侯府,她倒是也去了一塊心病,可曾榮偏是個心氣高的,又有主意,別說和王家小姐有過節,就算沒有那檔事,她猜她都不會愿意去做這個奴才。

不過這事倒也給于韻青一個契機,一個可以開口說服曾榮的契機。

因而,送走王家人,她很快又回到東廂房,見曾榮老老實實地站在屋子中間,她笑了。

她就欣賞曾榮這點,聰明。

只是這聰明若是用好了自是一份助力,反之,就是禍害。

“怎么沒去做事?”于韻青坐了下來,慢悠悠地問道。

“心浮氣躁,怕繡錯了前功盡棄。”曾榮坐到了她對面。

“咦,方才不是說著涼恐染了風寒嗎?敢情不怕把病氣過給我?”于韻青佯做生氣問道。

曾榮也笑了,“于掌柜是自己人,也是明白人,我也不瞞著您,我和王家小姐的過節您雖沒見,但肯定聽聞了,所以王家我絕對不進,王家的任何活我也不接,還請于掌柜幫著轉圜一二。”

“這可真是難住我了,我若是有這個本事跟王家抗衡,我今兒也不會坐在這。”于韻青說完找了個干凈杯子給曾榮倒了杯茶。

曾榮接過茶抿了一口,“放心,我不會讓于掌柜為難的,我只有一個要求,有什么事情希望于掌柜能提前告知一聲,別讓我被人賣了還替她數銀子就成。”

“這放心,我雖不才,但為人還算良善,斷不會做那等坑蒙拐騙的無恥之事。”于韻青放下杯子說道,只是底氣未免欠缺了些。

“那就好,如此有勞了。”曾然又笑了笑,把杯里茶水一飲而盡,起身欲離開,丟下一句話,“這茶真不錯。”

“哦,坐下,別著急走,能品出這茶的好壞?”于韻青拉住了曾榮。

曾榮也不是真想走,否則她也不會丟下這句話,因而,見對方留人,她也不矯情,又坐了下來。

“多少能嘗出一點,在徐府喝過幾次茶。”這話倒也不是撒謊,確實在徐府學會的品茗,只是不是這一世。

“和徐老夫人關系很近?”于韻青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老夫人對我有再造之恩,這次進京我不是一個人來的,還有一個六歲的妹妹同行,為解我后顧之憂,她準許我妹妹進徐府附學,和徐府的幾位孫小姐一起。若非我執意要出來做工,我也可以留在徐府過安穩的日子,只是這有違我我進京的初衷,我是來掙錢養家的,再怎么厚顏也不能把我的家人一并交給徐家養著。”曾榮把自己的家世略透露了些。

這話讓于韻青眼睛一亮,想掙錢就好辦,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于她而言都不算事,更何況還是小錢。

“哦,那今日之事預備交給老夫人處理?可據我所知,徐大人雖貴為一品文官,可王家是世襲的一品侯爺,即便沒有王皇后,徐家也難和王家抗衡的。”于韻青拋出了第二個問題。

“聽于掌柜的意思,似乎有了更好的主意?阿榮愿聞其詳。”曾榮試探道。

她并不清楚于韻青想做什么,但她了解一點,于韻青不愛多管閑事,若無利益,她不會留下她。